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去看日環食了嗎?
剛剛過去的6/21既是夏至日,亦是父親節,
月亮也在這一天,走到太陽身前,
分享你與這次日食的故事,
讓我們在日環食下,相遇在月亮的影子裡。」
投稿至cinastronomy@163.com
▼
日環食貝利珠串
攝影 / 王樂天
器材 / 高橋FS60CB望遠鏡 + 1.7X高橋增倍鏡 + 佳能2X增倍鏡 + 佳能6D + 高橋PM-SP星野赤道儀
參數 / ISO100,1/4000s,等效焦距約1200mm
地點 / 中國廈門鷺江道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16:09-16:11
圖片左邊是日環食開始時候貝利珠的變化,圖片右半部分是日環食即將結束時候貝利珠的變化,圖片中間是日環食靠近食甚時拍攝的照片。貝利珠是日全食或者日環食開始或結束時太陽光從月面邊緣的山脈縫隙中透射而出形成的。這張照片榮登了6月22日的NASA「每日天文一圖」(APOD)。
人生一串
攝影 / 肖志朝
器材 / 佳能5D4 + 24 mm
參數 / 日食系列: 巴德膜3.8 f8 1/3200 ISO100 28+15;食甚階段: 無巴德膜 f8 1/6400 iso 100;地景 :無巴德膜 f8 1/500 iso 100 14張 平均值堆棧
地點 / 廈門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
為了這次日食,專門從杭州開車趕到廈門。因為距離遠,提前用「巧攝」app軟體模擬了機位,預測了幾個能拍出好構圖的地點,然後提前一天到廈門一一踩點。因為疫情期間廈大不能進入,能用雙塔做前景的點少之又少,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後我還是找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秘密」機位。
「金指環」見證我們的愛情
攝影 / 羅弘揚
器材 / 佳能:6D + 信達100ed望遠鏡 =900mm
參數 / ISO100,1/8000s,單張
地點 / 福建廈門市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16:10
以此紀念我人生中的第一個父親節、在一起十周年、結婚五周年。為了完成這樣的構圖,我們提前一周抵達了廈門找合適的高樓。通過巧攝計算得出,日環食食甚時高度在35度以上,要完成這樣構圖的照片是非常難的。最後,在一些廈門的朋友的幫助下,我們順利找到了合適的機位,終於完成了這張日環食狗糧照片。
2020
攝影 / 黃山
器材 / 尼康d800、三陽500mm f6.3、巴德膜
參數 / 1/320s,f6.3,ISO1250,4張拼接
地點 / 福建廈門
昌都日環食
攝影 / 李睿
器材 / 尼康Z7,適馬150-600Sport
參數 / 600mm,f/6.3,1/160秒
地點 /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集中鄉吉隆村
極細的昌都日環食食甚階段,食分高達0.993,非常接近日全食。
廈大日環食
攝影 / 三夏
器材 / A7R4+24GM
參數 / 15s,ISO100,74張堆棧
地點 / 廈門大學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14:00-17:00
天空日環食巴德膜序列+延時100張最大值合成慢門雲朵和地景。
食甚前後可見的太陽色球層和貝利珠
攝影 / 王卓驍
器材 / 裕眾70SA,大觀2×巴羅,尼康D610
地點 / 西藏昌都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15:28
日環食過程中,除了經典的金環現象之外,還提供了觀測太陽色球層絕佳的條件。當月球與太陽內切時,僅僅露出紅色的一條弧線,這便是太陽大氣結構中,分布於較外層的色球層。另外還有月表山谷露出陽光形成的貝利珠。
