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糟心是幽默最好的生產器。84年前的卓別林,在《摩登時代》裡控訴著大蕭條時期的勞工壓榨。33年前的姜昆,給戰士表演《虎口遐想》處女秀時因為太使勁而讓他們信以為真,沒有收到笑聲。
回望2020年的脫口秀行業,笑果文化也在《脫口秀大會3》裡吐槽著那些糟心事兒。李誕調侃「麻醉自己其實有合法途徑」,楊笠分享性別議題「明明那麼普通,看起來卻是那麼地自信」,程璐說自己真的成了「獨立男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脫口秀的這場「自救」運動反而催生了不少神段子。不僅湧現了楊蒙恩、何廣智這樣的炸場新人,風格愈加成熟的王勉也成功出圈,新老結合王建國和李雪琴的雪國列車CP更被網友津津樂道。
對於大眾來說,2020年同樣是手忙腳亂的糟心之年。或因疫情宅家,或因流年不利,或因生活瑣碎,順道被「剝奪」了兩個鼻孔直接呼氣的自由。面對這些「情緒帳單」,他們渴望重新丈量生活的意義,卻沒有脫口秀演員們「化糟心為快樂」的技巧。
在辭舊迎新的時間點,脫口秀如何用幽默的力量助力大眾情緒的舒緩?騰訊視頻聯合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反跨年》首吃螃蟹。用大眾熟悉的脫口秀做載體,廣邀不同圈層的嘉賓圍繞年度話題進行一場「態度跨年」。
什麼是反跨年?不是讓你不要跨年了。而是拒絕傳統的「氣氛跨年」,擁抱全新的「態度跨年」。《脫口秀反跨年》精準洞察了大眾的負面情緒累積,選擇用四兩撥千斤的幽默化解2020年的所有憋屈。
如果憋屈很多,那就讓笑聲更多。
反跨年是什麼「新物種」?
2020年12月25日於騰訊視頻上線的《脫口秀反跨年》,可謂是一場「態度跨年」的驚喜。用脫口秀來跨年沒聽過,反跨年更是撩撥起觀眾強烈的好奇心:不會「膽大」到全部是語言類節目吧?
當開麥人張雨綺吐槽:「舞臺這麼小,觀眾坐得這麼擠,你這反跨年反什麼?」李誕機智回應:「反鋪張。」在黑色幽默氛圍裡開場的「反跨年」,從內容形式到人員構成都打破了跨年節目的刻板印象,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觀感。
首先是內容形式「反傳統」,滿足了觀眾「更想看語言類節目」的隱秘願望。傳統晚會是在歌舞裡夾語言類節目,而主打語言類節目的《脫口秀反跨年》反其道而行之。雖然被張雨綺戲稱為「笑果年會」,但撫今追昔的年度段子的確有了更接地氣的跨年味兒。
與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的宏大主題不同,「反跨年」講的都是今年身邊發生的糟心事。脫口秀當紅炸子雞們妙語連珠,用自嘲和吐槽分享2020年的個人體悟。新晉《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用略帶凡爾賽的口吻描述自己「最近所有的抱怨,聽起來就像是炫耀。」當你花團錦簇,的確是喪失了抱怨的資格。
呼蘭用毛不易的歌曲形容宅家心境變化:6月份《消愁》,9月份《像我這樣的熱》,10月份加油打工人。因為工作經常核酸檢測,基本七天一捅,有時帶著家人「全家捅」;楊笠解析自己性別段子的底色,是想和男性交朋友,「你們男的也太難討好了吧!」
李雪琴分享「走紅」奇遇記,走哪兒司機看見她就停車因為她「紅」。完事兒紅了以後特別能接廣告,一個酒業希望推廣能上熱搜讓她醉酒漂流。本來規劃題目是「李雪琴酒後順著長江漂流三十公裡」,但因為李雪琴是東北人酒業希望從黑龍江開始漂。
王建國上場就拿《脫口秀大會》「三連亞」做梗,聲稱可以去當三亞的旅遊代言人。嘗到CP甜頭的王建國,堅信「CP一炒,變廢為寶」。接著開始亂點鴛鴦譜,他這麼肉,和Rock組合就是「Rock & Roll」。
其次,以「脫口秀演員+話題女星+新晉網紅+社會熱點人物」為主要人員構成的「反跨年」,迥然不同於明星大聯歡的傳統晚會。但這種結構卻可以描摹2020年的社會群像,讓人們在其分享中回憶關鍵節點更展望新的未來。
反跨年的「正內核」
摯愛周星馳電影的人們,都玩味過那豪放不羈的外殼下潛藏著易碎的赤子之心。形式上別具一格「反跨年」,其實也有著安撫人心的「正內核」。除了反傳統、反歌舞,《脫口秀反跨年》真正將脫口秀和大眾共鳴連接的渠道是「反焦慮」。
疫情期間的生存焦慮,宅家隔離的職業焦慮,脫單戀愛的個人焦慮,2020年這些情緒堆積了太久太多。王勉別出心裁地希望明年沒人來反跨年,因為大家都沒有了糟心事。「明年你也不敢來,他也不敢來,每個人都怕自己得了便宜賣乖。」
朱一旦經歷團隊的導演編劇離職,「職業瓶頸」直接上了熱搜。在許願2021要買很多編劇的同時,他發出「有錢人」的經驗之談:「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羅翔本想向網友科普什麼是暴力,自己卻成為網暴的親歷者。在沒收王建國搞笑工具、剝奪李誕搞笑權利終身後,他倡議:「你唯一能沉迷的網就是法網。」
鍾美美和李誠儒,一個兒童網紅,一個老年文藝批評家,都是2020年輿論風口上的人物。《脫口秀反跨年》將兩人聚在一起對談,回擊的是那些刻板印象與價值爭議。李誠儒不是為了顯示優越感,而是不允許表演職業的神聖性被玷汙。鍾美美也並非譁眾取寵的網紅,而是對表演確有敬慕之心。
兩人對於演技的探討,頗有神童項橐三難孔子的意味。小童可以問學於賢能,賢能也當不恥以小童為師。看似兩極,也可握手言和達成共識,這是反跨年帶給觀眾的開放性智慧。它提醒著所有人:在焦慮中度過的2020年,是不是讓我們忘記了世界的多元和包容?
