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看霹靂布袋戲,很神奇的一個東西:好幾個視頻平臺都給它歸類為動漫檔裡,然而它顯然並不算是「畫」出來的東西,但也不是真人演繹的,是一種偶人戲——如果非要說它歸在動漫裡的邏輯,那偶人的眉眼鼻子俊秀醜陋,倒也算拜畫筆所賜。
這是個小眾的東西,但不是小製作——有些朋友號稱喜愛追長劇,不知道你們追過兩千多集的長劇沒有?還是每集足料能播上一個小時的那種。這本是給連播了35年至今仍續而不斷的超級連續劇。當然觀眾也不需要為它的超長篇幅而擔心陷入看故事沒頭沒尾的情況。實際這個作品並不是一瀉千裡、哦不,一瀉千集的,一般會以四十來集圍繞一個中心矛盾點為一部,前前後後連連綿綿算是數十部曲。自然,各式的主題矛盾故事情節先後也出現了數十上百個,千姿百態的角色上千,編這麼多故事這麼多角色的人物,諢號「十車書」——世人相互吹捧,也不過「這位老兄學富五車」云云,人家翻了一倍,是傲是狂也是確有資本。
這或許也註定是給小眾的東西,它有上千個出場角色,但配音統歸一人,是類似於單田芳老爺子一類的人物,諢號「八音才子」,當然也是給名實相符確有資本的人——但這東西是給傳統的強調,什麼意思呢?京劇如何?國粹,但很多朋友別說欣賞不來,單單聽他們的唱白說的是什麼可能都聽不懂;我小時候就聽不懂,只能跟著看個熱鬧——然而這還算京腔京片,有些地方戲地方腔呢?第一次聽真的會感覺如同鳥語。如今我算是給三分老觀眾了,這才聽得順耳。
我看了霹靂裡的八九部作品,也有幾百集了,裡面的主角作的極好,第一大能也作的極好,第一丑角也做得極好,但於我印象最深的倒是一個出場不過短短十幾集的人物——南風不競。絕世狂人南風不競。「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這是他每次出場時會沉吟的詩號。其來也忽然,為了一點不該有的痴情絕戀,做了一件驚動天下的狂事,單人雙掌於不歸路設一月為限挑戰天下,狼環虎伺之下連敗火域、集境、略城等各大勢力眾多高手,中毒受傷又沒有主角光環,卻全然不顧——狂氣與驕傲,比老虎更狂,比孔雀還驕傲,只有人才會這樣的狂氣與驕傲。
或者,只有作品中的人才會這樣狂氣與驕傲?我曾經這樣想,直到我在一片網絡的塵埃裡翻到了一闕詞句」濁水傾波三萬裡愀然獨坐孤峰龍潛獅睡候飆風無情皆豎子有淚亦英雄長劍倚天星鬥爛古今過眼成空乾坤俯仰任窮通半輪滄海上一葦大江東「。十多年前天涯如日中天、博客風頭正勁,纏中說禪橫空出世,以這一闕臨江仙於天涯和新浪網上挑戰天下,是的,挑戰天下。那時我正忙於求學,只知時事政治,不聞不問網事,但我素來自持氣魄與詞韻,這十多年的磨礪後自認更有增益,而今日看到這闕詞,仍不免為之震悚。
原來天下間真有這樣的狂人。那詞中的氣象是:心事萬頃,舉目無儔,志比臥龍,自命多情,甚至伊人並不把古來的英雄放在眼內,滄海之上唯有月光冷,塵世間唯有一纏中說禪。一般的狂人多是年少人,血熱心高氣盛,即不畏懼九天也不顧念九地——但年少人的狂氣往往有限,他們眼界終究不高,那股狂氣飆不到高處就落了下來。老人往往都顧及得多了,再加上俗事纏身舉步受牽,少能再狂起來,但也有例外——蘇軾講:老夫聊發少年狂。那是一種厚積薄發洶湧澎湃的狂,將三千丈的俗事塵網都衝破了,只為一盡其能。
然而南風不競只出場短短十餘集,就埋身於風雪之中,於故事裡消匿了身影。纏中說禪也在短短的幾年間如流星划過,絕跡江湖。狂人狂事,皆成江湖絕響。但我卻念著這絕響難以釋懷,它們似乎勾動著我的心底,或許我的心底還壓著一份沒有冷卻的驕傲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