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之後,我似乎找到了「新世代」的遊戲體驗

2020-12-23 愛範兒

賽博朋克 2077 一經發布後,連續成為了這幾天午休話題榜的第一名,大家在辦公室分享著自己的捏人心得,交流遇到 Bug 的解決經驗。

「2077 年我們還要用主機玩遊戲嗎?」同事突然拋出的正經發問讓人猝不及防,但是也值得深思。

遊戲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充滿了人造人、人機結合的黑科技世界,玩家可以在裡面通過連接網絡實現大部分操作,玩遊戲還真的不用主機,要娛樂只需要通過網絡連上遊戲虛構的「超夢系統」即可。

回歸到現實,如果想要實現這種雲遊戲的體驗,我們可能不必等到 2077 年。

從雲端落地的暢玩體驗

隨著網絡設備基礎建設的完善,近年來網絡傳輸速率逐漸趕得上本地數據傳輸,各大遊戲廠商、平臺商都宣布推出相應的雲遊戲服務,騰訊推出的 START 平臺便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START 平臺距離開始測試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目前從 PC 端的用戶反響來看,START 平臺在畫面和延遲的控制上都令人滿意。START 平臺在 12 月 12 日正式在電視平臺開放測試,我也第一時間在電視上下載應用體驗。

上手這臺「雲主機」大概是我多年的遊戲生涯中最輕鬆的一次體驗:

沒有數據線的連接,不用等待漫長的遊戲下載過程,只需要在應用商城下載 START 雲遊戲,挑選喜歡的遊戲點開就能玩。從我打開應用到進入遊戲畫面,整個過程只用了 3 分鐘,比一般手遊的更新還快。

《古劍奇譚三》是我體驗的第一款遊戲,其憑藉精緻的畫面表現於仙俠特有的飄逸美術風格,一經推出就被譽為了國產仙俠遊戲的扛鼎之作。因此我非常好奇,這款被譽為「看風景模擬器」的單機大作在 START 平臺上會有怎樣的畫面表現。

結束了初見面的新手教學後,我開始仔細打量豔陽高照的光明野,《古劍奇譚三》剛在 PC 端推出時我也曾造訪過這個地方,但是從在更大屏幕電視上感覺截然不同:

隨風飄搖的麥海、質感精緻的服裝造型、如野火般飄舞的楓林,從畫質上看依然是和 PC 端一樣的精美,但是從觀感上看,大屏幕的畫面帶來的震撼感要比 PC 強得多。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看到旁邊眼饞我手柄的同事後,我也想把這種帶薪玩遊戲的快樂分享給他,START 平臺上的《只只大冒險》就非常適合多人同屏遊玩。

《只只大冒險》在操作上就對多人遊戲非常友好,只要拿出手機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手機就變成了能夠作為虛擬手柄使用,即使家裡只有一個遊戲手柄也不會打斷分享的興致。

從可愛的畫風上就不難看出,只只大冒險是一款側重於輕鬆愉快氛圍的遊戲。

正如遊戲的標語「用心交朋友,用腳玩遊戲」,兩名玩家需要通過遙杆操縱機器人的小腳來過關,遊戲設計了很多需要雙人合作的場景,兩個人笨拙地用腳合作時不斷地交流(責怪)讓關係迅速升溫。

當然,如果兩個人默契不夠,關係很容易過熱,這時沒什麼比打一架更好解決問題了 —— 我指的是打一把《拳皇 14》。

《拳皇 14》作為最考驗及時反應的格鬥遊戲,實際體驗下來我感覺 START 雲平臺的延遲表現做得非常不錯,網絡延遲基本都控制在 5ms 左右。

在搓招的時候很難察覺到有操作延遲,更多的時候我會忘記掉這是流媒體傳輸的畫面,沉浸在格鬥世界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每個人的網絡環境不一樣,延遲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我測試使用的網絡條件是有線連接的 89 Mbps 速率。START 平臺表示 50 Mbps 的有線網絡就可以低延遲暢玩,想要嘗試的朋友可以作為參考。

一切都為了玩家

結束了試玩體驗後,我總有一種錯位感:

在認知上我明確地知道電視上顯示的都是流媒體實時傳輸的畫面,但是每當按下手柄按鍵後看到角色做出即時的反應,又和我在本地運行主機遊戲別無二致,很難找到雲遊戲的網絡傳輸痕跡。

