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一算,小編玩三國殺也快三年了。對武將的臺詞也有些自己的看法,感覺有些真的很感人,在這裡謝謝自己的感受,僅僅是一家之言,不喜歡的可以去別的地兒,我文採也不咋地。可能說的不是很好那就請大家見諒。
TOP10:【黃月英】:亮 ;【大喬】:伯符,我去了 ;【祝融】:大王,我先走一步; 【小喬】:公瑾,我先走一步了
三國殺作為你個女性角色不多的遊戲,個人覺得從她們的臺詞中總能流露出她們對親人,愛人的思念與不舍。由於女性太少了或者怎麼樣吧,我在這裡只把她們排到了第十位。
TOP 9:【劉備】:難道這就是桃園嗎? 【神關羽】:桃園之夢,再也不會回來了……
三國演義第一章就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遙想當年三兄弟立下的誓言:"念劉備、關羽、 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而如今,都已在黃泉路上了。細細讀起來還是有些許感覺的。
TOP 8:【黃忠】:不得不服老了; 【周泰】:已經盡力了;【龐德】:四面都是水,我命休矣。
三國作為一個各為其主的動亂年代,每一位武將都有自己的主子,能夠盡忠到底是最難得了,在這裡請不要黑龐德,雖然跟曹操混過,但我還是覺得他的臺詞很氣場
TOP7 【甄宓】: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
傷心美好的聚會將永遠斷絕,哀怨從此別離會天各一方 。不得不說甄姬甄宓是個命苦的女人。原是袁紹的兒媳婦。官渡之戰後,曹操早就聽聞甄宓的美麗,並在戰後派重兵包圍府邸。但曹丕卻喝退士兵,進入帶走甄宓,並護其安全。戰後,向曹操請求迎娶,曹操見後,不好與其子爭妻,便順水推舟送給曹丕。 而當時,曹植也表態想娶甄宓,未果。甄宓是位賢淑的女人,從不和曹丕爭執,並對其妻妾以禮相待。但魏國立後,甄宓以其子為繼承者,遭到妒忌,被郭夫人陷害而死。細細品讀「悼良會之永絕兮 哀一逝而異鄉」,會感覺到甄宓複雜的心境,裡面可能有對曹丕的無奈賜死,或許還有對曹植對他不舍。我相信曹植做這首洛神賦給甄宓,甄宓也不可能不感觸,也許當年最糾纏不清的不是 貂蟬 董卓 呂布,而是 曹丕 曹植 甄宓了。
TOP 6:【荀彧】:主公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荀彧的理想就是輔佐曹操這樣一位英雄把國家重新平定下來,讓大漢王朝延續下去,這是荀彧的理想。 但是荀彧沒有想到人是會變的,隨著曹操的功勞越來越大,他的權力也越來越大;隨著他的權力越來越大,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到了他決心要封魏公、建魏國的時候,政治上極為敏感的荀彧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認為這個時候曹操和皇帝的關係將發生根本的變化,因為他一旦封了魏公,他就要建立一個獨立公國,這個獨立公國和大漢王朝的關係將是國與國的關係,它不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了,它是國與國的關係了,曹操跟皇帝是公爵與皇帝的關係。當然這裡頭還有一點微妙的地方,就是這個時候大漢王朝是宗主國,這個魏公國是這個宗主國冊封的邦國,但是和郡縣與中央的關係大不一樣了。這個搞來搞去搞得不好它就會發生變化,因為這個時候大漢王朝是個空架子,什麼都沒有,曹操舉手之勞就能把大漢王朝滅了,所以荀彧是不能接受的。 在這樣一種不能接受的情況下,他就面臨著自己命運和道路的選擇,怎麼辦?但是無可選擇。他怎麼呢?他現在發現曹操不是他能寄予厚望的人了,誰是?劉備是?就算劉備是,他能投奔劉備嗎?他這個時候還能投奔劉備嗎?不能。那麼跟著曹操繼續幹,越幫助曹操,就是越走向自己願望的對立面,他越幫助曹操就是越跟自己做對。他現在是不能幫曹操也不能不幫曹操,既不能背叛曹操又不能不背叛曹操,所以我稱之為進退失據,而且只有死路一條。何況我們可以想像到荀彧這個時候的內心是非常的痛苦,因為對於像他這樣一個有理想的人來說,世界上沒有比理想的破滅更讓他痛苦的事情了,所以不管他是憂鬱而死,還是服毒自殺,他死前一定是非常的痛苦。甚至我懷疑,就是他自己要自殺的。很可能曹操是送來了這個空的食盒,因為曹操是喜歡做這種事情的,那完全有可能送一個盒子給荀彧,打開一看空的;但空的不等於說你死,也可以理解為別說話,閉上你的嘴巴,只要你不說話,飯還是有吃的。你可以做多種解釋,但是如果荀彧拿到這個食盒他馬上是選擇死,他就要用自己的死來告訴曹**絕不能贊成你這做下去!就是表明這樣一個態度。 也許,僅僅是也許曹操終其一生最後沒有稱皇帝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忘不掉荀彧那一雙憂鬱的眼睛。
TOP 5:【孟獲】 七縱之恩,來世……再報了……
關於孟獲,我其實對他不是很了解,因為三國志裡並沒有記載此人,但是我還是對他的臺詞感動。
TOP 4:【法正】 蜀翼既折,蜀漢哀矣……【神諸葛】吾命將至,再不能臨陣討賊矣!
法正跟神諸葛的功勞雖不能相提並論,但他們倆的臺詞都說到了同一點上,就是對蜀國即將衰亡的無助,其實我很偏蜀國的,我很喜歡蜀國,就和羅貫中一樣,我真的很希望蜀國能笑到最後,但歷史就是歷史,誰都改變不了TOP 3:;【典韋】 主公,快走…………
說真的,我真的很喜歡 典韋這句臺詞,尤其是當忠臣死的時候。只可惜了典韋。在這裡我又想噴曹操了。 曹操你是不是有特殊癖好? 就喜歡人妻啊。你N的別人的剩的有什麼好的。你MbDE 不是你 典韋怎麼會死
TOP 2 【曹丕】 子建 子建 【曹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兄弟倆人的恩怨誰能懂?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少有文才,善為詩文。三國魏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失寵。遭忌於兄丕。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二十五年,**,丕廢漢稱帝,使就國。黃初二年(22),貶爵安鄉侯;改封耶城侯;三年,徙封東阿;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丕死,曹睿即位,徙封浚儀;六年,封為陳王,鬱郁而死。溢曰思,世稱「陳思王」。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鬱而死,年四十一歲
TOP 1 【徐庶】 娘……孩兒不孝……向您……請罪……
各位不好意思,我把徐庶列在了第一位,在這裡聲明,我僅僅是因為這臺詞我才把他列第一位的。百善孝為先,我很欣賞這句臺詞。僅此而已 謝謝大家觀看。玩三國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