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而不寒,我決定把《蟲師》安利給你,帶你體會這份冰冷的溫暖

2021-02-18 機核

點擊上邊的「機核」關注我們,這裡不止是遊戲

本篇包含少數幾個故事的劇透內容,請注意

冬雪再臨,對我們來說TGA結束就意味著2019年的「大工作」基本已告結束,剩下的就只是回顧與收尾。

失去了期待之事就好似失去了熱度,每到年底的這個時刻就會格外地感受到冬日的寒冷,每天回家的路上都不免加快腳步。

而也是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想起一部動畫並重溫一遍,在猶豫兩年之後,我還是決定安利這部《蟲師》給你。

我問過身邊的許多人,《蟲師》的口碑永遠都是正面的,哪怕沒有看過的也是久聞其名。

如果搜索關於《蟲師》的標籤,那麼得到的答案會令你懷疑人生,是什麼樣的一部動畫可以同時兼具「治癒」與「致鬱」,「暗黑」卻又「溫柔」。

可以說《蟲師》自帶一種獨特的東方氣質,從一開始就能把觀眾拉進那個光怪陸離的蟲世界。

那是源自上古的某種生物,低等且怪奇,是與常見的動植物完全不同的存在。這奇形怪狀的種群,人們自古以來懷著敬畏,不知從何時開始將其統稱為:「蟲」。

《蟲師》的開頭就是這樣的一段話,硬要說的話,這便是《蟲師》世界與現實世界最大的區別。

在那個虛構的古代(也許)日本世界中,存在著一種無比接近於生命本質的東西,如果把人比作所有生命裡手指的位置,那這種所謂的蟲就是所有生命中心臟的位置。

它們的確是生命,卻又不似生命,介乎於動物與植物與微生物之間,只會按照各自的「習性」行事。

它們也沒有生命所謂的仁慈,蟲會無意識地影響著周圍的一切,哪怕是造成世間的浩劫。於是為了解決蟲所引發的事端,「蟲師」這個職業出現了。

《蟲師》的整個故事就是圍繞著身為蟲師的主人公銀古展開的。

蟲是一種奇怪的生命,形態各異

蟲師這個職業很像是「超自然」的醫生,治傷看病靠普通醫生,而類似「總有棵樹砍不斷」、「某座山進去了就再也出不來」、「誰誰總會做預知未來的夢」這樣的異象就只能由蟲師解決。

畢竟這種長得跟飛蚊症一樣的「蟲」並不是誰都能看見的,因此基本上所有的蟲師都是能夠看見蟲的體質。所有的蟲師也都有自己的體系,他們有專屬的通信方式,有固定交流的集會,還會有自己的行動軌跡。

不過即使在蟲師之中,我們的主人公銀古也屬於異類,他身著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現代服飾,也不能再一個地方久留,還有主人公專屬的綠色眼睛和白髮。

最重要的是銀古的行事方式和其他的蟲師不同,大多數的蟲師「以人為本」,凡是對人有害的蟲就要趕盡殺絕,但銀古清晰的知道蟲和普通的生命一樣,也只不過是在努力生存下去罷了,這決定了他對待蟲的態度。

以最表層的角度看,《蟲師》是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正如開篇所言,人類自古便對蟲有著敬意,這種敬意也是對未知自然的敬畏。

《蟲師》並沒有交代故事所發生的年月,不過很明顯故事裡的人們都還是以農耕和捕魚為主的鄉土生活,可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在這樣環境裡流傳下來的故事也都是最本源的,放在如今看也都能發人深思。

《蟲師》裡有許多關於自然和諧的描寫,充滿鄉土氣息

很多《蟲師》的故事都像是民間傳說演變而來,這和它的原著息息相關。《蟲師》的原作是漫畫家漆原友紀繪製的漫畫作品,它從1999年開始連載,一直到2008年才全部連載結束。

