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我民族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2020年12月2日,動物工程分院青悠國學社在樂農樓609教室開展了「著我民族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漢服節活動。 1、主持人致開場詞,介紹漢服文化 漢服最初指古代漢人的服飾,故稱「漢服」,盛行於三皇五帝以來直至明朝的數千年間,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又稱「華夏衣冠」。
-
始於衣冠,達於博遠——首屆紅邦漢服出行日活動精彩回顧
興我禮儀之邦——華夏復興,始於衣冠。2019年11月23日,由漢道漢服、紅邦小鎮、南充君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長安故裡漢服體驗工作室聯合舉辦的首屆紅邦漢服出行日活動在紅邦小鎮舉行,200多個同袍相聚紅邦小鎮,從1227,經白馬湖,到紅邦小鎮,向人們展示漢服之美,共譜華夏樂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
11.22漢服出行「千年頌歌」華服大秀——走進博物館
2020-11-21 18:22:31 來源: 網易陝西 舉報
-
被遺忘的華夏衣冠——漢服之殤
衣冠的根在這裡——《周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自此,衣冠於華夏,從來就不是一件小事。華夏乃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秦漢以降,「衣冠」即用來指稱華夏之服。衣冠很早便成為華夏民族難以釋懷的情結;「布帛可衣」 很早列為生民之本,《春秋左傳》載,鄭國民憤而歌:「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我其與之」。
-
[漢 · 服]最完整的漢服介紹大全,沒有之二!了解下華夏漢服風採吧!
一些人通過考據漢服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復原了漢族傳統服飾,同時通過恢復傳統節日,恢復傳統禮儀,祭祀先賢,推廣傳統學說,宣傳傳統樂器等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並稱之為漢服運動。問題二: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同的款式答曰:不是!
-
雲端倡議、抖音話題……著漢服邂逅星城楓葉紅,點亮華夏之美
(11月22日,正值漢服出行日,世界「媒體藝術之都」•長沙 2020年國潮漢服節活動在長沙拉開帷幕。)(本次活動還廣泛號召漢服愛好者在這一天著漢服出行並拍攝視頻。圖片均由 李健/攝) 星辰在線11月2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華夏有衣,襟帶天地。
-
漢服別稱「華夏服飾」意境唯美!年少不讀紅樓夢,長大已是樓中人
而女子的服裝卻把漢服沿襲至今,而且穿起來特別飄逸。很多小姐姐拍寫真或平時出遊都喜歡穿著漢服,甚至一部分人以漢服為美。現代的漢服已經進化到了時裝的角度,讓漢服與現代時裝的巧妙結合,將漢服的美發揮到恰到好處。
-
看漢服文化蘊意,談漢服該何去何從?
人們每每提到華夏,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巍峨不倒的萬裡長城,奔流不息的黃河之水,可是,別忘了,還有一種,它是中華文明的象徵,禮儀之邦的代表,文明之巔的驕傲,它就是華夏衣冠——漢服。
-
華夏魂,漢服情:漢服承載千年的華夏情,即古時服飾中的旖旎風光
漢服又稱漢裝,華服定型於周朝,傳承於秦朝,是以華夏文化為背景和中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自然而然的形成具有華夏特色的傳統服飾,而且以漢服為核心的服飾體系是有區別與唐裝、旗袍等其他傳統服飾的,漢服是古時傳統服裝中的主要支柱,承載了上千年的華夏情,呈現一片旖旎風光。
-
大型漢服秀演出亮點紛呈
大型漢服秀演出亮點紛呈 2020-10-10 17:36:54 來源:淮北新聞網
-
大袖漢服著我身 雲想衣裳花想容
因美而結緣的文化衣冠作為武漢最早一批入圈的人,珞雪喜歡上漢服純粹因為對衣著著迷,「從小愛看古裝劇和《鏡花緣》連環畫,很奇怪為什麼這麼好看的衣服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不穿呢?直到2008年,我參加了在武漢大學舉辦的笄禮(漢民族女孩成人禮),了解到漢服消亡的歷史原因,才意識到漢服不僅僅是一件美麗的衣裳,也是我們文化的衣冠。
