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陌生的阿卡貝拉,臺灣青年與大陸青年「雲上」會友

2020-12-27 騰訊網

12月26日下午,上海烏魯木齊南路66號徐匯66梧桐院鄰裡匯的一幢老洋房中,時不時傳出陣陣歌聲與掌聲。雲遊聲動·兩岸阿卡貝拉青年交流雲端音樂會暨「聲 越 家」活動啟動儀式當天舉行。本次活動由SACC上海阿卡貝拉中心與Vocal Asia人聲樂集共同主辦,並通過騰訊微視、bilibli平臺直播。活動採取兩岸會場線上線下的互動方式,將老洋房與阿卡貝拉演出完美融合,讓兩岸觀眾共同感受海派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兩岸青年間的文化交流。

阿卡貝拉音樂會上海現場,圖為bla black

「阿卡貝拉一詞,在早些年看來也許是比較陌生的,但隨著大眾審美的提升與市場的需求,阿卡貝拉藝術的優勢逐漸顯現。如今,阿卡貝拉在群文、演藝、教育等層面不斷壯大,成功獲得了大眾的認可與喜愛。」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理事長、SACC上海阿卡貝拉中心藝術總監陳光憲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來到上海求學、工作,他們中有很多阿卡貝拉愛好者,「有的人在校園裡組成阿卡貝拉樂隊,有的人邊工作邊唱阿卡貝拉,阿卡貝拉一直與他們相伴。」

阿卡貝拉音樂會臺北現場,圖為藍月人聲樂團

上海阿卡貝拉中心成立10年來,既推動阿卡貝拉在滬的普及與發展,也通過阿卡貝拉,讓兩岸青年通過這種特殊的音樂形式進行對話。今年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兩岸交流活動受到一定影響。為此,「聲 越 家」活動從今年底正式啟動,活動歷時1年,以兩岸交流為主題,為兩岸音樂人提供一個新的展示平臺,並向兩岸同胞呈現相遇、相知、相惜三大階段的內容。

阿卡貝拉音樂會臺北現場

啟動儀式後,兩岸的青年阿卡貝拉樂團以歌會友。來自上海紐約大學的NYU SHACappella,上海音樂學院的Bla Black人聲樂團、Solar Singers,與來自寶島臺灣高校的藍月人聲樂團、Second Language、Men’s Talk等阿拉貝拉樂團,通過線上直播互動的方式,各自帶來了精彩的演出。在《映山紅》《夜來香》《Swa I Ya》《月光光》《彎彎的月亮》等充滿兩岸風情的純人聲阿卡貝拉中,兩岸青年文化彼此交融。