因為早期也是畫短篇為主,所以到了《月刊 Afternoon》上連載後,漆原友紀也採取了單獨故事串聯的形式。

漆原友紀曾經公開表明自己在畫《蟲師》的時候受到了非常多五十嵐大介漫畫的影響,然而比起《海獸之子》那般天馬行空的浪漫來,《蟲師》更多的是質樸的鄉土氣息。

漆原友紀出生在山口縣,她經常從平時鄉間流傳的故事中汲取靈感,比如一次回鄉下的時候,漆原意外地聽說了一片竹林的根其實都是連在一起的,於是她畫出了《籠中》的故事:

一種外表近似於竹子的蟲,它的所有後代都與母株共用一個根脈,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事件。

《蟲師》當中雜糅了眾多諸如「山主」、「光脈」、「光酒」這類很傳統的設定,甚至有的單集就是專門講述和「山主」之間的故事的,全篇只出現過銀古一個人類,都是他在自言自語。

雖然這不是故事中的重點,但卻是會影響故事走向的設定。單純的把《蟲師》看作《海獸之子》那樣人與自然共處的作品各位也不會失望,不過它的魅力遠不及此。

上文我們提到過,漆原友紀最早的時候有創作過短篇故事,那個時候是給集英社投稿的,後來才用本名給講談社投稿最後獲得了獎項並被大眾賞識。

說起原因,我個人認為還是她的繪畫功底真的算不上是出色.

早期《蟲師》的漫畫原作甚至線條都稍顯凌亂,到後面更是有故事的角色似乎都長著一個樣的毛病,得虧是有紮實的故事情節來推動讀者,不然可能它真的就埋沒掉了。

如果說講談社的賞識是《蟲師》出山的關鍵,那讓更多人感受到《蟲師》魅力的最大功臣無疑就是ARTLAND改編製作的《蟲師》動畫版。

早期《蟲師》的漫畫並算不上是格外突出,後來才有所提高

感謝動畫救活了它,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

一開始漆原友紀在畫《蟲師》的時候似乎連陰影都不太會打,到了動畫版就有了豐富的色彩。原本需要沉浸下來感受的故事,在精心製作之下更為引人入勝。

最為出彩的還是動畫版《蟲師》的聲效和音樂部分,很多時候《蟲師》都縈繞在一種寂靜的氛圍當中,製作組在錄製人聲的時候也會刻意營造一種「回聲感」,沉默而有力大抵就是這種感覺。

兩季動畫片頭的因為都選用了比較現代的歌曲,契合銀古的設定,片尾的音樂則由增田俊郎分集製作,在故事落到結尾的時候伴隨實景的照片推出,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蟲師 續章》的片頭曲MV,雖然和《蟲師》的主題差很遠,但內核有幾分相似

動畫版《蟲師》還有一大貢獻,就是把原本分散的故事以一定的順序合理編排了。從頭至尾交代了蟲的特殊性和主人公的特殊性,並在合適的時機插入合適的回憶故事。

銀古除了奇裝異服外,他還擁有吸引蟲的獨特體質,他呆在哪兒哪兒就會有蟲慢慢聚集,而一旦蟲過多的話往往就會破壞原有的自然平衡,甚至引來災禍。

這個奇妙體質迫使銀古成為了一個不斷流浪的蟲師,他有幾位特定的朋友可以時常回去拜訪,卻無法久留,孤獨的旅行中指不定某天就因為蟲遭遇了意外,正是這樣的動機使動畫版的《蟲師》以一個更完整的行記形式呈現了出來。

上邊我們扯了那麼多,都沒有涉及到《蟲師》的精髓,它故事的核心其實還是人在「理」面前所展現的悲歡離合。

蟲師看似在設定中是個非凡的職業但也並非無所不能,蟲所產生的影響有許多都是不可逆的,人們能做的事大多都只能儘量減小損失。

蟲只是生命的本質而已,他們沒有人類的複雜心思,正如銀古所言,作為高等生命的人類能避開就避開好了,千萬不要被憤怒蒙蔽了雙眼。

可問題就在於不是人人都能冷靜看待蟲所造成的影響,人類的欲望、感情最後交織成了五十幾集的故事。

有的蟲與人類和諧相處後能幫助人類,有的則會帶來災禍

如融雪般冰冷,有時《蟲師》的故事寒冷到令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蟲之所以會引發如此多的事端,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蟲的「多樣性」,在某些故事裡,蟲與日本傳說裡的妖怪並沒有什麼大差別。

