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八大任務回應了兩大風險

2020-12-2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第二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12月19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為主題,匯聚「光華思想力」研究成果與光華各項目創新思路,聚焦「中國經濟的遠景目標與商學教育創新」。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陳玉宇以「產業結構、收入分配和財富結構」為主題進行了演講。

&nbsp&nbsp&nbsp&nbsp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1年的經濟工作劃出了八項重點任務,陳玉宇認為,八大任務主要回應了兩大風險:第一,國際環境大國關係的不確定性;第二,國內的改革和開放需要平衡。這八項任務都和產業結構、收入分配和財富結構有關。

&nbsp&nbsp&nbsp&nbsp陳玉宇認為,從目前來看,我國的收入基本分為「中高低」三個組:20%的人屬於高收入組,中收入組人群佔40%,低收入組約佔40%。通過對近年來收入結構變化的分析,他得出結論:我國中高低收入的增速正在齊頭並進、基本同步。

&nbsp&nbsp&nbsp&nbsp陳玉宇指出,第一,收入分配的變化是複雜力量的結果,最近10年,我國收入結構正在改善並向好;第二,包容性增長模式還將繼續,人均收入變化決定了產業結構,因此,企業家要關心收入分配的變化。

&nbsp&nbsp&nbsp&nbsp「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未來15年要保持製造業份額的相對穩定。陳玉宇認為,未來保持製造業的穩定,將取決於怎樣擴大內需,也取決於低收入這部分人群,他們構成了未來10年對於製造業的巨大需求。因此,有利於包容性經濟增長的政策管理是未來深入改革的方向。

&nbsp&nbsp&nbsp&nbsp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nbsp&nbsp&nbsp&nbsp八大任務回應兩大風險

&nbsp&nbsp&nbsp&nbsp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1年的經濟工作劃出了八項重點任務,主要回應了兩大風險:第一,國際環境大國關係的不確定性;第二,國內的改革和開放需要平衡;這兩大風險也貫穿著來自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因此,明年的八大任務既是明年的任務,也可能是下一個階段的任務,明年要開闢一個新氣象,這個新氣象指的是就是八大任務對於這兩個風險的回應。

&nbsp&nbsp&nbsp&nbsp第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這一點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應對大國博弈,應對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我們有很多值得創新的力量,它也跟我要分享的產業結構是聯繫在一起的。

&nbsp&nbsp&nbsp&nbsp第二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可靠、安全、可控、自主,跟結構變化聯繫在一起,疫情也使得我們更加關注這件事。

&nbsp&nbsp&nbsp&nbsp第三是「堅持擴大內需」,稍後我們講講怎麼擴大內需,以及擴大內需對未來有怎樣的影響。

&nbsp&nbsp&nbsp&nbsp第四是「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提及改革和開放互相促進的問題,重新提到「更高水平的開放」等關鍵內容。

&nbsp&nbsp&nbsp&nbsp第五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這涉及農業問題,農業佔GDP比重只有7%左右,但它是底線,是至關重要的,也是產業結構需要思考的。我們不再談論糧食安全需要把更多人「按「在土地裡,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就是要提高農業的全要素生產率。

&nbsp&nbsp&nbsp&nbsp第六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關於資本無序擴張,這也涉及產業結構。

&nbsp&nbsp&nbsp&nbsp第七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以租賃為主,這跟我一會談的有關係。

&nbsp&nbsp&nbsp&nbsp第八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碳排放是個長期的大問題。

&nbsp&nbsp&nbsp&nbsp中國的收入可以分為5個收入組

&nbsp&nbsp&nbsp&nbsp中國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稅後)可以分5個等分組,我們分析了最近7年來的比重:20%高收入的大概3億人,佔了全國收入比重的46%~47%;第二個被稱作「中產階層」,20%中間偏上收入的人,佔全國收入比重的20%多一點。也就是說,中國前40%收入的人群,大概有五六億人。

