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訊 /
生物谷BIOON/ --艾伯維(AbbVi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批准靶向抗癌藥Imbruvica(ibrutinib,依魯替尼)處方信息更新,納入:Imbruvica聯合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WM)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WM是一種罕見的、不可治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此次批准基於3期iNNOVATE
臨床試驗超過5年的最終數據分析,這也是一種BTK治療WM方面目前獲得的最長隨訪數據,支持了Imbruvica聯合利妥昔單抗在WM患者的一線和二線治療中的長期使用。
Imbruvica是一種口服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由艾伯維旗下公司Pharmacyclics與強生旗下楊森生物技術公司聯合開發和商業化。Imbruvica於2013年首次獲得批准,目前可用於治療多種血液癌症以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根據iNNOVATE研究中主要分析數據,Imbruvica於2015年獲批,作為單藥療法用於治療WM,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美國
FDA批准治療WM的藥物。2018年,Imbruvica還被批准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WM,成為第一個治療WM的無化療組合療法。截至目前,Imbruvica是唯一被批准治療WM的BTK抑制劑。
iNNOVATE(PCYC-1127)研究在先前沒有接受治療的WM患者以及復發性/難治性WM患者中開展,評估了Imbruvica+利妥昔單抗方案相對於利妥昔單抗+安慰劑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Imbruvica處方信息中納入的最終分析數據顯示:總體隨訪63個月,與利妥昔單抗+安慰劑組相比,Imbruvica+利妥昔單抗治療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顯著降低75%(HR=0.25;95%CI:0.15-0.42;p<0.0001)。該研究中,Imbruvica+利妥昔單抗治療的患者中,最常見的副作用(≥20%)是瘀傷、肌肉疼痛、出血問題、腹瀉、皮疹、關節疼痛、噁心和
高血壓。
艾伯維旗下Pharmacyclics公司Imbruvica全球開發負責人Danelle James表示:「FDA的最新認可讓我們深受鼓舞,因為它強調了我們對支持那些受WM影響的患者群體的承諾。Imbruvica是
FDA批准的唯一一種治療WM的藥物,現在其處方信息更新,包括了超過5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這將幫助更好地了解如何治療這種罕見血液癌症。」
WM通常影響老年人,主要見於骨髓,儘管淋巴結和脾臟也可能受到影響。在美國,每年大約有2800例WM新病例。在2020年5月,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已推薦Imbruvica聯用或不聯用利妥昔單抗作為WM患者的首選方案,包括用於WM初級治療的I類優先方案。
6種疾病11個適應症:2020年銷售額將達到68億美元,2024年95億美元
Imbruvica是一種每日口服一次的首創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通過阻斷癌細胞增殖和轉移所需的BTK發揮抗癌作用。BTK是B細胞受體信號複合物中的一個關鍵信號分子,在惡性B細胞的存活和轉移以及其他多種嚴重致衰性疾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Imbruvica能夠阻斷介導B細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和擴散的信號通路,幫助殺死並降低癌細胞數量,延緩癌症的惡化。在
臨床試驗中,單藥及組合療法針對廣泛類型的血液系統惡性
腫瘤展現出了強大的療效。
自2013年上市以來,Imbruvica在5種B細胞血液癌症以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在內總共6種疾病領域獲得了11項
FDA批准:伴或不伴17p刪除突變(del17p)的慢性淋巴細胞
白血病(CLL)、伴或不伴17p刪除突變(del17p)的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既往已接受治療的套細胞淋巴瘤(MCL)、需要系統治療並且至少接受過一種抗CD20療法的邊緣區淋巴瘤(MZL)、對一種或多種系統療法治療失敗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截至目前,Imbruvica在已批准的適應症中被用於治療全球超過20萬名患者。目前,艾伯維和強生正在推進一個龐大的Imbruvica臨床
腫瘤開發項目。業界對Imbruvica的商業前景非常看好。今年1月,國際頂級期刊《自然-藥物發現綜述》上發表的一篇文章(Top product forecasts for 2020)預測:Imbruvica在2020年的全球銷售額將達到68.18億美元。醫藥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也預測,Imbruvica在2020年將新增10億美元銷售額,隨著市場的不斷滲透及適應症的不斷增加,2024年全球銷售額將達到95億美元。(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處:IMBRUVICA® (ibrutinib)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Updated to Include Long-Term Data for 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 (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