在《枕邊小徑》中,銀古介紹了一種名為「夢野間」的蟲,這種蟲長著大雁的外形,平時寄生在人的夢境當中。

故事中的角色因為被這種蟲所影響,經常做能夠預知未來的夢,他也因此受到了全村的愛戴,殊不知這種蟲的真正特性並不是預知夢,而是把夢中的情節帶到現世中來。

在沒有聽從銀古的勸告服用抑制蟲的藥物後,夢野間所引發的夢變得越來越頻繁,他因此導致了村莊的破敗,也因為沒有如自己所想的預知到大海嘯的發生變得極度自責。

最後他揮刀砍斷了夢野間藏身的枕頭,重傷了自己,也徹底失去了做夢的能力,直至最終崩潰揮刀自殺。

在很多時候人們明知利用蟲的能力是要付出代價的,可還是因為蟲的異能而貪婪成性,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

有些時候,蟲在故事裡起到的作用就只是個陪襯,從頭到尾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糾葛。

《一夜橋》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僅靠吊橋與外界相連的小村莊裡,過去有一對逃婚的年輕人,在出逃村外的過程中女孩兒花從橋上墜落,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花從那麼高的地方掉下來竟然毫髮無損,只是像丟了魂一樣,為了治好花的失魂症,村裡人寫信給了銀古。

銀古很快發現一種叫做「偽葛」的蟲寄生在了花的身上,實際上花自墜落山谷的那天起就已經死去了,如今剩下的就只是一具空殼而已,等到下一次偽葛集體遷移去另一座山的時候,花身上的偽葛也會隨之離開,屆時花就會變成毫無生氣的屍體。

偽葛集體遷徙的方式很特別,它們會彼此之間互相連接,在兩座山之間搭起一座「橋梁」,並且在一夜之間完成遷徙,這種由偽葛造成的奇妙現象就被稱為「一夜橋」。

表面是在說蟲,實則是在講人

當時一起逃婚的男孩兒全這會兒還生活在村中,只是他被眾人所記恨,認為是他毀了花的一生,繼續呆在村子裡已經不再有未來了,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離這裡,而唯一的出逃方式就是藉助幾天之後會形成的「一夜橋」。

不過「一夜橋」還有一個神奇的特性,因為偽葛的遷移是有方向的,一旦在「一夜橋」上往回走一步,偽葛就會散去變成一個洞,那個人就會自橋上墜落。

只要對身後之事有所執念,不肯放棄過去的人便無法在一夜橋上前行,當年的花便是因為猶豫自橋上摔下來的,現在輪到全了。

當初帶著花勇敢逃婚的全這時卻變得止步不前,「我無法丟下花不管」,即使知道過去的已經過去,早該拋棄不可能回來的過往繼續向前,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最終,全在一夜橋上向後踏出了一步,不久後村子裡出現了一個和花一樣丟了魂的全.

大體來看,《蟲師》的「寒」主要來自於兩點,一是不可改變的命運和事實。

一旦事實已經產生,便不再有改變的可能,就如現實中人死不能復生、時光一過不再有,哪怕是銀古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只能無奈的說句:「抱歉」;

