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一文:擁有一個人,就是失去他

2021-02-19 建投書局客

白石一文之所以讓人迷戀,還在於他的「神秘感」。他能看透情感,讀者卻看不透他。他很少接受採訪,把自己隱藏在故事的角落,這份「神秘感」讓讀者瘋狂地想通過他的作品,找到熟悉的氣味。

如同日劇中愛情的感覺,讀白石一文的文字,他就那麼淡淡地訴說,我就那麼淡淡地聽,那麼私密,如同在耳畔絮語。以至,每一次都會愛上他小說的主人公。感傷他們的遭遇,無奈於他們對情感的態度。

對於「感情」他這麼說:「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的那種名為感情的珍貴財富,一旦出現裂痕,不會立刻便得一文不值,它會一點點不斷腐敗,直到最後,它會化作劇毒,侵蝕我們,折磨我們,摧毀我們。」


有關「戀愛」他說:「我在想,戀愛真的有所謂好與不好嗎?就算是痛苦到極點的分手經驗,我仍認為沒有什麼挫折會比在戀愛中所受到的挫折更高尚。」


白石一文出生於一個「寫作家庭」,父親是直木獎作家,雙胞胎弟弟同樣走上了文學道路。早稻田大學畢業後,他在日本知名出版社文藝春秋出版社擔任編輯,出版的第一部小說《一瞬之光》就讓很多讀者驚呼。

從《一瞬之光》到《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再到《這裡是沒有我們存在的地方》,他將都市人的情感抽絲剝繭,糾纏與哀怨、喧囂與退縮,都刻畫得細緻入微。

或許正是具備看穿情感真相的本領,白石一文的粉絲越來越多。如今,他已是日本文壇最閃耀的人氣作家。

白石一文總是以一種「欲言又止」的調調呈現主人公的情感,非常契合日本文學的「冷感」傳統。但他創造的人物精神並不收縮。這是他的獨特之處。

自從1990年代中期泡沫破滅,經濟不景氣,老齡化又加劇,日本人那股堅韌不拔的「阿信精神」消失了。創造過經濟奇蹟的「團塊世代」(指日本戰後出生的第一代)步入老年,在孤寂中等待人生終點,年輕人則看不到希望,精神萎靡。於是窮忙族、鈍感力等詞彙流行,甚至出現了無性症候群

反映到文學作品上,二十多年來,日本文學日益顯得「性冷淡」。作家筆下的人物陷入日常瑣碎,對工作、家庭、愛情、未來統統提不起興趣。他們的內心世界不斷坍縮,終於淪為一片廢墟。


白石一文不同。他在貓身上得到了治癒,努力學著與它們和平相處。我曾在日本一家愛貓網站ilove上找到了一篇對白石一文的訪談。30歲那年,他在路邊發現一隻奄奄一息的小貓,就把它抱回家,起名Chibi。從此剎不住閘,相繼收養了Kuro、Kuu-chan、Mai-chan、Tsubasa-kun和 Torarin。


啊,一個愛貓的大叔!這倒是很符合他小說給人的感覺:孤獨,然而倔強。訪談中他說:「我最感激兩件事情,一是有甜品吃,二是有貓陪。」白石一文說。嗯,這兩樣東西都很治癒的,加上大叔,就更治癒了。

這也是為什麼,他小說中的人物儘管也脆弱、猶豫、掙扎,但仍然是有生機的。最重要的是,他們努力學習與人相處,相信他人的愛和善意。這對於普遍感到「愛無力」的日本人來說,應該是有效的慰藉吧。


所以,不僅日本人,連中國讀者也喜歡白石一文的小說。他帶著貓一樣的精明和溫存,給都市人「療傷」來了。

在《這裡是沒有我們存在的地方》中譯本出版之際,我有幸感受了一下這位治癒系大叔。以下是我們的「聊天記錄」。

《這裡是沒有我們存在的地方》主題似乎是「失去」,寫作契機是什麼?

某位友人突然喪夫,突如其來的苦痛經驗令她心力交瘁。於是我想,有沒有一本小說能夠治好這類人的心傷呢?失去一個人,與擁有一個人是一體兩面的。例如生兒育女這一行為,同時意味著讓自己的兒女經歷一遍生老病死。沒有生就沒有死。有人說,「出生」就等於「未及之死」,即所謂向死而生。我們似乎漸漸將這一事實拋諸腦後,這本小說就是以此為題展開的。

擁有的同時也意味著終將失去,豈不是說,結婚生子到頭來就是一場空?

