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中的「最嚴限古令」來得快去得也快,由《新白娘子傳奇》撤換檔引起的這場風波近日已經平息。
早在2015年,監管部門就頒布了對古裝劇的限制令:「所有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每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年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此後,廣電總局沒有再發布過其他關於限制古裝劇的明文規定。
這一限制令使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的劇目減少,古裝劇紛紛改到了晚上10點以後播放。有的劇目或改成周播,或轉向網絡平臺。
圖片來源:劇研社
然而,市場火熱依舊。近年來古裝劇爆款頻頻。2018年《延禧攻略》的成功將古裝宮鬥劇推向繼《甄嬛傳》之後的又一個高潮,網播之後又轉向臺播(浙江衛視將其納入下午檔)。
除了宮鬥劇,還有很多古裝題材受到觀眾追捧,例如與《延禧攻略》幾乎同時播出的仙俠題材的《香蜜沉沉燼如霜》,還有網絡平臺播出的《芸汐傳》《顫抖吧阿布2》。
所以,「限古令」的傳言一出,大批劇迷慌了神。
來自網友的吐槽:
如果沒有了古裝劇,生活應該多麼無趣。
常言道,「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況且我們又是愛懷舊的民族。我中華漫長的五千年歷史,不能用來演繹,簡直是浪費。
古裝劇充其量是文化作品,如何能撼動歷史。
古代也有說書與唱戲,但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哪些是正史,哪些是戲說。
現在中小學生課業那麼繁重,看電視的機會並沒有多少,害怕影響小學生學歷史,有點過憂。這些古裝劇的主要受眾應該是成年女性偏多吧?
面對如此情形,筆者替監管部門算了一筆經濟帳。如果「限古令」為真,3~6月內電視臺和網絡平臺都不允許播放古裝劇,將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電視劇市場或陷低迷
古裝劇佔據著整個影視市場的大半江山,如果沒有了古裝劇,整個電視劇行業必然會大受影響。
據統計,去年《延禧攻略》網絡播放量破180億次,《香蜜沉沉燼如霜》近160億次,《如懿傳》超過150億次,《扶搖》《將夜》《芸汐傳》等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古裝劇的熱鬧緩和了去年國產電視劇的低迷狀態。
不僅僅是在國內,我國大部分出口海外的影視劇也多為古裝劇。據娛樂資本論報導,去年《延禧攻略》海外收入已達千萬級別。
網文少了生財路
從1986年播出的《西遊記》起,我國內地就打開了上演古裝劇的大門。這部劇是根據四大名著《西遊記》進行影視化改編而來。隨後幾年播出的《紅樓夢》《新白娘子傳奇》《還珠格格》等也都是改編自暢銷小說,影響了幾代人。
與最早的古裝劇改編來源稍有不同的是,近年來熱門古裝劇的蓬勃得益於近年來網絡文學的發跡,並大有影視劇反哺網絡文學行業之勢。一個網文IP成就一群人。
有些人批判網絡文學缺少文學性,但是幾年來網絡小說已經越來越成熟了,並且火到了國外。還有專門為外國人提供中國網絡小說的網站如Wuxiaworld.com。
當然,確實有一些古裝劇的改編小說,因為過度迎合受眾口味,存在一些低俗內容。但小說在做影視化改編時,劇方大多會進行二次處理。譬如一些同人文和架空文,會重新更改故事線或將架構轉接到具體朝代,使其更容易落地。
而鏡頭語言更加直接的表達,也可以使沒有精彩對話和合理情節的網絡小說變成一場視覺盛宴。
網文改編影視劇的成功,讓不少年輕人走上了網絡作家這條路。據閱文集團統計,2017年時,其平臺上註冊的作家已經達到640萬位,其中90後佔比接近80%。他們中佔比接近25%的人,達到了能夠月入幾十萬元的白金大神作家級別。如果古裝劇被限,勢必會影響一批古風網文作家的收入。
影視基地添慌張