二是道理人們都懂,可仍然有不少人過不好這一生。蟲師們已經將事件的最優解告知當事人了,可難免還是以悲劇收場,叫人唏噓。

如落雪般溫暖,有時《蟲師》的故事卻從內到外透著安靜和治癒。

這世間的蟲千千萬萬,蟲師也不是萬能的,就算是銀古也有不認識的蟲,也有隻知其名不知何解的困擾,這個時候這一集的故事就成了觀眾與銀古一道去探尋蟲秘密的歷程。

比如動畫第一季的第三集《柔軟的角》。

《柔軟的角》算是動畫版《蟲師》的第一個情緒爆發點

在某個大雪的日子裡,銀古來到了一個靜謐的村莊,村子裡的許多人都患上了耳疾,聽不見聲音。銀古稍加觀察就發現是大家的耳朵裡寄生了一種叫「叿」的蟲,這種蟲靠吃聲音為食,只要把鹽撒到耳朵裡叿就會跑出來了。

治好了眾人,唯獨村長的孫子真火依舊無法治癒,他雖也是失聰,頭上卻長出了鬼一樣的角,他的母親也是如此,而在這個冬天結束的時候,長出角來的人便會死去。

銀古明白這是另一種叫做「阿」的蟲搞的鬼,它的性質和叿有點相反,阿會吃掉「無音」,最後致人死亡的原因也是發出洪水般的噪音,使人的精神崩潰。

可問題在於,關於這種蟲的特性是有記載,可人們並不知道該如何去應對它。

就在一切看似無解的時候,真火回想起母親過世前曾經把雙手合在了他的耳朵上,不過沒人知道她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個時候銀古才忽然意識到,阿所害怕的正是生命所發出的震動的聲音。

在小時候睡覺時我們肯定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因為害怕黑夜時的寂靜無聲,伸手去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可反而會聽到手肌肉顫動發出的巨大聲響,這種聲響就像火山中熔巖鼓動的聲響,是生命內在的聲音。

真火的母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發現了阿的弱點,可她已經太過脆弱了,只能通過這種形式試圖告訴真火。當真火再次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後,長在他頭上的角也隨之落下。

如果有條件的話,請戴上耳機看《蟲師》

類似這樣溫暖而治癒的篇章在《蟲師》裡也有不少比重,Good Ending的故事會讓人發自內心的感動,可最叫我印象深刻的是另一類故事,它們介於上邊兩類故事之間,哀而不傷,有著冷酷的溫暖。

它們更像是我們日常的生活,更接近自然的本質,無情的世界就擺在那兒,就看你願不願意溫柔地對待世界,對待他人。

無論是漫畫還是動畫,劇情都是直接以成年銀古的視角展開的,觀眾們逐漸接受了銀古白髮獨眼和吸蟲的體質之後,動畫用《獨眼魚》一集講述了銀古過去的故事,包括了他名字的由來。

可能在外人看來銀古是個怪人,明明自己被蟲奪走了一隻眼睛,卻還對蟲態度友善,其實一切都和他的過去有關。

他有一個對他影響重大的老師,並且為了生存他還丟失了過去的記憶,只保留第一時間回憶起的事物作為自己的新名字,於是這種奪走他一切的蟲「銀蠱」反而成了他的名字,銀古也擁有了獨特的招蟲體質。

《蟲師》中有一些畫面非常...美以及震撼,包括這隻最後才現身的銀蠱

當觀眾沉浸在《蟲師》的故事裡時,我們只會感受到銀古等人的溫柔,抽身到故事外,反觀銀古其實是一個失去了所有的天譴之人,沒有過去,還會帶來災禍無法久留,似乎銀古很少會直面自身。

但故事卻非常巧妙的安排了另一個角色的登場,這位名叫淡幽的姑娘於《筆之海》的故事中首次亮相,她的出現交代了和銀古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筆之海》的敘事軌跡相較於其他來有些特殊,銀古像回到據點一樣來拜訪淡幽,這只是他平常習慣中的一環。

與此同時,故事也交代了淡幽的身世,以及銀古第一次和淡幽相見的過去。

狩房淡幽幾乎可以說是和銀古呈鏡像的角色。銀古連姓名都沒有,淡幽卻是蟲師家族狩房家的後代;