-
中國年輕人掀起「漢服熱」,但漢服能流行起來嗎?其實很難
01「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不知何時,在年輕群體中盛傳著這麼一句話。他們呼籲漢服復興並期望以之為載體重現我華夏文明、禮儀之邦的風範,漢服熱因此興起。漢服,漢代的服飾?不盡然,漢服是指「漢民族傳統服飾」,即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
視頻丨漢服出行日 成都寬窄巷子現翩翩身影
00:00/00:00100%用戶鑑權失敗,請先 註冊成為百度雲用戶百度雲四川在線記者 楊樹齊腰襦裙、琵琶飛袖、點絳紅唇......11月22日,是漢服出行日,在寬窄巷子裡,一群年輕人身著漢服穿街而過來自河南的漢服愛好者陶瑩看到這一幕心生豔羨:「成都的漢服氛圍真好,我一直很喜歡漢服,但是老家那邊沒有穿漢服的氛圍,每次穿出去都會有異樣的眼光,久而久之我就沒有勇氣穿了。」這兩年,「漢服圈」逐漸火了起來。人們常能看見,衣袂飄逸、羅扇輕搖的漢服青年行走在大街小巷,自信地展示著中華傳統服飾之美。
-
喜歡漢服之美?這三種基礎服制你需要了解一下
我們日常經常會說的「衣裳」一詞就是來自漢服文化,「衣裳」即上衣下裳,是漢服中最基本最古老的款式,也是華夏最高貴的祭服、冕服、朝服的基本款式。漢服中交領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既人道,既方與正;而袖子,其實都是圓袂,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
-
漢服居然不是漢朝的服飾?3分鐘帶你了解漢服歷史!
,一投足之間,風雅至極仿佛從古畫中走出來一樣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
漢服之美謂之華|漢衣如水 一夢千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找尋失落的漢服之美服章之美 - 漢服-一夢千年漢衣如水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了解漢服之後,才發現"清風吹我襟",不正是褒衣博帶\解衣當風的魏晉士人風範嗎?這種灑脫和飄逸,以及不經意的風雅不正是後世人們所望塵莫及的人生境界嗎?
-
興華夏衣冠,昭漢服華韻,展青春風採,立文化自信
興華夏衣冠,昭漢服華韻,展青春風採,立文化自信!七律 賀子真漢服社成立 河南 王春法薇笑榴明雨浥塵,樹繁花豔葉清新。像前漢服溫儒客,臺上風流逐日人。泌陽自古就素有」韓風楚韻「文化之遺風,這些年青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充分挖掘了泌陽在弘揚漢服文化,彰顯文化自信等方面豐富的資源,讓更多人對漢服文化有個較深了解,喚起大家對漢服的興趣,同時讓大家感受漢服的獨特魅力,以點帶面,推動泌陽人文化自信的形成。讓泌陽璀璨的歷史人文融入到城市發展中,繼而增添城市文化的新元素。巍巍華夏,泱泱大國。
-
漢服中經久不衰的經典款——唐制漢服,究竟因何能流行千年?
現如今,漢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變得越來越常見了。大家在穿著漢服、體會漢服的美麗的同時,是不是也想要了解漢服的特點呢?但是,漢服歷經的朝代那麼多,所以大家肯定是要一點一點,分朝代的去進行了解的。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齊胸襦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算是穿著度比較高的漢服了。
-
日本和服端莊,韓國韓服優雅,中國漢服集大成之美,尤勝幾分
現代和服改良韓服是中國唐朝漢服與朝鮮半島古代的新羅王國時期的朝鮮民族本土服裝的融合,經過不斷發展而成的服飾。韓服的特色是顏色豔麗以及沒有口袋。不過很多人常常把韓服誤認為漢服,實際上韓服是在中國唐朝漢服的基礎上改良而來,一定程度上還是承載著中華元素。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服,漢裝。它是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
十二星座的專屬漢服,華夏有衣,翩若驚鴻!
漢服之美,美就美在漢服美出了華夏人民的精緻!小編和很多人一樣,是漢服的狂熱粉絲,所以在此整理出適合十二星座的漢服,希望愛好漢服的小夥伴們和想要了解我國漢服文化的小夥伴們,一起來欣賞這場撩人的華美吧!十二星座的專屬漢服,華夏有衣,翩若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