近年來,有了網絡小說的IP共享,古裝劇產出也有所增加,從而帶動了影視基地、影視城的發展。橫店影視城以豐富的拍攝場景吸引了海內外影視導演們紛紛率劇組前來取景拍戲。
自1996年電影《鴉片戰爭》在橫店取景之後,橫店開始被業界看好。1997年為拍攝歷史巨片《荊軻刺秦王》建造秦王宮景區。如今影視城內共有廣州街、香港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江南水鄉等13個拍攝基地和兩座超大型現代化攝影棚。20多年來,包攬了幾乎80%的古裝影視劇的拍攝。
由影視行業的發展,還催生了橫店旅遊業的發展。據統計,2018年橫店影視城接待的遊客量與故宮相當,年旅遊收入佔到總收入的70%。
從2002年起,橫店開始實行對劇組免租,這一舉措為橫店吸引了更多的劇組。但不收租,不代表不盈利。
橫店會向劇組提供包括群眾演員制度化管理、劇組的「服化道」服務、車輛以及餐飲服務等在內的基礎性業務支持,來協助劇組更好地完成拍攝任務。這些綜合性服務已經佔到目前橫店全年總收入的30%。
對古裝劇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對橫店影視城造成影響。
影視公司受波及
在橫店除了有劇組,有遊樂項目,還有不少的影視公司在這裡註冊。華誼兄弟、歡瑞世紀、正午陽光、歡娛影視、長城影視、新麗傳媒、唐德影視、花兒影視等都是從橫店崛起。還有很多藝人工作室是在橫店註冊,如楊冪、張藝興等。同時這些公司還是整個東陽市的納稅大戶,在納稅百強企業中約佔四分之一。
在眾多影視公司中,還有一些公司以拍攝製作古裝電視劇為主要業務。如於正的東陽歡娛影視公司入行以來基本上拍攝的都是古裝劇。
東陽歡娛影視還以10118.62萬元納稅總額成為2018年東陽市影視類公司納稅榜的前三甲。
《宮鎖心玉》《美人心計》《笑傲江湖》《陸貞傳奇》《鳳囚凰》《延禧攻略》等都出自該公司,目前正在籌備中的《盛唐攻略》也是古裝劇,今年待上的古裝神話大劇還有《朝歌》。
如果古裝劇被限了,對歡娛的古裝劇項目都將或多或少受到波及。
此次「限古令」傳言當中的《慶餘年》和《狼殿下》為新麗傳媒重金打造的主推劇集,《錦衣之下》和《天下長安》為歡瑞世紀待播劇集,如果真的被限播,兩家的損失應該將近10億元。這將對公司的整個資金鍊和後續運營造成很大的影響。
數以百計的影視劇製作公司,讓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電視劇生產國。古裝劇曾作為國產劇的主力,在推動我國電視劇行業的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但其中不少劇是跟風拍攝,同質化嚴重,而播放平臺的承載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所以,對古裝劇的限制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資源整合的作用。從2018年電視劇產業發展狀況來看,古裝劇的生產和播放已經有所下降,當代題材與近代題材的電視劇成為電視臺播放的主要類型。
圖片來源:影視獨家《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9》
但在限制時,還需考慮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適當保留製作精良、能夠傳播正能量的古裝劇,這對保證文化發展的多樣性、電視劇行業的健康發展、人們日常精神生活的豐富均有益處。
參考資料:
橫店影視城,百度百科
閱文赴港上市 市值近500億,新浪網,2017.10.24
權•數據|權威發布:《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9》,影視獨家,2019.3.27
( 校對:顏京寧)
推薦閱讀
點擊大圖 | 部分APP陷「竊聽門」事件!現代版的「算計人心」是怎麼做到的?
推薦閱讀
點擊大圖 | 被曝瘋狂裁員數百人!這家網約車巨頭徹底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