日環食貝利珠
攝影 / 三夏
器材 / A7R4+200600G+2X增距
參數 / 8000/1 F40 ISO100
地點 / 天津市濱海新區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16:11:11
2020日環食貝利珠,去除巴德膜拍攝。
日環食
攝影 / 鄭翔宇
器材 / 太陽:Nikon z7 + 24-70 f4z;背景:富士 x100v
參數 / 太陽:f5,ISO64,1/80s,每間隔5分鐘拍攝一張;背景:f5.6,1/1600,ISO160
地點 / 廈門白城沙灘棧道
期待已久的日環食終於來臨,與來自全國的同好在沙灘上一起呼喊、尖叫的那份感動,永遠也難以忘懷。
阿里的環食日華
攝影 / 安久
器材 / 佳能5D4+100-400mm
參數 / F8,400mm,1/1250秒,iso 100
地點 / 西藏阿里瑪旁雍錯
在瑪旁雍錯的上空有一片田野,那裡裝載著很多人對日環食的夢,在持續多雲天氣的等待,終於在食甚的時候出現了透光雲,見到環食日華在阿里的上空。
無限接近日環食
攝影 / 羅程
器材 / 佳能550D+600mm+1.4增倍鏡 + 巴德膜5.0
參數 / ISO1600,F9, 1/800秒
圖為攝於16:03的一彎極細日偏食,接近生光時刻,左邊的日牙尖兒呈現出兩個斷點,這是月球高海拔的山峰遮擋形成的,留出的兩節兩點就是貝利珠。
日偏食不同波段的影像
攝影 / 深圳市天文臺
器材 / 深圳市天文臺三通道望遠鏡
參數 / Hα:焦距350mm,曝光10ms;CaⅡ-k:焦距1000mm,曝光10ms;白光:焦距1000mm,曝光0.1ms
地點 / 深圳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16:11-18
無題
攝影 / 孔方兄
器材 / Sony A7R3 + 150-600@159mm + NiSi ND32000減光鏡 + 三腳架
參數 / 1/100s、f6.3、ISO400
地點 / 珠海
6月21日中午,珠海多雲,日食當天風很大。當時已經發生日偏食,在雲中穿梭,在行進方向,原本厚厚的雲被風撕開一個缺口,在日食即將「突圍」時,按下了快門。
星盤上的日偏食
攝影 / 張超
器材 / 佳能6D + 老蛙60mm/2.8 微距鏡頭 + vixen custom-80望遠鏡 + 20mm目鏡
參數 / ISO400 1/200s,f5.6
地點 / 北京
使用老望遠鏡,將日偏食投影在百年前的活動星圖之上,忽然覺得好漂亮。
日食
攝影 / 徐振宇
器材 / Canon EOS 6D + EF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 + 2x增倍鏡
地點 / 西藏 青龍鄉
在發生日食的過程中,天空中一直有雲並在下雨。所幸的是,雲在食甚前後開裂,為拍攝和觀測迎來了一段短暫而又珍貴的窗口期,使本次日環食的觀測和拍攝取得成功。
無題
攝影 / 董奇瑋
器材 / 索尼A7R2 + 博冠(BOSMA)130/1900
參數 / 巴德膜覆蓋鏡頭天文望遠鏡直焦法 1/50s IOS100
地點 / 西藏拉薩—那曲G108國道
本次自駕進藏追尋這次日環食,來回4000多公裡,但預定的幾個全食帶地點天氣都不太理想,加之疲勞駕駛和高原反應,身體實在受不了了。最後離開全食帶50km處的一片晴朗地方G108國道,拍攝了這張窄帶日偏食照片,雖然不完美,但是也感受到了食甚現場的光線變暗,氣溫變低的壯觀體驗。現在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在回家路上,雖然很辛苦,但這種體驗終身難忘。
日食和佛幡
攝影 / 蕭旺擺
器材 / 索尼A7
參數 / iso50 快門1/4000秒 85mm f22
地點 / 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14:55
等待著日食來臨,佛幡飄動,再加上天空中的烏雲,內心瞬間有了種奇異的感覺!