這種錯位感不是沒有原因的,START 平臺的低延時、高畫質遊戲表現,已經非常接近主機運行遊戲的水平。根據騰訊實驗室測得的數據,從手柄按下到電視畫面顯示的延遲數據來看,START 雲遊戲甚至能比主機運行還低 30ms。

在此之前,電視雲遊戲市場早已有不少智能電視廠商入場,想將家庭劇場打造為客廳娛樂中心,但從最終的延遲表現和畫面表現來看,結果大多都不盡如人意。

▲ 圖片來自:Digitaltrends.com

要探究其原因,就要對雲遊戲的原理有更深刻的認識。當玩家運行雲遊戲時,每一次操作都會通過網絡傳輸到雲端的處理器,經過雲端的計算和渲染後,再將實時的遊戲畫面串流到終端進行顯示。

在這個過程中,第一步和第二步都不涉及畫面的顯示,只要數據傳輸和處理的速率夠快,基本不會對畫面延遲造成影響。

玩家在雲遊戲感知到的畫面延遲和卡頓,基本上都來自於雲端返回傳輸畫面和終端顯示畫面的過程中。

這個過程和我們在騰訊視頻上看電影,或者在鬥魚上看直播的流媒體傳輸很類似,不同的是在收看視頻或者直播時可以通過提前緩存數秒鐘的畫面消除畫面延遲,而雲遊戲的過程中一切畫面的反應都是即時的,即使是 1s 的緩存延時也會讓遊戲體驗大打折扣。

想要實現雲遊戲的高清畫面傳輸,光靠大帶寬是遠遠不夠的,更高效的壓縮算法和解碼技術才是實現雲遊戲的關鍵。START 之所以能將延時性和畫面表現平衡在業界頂尖的水準,背後原因之一是騰訊將其在音視頻編解碼領域多年深耕的技術,運用在了雲遊戲上。

▲ 圖片來自:Innerventur.es

在速度一定的情況下,距離越短,花的時間就越少,解決網絡延遲也是這個道理。

為了降低雲端到用戶的延時,騰訊在絕大部分省份都設有伺服器節點,未來將會保證做到大範圍覆蓋,確保節點到終端的距離小於 300 公裡,由此利用邊緣算法將延遲大幅降低。

更為重要的是騰訊還與智能電視廠商們合作,推出了 START 電視認證體系,從晶片層開始優化電視終端的解碼技術。通過了 START 認證的智能電視,能夠更高效渲染和輸出畫面,從硬體上保證玩家的低延遲遊戲體驗。

也就是說,START 電視認證通過軟硬體的結合,讓每個玩家的流暢體驗都能得到保障,這也是 START 雲遊戲平臺的遊戲體驗區別於其他平臺之所在。

除了玩家的視覺體驗外,掌上體驗也是 START 認證的關注對象。包括北通、小雞等遊戲手柄廠商在內都參與了 START 認證計劃,通過認證的手柄不僅有著更低的無線傳輸延時,而且在 START 平臺上購買時還能享受專屬的折扣優惠以及贈送遊戲時長活動。

對於沒有接觸過主機遊戲的電視用戶而言,嘗試高品質遊戲的門檻變得前所未有的低:

只需要增添一個 START 認證的遊戲手柄,連接上電視即刻暢玩。購買遊戲、下載遊戲、安裝遊戲的傳統過程都被跳過,玩遊戲就像接上耳機聽歌一樣輕鬆。

在「雲」之上,遊戲重新 START

打開 START 的遊戲列表可以看到,與國內版權意識薄弱的雲遊戲大環境相比,START 電視雲遊戲絕對算得是一股清流。

在 START 平臺上架的全部都是正版授權的精品遊戲,並且都是專門為大屏幕遊玩所打造,而並非簡單地將手遊放大到更大的屏幕上。

在遊戲庫內也不乏《波西亞時光》、《不思議的王冠》等受到玩家們一致好評的優質國產作品,這對於國內的遊戲開發者或者玩家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利好的事。