銀古的體質會不停把蟲吸引過來,狩房家族卻把蟲封印在了體內,需要靠書寫的方式把蟲作為文字排出體外;銀古因此只能不停流浪,而淡幽卻因為封印導致了腿腳殘疾,只能留在家中。

銀古負責雲遊各方解決蟲造成的困擾,淡幽則是傾聽蟲師們的講述,把蟲的特性記錄下來。

一個不能走,一個不能留

《筆之海》中並沒有真正發生過什麼重大的危機,有的只是兩個「老」蟲師之間輕描淡寫的對話。

原本淡幽面對的蟲師講述的故事都是如何利用蟲的弱點去殺滅蟲的,當淡幽反問:「能否有不殺的辦法」時,得到的回覆竟是:「我認為沒有親身參與過的人無法作出判斷。」

直到銀古到來和她講了與蟲共生的故事,畢竟他的新生就與蟲有關。

這個世界永遠就擺在那兒,蟲/自然所造成的影響從某些角度看的確是無解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正視妥協與讓步。

許多落得不好下場的角色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看只能做出「我沒辦法」的解釋,但我們跟著銀古的視角看後不少事退後一步都不至於會如此極端。

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世界公平對待一切,必然不會把人逼至絕境,把心柔軟下來,自然也會像銀古般溫柔待人。

縱使《蟲師》擁有無數的標籤,說到底我認為只是在說一件事情:接受一切,溫柔地對待世界(包括自己)。

這樣關於「和諧」的思索可能是僅僅東方人才能體悟到的一種共鳴,如果各位有幸感受到了,那一定會產生靈魂的共振。

「我不認為善良是最沒用的,相反這可能是最寶貴的品質」

《蟲師》已經是我很多年前看的作品了,看到它後來的動畫化也欣喜至極,它對我的影響極大,甚至會定期翻出來反覆觀看,如今因為自己職業的關係,我終於可以把它推薦給更多人了。