我無意於全盤否定結婚生子。婚姻和家庭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使人生變得複雜而豐富,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只不過想提醒大家,對婚姻家庭寄予過度的期待是毫無意義的。人生的目的是確立個體的存在,與他人的關係只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教材而已。

然而家人並不是「他人」哦,尤其對女性來說,孩子代表著希望和未來,我們總會將情感投注到他們身上。

但是我認為,孩子無法理解大人,說到底,大人也無法理解孩子。並且,這種理解真的有必要嗎?人類在獲得生殖能力之後,從孩子變成了大人,也就是說,是否擁有生殖能力造成了決定性的差異。既然孩子和大人幾乎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那如何真正理解呢?類似的差別在男女兩性之間同樣存在。所以在我看來,人與人大可不必相互理解。

與其追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更重要,所以,您對結婚生子的態度是?

我始終認為,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相當有限。

這和您的生活狀態有關嗎,據說,您一直是一個人過。

對很多男人來說,談過多少場戀愛是衡量人生是否精彩的標準之一。我不擅長社交,在這方面毫無建樹,只能耗費大把時間描繪虛幻的人生。也許直到生命的帷幕落下的時候,我的人生還是一片空白吧。

您是怎麼走上「描繪虛幻的人生」這條路的,我的意思是,為什麼寫作?

我父親也是一位小說家,從小我就生活在書堆裡,又因為體弱多病,閱讀成了唯一的娛樂。到了青春期,我不擅長人際交往,朋友也少,更羞於與異性接觸。我父親似乎也有類似的心路歷程。總之,我喜歡閱讀、不擅社交,唯一能幹的就是寫小說。小時候我理所當然地認定,日後一定會拿起筆來寫小說,所以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寫作的道路。對我而言,創作好比是呼吸,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有想過改變嗎?

理想的生活是拋開小說,從想像走入現實,在現實世界度過波瀾壯闊的一生。然而……

那會遇到特別沮喪的時刻嗎,畢竟,您的人生態度有些悲觀呢。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積極的瞬間和消極的瞬間,以及介於兩者之間那漫長的空白。

孤獨呢?我感覺您的作品瀰漫著孤獨感。

如果孤獨是一種乾渴,那麼,世間本不存在永遠解渴的甘泉。但我認為孤獨實際上是一條河流,這條河流又叫做人生。我們都乘著獨木舟,在這條大河上隨波逐流,全然不知將駛向何處。孤獨沒有盡頭,孤獨是一輩子的事,若無法愛上孤獨,唯有熟練掌握暫時緩解孤獨感的方法。學會心存感激吧!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會是緩解孤獨感的良方,但如果沒有,就唯有愛上孤獨這一條路了。

您最近幾部好像比較溫柔,不像從前那般尖銳。

怎麼說呢……如果我的文章顯得柔和圓潤,那一定是上了年紀的緣故。隨著年紀漸長,人對周圍的事物不再那麼關心。同時,會不由自主地生出某種類似寬容的東西。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世界,似乎都無所謂起來。但作為寫作者,思考人生百態依然是無法迴避的。這個世界雖然充滿痛苦,但我相信只要努力精進,改變視角或思維方式,還是能變得好一點的。那麼,如何改變、需要掌握怎樣的思維方式呢?我希望替大家深入思考、不斷反省,將答案融化在文字中。或許,這就是小說家的本分吧!

換言之,您的作品,包括您的人生觀,儘管看起來犀利甚至於冷酷,但對您而言,其實是要人們直面真相,並積極面對?

我寫小說的目的正是探索世界的真相,並將我構建的世界觀與讀者分享。我們究竟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看似與現實生活不相干,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行為及思想中佔據重要位置。讓我們想像一下:「有一天我們都會死亡。」那些問題是否立刻就真切起來?所以,探索世界的真相不僅僅是自然科學、哲學、歷史學、宗教等學科的終極目的,更是每個人最重要的人生目標。

這個人生目標看上去難度很大哎。

憑藉一己之力探索世界的真相不太可能,但是,人類的大腦一定能做到。關鍵是分清主次,用直覺和理性篩選出關鍵信息。人類若想有尊嚴地活著,將無謂的殺戮、殺生、歧視、虐待、不公平驅逐出去,就必須了解這個世界的真相。

那麼如何去了解呢?

