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衝:中年女演員角色太乏味,主要跟男性導演審美有關.

2021-02-09 桃桃淘電影

很榮幸,也很開心,我們在平遙國際電影展期間採訪到了陳衝。

自從2017年年末,哈維·韋恩斯坦事件後,全球都開始愈發關注女性的職場地位問題。而國內,中年女演員的生存狀態也成了大家一直在關注的話題。所以,我們爭取到了20分鐘的採訪機會,和陳衝老師好好地聊了一下她對目前現狀的看法。

在平遙的這些天裡,能看到陳衝的場合,她都基本是一襲黑衣,沒有過多的裝飾。這次的採訪,也是一襲黑色長裙,配一條黑色披肩。

因為接下去有一個她必須出席的晚宴,她快步來到採訪間,放下披肩就立刻進入了狀態。並溫柔地提醒我們:只有20分鐘哦。

歲月根本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跡,她依然優雅、輕盈並且敏捷。

對於我們事先切入的中年女演員的年齡焦慮問題。陳衝笑著說,她早已經過了這種年齡焦慮,那已經是她30歲時候的事情了。

現在,她也不可避免地被歸類到一些符號化的中年角色中去。很多很多遞給她的劇本,希望她出演的角色,也都是被套在一個固定的套路裡,單調又乏味。但她已經可以從容應對了。

她說,她在生活中認識的很多她這個年齡段的,或者那些正在中年焦慮的女演員,其實都很有趣。她們都有很豐富的韻律和美感。

現在之所以呈現的這麼乏味,可能還是跟男性導演們的審美有關。而且,拍得乏味,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會越不重視中年女演員,這也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而創造出更有韻律和戲劇性的中年女性角色,也會是她之後的一個目標。(悄悄說,她有看中一個劇本,被另一個同好先買走了,但也許會有合作的機會。不過陳衝老師說不能透露故事情節,我們也就只能靜靜等待有個好結果咯。

