古巴阿卡貝拉音樂人唱響中國民樂

2020-12-22 新華社客戶端

古巴樂團正在演奏中國民樂。十三月文化供圖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張超、陳昊佺)為紀念中國與古巴建交60周年,一場古巴風情與中國民樂融合的音樂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古巴阿卡貝拉曲種樂團「人聲取樣」與具有中國鄉土色彩的民間音樂家張尕慫同臺亮相。

演出現場,「人聲取樣」樂團帶來多首全新改編的、融合古巴音樂風情的中國傳統民樂,包括《步步高》《雨打芭蕉》以及中國大眾耳熟能詳的《甜蜜蜜》。

「人聲取樣」樂團創始人巴尼奧斯說,樂團成立於1989年,這是他們第四次到中國巡演。中國傳統音樂的優美旋律非常打動人心,與中國音樂人張尕慫的合作非常完美。本次中國行,除了在北京演出,他還將帶領樂團參加2020年安徽衛視春晚的錄製,首次獻唱由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徽花鼓燈」改編的跨界曲目。

「我們十分希望跟中國藝術家們合作,尤其是跟中國不同地區、不同曲風的藝術家合作,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創作和演繹新的作品。」巴尼奧斯說,樂團把古巴音樂帶到中國,也把中國音樂帶回古巴,通過音樂推動兩國民眾相知。

古巴樂團與音樂人張尕慫同臺演出。十三月文化供圖

據了解,「人聲取樣」樂團之所以能夠在中國演出,得益於中國唱片集團聯合北京十三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音樂跨界項目「國樂復興計劃」。該計劃集結享譽盛名的中國民樂演奏家、國內新生代跨界音樂人,並與國際知名音樂人廣泛合作,從世界維度展現中國音樂。

北京十三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盧中強說,本著「用世界音樂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的創作原則,「國樂復興計劃」推動傳統國樂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跨界融合的方式助推中國民族樂器煥發新生機,讓年輕人愛上民樂。

據了解,「國樂復興計劃」已與30多個國家、40多位海內外音樂家以駐留創作的形式合作完成了40餘張專輯。專輯音樂全網總播放量超15億,多個專輯贏得國際好評。其中,美籍華裔製作人、六座葛萊美獎得主丹尼爾·何與蘇州評彈大師、蘇州崑劇院演員聯合創作的專輯《水繡》2019年斬獲全球音樂大賞(Global Music Award)金獎。