擁有一雙正確看待事物的慧眼非常重要。這就好像唯利是圖的人與生命的真諦、幸福的生活總是無緣。實際上,對唯利是圖的批評幾千年前就不絕於耳,只要捨棄對金錢的執著,這個世界或許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在中國,您也有很多讀者,有的人還高度認同。

能得到中國讀者的支持與喜愛,實在是我的榮幸!或許中國讀者對我作品的評價,會高於日本吧?比較中日兩國,我認為,中國的人們更腳踏實地地生活在這個時代。我的小說是寫給那些在激烈競爭中摸爬滾打、在煩惱中苦苦掙扎的人們的。如此說來,中國的讀者會對我的作品更有共鳴,不是嗎?

對未來的創作,有什麼樣的規劃?

我今年58歲,剩下的時間並不算多,接下來能寫的小說也是有限的。日後,每一部作品我都會更認真、更大膽地去寫。拋開陳舊的思想和觀念,儘可能多地與大家分享那些發自內心的、不含雜質的本真念頭。這個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誰創造了這個世界?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目的?我將試著給出我的答案。

作者: 白石一文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譯者: 陳明姿 / 王憶雲 
出版年: 2013-8
頁數: 246
定價: 32.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208113848獨一無二的白石式寂寞書寫:一曲直面生死虛妄的靈欲悲歌 一幅穿透男女愛憎的都市浮世繪。書中以男主人公的視角展開敘述,是一部敏銳探討愛與欲、生與死等問題,既聲色犬馬而又充滿哲思的異色小說。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刻擁有此書

更多優質圖書請前往「建投書局」或「建投書局微商城」購買,您也可以致電400-8202985進行預訂。

建投書局

上海 · 浦江店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

營業時間:

周一~周五:8:00AM-9:00PM

周六~周日:10:00AM-9:00PM

北京 · 50+店

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16號環境大廈一層

營業時間:9:00AM-9:00PM

杭州·歐美中心店

西湖區教工路18號歐美中心A座一層

營業時間:8:30AM-9:00PM

無錫 · 太湖嘉昱珺唐店

馬山環山東路20號嘉昱珺唐酒店一層

營業時間:10:00AM-9:00PM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拾貳象島」(twelvexd)授權轉發,作者:小湫,編輯:如月,視覺:徐銘遠。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回復關鍵詞閱讀往期精選 -