&nbsp&nbsp&nbsp&nbsp中國還有八九億人,包括中間收入、中間偏下和低收入三個組,大概佔全國收入比重的30%。

&nbsp&nbsp&nbsp&nbsp所以,中國的收入結構可以分為三個組:20%的人屬於高收入組,中收入組人群佔40%,低收入組約佔40%。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那麼,是什麼在推動產業結構?是「需求推動」,那麼,需求結構又怎麼被決定呢?最大的力量是收入水平。我們20%比較高收入的3億人,他們的收入能力決定了他們的需求結構,我們的生產結構滿足他們的需求結構。因此,對明年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提出了一個任務就是「擴大國內內需」。

&nbsp&nbsp&nbsp&nbsp擴大國內內需不是簡單的增加財政投入的問題,而是要打通各種環節、增加就業,包含改善收入分配,讓城鄉低收入的人群需求能夠傳達給生產端,讓生產端能夠更好為中低收入的需求服務。這對於商學院的人來說,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也是努力的方向。

&nbsp&nbsp&nbsp&nbsp5個收入組增速同步、齊頭並進

&nbsp&nbsp&nbsp&nbsp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5個收入組過去7年的真實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基本同步,這很好。

&nbsp&nbsp&nbsp&nbsp我們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低收入增速基本差不多,這是最近7年來的表現。以前是高收入增長快一點,低收入增長慢一些, 但是從7年前十八大以來,中高低收入的增速齊頭並進,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表現。

&nbsp&nbsp&nbsp&nbsp仔細來看,中間收入、中間偏下和低收入三個組雖然總收入份額只佔30%,但是他們的人口卻佔了60%—— 9億人,這9億人,基本上能以人均GDP的增速在增長,跟高收入人群的增長速度持平。這也意味著,如果這種增速能持續下去,可以預見在12、13年後,這9億人的人均收入會翻一番,真實收入翻一番,可支配收入翻一番,會有4億人邁入購買汽車的行列。今天這部分人面臨的挑戰,是我們巨大的潛力和未來。因此,關鍵在於,我們的發展模式要讓這5個收入組都能以比較均衡的、相同的速度增長。

&nbsp&nbsp&nbsp&nbsp再來看看最富的10%的比例,從7年前的8000美元到今天的1.1萬美元,這是可支配收入,決定我們今天產業結構的基本格局是這3億人,但未來不是!未來你會看到其他幾個組別,第二組從4000美元漲到4500美元,這部分是焦慮的自稱為「中產」的人,這是另外3億人。第三個3億人增長得還可以;第四個3億人,增長得也相當不錯。第五組的增長也很好,這跟我們的扶貧、注重更加包容性的經濟增長是有關係的。

&nbsp&nbsp&nbsp&nbsp他們將決定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方向

&nbsp&nbsp&nbsp&nbsp總結一下:第一,收入分配的變化是複雜力量的結果,最近十年來,我們在這些方面做得相當不錯。第二,我們要繼續這種包容性的增長模式,企業家需要關心收入分配的變化,我們在談到原理的時候,說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決定了它的產業結構,光華管理學院劉俏院長帶領的課題組大約也是用這樣的指標衡量未來產業結構的變化。

&nbsp&nbsp&nbsp&nbsp最後再說一點,「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我們要在未來15年時間裡保持製造業份額的相對穩定。另外,工信部部長最近提出,我們要做強做實做優製造業,沒說做大,這表示了大家謹慎的一面。我認為,中國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製造業一定程度上份額的穩定是可以做得到的,這取決於我們怎樣擴大內需,取決於後面收入60%的人群,他們大約滯後第一組人15年~20年左右,還處在第一組15年~20年前的消費結構,他們會構成未來10年對工業製造品、工業產品和家用產品的巨大需求。

&nbsp&nbsp&nbsp&nbsp這些巨大的需求,當然伴隨著我們的深入改革,包含著城市化、長租房,包括高房價、城市管理的體系問題,包含政策是否有利於包容性經濟增長,是否準備好將那60%的8億多人逐漸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裡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為他們提供安居之所。所以說,中國充滿了前途和希望,也充滿了挑戰,也需要大家的創造力。