楊冪一首《愛的供養》,阻擋了她成團出道。她調侃朱一旦不是真有錢、毛不易依舊是公司最省心的人、李雪琴不是攻擊男性而是消費男性、楊笠的套路只能騙到初中的鐘美美。
大冪冪懟起來是真狠,柔軟起來也是真情實感。她把2020年比喻成一場艱難的遊戲:「有人負責衝鋒陷陣,有人負責輔助補血,有人只是默默無聞的小兵,但是穩住,最終我們能贏。」
同樣傳遞著信心的,還有眼科醫生陶勇。在醫患關係的輿論旋渦,他不希望大家一致把他當成受害者,回歸醫生本職的他組織著關愛盲童的活動。「我不偉大,但我能發出我的微光。希望有一天實現天下無盲,但『無盲』的前提是我『先忙』起來。」
焦慮被驅散著,情緒被撫慰著,《脫口秀反跨年》的笑聲療愈著觀眾。就連2020年,也被彩虹合唱團以擬人的方式伸冤。「森林大火,巨星隕落,原油跌破,都賴我。快遞沒到,你媽罵你,女友分手,都賴我。」在只有5天就下班的日子,2020年本年也可以大喊一聲「不幹啦!」
小眾文化的根往哪裡扎?
如果說傳統晚會,是將傳播看成信息的傳遞。那麼,反跨年則是將傳播看成意義的生產和交換。人們一邊看著反跨年,一邊在社交媒體發表評論,跨越時空的限制共同吐槽2020年的糟心事兒。
在收集糟心蛋、吐槽糟心事、碾碎糟心蛋的儀式感中,《脫口秀反跨年》主打的「態度跨年」真正關照了大眾情緒。讓人們在消解嚴肅、拒絕無聊、勇於調侃的態度中,重新找回身份認同獲得「來年再拼」的勇氣。
作為一個全新的IP,《脫口秀反跨年》無疑是騰訊視頻扶植布局小眾文化的成功,是騰訊視頻扶植布局「潮趣樂透大冒險」板塊的成功案例。線下活動和大眾參與,也將營造全新的營銷體驗。每年輸出不同的態度,精準洞察市場變化和大眾情緒,推動形式和內核的創新升級,被運營成長線IP的「脫口秀反跨年」顯然有更大的期待空間。
一直以來,深耕脫口秀領域的騰訊視頻用《脫口秀大會》和《吐槽大會》完成了小眾文化的破圈傳播。2016年的《吐槽大會》第一季開風氣之先,以大眾心理為橋接,讓市場看到了本土脫口秀結合娛樂內容的生存可能。明星退下光環講述煩惱,脫口秀演員敢於冒犯輸出笑料,抒寫了華語脫口秀濃墨重彩的一筆。
《脫口秀大會》系列綜藝,則向脫口秀領域內部挖掘新鮮血液,為《吐槽大會》和整個脫口秀內容矩陣提供人才儲備。第一季的龐博、建國、思文已成OG,第二季的楊笠、豆豆、顏怡顏悅風格熟化,第三季王勉的奪冠和李雪琴的跨界證明了脫口秀「永遠有新人」。
而《脫口秀反跨年》,顯然是騰訊視頻脫口秀內容布局裡一次重要的賽道擴展。如果《吐槽大會》是謀求立足的「生存」,《脫口秀大會》是血液補給的「內增」,那麼《脫口秀反跨年》橫向輻射新受眾圈層的「出徵」。儀式感和後現代感十足的《脫口秀反跨年》,瞄準的是求新求奇的年輕群體。
用反跨年的長線IP聚攏他們,是騰訊視頻深度挖掘脫口秀潛能的關鍵一步。這與騰訊視頻2021年著重發力的「潮趣樂透大冒險」的板塊方向不謀而合,「快樂」才是用戶基數最大、留存度最高的題材。板塊中的《吐槽大會》和《德雲鬥笑社》新一季,以及全新的《哈哈哈哈哈》、《長大成人》皆屬此類。
讓觀眾看到脫口秀有市場,讓市場看到脫口秀有新人,讓文娛產業看到脫口秀不僅有搞笑的功能,更有疏解大眾鬱結的力量。當跨年節目中有了脫口秀的一席之地,騰訊視頻對小眾文化的平臺促進作用也愈加凸顯。從《吐槽大會》到《脫口秀反跨年》的5年,也是騰訊視頻讓脫口秀枝繁葉茂的方法論。
蹦迪聲中辭舊歲,碾碎糟心戰來年。過往的經驗無數次證明,內容形式上的「娛樂」只是錦上添花,情感共鳴中的「關懷」才是有源之水。如何承擔文化內容的社會責任,騰訊視頻的「反跨年」已用態度做出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