張五常丨查理芒格丨馬化騰丨木心丨吳曉波丨張充和丨劉震雲丨餘華丨嚴歌苓丨莫言丨陳忠實丨肖全丨毛姆丨米蘭昆德拉丨舊制度與大革命丨人類簡史丨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白石一文:人與人不必相互理解
    白石一文是日本直木獎、山本周五郎獎獲獎作家,被認為是繼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後日本中生代的重要作家之一。最新引進的《這裡是沒有我們存在的地方》是他充滿光明與救贖的全新力作。「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的那種名為感情的珍貴財富,一旦出現裂痕,不會立刻變得一文不值,它會一點一點不斷腐敗,直到最後,它會化作劇毒,侵蝕我們,折磨我們,摧毀我們。」——不過,最終治癒我們的,不也是它們嗎?
  • 博客來專欄︱抱一下~寂寞又堅強的白石一文
    我遲了很多年才發現他的長篇小說《一瞬之光》,讀過之後覺得好震撼,怎會有男性作家將女性描寫得這般細膩,連目視男人的情緒轉折都很精準,甚至是神秘的身體反應都很貼切,讓人毛骨悚然啊!白石一文寫職場生態往往一筆入魂,後來知道他曾經在雜誌社任職超過20年,那也就不訝異了,職場可都是人生縮影啊!
  • | 白石一文
    這次,白石一文用一本書提出了一個終極追問。
  • 好書推薦:白石一文《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
    白石一文《我心尚未崩壞的部分》本書內容簡介:村上春樹之後日本中生代最重要作家 ,直木獎、山本周五郎獎獲得者白石一文暢銷代表作五月天阿信同名致敬作品靈感之源日本暢銷作家、電影導演村上龍特別推薦渡邊淳一、駱以軍、林真理子、五木寬之、阿刀田高傾力推薦獨一無二的白石式寂寞書寫:一曲直面生死虛妄的靈欲悲歌 一幅穿透男女愛憎的都市浮世繪《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是日本新晉人氣作家白石一文的代表性小說。
  • 淺議宋代文財神比幹白石造像
    宋代文財神比幹白石造像正面。攝影:秦鶴敏2000年初期的一天,我於民間發現,並收藏了一尊白石造像。後經過反覆考證,終於確定下來,該雕像為宋代文財神比幹造像。該造像為乳白色,通體相對較為完整,像高約43.5釐米,線條筆挺,簡潔。雕刻細膩入微,比例適當,恰到好處。像面出神入化,寧靜安祥。
  • 《Life 線上的我們》如果從一開始就不曾擁有的話,也不會品嘗到失去的痛苦
    沒有看過原著,單純根據劇情分析,我覺得攻之所以做出如此渣的舉動就是因為太害怕了他從小被母親從小洗腦「你如果不過普通人的生活,就會失敗,就會很慘」另外一點就是年齡問題。我現在和攻當時糾結的年齡一樣,所以還是挺能理解的。28左右正好是決定以後人生方向的關鍵年齡。這個時候只要選擇了一條路,就無法反悔了,哪怕選擇的這條路未來會充滿痛苦。正好在這樣人生的岔路口,發生了打火機事件。
  • 不想失去一個人的句子說說
    在我的心裡留有你的一滴眼淚,你何時回來把它擦乾。4.失去你的時候,整個世界瞬間荒蕪。我們總是在戰勝空間,卻對時間無能為力。5.越深愛一個人,越在乎他的一切,就越害怕失去!6.失去你,我擁有全世界我都不開心。因為我得到全世界沒有得到你。7.我們因為怕失去一個人,所以才總是掏心掏肺,才不敢拒絕,才用心經營百般討好。
  • 錯過一個人是什麼感覺?失去的都是僥倖,擁有的才是人生
    你選擇了易行的陽光大道,就錯過了婉轉綺麗的小路風景;你選擇了婚姻的安穩,就錯過了單身的自由;你選擇了熬夜,就失去了第二天的好精神。我之所以會變成一個不喜歡後悔的人,就是因為不願意面對錯過,可以稱之為逃避,也可以稱之為樂觀。這條道路既然已經踏足,又何必糾結如果選擇另一條路會不會更好。我們老是說「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在我看來,這樣很庸俗無趣。
  • 白石媽媽搬個家都有這麼多戲.......
    :  雖然到目前為止作品不多,但我必須說,白石茉莉奈移籍到片商Madonna真是神操作:一來是之前被SOD Star暫停拍片讓她知道片商不會永遠守著一個人,就算是她這種等級的也要不斷進步才不會被淘汰;二來是以她出道的年資和現在的外型實在太適合熟n片商的各種企劃,她可以是女狼、也可以是苦全往肚裡吞的小可憐,白石媽媽能演也愛演,與Madonna片商根本天作之合!
  • 多樣的人生,白石茉莉奈
    那就是白石茉莉奈。本期咪就給大家帶來這位艾薇女星,不要走開,精彩即將到來。如果你很熟悉她的話,歡迎跳過中間介紹的部分,直接跳到後半部分看白石茉莉奈寫真。2013 年,傳聞因為老公長期在美國駐留,白石茉莉奈突然宣布加入了女團「惠比壽麝香葡萄」,並且決定籤約 SOD 踏入黑暗界。至此,白石茉莉奈正式開啟了邊擁有家庭生活,邊當艾薇女星及藝人的日子。