▲ 正版遊戲專有的經典白屏忠告

國產單機遊戲行業曾經歷過輝煌的仙俠時代,也經歷過版權混亂的至暗時刻,盈利對於遊戲廠商而言一直是個難解決的問題。

玩家們一直追求著更優秀的遊戲體驗,而廠家為了滿足這種期待則必須投入大成本進行研發;但是如果想要得到可觀的商業回報,遊戲單價不可避免地設置在較高的區間,高昂的遊玩成本又阻礙主機遊戲玩家規模發展。

START 平臺採用目前更主流的「內容 — 平臺 — 訂閱」娛樂消費模式,玩家能夠以訂閱制的價格享受高品質的遊戲體驗,而遊戲廠家作為內容方,在營收得到了保障後有更多的資金能持續投入遊戲開發中。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更多玩家都能提前接觸到的電視雲遊戲的便利,目前 START 平臺首月可以免費體驗,即使家裡沒有手柄,也可以即刻用虛擬手柄和家人玩一把《只只大冒險》。

根據艾媒網的數據顯示,2019 年雲遊戲用戶規模約為 1.33 億人,預計 2023 年用戶規模將達 6.58 億人。

雲遊戲迅速發展的同時,也能帶動更多電視用戶轉化為遊戲玩家,可以預見的是,遊戲行業即將煥發出新的活力。

同樣煥發活力的還有智能電視市場,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網絡服務中心發布的第 45 次《中國網際網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我國網民使用電視上網的比例已經達到了 32% ,相較 2018 年增長 2.0%。

居家生活激發了人們的家庭娛樂需求,成為客廳中心的智能電視需要承載更多的內容和服務。

過去智能電視還只能提供單一的影音內容,而在 START 雲遊戲的推出,給家庭娛樂帶來更多了想像空間。

以前我們想要體驗一下高品質的 3A 大作,所要付出的成本比較高昂 —— 需要購買一臺性能強大且昂貴的 PC 或者遊戲機,以及動輒幾百元一款的遊戲大作。

一旦玩遊戲的新鮮感過去了,這些花重金購買的遊戲設備要麼只能在電視旁吃灰,等待下一款熱門遊戲發售,要麼就被掛上了二手交易平臺,靜候有緣人來接手。

高昂的遊戲門檻嚇退了很多對主機遊戲感興趣的輕度玩家,主機遊戲用戶和主機遊戲愛好者之間被這道有形的牆隔開,NikoPartne 發布的 2019 中國主機遊戲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主機玩家達到 1100 萬,遠低於 PC 端和手遊端市場。

START 雲遊戲的出現如同一道梯子,讓更多的遊戲愛好者們能夠輕鬆地接觸到高品質的主機遊戲。這讓我聯想到一個未來場景:

拿起手機看到喜歡的視頻主更新了一個有趣的遊戲視頻,然後打開電視拿起手柄立馬就能體驗到。

雲時代的到來讓我們擁抱上更便利的生活,雲遊戲作為一種全新的遊戲模式,值得每一個玩家的期待。

相關焦點

  • 天貓首個「遊戲同好日」,用熱愛撩動「Z世代」
    慶幸的是,在所有嘗試走近「Z世代」的努力裡,【天貓同好派】聯合全球30+遊戲IP首創打造「天貓遊戲同好日」,用一場頗具實驗性和未來感的跨次元狂歡,證明他們依然可以被美好感召,樂於為熱愛買單,也給出了品牌方「俘獲」95後年輕人的一種新解法。
  • 小時候常玩的「扮家家酒」遊戲臺語該怎麼說?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該世代的成長記憶,特別是遊戲方式,總有極大的差異。以我們這個世代為例,好像是一個很過渡的階段。這種類似角色扮演的遊戲,似乎歷久不衰,從孩時的扮家家酒、一直到忍者龜跟許瑞德的玩具人偶相殺,又甚至是透過搖杆控制著電玩螢幕裡的角色,都是在滿足心裡的一種角色體驗。這個體驗的根本,簡直可以說是「扮家家酒」。
  • 《SD 高達 G世代 火線縱橫》評測:全面進化的「G 世代」
    Steam,對本作期待已久的我一看到「多半差評」還慌了一下。「G 世代」是什麼?《SD 高達 世代》系列最早誕生於 SFC,是當時少有的雙卡帶遊戲,後續的「G 世代」系列作品曾在 PS2、PSP 平臺上大放異彩。得益於當時 PSP 在國內的超高普及(和破解)率,PSP 上的《SD 高達 G世代 WORLD》及其續作「OVER WORLD」在高達粉絲中一直是繞不開的經典。
  • 由「超跨界」聯名事件引發:Z 世代訪談錄
    不論是閒暇逛街時在黑膠唱片店偶然看到的香水貨架,還是看似普通日料店裡的潮玩,都在說明,不同於以往涇渭分明的流行世界,如今所謂的「界」,早已不那麼分明。Travis Scott 在線上遊戲《堡壘之夜》中的形象 | Via Paper Magazine
  • 保存這份「千禧世代2018熱詞指南」,春節飯桌和00後鬥智鬥勇
    +-+-+- 青春期的寶寶們都熱衷於群體暗號文字遊戲,仔細一想,所謂「00後黑話」不就是當年80後dê火曐文嗎?奇蹟暖暖、ZEPETO就是升級版QQ秀啊。 P. S. 成年人的職場黑話,才真正的終極黑話。比如這些,你肯定已經駕輕就熟
  • 《王者榮耀》之後,為什麼是「大逃殺」遊戲站在了風口?
    而在這背後,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創作出眾多「大逃殺」遊戲的竟是同一人,這更讓人感到好奇,這個人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故事?遊戲領域會因此發生怎樣的變化?「大逃殺」遊戲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所有問題的答案,也許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 【雜談】這一切都是時代的眼淚:「鬼滅世代」的新風、「高達世代」的憂鬱
    2011年6月,日本企業經營顧問鈴木貴博著作的新書《「海賊王世代」的叛亂、「高達世代」的憂鬱》上市了;而一個月後,富野由悠季自己的訪談錄《對高達世代的建言》也上市了。也許這是第一次,「高達世代」這個名詞正式在市場上出現,但是,所謂的世代定義,可不是某位專家提出一個新鮮名詞便算數,不過,在距離《機動戰士高達》播映30多年之後的2011年,即便沒有人將「高達世代」印在書皮上,許多30、40歲的日本人,早已自認自己屬於了「高達世代」、「阿姆羅世代」、或甚至「白色木馬團」這類族群中的成員。
  • 我玩了玩現實版的機器人「瓦力」,還挺有意思的
    作者:誰是大英雄相信每一個童心未泯的朋友,在看過電影《瓦力》之後,都會喜歡上那個看起來笨笨的,但同時還有點可愛有點搞怪的機器人。去年我曾經和大家介紹過一個非常有趣的玩具——Cozmo,它的創意和動作表情就有借鑑《瓦力》的地方,當時這款產品還沒有正式發售,所以只是給大家過了一下眼癮。
  • IGN 評選 PlayStation 4 世代「Top 25 最佳遊戲」排行榜
    雖然 Sony 新世代主機 PlayStation 5 已正式公布,但遊戲迷最想知道的售價與發售日期仍遲遲未公開,不過有消息表示這款新一代主機將於年末正式發售,而這也意味著 PlayStation 4 世代即將迎來尾聲。
  • 8款適合「單身狗」在情人節玩的遊戲
    「這些適合情人節玩的遊戲,讓你的甜蜜更加升溫。」在快要迎來情人節的這個節骨眼上,網上衝浪的你一定或多或少都瞄見過一些夾雜著「情人節」等字眼的文章推薦,遊戲圈子裡也並不意外,每年的情人節,總會掀起一波「有什麼遊戲適合情侶情人節玩?」
