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年往昔約教育(歡迎評論 轉載)
教師應該善於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他們包括學習能力在內的多方面能力
教師的工資歷來是我們所關注的重點,而且隨著國內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的工資是很難有統一的標準的,這也是由市場經濟所決定的,不能夠擅自改變,而且也還是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不能一刀切。教師是被很多人都羨慕的職業,勝在穩定還有保證,是家長心中的「鐵飯碗」。
前一段時間,有一位在深圳當老師的網友曬出了自己的年薪,竟然高到30萬之多。引起了熱議,有人是能夠理解這樣的高工資的,畢竟是深圳,想要再這裡生存,這些工資真的是不算多,而且這些工資都是自己用勞動換來的,而且能在深圳當老師的很多都是名校畢業的,而且學歷也都是很高的,不然在深圳當老師是不可能的。
而有的網友則認為這麼高的工資完全是不符合老師的標準,有的教師一個月兩三千的工資,一年到頭也就僅僅只有不到5萬元在,這個差距和對比太大了吧。貧富差距明顯,不過也實屬正常,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而且優秀程度也不一樣,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每個人的嚮往,這並沒有錯,只要是勞動換來的,就是贏得的,老師就不能有高工資麼?
甚至有網友放言「希望全國實行統一的工資標準」。這句話聽聽就好,幾千年都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將來必然也不可能實現,這就根本不符合現在的價值觀,現在是市場經濟,工資的高低雖然又國家的調控,但是大體上還是由市場所決定的,不是簡單的一刀切,這樣是沒有半點好處的。
深圳是國際性的大都市,北上廣作為我們國家最為發達的一線城市,在那裡生存的壓力是很大的,消費水平是很高的,沒有高工資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證。最簡單的租房,在深圳租一間房起碼需要好幾千,而且地段還不是很好的,這幾千塊在小城市足夠過得很滋潤了,這就是區別,不能夠一概而論。
深圳教師一年「30萬」的工資確實是不高的,基本生活要保證,而且自身的優秀程度也值得這些金錢,這是由市場決定的,而且我們的目光要長遠,提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而不是簡單的一刀切,那樣是不能帶來絲毫的益處。努力提升自身,自身的優秀才是最重要的嗎,不要羨慕別人,自己努力也可以。
往期精彩
寧波一「重點」中學,全國百強中學之一,備受學生的青睞
重慶一大學「走運了」,被數十億「砸中」,學生:真的很開心
疫情中的石家莊,電商平臺「在行動」,保障人民的生活需求
河南新增一高校,佔地面積2000畝,坐落於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