  • 《網球王子》,全國大賽不二輸給了白石,不二真的打不過白石嗎?
    不二周助,在《網球王子》青春學園中是被稱為「天才」的人物,也就是說他的網球技術是高超的,這已經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了。但同時,有句老話也說得好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在全國大賽上,不二周助和白石藏之介對戰,這個陣容真的是強強對決了,所以當時小編在看的時候還是很期待的。
  • 擁有超高顏值的白石麻衣是日本全民少女偶像
    不過也總是有那麼幾個頂流女星,是不靠穿衣暴露何所謂潛規則的,不管怎麼樣就是掩蓋不住全身散出來的女性荷爾蒙,從而成為有很多fans們心目中日思夜想的宅男女神。白石麻衣收穫超高知名度屹立不倒在日本偶像的頂峰有很多人在討論宅男女神馬上就想到了日本女藝人,這時大多數宅男第一反應全都很大一部分就是不能拿出來而深藏在硬碟和雲盤裡的
  • 繼白石麻衣之後,乃木坂46又將失去一名成員,佐佐木琴子宣告畢業
    新年剛開始沒多久,被譽為「乃木坂46門面」的白石麻衣一則畢業聲明令每一位乃木坂46的粉絲們痛心不已。同時也擔心今年是不是會有更多的成員追隨白石麻衣的腳步,特別是1、2期成員選擇畢業。距離白石麻衣發表畢業聲明還沒有超過一個月,又有一位成員宣布將從乃木坂46畢業。2期生佐佐木琴子通過官方個人Blog發表聲明,自己將在3月底從乃木坂46中畢業。消息一出,立馬讓人感嘆,乃木坂46又將失去一位「老成員」。
  • 董璇:人生,就是一邊失去,一邊擁有
    董璇也憑藉這一角色名聲大噪,被譽為當年的「絕世美人」,其容顏,不知讓多少粉絲陶醉其中,無法自拔。本以為她在這一角後,會直接大紅大紫,但想像往往與現實事與願違。也許是「雪花女神龍」這一古裝想像太過經典,董璇在此劇後雖然也接拍大量都市劇,但都沒有出演「上官燕」時的熱度。人們還是更喜歡那個一襲古衣,仗劍走天涯的董璇。
  • 白石茉莉奈的日常
    中文名:白石茉莉奈外文名:しらいし まりな別    名:Shiraishi Marina、鳩谷彩紗國    籍:日本東京都出生日期:1986年8月10日白石茉莉奈(しらいし まりな),1986年8月10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日本暗黑界女演員。
  • 提貨感想——《白石大壽桃》
    今天看到這個徵文活動,一時興起,就寫寫給我帶來諸多收穫的《白石大壽桃》吧。       2016年,我先後在安徽文交中心兩次提貨《白石大壽桃》,每一次收到的都是包裝精美,畫質優良的畫作。       其實安徽文交中心上線的很多產品我都有所了解並參與交易,但多次提貨的目前只有《白石大壽桃》。這主要還是因為這幅畫本身所蘊含的美學價值與美好寓意。
  • 黃金神威最搞笑畫面,阿希莉帕眼皮粘在杉元身上,白石放水救她
    一個人落後於阿希莉帕他們,差點就掉到海裡了,如果不是杉元及時出現的話,可能白石就這樣直接掛了,畢竟之前白石讓人給算命,就有一個危險的信號。只是杉元命比較大所以沒被殺,而現在和尾形待在一起的阿希莉帕就太過危險了,所以杉元還是想要第一時間追上阿希莉帕,讓她知道其實他的爸爸就是被尾形給殺了的。
  • 白石麻衣:畢業於乃木坂46,擁有神級美貌勵志偶像
    白石麻衣是乃木坂46的頭號女偶像。雖然她已經畢業了,我們還是被卻和許多所感動。關於白石麻衣最著名的事情是她已經多次登上「日本女性最想整容成的臉」的頂端。她的聲望可見一斑。白石麻衣(ShiraishiMai,),出生於日本群馬縣,日本女歌手,藝人,女性偶像團體乃木坂的46名成員,出生於第一階段。
  • 失去和擁有是否成正比,取決於失去之後的態度
    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今天的文章由我負責寫,就從東林夕亭之前的一篇文章標題入手吧!那篇文章講的是「失去有時候是為了更好地擁有」,其中「失去是為了更好地擁有」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有時候」三個字。之所以要咬文嚼字,是因為失去和擁有並非在每一種情況下都成正比。
  •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樣樣順心,所以,不和別人較真,因為不值得,不和自己較真,因為傷不起,不和往事較真,因為沒意義,不和現實較真,因為還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