  • 搶佔Z世代:信用卡如何「攻入」B站?
    當年輕用戶的消費流向「衣食住行」以外的更多領域,當他們一面擁有更多便捷的網際網路信貸產品,一面又難以抵禦「消費主義」的誘惑,在銀行服務中與年輕人站得最近的信用卡產品也必須以新的姿勢擁抱他們。相比70、80後,泛Z世代成長於中國經濟騰飛的黃金年代,物質環境優越、社會環境開放。再加上行動支付、網上購物、社交軟體等新技術和新商業的發展,他們被普遍認為擁有更自由的靈魂和更舒適的人生。但進入2020年,剛剛或即將成長為社會中堅力量的泛Z世代們猝不及防地被推入了時代巨變的洪流當中。
  • 用Switch玩老遊戲很無聊?網友扎心分析:沒朋友一起玩
    而且不但遊戲畫質比以前更好,又加入了隨時存檔以及「回放」等方便的功能,照理說如果是以前玩得很瘋的遊戲,現在玩起來應該會更好玩吧!然而許多玩家似乎不這麼認為,日本網友們最近就議論起以前很迷的遊戲,為什麼現在一下就膩的原因。難道回憶總是最美好的嗎……
  • 如果把陪孩子「玩遊戲」視為一種責任,家長只會想逃回手機的世界裡
    期間,不少家長跑來詢問《好鼻師》:「這是設計給小朋友玩的嗎?」「不是耶!」「那是給大人玩的?」「也不是耶!」「那到底是給誰玩的?」「是給家庭玩的。」聽到我的回應,家長們總是若有所思地「喔」了一聲,然後才離開。這個「喔」聽來簡單,但其實背後藏了很多潛在的意思。
  • 「革新 ?」or「冷飯 !」初音未來新作登場 ! | 值不值得玩
    這次的新作「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 MEGA39's」是世嘉公司正值「SEGA feat.HATSUNE MIKU Project」十周年的紀念項目之一,同時也是該系列每隔三年的一部新作。在2020年的2月15日,我終於在順豐小哥手裡拿到了這款新鮮燙手的「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 MEGA39's」首發版。遊玩幾天之後,我來聊聊我的看法。新鮮到貨首發版!
  • 「今晚直播」你玩過最難的彈幕遊戲是什麼?
    微信內搜索VGTIME2015 關注「遊戲時光VGtime」彈幕射擊遊戲是個孤高的遊戲類型。
  • 《終結降臨》主演訪談:「遊戲+電影」,欲罷不能的新奇體驗
    本鄉:我覺得小高先生特別擅長寫這種情景類劇本,甚至稱得上是日本第一的天才。聽說小高先生將推出新作品的消息後,我身為遊戲迷也非常激動。收到這部新作的演出邀請時,我十分開心,沒想到繼《槍彈辯駁》的舞臺劇之後,還能有機會再和小高先生一起工作。
  • 「S製造·說唱新聲態」說唱歌單上線,QQ音樂成Z世代說唱陣地
    初秋說唱浪潮不停歇,HIP-HOP新勢力來襲!還愁沒有新的說唱好歌?9月9日,又有一大批新鮮作品來滿足說唱愛好者的耳朵——QQ音樂重磅說唱企劃「S製造·說唱新聲態」集結,Bo Peep、龔十一等潛力新人的全新佳作,上線「S製造·說唱新聲態」Vol.5歌單,讓樂迷"聽"不停歇。新秀全集結!
  • 致力遊戲娛樂產業加值創新,提供年輕世代追夢舞臺! 艾肯娛樂董事長榮獲「華人卓越人才金像獎」
    艾肯娛樂旗以遊戲代理商在遊戲產業發跡,2013年在臺港澳地區發行的第一款產品《女神聯盟》後即聲名大噪,並請來了重量級的林志玲擔任代言,也因為市場的廣大迴響,更陸續將女神系列的其他產品囊括旗下,包括《女神聯盟手遊》及《女神聯盟2》,並獲得了多樣獎項,包括:「Yahoo電玩大調查年度最佳網遊第一名」、「2016年遊戲之星國外代理網遊類銀賞」、「2016年Facebook最佳網頁遊戲」…等,以實力成為艾肯娛樂在遊戲圈立足的代表作
  • 不能外出的情人節,一起「打遊戲」如何?
    「不串門」的春節、「不聚會」的元宵節之後,更將迎來一個「不約會」的情人節。 A Dodgeball Adventure DELUXE(躲避球大冒險)| Via NintendoNintendo 遊戲商店價格:7.49 USD(50% off)如果你玩過「扔沙袋」的遊戲,你一定不會對躲避球感到陌生,《Stikbold!
  • 誰是Z世代心目裡的紀錄片「白月光」?
    《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20》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50.36億元,年生產總值約66.60億元,均比上一年有所增長;新媒體共投入約13億元進行紀錄片生產,同比增長18.2%。以騰訊視頻為代表的長視頻平臺大力布局紀錄片行業,為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另一方面是「圈層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