相關焦點

  • 全球50位音樂人錄抗擊疫情公益歌,武漢歌手唱響第一聲
    Tom Forst,古巴阿卡貝拉天團、格萊美三項提名組合Vocal Sampling等19國音樂人參與,作為武漢民謠旗幟性人物,創作了《漢陽門花園》這首熱門音樂作品的獨立音樂人馮翔,也作為歌曲裡唯一一名中國音樂人代表獻唱。
  • 起源於西方的阿卡貝拉,這回要唱響中國「自己的歌」
    首次來華的馬達加斯加專業音樂家Kilema,演繹了別具一格的屬於非洲的民樂,充滿動感和節奏。 音樂節主辦方之一,Vocal Asia執行長陳午明認為,上海乃至全國都已培育出不少優秀的阿卡貝拉團隊,國內整體阿卡貝拉水平已經比較高了,推廣普及不再是阿卡貝拉音樂人的主要任務,「讓中國的阿卡貝拉走出去,發展具有中國或上海音樂特色的阿卡貝拉音樂,用我們民族的音樂表達方式,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阿卡貝拉在中國才會有更廣闊的未來」。
  • 全球50位音樂人錄製抗擊疫情公益歌
    《TOGETHER》匯集了藍調口琴殿堂級人物、格萊美最佳藍調音樂家Sugar Blue,藍調名人堂傳奇音樂人Tom Forst,古巴阿卡貝拉樂團、格萊美三項提名組合Vocal Sampling等19國音樂人參與,作為武漢民謠旗幟性人物,創作了《漢陽門花園》這首熱門音樂作品的獨立音樂人馮翔,也作為歌曲裡唯一一名中國音樂人代表獻唱。
  • 天姿國樂攜手古巴阿卡貝拉天團演出 國樂復興如何融入世界風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2019年春節,一首阿卡貝拉版《步步高》霸屏各大平臺,創造三億次點擊播放,讓這支古巴阿卡貝拉天團在國內一下成了網紅阿卡貝拉,即無伴奏合唱,其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的教會音樂,當時的教會音樂只以人聲清唱,並不應用樂器。1月7日晚,新樂府「國樂復興計劃」重點合作藝術家、曾獲格萊美三項提名的古巴國寶級阿卡貝拉天團Vocal Sampling亮相「索瑪慈善夜」音樂晚會。
  • 19國知名音樂人聯手改編中國民謠 《Together》聲援新冠疫情阻擊戰
    而在中國之外,疫情的變化同樣牽動著一群情系中國的音樂人的心,他們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傾訴心聲,為武漢、為中國加油鼓勁。2月19日,由中國唱片集團、十三月文化、中國網、澎湃新聞聯合出品,19個國家、50位音樂人參與翻唱、演奏的歌曲《TOGETHER》在中國網首發,並在海外社交平臺上線。
  • 兩岸青年雲端唱響阿卡貝拉「冬季樂章」
    來自臺灣和上海兩地的阿卡貝拉合唱團通過雲端跨時空演出,兩岸青年隔空共同演唱阿卡貝拉,帶來一場別具特色的純聲「音樂午茶」。彼此融合的建築與音樂,在《映山紅》、《夜來香》、《Swa I Ya》、《月光光》、《彎彎的月亮》等充滿兩岸獨特風情的純人聲阿卡貝拉中,產生了全新的文化交點,使相隔兩岸的同胞通過網絡更真實地感受到了彼此情感的溫度。
  • 「阿卡貝拉」唱響昆明公安人的「誓如當初」
    「阿卡貝拉」唱響昆明公安人的「誓如當初」 2020-09-09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音樂人的中國故事: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
    日本音樂人Seigo(丸山清吾)將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為自己的中國故事增添新內容。 張雲 攝中新網太原9月1日電 題:日本音樂人的中國故事: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作者 楊佩佩 楊傑英正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舉行的2020年左權民歌匯上,日本音樂人Seigo(丸山清吾)以民謠歌手的身份參加比賽,演唱衝繩民謠《衝繩人的寶物》,將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為自己的中國故事增添新內容
  • 中外音樂人河北野三坡合演「民歌民樂大薈萃」
    趙慶斌 攝(呂子豪 徐巧明 於俊亮)26日19時30分許,「2018中國野三坡第二屆國際民歌民樂藝術節」大幕徐徐拉開,一場為期兩天的中外音樂人聯手演繹的「民歌民樂大薈萃」正式開場。來自法國、義大利、瑞士、俄羅斯、蒙古國、新加坡、菲律賓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音樂人,與中國京、津、冀、魯、豫等多地音樂同行載歌載舞、引吭高歌。石家莊星尚樂團主唱鄭嘉陽稱,此次帶來《兄弟你還記得嗎》、《祝福朋友》等原創歌曲。「很享受在這種原生態環境中演唱,更能表達出歌曲的淳樸味道。」來自喀麥隆的歌手百音達說,他來中國已有6年時間,在中國,他收穫了事業和愛情。
  • 6位「人聲魔術師」,帶你認識阿卡貝拉!
    當前,一般由五至八個人組成的流行風格人聲樂團(Vocal Ensemble)是現代阿卡貝拉團體的代表組織形式。他們把對於拉丁音樂深入理解與音樂技巧相結合,充分地表現於口技上,演出結合了阿卡貝拉,B-BOX,以及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口技」。