過去總在擔心自己會處理不好浪費了這個機會,現在已經寫到這兒了就隨它去吧。

在安利這份珍寶的同時我也更希望看過它的人都能擁有一顆柔軟的內心,能夠溫柔地對待他人,哪怕你四處流浪,哪怕你無人記得。

精彩內容

(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四季的歌:雪花落呀落》——來自童年的雪溫暖著你我
    雪花輕輕落呀,落呀……落在森林裡,落在大樹上,咦,是誰不小心丟下的蜂蜜呀?哦,原來是大黑熊,在準備過冬的食物。我最喜歡的畫面:喜歡在小木屋裡爺爺奶奶跟我在一起的時光,爺爺講故事,奶奶做好吃的,讓我覺得很有家的溫暖。
  • 詩詞|我在等雪落,也在等你歸
    導語:時光匆匆又一程,在寒冷的冬天,暮色微涼,如果說雪花是一首情詩,我想以你的名字命名。平淡的歲月裡,靜寂喜歡著一個人;想默默陪著你,看花開花落。用一生的時光,等一場雪落,願故人緩緩而歸。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碎碎念:大雪紛飛,想和你一起 ,聊聊天或者只是靜靜地坐著,在慢的時光裡,把我們相處的日子好好珍藏。無論季節怎麼變化,想和你一起,冬日聆聽雪落,春日靜賞花開。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
    冬至到來,希望你告別寒冷的冬天,希望你釋懷所有的過去。 在這段時光裡,可以認真思索春華秋實,時光流逝;思索風雨跌宕,人生價值,心隨寂靜的冬,寂靜的雪,寂靜地飄,寂靜地落,看人心尚暖,冬日尚暖。 冬至,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冬至」開始,就要進入「數九寒天」時節了,民間俗稱「進九」。
  • 臨小美帶你學·節氣篇 | 今日冬至,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
    臨小美帶你學·節氣篇 | 今日冬至,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 2020-12-21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願你人生路上有良人相伴
    我是遇見小媛,一名熱愛文字與讀書的情感創作者,在這個浮躁的世界,我願意聆聽你的聲音,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溫暖到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今日冬至,在今天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給自己點了一份餃子,雖然有些遲,但是最終還是趕上了。
  • 《蟲師 續章》在喧囂浮躁的城市裡蟲師的世界是一方洗滌塵世的淨土
    快10年了一直在期望,但沒想到還能再次看到,當年那些追過蟲師的同學,現在想必大多已經在讀大學或是已經工作了。在這不知不覺的快10年的時光裡,大家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蟲師再次動畫大概是對逝去的和等待的時間的一個極大的安慰吧。蟲師以淡淡的敘事手法時而講述一個柔美的故事,時而講述一個個悲傷或殘酷的故事,然而卻在不覺間又總能被撫慰感到寧靜釋然。猶如一杯茶,入口雖苦,但卻清香悠久。
  • 《蟲師》連最低等的生物,都蘊含著無數的哲學思考
    蟲14年那年,是我上初二的時候,那時候大多數身邊的人要嘛在看熱血格鬥番,要嘛在看青春戀愛番,我卻一眼相中了蟲師。我仍感激那時候的自己,若不是在封面上多做停留,若不是那一眼,不知生命會有多少可惜。反反覆覆看過數遍之後,總是想要留下點痕跡,但是對於蟲師而言千言萬語都像隨著光脈流散。
  • 賞讀 | 聽,雪落的溫暖
    雪落無聲,我們卻聽見處處充滿詩意。西風猛烈,挾卷著雪花肆意狂舞,我們聽見慷慨鏗鏘的豪情:「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是的,所有的山原,莽莽然如野象狂奔;所有的滔滔大河,此時驟然凝結,如肅穆莊嚴的老者。
  • 《蟲師》關於蟲師
    對我這樣看動漫後必聽其音樂的配樂黨來說,就猶如天倫般的享受。這種感受是無法用語言形容,完全無法。就如這部作品般,這哪裡是動漫?分明就是一件藝術品,造詣極佳的藝術品。它是唯一一部在我心裡能與巨人齊名的作品 或許它們這種等級的藝術品,比較只會顯得落俗。網易雲有人言:yang shi 將《蟲師》的配樂曾用於一部陶淵明的紀錄片之中。
  • 《蟲師》遇見.蟲師