日珥鏡中的北京日偏食
攝影 / 孫思
器材 / Lunt60 Ha望遠鏡 + 183m冷凍cmos
參數 / 日面4ms 曝光Gain11,日珥80ms曝光Gain11,分別500張疊加
地點 / 北京
2020年中國日環食在中國南部上演,北京可以見到59%的最大偏食,這張照片是北京日偏食最大食分的樣子,可見看到日面和日珥。
日偏食
攝影 / 宋傲翀
器材 / 信達sed80 + QHY183M
地點 / 北京
日偏食與月球
攝影 / 張子樂&霍海棋
器材 / 信達小黑 + 佳能200D
參數 / 1/500s,ISO100
地點 / 廣東廣州
為了增加視覺效果,後期加上了月球。
日偏食串
攝影 / 李賓
器材 / SONY A7R3 / SONY FE 24-70mm F2.8 GM / ND2000
參數 / 24mm 1/8000秒 F8 ISO50 間隔40秒 延時疊加;地景1/30秒 F8 ISO50
地點 / 北京首鋼新大橋
時間 / 2020年4月22日
疫情原因就不出京了。身在偏食區,觀測日偏食的全過程也是很美好的。
新首鋼大橋日偏食串像
攝影 / 吳迪
器材 / sony a7r2
參數 / 28mm多張疊加
地點 / 北京新首鋼大橋
雲中日食
攝影 / 不知道叫什麼好的蘿蔔
器材 / 索尼A6000 + 135mm
參數 / F11 1/2500S
它最終沒有讓我們失望,衝破層層雲霧,呈現在我們眼前。
日月相會
攝影 / 林立鍇
器材 / 尼康D850+適馬150600+巴德膜
時間 / 2020年4月22日
日月相會之時,天空中的雲似乎幻化出了一頭惟妙惟肖的龍,右上是龍頭,左下是四肢,而日食恰在龍的心臟。
老鷹飛過日面
攝影 / SMARTCAT
器材 / 裕眾60APO + ASI533MC Pro相機 + 艾頓小星野 + 巴德膜
地點 / 廈門市思明區
在旅店屋頂的陽臺上,架設好設備,實時抓拍日環食過程,後期處理素材時發現有一隻老鷹在日食過程中飛掠日面。
20200621北京日偏食
攝影 / 貓又
器材 / 佳能6D2 + 70mm-200mm鏡頭
參數 / 200mm焦距 快門1/200s 光圈16 ISO800
地點 / 北京國家天文臺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14:36-16:58
日偏食全過程拍攝拼接。
父親節一起看日偏食
攝影 / 戴明
器材 / PENTAX K-1 + DFA15-30鏡頭 + ND1000濾鏡
參數 / 地景P檔自動曝光。太陽使用F16,ISO100,1/8000秒,加ND1000濾鏡
地點 / 北京
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去廈門追日,我們只好蹲守北京。朋友打算在密雲射電望遠鏡陣拍攝日偏食,為地景加入天文元素,我欣然加入。當天正值父親節,雖然沒能看到日環食比較遺憾,但我們父子倆有機會一邊欣賞日偏食、一邊品味父親節呢!
夏至裡父親節的食
攝影 / 李佳一
器材 / skywatcher 150/750 牛反 + Nikon d7100 + 赤道儀 skywatcher HEQ5
參數 / 1/8000s,ISO100
地點 / 山東濰坊
時間 / 2020年6月21日14:30—17:00
像這食一樣,那個人總會為你擋住熾熱的光。
我們在月亮的影子下
攝影 / 翁思淇
器材 / 華為榮耀V10
參數 / 3.95mm f1.8 1/8000s ISO50
地點 / 廣東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
一直很喜歡天空,也一直覺得是被天空寵愛的孩子。每次在一些特別的日子裡,總能與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不期而遇。今年夏天因為有了日食而不太一樣,我們在月亮的影子下,單純而美好。
《中國國家天文》6月刊日食封面徵集邀你來——
投稿郵箱:cinastronomy@163.com
投稿作品要求10M以下,並提供以下信息:
作品名稱 / 作者名字 / 拍攝器材 / 拍攝參數 / 拍攝地點 / 拍攝時間 / 圖片說明 /
策劃 / 黃京一 懷塵
編輯 / 懷塵 紫曉
中國國家天文
Chinese National Astronomy
微信號:chineseastronomy
《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由國家天文臺主辦。
本刊面向廣大公眾,提供科學性、文化性、藝術性、收藏價值兼備的天文學內容及文化生活。
新媒體投稿:cinastronomy@163.com
紙刊訂閱請訪問公眾號下方國天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