相關焦點

  • 兩岸青年雲端唱響阿卡貝拉「冬季樂章」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27日上海消息(記者 程娟娟)《組成六堆》、《月光光》、《夜來香》……26日午間,位於上海徐匯66梧桐院鄰裡匯一幢老洋房中時時傳出陣陣歌聲與掌聲,兩岸阿卡貝拉青年交流雲端音樂會優雅開啟。
  • 阿拉貝拉,雲遊聲動,兩岸青年「以樂會友」
    12月26日下午,伴隨著位於上海烏魯木齊南路66號徐匯66梧桐院鄰裡匯一幢老洋房中時不時傳出的陣陣歌聲與掌聲,雲遊聲動·兩岸阿卡貝拉青年交流雲端音樂會暨
  • 情牽兩岸,匯聚鄰裡匯,兩岸的阿卡貝拉青年唱響友誼……
    12月26日下午,伴隨著位於上海烏魯木齊南路66號徐匯66梧桐院鄰裡匯一幢老洋房中時不時傳出的陣陣歌聲與掌聲,雲遊聲動·兩岸阿卡貝拉青年交流雲端音樂會暨「聲 越 家」活動啟動儀式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SACC上海阿卡貝拉中心與Vocal Asia人聲樂集共同主辦,並通過騰訊微視、Blibli平臺分享直播。
  • 「讓臺灣青年了解真實的大陸」——臺青範姜鋒「雲上」復工記
    這家在臺灣青年中頗有名氣的創業基地自四年前設立以來,已累計孵化了上百家企業,範姜鋒也成為福建省首批臺籍「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去年,範姜鋒開始運營新媒體業務,「希望讓更多臺灣網友看到真實的大陸。」他說。五六個人的團隊,以臉書等平臺為載體,運作十多個自媒體帳號,不到一年時間,他們已累積了將近10萬的臺灣粉絲。
  •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在8日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建築規劃師張欣頤說。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本次活動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兩岸的青年企業家、建築設計師與福建多個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解讀惠臺政策、分享經驗,共話閩臺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的新機遇。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12月4日上午,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啟動並舉行開營儀式,1000餘名兩岸青年共同參與此次活動。來自臺南的青年鄭明嘉在開營儀式上說,2106年與在穗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共同成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落戶天河區眾創五號空間,積極推動臺灣青年來穗實習、就業、創業與青年交流活動,目的是讓臺灣本島青年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紮根大陸。
  • 臺灣青年直播分享大陸創業經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盧興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強)6月12日晚,臺灣籍青年陳奕帆在廈門市啟達海峽雙創基地的直播間向兩岸青年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大陸創業經歷,並為那些想來大陸工作的臺灣青年答疑解惑。
  • 臺灣青年座談大陸就業體會:跨海尋夢 機緣無限
    本報記者 孫立極 陳曉星  「我的未來不是夢,無限機緣在大陸」——10月8日,一場名為「走大路,通大陸——臺灣青年2017圓夢工程」的互動座談會在臺北舉行。多位青年臺企代表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無限機緣在大陸」為題,與在場的臺灣青年分享了自己在大陸的所見所聞及創業就業經驗。  座談會由臺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協會、中華青年創業聯誼會共同主辦。活動召集人張凱鈞介紹,此次特別利用大陸「十一」假期,召集幾位從大陸不同省市回來的臺灣年輕人現身說法,希望給臺灣年輕人一個客觀了解大陸就業、創業環境的機會。
  • 大陸首創 首批在廈門臺灣青年入住公租房
    大陸首創 首批在廈門臺灣青年入住公租房 2018年03月30日 14:19   來源:福建日報
  • 臺灣青年薛皓的大陸印象:想像與現實並不一樣
    現如今,回顧過往三年,薛皓認為,相對於學業上的收穫,更多的是能夠與大陸頂尖學子、優秀青年交往和相處。「這是我一個融入的過程,是跟他們相互了解的過程。因為有這三年,我可以更多了解、體驗到大陸青年到底在想什麼;也因為這三年,我可以向他們傳遞臺灣青年到底在想什麼。而這些,有助於消除我們彼此間因媒體報導帶來的誤解。」
  • 「銀鷹計劃」為臺灣青年展示大陸氣象
    新華社福州7月28日電(記者黃鵬飛吳劍鋒)「我在臺灣連郵局提款卡都還沒辦,沒想到第一張銀行卡會在大陸辦理。」來自臺灣東吳大學的趙昱欣日前在福州辦理了自己的第一張銀行卡,這也成為她在大陸實習期間的「特別收穫」。
  • 廈門公安阿卡貝拉青年民警合唱團致敬戰疫...
    廈門公安阿卡貝拉青年民警合唱團致敬戰疫逆行者!此次雲展播「廈門公安青年民警合唱團」也獻藝其中一首《我相信》致敬所有戰疫期間的「逆行者」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升華我們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答嘴鼓▲蓮花褒歌值得一提的是,節目多為本土原創,將是一場極具「廈門味」的「雲上文藝盛宴」。
  • 臺灣青年藝人溫哲軒:「在大陸不怕沒有工作」
    臺灣青年藝人溫哲軒:「在大陸不怕沒有工作」 2017-08-10 18:54: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
  • 楊祖珺:用文化彌合臺灣青年對大陸認知的「時差」
    楊祖珺:用文化彌合臺灣青年對大陸認知的「時差」 2017-12-12 18:41: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遇見不一樣的「你」 臺灣青年暑假大陸行嗨翻天
    了解更多兩岸青年暑期交流活動,關注青年公社2017暑期交流季專題  中國臺灣網9月5日訊 「大陸之行臺灣青年最期待去哪裡?」「在大陸實習臺灣青年最嚮往的行業是什麼?」  感言:「這次的實習是一次高大上的經歷,看到了臺灣與大陸電視工作的不同。現在要離開了有不舍,有興奮,也有緊張,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和大陸學生建立了那麼好的感情,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他們總是在鼓勵我。」
  • 直播帶貨帶出了臺灣青年大陸創業的新節奏
    在大陸工作、生活、學習的臺灣青年敏銳地捕捉到了直播服務給創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他們努力學習電商直播知識,積極參與電商直播活動,以期趕上全國發展的步伐,踏上創業的新節奏。「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產品是牛軋糖。在臺灣,我們也叫牛ga糖。
  • 誰是臺灣青年逐夢路上的「墊腳石」和「絆腳石」?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述評:誰是臺灣青年逐夢路上的「墊腳石」和「絆腳石」?  新華社記者 劉歡  剛剛過去的暑期,臺灣青年來大陸參觀、實習等交流活動火熱展開、精彩紛呈。大陸龐大而活躍的市場、友善的創新創業氛圍、日益便利的工作生活環境,給「寶島新生代」留下了深刻印象。
  • 2018「臺灣青年大陸網際網路+夢想之旅」啟動儀式現場組圖
    由新華網與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共同發起舉辦的2018「臺灣青年大陸網際網路+夢想之旅」活動,13日上午在北京啟動。  由新華網與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共同發起舉辦的2018「臺灣青年大陸網際網路+夢想之旅」活動,13日上午在北京啟動。
  • ...可以在大陸放飛,擼起袖子幹吧!」——臺灣青年暢談大陸創業機遇論
    「只要用心紮根,很容易在大陸的各個城市生存和發展。」這三位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經歷不同,但都得出共同結論。19日在廈門舉行的第十八屆海峽青年論壇上,臺灣青年薛穎穜、鄭明嘉、朱慧寧分享了自己在大陸的奮鬥故事和真切感悟。
  • 「恵臺31條」持續釋放利好 大陸成臺灣青年創業熱土
    活動中,來自大陸、臺灣以及東南亞等地的上百名青年協調合作、發揮創意,制定出一個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業項目。據了解,自今年2月底《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恵臺31條」)推出後,臺灣青年赴大陸創業的熱情愈發高漲,到訪蘇州的臺青數量成倍增長。「以前臺青在大陸的創業項目會面臨股權投資等諸多困難,項目的生存率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