  • 情牽兩岸,匯聚鄰裡匯,兩岸的阿卡貝拉青年唱響友誼……
    12月26日下午,伴隨著位於上海烏魯木齊南路66號徐匯66梧桐院鄰裡匯一幢老洋房中時不時傳出的陣陣歌聲與掌聲,雲遊聲動·兩岸阿卡貝拉青年交流雲端音樂會暨「聲 越 家」活動啟動儀式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SACC上海阿卡貝拉中心與Vocal Asia人聲樂集共同主辦,並通過騰訊微視、Blibli平臺分享直播。
  • 簡訊 | 文軒音樂攜手網易雲音樂舉辦「2018中國聲音·唱響坎城——中國高校賽區原創音樂人選拔大賽」
    4月23日晚,由新華文軒旗下文軒音樂與網易雲音樂攜手舉辦的「2018中國聲音·唱響坎城——中國高校賽區原創音樂人選拔大賽」在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隆重舉行
  • 阿卡貝拉悄然走進中國
    近兩年間,國王歌手合唱團、西班牙不封口人聲樂團、德國SLIXS清唱團等世界級的無伴奏人聲合唱團都曾來中國演唱過,大受觀眾歡迎。然而,「阿卡貝拉」的音樂形式對多數觀眾來說仍然比較陌生,猶如籠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國王歌手合唱團成員
  • 阿卡貝拉的發展及意義
    「阿卡貝拉」(A cappella:無伴奏合唱),起源於中世紀的教堂唱詩,起初為教堂音樂。最具標誌性的阿卡貝拉曲則是格裡高利聖詠。20 世紀以來合唱以阿卡貝拉的形式在西方國家普遍流行,繼承了傳統合唱的優良品質,加入了B-BOX,融合了多種流行音樂風格,加入了現代音樂的特點以及舞臺表現力,成為了人們的一大關注點。近年來,在歐洲國家,也都有相當數量的專業性阿卡貝拉團體,不斷進行演出與交流,促進了阿卡貝拉的發展。此外,國外關於阿卡貝拉的理論性研究也不計其數,這些國家都非常重視阿卡貝拉的傳承與推廣。
  • 阿卡貝拉基地中華暢聲亞洲音樂協會(Vocal Asia)
    阿卡貝拉、TNT人聲工作室、Single singers @杭州……昨天小編一下拋出一大堆名詞,後臺君忙著解釋已經累倒了,還好小編身強體壯,接下來的時間就讓小編慢慢向大家普及這些音樂知識!中華暢聲亞洲音樂協會(Vocal Asia)成立於2010年底,是目前全世界僅見的阿卡貝拉純人聲音樂跨國性整合平臺,以臺灣為基地,整合日本、韓國、港澳、新加坡及東南亞,以及中國大陸等地區的阿卡貝拉團體、歌手、創作者以及音樂、
  • 2017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營7月開營 臺灣一支特殊的童聲樂團將會參與
    海峽之聲網上海6月29日訊(記者:王倩)經過了六年攜手長跑,由兩岸共同發起的「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營」將迎來其第七屆的全國音樂大賽。本屆大賽將於7月24號至30號在上海正式開跑。屆時,來自世界的「阿卡貝拉」音樂愛好者們,將集聚一堂,用歌聲唱響整個賽季。
  • 活動 Vocal Asia阿卡貝拉推廣講座
    Vocal Asia上海阿卡貝拉中心於2010年底成立,是目前全世界僅見的阿卡貝拉純人聲音樂跨國性整合平臺。整合日本、韓國、港澳、新加坡及東南亞、中國大陸等地區的阿卡貝拉團體、歌手、創作者以及音樂、表演、資訊與知識,期望發揮宗效至阿卡貝拉各項領域。
  • 北大阿卡貝拉清唱社舉辦「青春·期」2016年度專場音樂會
    2016年5月8日晚7點,北京大學迎12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青春·期」北大阿卡貝拉清唱社2016年度專場音樂會於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葉靜漪,歌劇研究院教師徐鳴澗、白潔出席活動。阿卡貝拉清唱社Acature人聲樂團的b-box響起,在臺下一片驚嘆聲中,追光亮起,音樂會帷幕正式拉開。本次音樂會共有10支樂團參與演出,樂團各具特色。
  • 當中國古典詩詞邂逅西方阿卡貝拉 --記臺灣漢光人聲創藝樂團年度...
    原標題:當中國古典詩詞邂逅西方阿卡貝拉 --記臺灣漢光人聲創藝樂團年度專場音樂會  新華網臺北11月20日電(記者陳斌華 王笛)「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當7位臺灣年輕音樂人在臺北中山堂一樓大廳,以優美的和聲唱完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的《千字文》時,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 不再陌生的阿卡貝拉,臺灣青年與大陸青年「雲上」會友
    雲遊聲動·兩岸阿卡貝拉青年交流雲端音樂會暨「聲 越 家」活動啟動儀式當天舉行。本次活動由SACC上海阿卡貝拉中心與Vocal Asia人聲樂集共同主辦,並通過騰訊微視、bilibli平臺直播。活動採取兩岸會場線上線下的互動方式,將老洋房與阿卡貝拉演出完美融合,讓兩岸觀眾共同感受海派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兩岸青年間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