&nbsp&nbsp&nbsp&nbsp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nbsp&nbsp&nbsp&nbsp(作者系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nbsp&nbsp&nbsp&nbsp文章作者

&nbsp&nbsp&nbsp&nbsp陳玉宇

&nbsp&nbsp&nbsp&nbsp打開第一財經APP,閱讀體驗更佳

相關焦點

  • 券商全方位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註明年八大重點任務,看好春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國家領導人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認為,加快「新經濟」培育和新舊動能轉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核心重點任務。會議的前兩大重點任務便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前者強調科技基礎的發展,後者側重產業體系的構建。相較以往單純的產業政策,如今更注重「科技基礎+產業體系」框架、為新動能的發展提供支撐。
  • 陳玉宇:這8億多人的需求,將牽引中國製造的未來15年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陳玉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1年的經濟工作劃出了八項重點任務。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認為,八大任務主要回應了兩大風險:第一,國際環境大國關係的不確定性;第二,國內的改革和開放需要平衡。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聚焦八大重點任務
    原標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會議。
  • 連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八大政策信號
    12月18日,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下帷幕。2021年不但是中國步入「後疫情時代」實現經濟全面復甦的一年,還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明年經濟工作制定部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會議內容來看,釋放出八大重要前瞻性政策信號值得關注。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明年中國經濟八大看點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經濟觀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明年中國經濟八大看點(經濟觀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明年中國經濟八大看點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明年中國經濟八大看點中新社記者
  • 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預見正在發生的未來丨第22屆北大光華新年...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八大任務、產業鏈供應鏈自主、擴大內需、住房問題等……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劃的重點,在這次論壇上進行了深入討論!陳玉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八大任務主要回應了兩大風險陳玉宇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及的八大任務主要回應了兩大風險:第一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大看點勾勒明年重點
    保持必要支持力度宏觀調控「不急轉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大看點勾勒明年重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基礎上,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為明年經濟政策劃出重點。相比去年,今年會議有不少新的提法。例如,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會議對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八大重點任務的部署,勾勒出明年我國經濟工作的十大看點。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八項重點任務
    圖: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會議。  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 財經眼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大看點為經濟政策劃重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基礎上,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為明年經濟政策劃出重點。相比去年,今年會議有不少新的提法。例如,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影響A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影響A股?)這個周末,大事不斷!如何影響A股走勢,基金君做了最全解讀!周末影響A股十大重磅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
  •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被置於八大任務之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錨定...
    但疫情的陰影尚未遠去,明年經濟工作應該怎麼幹?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八大重點任務,包括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以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要內容解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會議。
  • 李迅雷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
    來源:中泰證券資管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與一周前的政治局會議的內容相比,對明年的國內外形勢預判更謹慎,政策的指向更加積極明朗,任務部署更加全面和細緻。進一步明確了擴大內需和強化科技這兩大戰略作為穩增長的支撐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中銀研究: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2021年我國經濟六大趨勢
    (作者:周景彤、梁婧、葉銀丹、王梅婷,均供職於中國銀行研究院 )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會議肯定了過去5年取得的成績,尤其是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經濟將持續恢復,政策將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會議明確了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
  • 這八大重點任務錨定明年經濟工作新航向
    聯播+丨這八大重點任務錨定明年經濟工作新航向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總書記在講話中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八項重點任務,為明年經濟工作錨定航向。
  • 權威人士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權威人士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劉夏村、戴小河、劉文昕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經濟工作。如何看待「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走勢?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有何考慮?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邁好第一步?
  • 【汽車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汽車業帶來機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布置了八大重點任務,對汽車產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時代滾滾向前,汽車產業劇變無法阻擋。 文/《汽車人》張恆(微信公眾號:汽車人傳媒)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這些鮮明信息
    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每一項都來之不易,載入史冊實屬必然。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風險。
  • 方正證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為何強調要解決好種子問題?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方正證券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其中「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被列為其中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這是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提到解決種子問題。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作為全球人口最大的國家,糧食安全是擺在中國人面前的頭等大事。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會議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5年持續奮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躍上新的大臺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