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日,動物工程分院青悠國學社在樂農樓609教室開展了「著我民族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漢服節活動。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1、主持人致開場詞,介紹漢服文化
漢服最初指古代漢人的服飾,故稱「漢服」,盛行於三皇五帝以來直至明朝的數千年間,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又稱「華夏衣冠」。
2、由音樂社的同學給大家帶來一首《煙雨行舟》
煙雨有江南的映襯不再孤單,江南有煙雨的渲染不再單調,煙雨入了江南,就像我遇到你一樣。
3、由國學社學生展示傳統茶藝表演
中國飲茶之風興於唐,而盛於宋。宋代的飲茶文化得到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的崇尚,茶文化空前繁盛。
4、由國學社學生展示唐宋茶事七湯點茶法
七湯點茶法,為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所著《大觀茶論》最為精彩的部分,書中對點茶技巧說明得非常詳細、對茶筅攪拌的輕重、方式也多有著墨。
5、由音樂社的同學帶來一首《雲水謠》
寂寞成一段風景,憶來猶馨。驀然回首處,卻月影水波弄情,望心事而今何如……
6、由國學社學生帶來古箏表演《漁舟唱晚》《戰颱風》
月溶溶,煙水朦朦。漣灩一江春色。白髮漁樵。漁火伴孤影,隨風搖曳。杯中酒,水底月。廖無語,箏瑟瑟,嘈嘈彈,急切切。滿船星夢秋風夜。
7、由國學社學生展示各朝代傳統服飾和頭飾並介紹
晉制
褙子 纏花
明制立領
大袖衫
8、與臺下觀眾互動,體驗漢服文化
9、等待同學們換衣服的間隙,由音樂社的同學為大家帶來歌曲《江南》
但見綠羅裙,心下若白練。猶存髮釵心,相逢即可期。
本次活動弘揚了漢族文化,為復興漢族民族服飾文化貢獻了力量。讓全校學生對漢服文化能有更多了解,帶動同學們對漢學的興趣,同時讓同學們感受漢服的魅力,恢復漢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抹亮麗的風景,豐富學生業餘生活,提高新生活動興趣,並提高同學們的文化素質,提高文化品味和精神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