戳視頻,看一個金句滿滿的陳衝老師吧。

相關焦點

  • 留給中年女演員的好角色為什麼這樣少?
    昨晚的頒獎典禮,除了讓人見識了胡歌非常牛的口才外,另一個高潮是海清、姚晨、梁靜發表女性感言,呼籲給中生代女演員們更多機會。 海清在臺上發言海清說道,「這番話憋了很久想跟大家講。親愛的年輕導演、著名導演、製片人,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我們和你們一樣,非常熱愛電影。
  • 「中年危機」來了,這屆中生代女演員還有戲嗎?
    ——對於中年女演員無戲可演,小陶虹曾以亞洲盛行少女文化來解釋,但這「其實不是什麼好事,只能說明男性的不成熟和幼稚。」她還表示,「說好萊塢女演員沒有這樣的年齡焦慮,我都絕對不相信,他們只不過是題材更多一些。」
  • 《人到中年》演母女的陳衝和焦俊豔,《遇見王瀝川》婆媳失之交臂
    隨著對焦俊豔的了解,她出道以來的每一部劇都有所有了解,近日一部老劇《人到中年》進入了我的視野,該劇於2009年首播,陳衝和馮遠徵主演,而劇中他們的女兒賀添添則是由焦俊豔飾演。每一個角色都出神入化,氣場十足。
  • 中年女演員有多敢說
    機智的網友們瞬間聯想到趙薇的好朋友們,一場有關王菲、那英、趙薇有什麼共同點的討論熱烈展開。其實對於女性焦慮的各類話題,很多中年女星早已發表過自己的見解。來看看這些「人間真相挖掘機」是如何霸氣回懟的!/圖源《乘風破浪的姐姐》如今有關中年女演員職業困境的問題屢有討論。
  • 陳衝與葉玉卿相比,女演員與頂級女演員的差距,實在太明顯
    《紅玫瑰白玫瑰》這部電影上映於1994年,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由關錦鵬導演執導,這本小說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被廣為流傳:"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女演員真的有中年危機嗎?我們和影視從業者聊了聊
    《欲望都市》說實話,現在站出來發聲的中年女演員們,已經好過我見過的那些一年到頭可能都拍不到一個戲的小演員們。 前兩天一個演員還給我發來的信息說,因為一直接不到戲,她要離開北京了。選角方說她的年齡太大了,但其實這個演員還不到27歲。她的尷尬之處在於跟20歲出頭的演員去競爭會顯得年齡大,和30多歲的競爭反而連演媽媽的資格都沒有。
  • 比無戲可拍的「中年男演員」更慘的,是無戲可拍的「中年女演員」
    社會對女性太過苛刻,臺灣作家李敖用五個字簡單概括了當今女生的審美:「瘦」、「高」、「白」、「幼」、「秀」。「老」跟「幼」是反義詞。老這個字對於成年女性來說是極其刺耳的,特別是演藝圈的女星,她們不敢老也不服老。
  • 古裝劇中的「太后」是對中年女演員的表演測試
    特別是,吳越大膽挑戰劉鶚女王的角色,給觀眾帶來了許多驚喜。然而,細心的觀眾馬上發現,吳越的實際年齡只比王鍇大10歲,在劇中很難翻一會兒身。慈禧太后的角色要求很高,需要演員的理解、移情、塑造和人格魅力。這與太后本人的形象有關。慈禧太后反映了家庭和工作領域的交集。在國內,夫妻、婆婆和媳婦相互交織,而在國外,工作領域升級,角色複雜。
  • 首位走上奧斯卡舞臺的華人女演員——陳衝
    老人康復後,為了表示感謝,邀請當時急救的值班醫生,還有她的閨蜜和陳衝一起吃晚餐。就這樣,陳衝認識了彼德,就是那個值班醫生。彼德祖籍廣東,是美國著名的心臟科專家,第一次見面,陳衝就有一種跟他白頭到老的感覺。
  • 馬蘇等中年女演員有實力,為何卻很難出頭?王鷗的話一針見血
    王鷗和知名編劇的話一針見血在最新一期《演員請就位》節目裡,兩位實力女演員馬蘇和和倪虹潔談及中年女演員困境,抱怨無戲可拍,趙薇導演為她們打抱不平,直言所有女演員都難出頭,還質疑為何現在護膚品和化妝品的代言人都是小男生,此番言論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隨即登上了熱搜。
  • 準備一下,陳衝又來「炫耀」了
    在「那些時間失去了它的單位,不是幾點幾分,而是太陽照到哪裡」的日子裡,陳衝用文字給大家帶來現實之外的美好和溫柔。出門前,我到鏡子前梳頭,發現額頭上方一夜之間長出一小撮白髮,跟鸚鵡似的。歲月的到來似乎總是這樣,有時它把你忘了,你也就把它忘了,甚至忘得乾乾靜靜(淨淨)。然後有一天,它忽然想起,好久沒去擺放這個人了。那天你會驚訝地發現,它在你不知曉時已經到來,你太大意了,忘了躲開。