    深深觸動我心的,是長瑞齒那集,當由你來決定是否要為了大多數人而犧牲少數人時,那該是多麼絕望啊,就像眼福眼禍裡講的一樣,我能看見,卻什麼也做不了,多麼悲傷啊,真正驚嘆我的,是他的選擇,既然我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那就讓我去做那個最虛弱的吧,於是,你開始給自己下藥,使自己生病,你背負了太多,這是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能救一個,是一個,哪怕死的那個人是你。
  • 聽風沐雪,山水從容
    季節更迭,冬如約而至,雪飄落,一地素潔。還沒來得及和你漫步尋梅,就匆匆的收拾行囊,草草的收場,融入大地。獨自在窗臺遠望,雪花來的快,衰老的更快,落於地,化為水,碾落成泥。北風呼嘯,捲起滿地的殘葉,葉隨風舞,帶給人間一片蒼涼,而我仍站在時光長河的渡口,我們初次相遇的地方,翹首期盼。痴痴的等,等你迴轉身影的那刻,我是多麼希望在雪花飄落的前方,遇見一場盛大的煙火,從而再次遇見你。風,刺骨冰寒,一次次地從我的身邊掠過,吹落一地的心傷,你是否和我一樣,迎著寒風,在回憶那段最美的時光?
  • 《蟲師》我就隨便寫寫…
    動畫《蟲師》,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漆原友紀原作同名漫畫,由動畫公司ARTLAND負責製作。第一季於2005年10月22日起在富士電視臺播放,全26話。第二季於2014年10月開播。豆瓣評分分別為9.4和9.6分。毋庸置疑,又一部神作。很多人喜歡拿蟲師和夏目友人帳作對比。事實上我覺得沒有什麼比較的意義。夏目主要說的是人與人、人與妖之間的感情。它的定位在一個情字。
  • 《蟲師 續章》幽幽荊棘路,壺中有洞天
    香る闇>壷空の星>雪の下>夜を撫でる手>殘り紅>鏡が淵>花惑い每話小記或碎碎念:1話 野末の宴:OP簡直美的如夢如幻,和前作一脈相承以酒的故事引入。「酒是有生命的,如果你用全部感覺聽取它所有言語,那麼終有一天,它會作出回應」光酒,是生命的形態。而所謂蟲,是構成世界的一部分。蟲師的大主題,便是敬畏。
  • 此冬此生,願你所遇都溫暖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有人說:「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中的喊話,你沒有必要期望誰聽到,但那綿長悠遠的回音,就是生活對你的最好回報」。
  • 朗誦:守一顆素心,聽一場雪落
    守一顆素心,聽一場雪落作者 | 秋風  · 朗誦 | 無心草攝影 | 藍貓 · 編輯 | 絹子雪飄深夜涼風起,葉落滿地寒冬至。在這純美的冬日,心裡,一直期待著,靜聽一場雪落。雪,是簡潔的,也是溫和的,更是柔美的,寧靜淡遠,輕靈盈潤。
  • 靜謐的夜色裡,我想再帶你聽一次倫敦雪落下的聲音
    ,我聽過;又像一首詩,你念過,我寫過;還像一座城,你住過,我也來過。聚散的緣分,是一道門,打開,外面是冰冷風雪,關閉,裡面溫暖如春。>蓋住了倫敦的喧鬧人的心也就跟著靜下來了在英國我想帶你仔細聽雪落下的聲音你聽London bridgeCovent Garden
  • 雪落的聲音(下)
    雪是無辜的敢於面對大地的卑微,道出自己的清白枕著殘缺的夜,聆聽雪的告白,許多冰冷的詞彙,依附在我僅存的體溫漸漸,消融進一句被愛擱淺的詩句三今晚的落雪是渺小的,而落雪的聲音是巨大的。一粒雪花的落地之聲足可以驚醒一個沉睡的靈魂。
  • 夜讀|願有人惦你三冬暖,念你春不寒
    夜讀 | 願有人惦你三冬暖,念你春不寒 04:59夜讀 | 願有人惦你三冬暖,念你春不寒05:00來自新華社客戶端主播 | 李林欣有一首歌這樣唱道:「日出又日落,深處再深處當孩子出生後,他的第一條微信是發給媽媽的:「你的兩個小孫子出生了。」只是,這條喜訊再也收不到祝福。媽媽已經離開人世了。養兒方知父母恩。每一個媽媽都曾拼盡全力為心愛的小孩推開世界的大門。從那一刻起,有人陪你共黃昏、問你粥可溫;有人時刻惦你三冬暖、念你春不寒。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 等你,雪落的季節
    歲月,就這樣,如一幅水墨畫卷,被笨拙的手塗鴉,清淺處的一絲重墨,濃重處的一縷淡淡塵煙,無論是輕描淡寫,還是濃墨揮撒,你總會出現在那抹擾動人心的筆梢,為重如磐石的過往留一筆清淺的痕跡。記憶中,懷念裡,深夜就有了別樣的韻味,我無法界定這是一個怎樣的一個夜晚,在如水的夜色瀰漫中,夜空裡安靜與躁動並存著。
  • 《蟲師 續章》千迴百轉的故事 走進你我的靈魂深處
    有一群人叫蟲師,遊走在世界各地,保護光脈,尋找光酒,探索蟲的世界。有一個人叫銀古,沒有歸宿,一直在走,不能停下腳步,卻走進了你我靈魂深處。01 原野盡頭之宴 野末の宴喝醉了就能看到蟲的酒,聽起來好像很有意思呢。如果真的有的話,好想嘗試一下,看到從未看過以及世人認為不存在的東西,短暫的感受也能充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