  • 古裝劇裡的「太后」 是中年女演員的一場演技大考
    觀眾對此褒貶不一,但不難察覺的是,作為古裝劇的高光人物,太后與女演員的相遇就像一次演技大考,角色駕馭成功方可抖掉明星的標籤,躋身一線演員,若不成則淹沒在網絡彈幕裡,一時半會兒難翻身。太后這個角色是高需求性的,對演員的理解力、共情力、塑造力、人格魅力均有較高要求。這與太后本身的形象有關。太后體現了家庭與職場領域的交集,對內是夫妻、婆媳、母子人情交織,對外則是職場打怪升級,角色複雜度高。
  • 古裝劇裡的「太后」,是中年女演員的一場演技大考
    觀眾對此褒貶不一,但不難察覺的是,作為古裝劇的高光人物,太后與女演員的相遇就像一次演技大考,角色駕馭成功方可抖掉明星的標籤,躋身一線演員,若不成則淹沒在網絡彈幕裡,一時半會兒難翻身。  太后這個角色是高需求性的,對演員的理解力、共情力、塑造力、人格魅力均有較高要求。這與太后本身的形象有關。
  • 中年女演員:請問你要演媽嗎?
    當女演員過了35歲,逐漸會陷入角色困境:少女演不了,演媽又太年輕。市場上需要她們的角色越來越少。「 還是讓我演媽呀 」跟溫崢嶸同齡的女演員倪虹潔也陷入了同樣的窘境,角色越來越固化,選擇餘地越來越小。另一方面是國內影視劇單一的「白瘦幼」審美「。白瘦幼」 一詞源自2014年8月,臺灣作家李敖在《城彩名人堂》節目接受採訪時,被問及喜歡的女人是哪種標準?他答「:瘦、高、白、秀、幼。」這一回答得到了眾多男性的附和。最終這種狹隘審美也導致了影視劇裡的角色單一。這就要求中年女演員不能老,保持身材,皮膚緊緻。一旦中年女演員狀態不佳,無法達到白瘦幼的標準,極為容易遭到嘲諷。
  • 章子怡扮少女,這就是她說的中年女演員的發光角色?
    章子怡,人稱國際章,華語影視女演員、製片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96年,主演孫文學執導的劇情電影《星星點燈》,在片中飾演因患上骨癌而截肢的女主角陳薇,這是她的首部電影作品,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 少女審美,正在毀掉中國女演員
    因為當這些30+,40+的女演員塑造的角色,個個飽滿複雜有張力。反觀國內:30+的女演員飾演角色,仍停留在扮嫩裝傻裝清純的階段;40+的女演員,被拋置邊緣,邊乞求邊等待著市場的挑撿。中國影視,正被一種膚淺的少女式審美偏好壓制。
  • 被嫌棄的中年女演員,不演媽就不能用嗎?
    」「請導演製片們給中年女演員機會。」海清演講中不單單提到自己,還cue了姚晨、宋佳、梁靜、馬伊琍…姚晨不得不親自做監製,才有《上青雲》的機會;宋佳至今不結婚,還讓大家叫她小花。但她也說過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明明演技越來越成熟,找她的角色卻越來越少。姚晨早期成名,大夥都忘不了那個會「排山倒海」的郭芙蓉。
  • 中年女演員的困境丨是誰剝奪了女演員的生存空間?
    其實很多影視劇中的男性角色完全可以換成女性,在美劇《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中,我們熟悉的男性角色華生改成了女性,她獨立於福爾摩斯而存在,這種改編比原來男性華生更加精彩。只是在男權話語主導的影視領域,這種需求很難被注意到,也很難被實施,因為這從某種程度上是對男權話語的解構和挑戰。此外,影視作品中女性角色相對刻板,角色立體化程度不高,女性角色類型遠不如男性豐富。
  • 刺點 | 中年女演員,請問你要演媽嗎?
    當女演員過了35歲,逐漸會陷入角色困境:少女演不了,演媽又太年輕。市場上需要她們的角色越來越少。而在倪虹潔試戲的另外一個劇組,導演見了她也很滿意,但最後選擇的卻是另一位中年女演員,沒有告知具體緣由。那位女演員在前幾年在幾部大爆劇中有非常出彩的表演。我詢問李倩從製片方的角度如何看待。她說,「競爭過於激烈就會把標準被拔的特別高。個體之間的業務能力差異並沒有那麼大,在那個情況下,其他綜合的因素就會來了。
  • 把陳衝與葉玉卿,放在一起看,女演員與頂級女演員的差距,出來了
    他可是香港著名的文藝片導演,最擅長拍攝這種兒女情長的電影了,怎麼在電影選角上出現如此大的偏差?讓陳衝在葉玉卿面前演繹風情萬種,這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嗎?陳衝能接得住嗎?可是看完影片,我不由為關錦鵬導演的選角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