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何物?霹靂布袋戲、南風不競與纏中說禪

2021-01-08 七龍珠三星球

最近我在看霹靂布袋戲,很神奇的一個東西:好幾個視頻平臺都給它歸類為動漫檔裡,然而它顯然並不算是「畫」出來的東西,但也不是真人演繹的,是一種偶人戲——如果非要說它歸在動漫裡的邏輯,那偶人的眉眼鼻子俊秀醜陋,倒也算拜畫筆所賜。

這是個小眾的東西,但不是小製作——有些朋友號稱喜愛追長劇,不知道你們追過兩千多集的長劇沒有?還是每集足料能播上一個小時的那種。這本是給連播了35年至今仍續而不斷的超級連續劇。當然觀眾也不需要為它的超長篇幅而擔心陷入看故事沒頭沒尾的情況。實際這個作品並不是一瀉千裡、哦不,一瀉千集的,一般會以四十來集圍繞一個中心矛盾點為一部,前前後後連連綿綿算是數十部曲。自然,各式的主題矛盾故事情節先後也出現了數十上百個,千姿百態的角色上千,編這麼多故事這麼多角色的人物,諢號「十車書」——世人相互吹捧,也不過「這位老兄學富五車」云云,人家翻了一倍,是傲是狂也是確有資本。

這或許也註定是給小眾的東西,它有上千個出場角色,但配音統歸一人,是類似於單田芳老爺子一類的人物,諢號「八音才子」,當然也是給名實相符確有資本的人——但這東西是給傳統的強調,什麼意思呢?京劇如何?國粹,但很多朋友別說欣賞不來,單單聽他們的唱白說的是什麼可能都聽不懂;我小時候就聽不懂,只能跟著看個熱鬧——然而這還算京腔京片,有些地方戲地方腔呢?第一次聽真的會感覺如同鳥語。如今我算是給三分老觀眾了,這才聽得順耳。

我看了霹靂裡的八九部作品,也有幾百集了,裡面的主角作的極好,第一大能也作的極好,第一丑角也做得極好,但於我印象最深的倒是一個出場不過短短十幾集的人物——南風不競。絕世狂人南風不競。「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這是他每次出場時會沉吟的詩號。其來也忽然,為了一點不該有的痴情絕戀,做了一件驚動天下的狂事,單人雙掌於不歸路設一月為限挑戰天下,狼環虎伺之下連敗火域、集境、略城等各大勢力眾多高手,中毒受傷又沒有主角光環,卻全然不顧——狂氣與驕傲,比老虎更狂,比孔雀還驕傲,只有人才會這樣的狂氣與驕傲。

或者,只有作品中的人才會這樣狂氣與驕傲?我曾經這樣想,直到我在一片網絡的塵埃裡翻到了一闕詞句」濁水傾波三萬裡愀然獨坐孤峰龍潛獅睡候飆風無情皆豎子有淚亦英雄長劍倚天星鬥爛古今過眼成空乾坤俯仰任窮通半輪滄海上一葦大江東「。十多年前天涯如日中天、博客風頭正勁,纏中說禪橫空出世,以這一闕臨江仙於天涯和新浪網上挑戰天下,是的,挑戰天下。那時我正忙於求學,只知時事政治,不聞不問網事,但我素來自持氣魄與詞韻,這十多年的磨礪後自認更有增益,而今日看到這闕詞,仍不免為之震悚。

原來天下間真有這樣的狂人。那詞中的氣象是:心事萬頃,舉目無儔,志比臥龍,自命多情,甚至伊人並不把古來的英雄放在眼內,滄海之上唯有月光冷,塵世間唯有一纏中說禪。一般的狂人多是年少人,血熱心高氣盛,即不畏懼九天也不顧念九地——但年少人的狂氣往往有限,他們眼界終究不高,那股狂氣飆不到高處就落了下來。老人往往都顧及得多了,再加上俗事纏身舉步受牽,少能再狂起來,但也有例外——蘇軾講:老夫聊發少年狂。那是一種厚積薄發洶湧澎湃的狂,將三千丈的俗事塵網都衝破了,只為一盡其能。

然而南風不競只出場短短十餘集,就埋身於風雪之中,於故事裡消匿了身影。纏中說禪也在短短的幾年間如流星划過,絕跡江湖。狂人狂事,皆成江湖絕響。但我卻念著這絕響難以釋懷,它們似乎勾動著我的心底,或許我的心底還壓著一份沒有冷卻的驕傲痴狂。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史上的三大狂人
    溫故而知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霹靂布袋戲史上的那些狂人吧。1、黑白郎君——南宮恨  黑白郎君個性鮮明,狂傲不羈,快意恩仇。有過人的膽識與氣魄。堪稱為霹靂最經典角色之一。口頭語: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啦。
  • 南風不競——不世的狂人
    ——不世的狂人     「有心天下,卻輸一筆多情,我的山水落在你的眉間,你肯入畫嗎?」這是霹靂布袋戲中一句十分有名的話,說出這句話的人便是——不世狂人南風不競,狂,對天下間所有人都不放在眼裡,出眾的武學,是南風不競的一個特點,令一個特點便是與剛剛那句話有關,痴情。南風不競名字的由來,出自《左傳·襄公十八年》:「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南風:南方的音樂;不競:指樂音微弱。原指楚軍戰不能勝。後比喻競賽的對手力量不強。
  • 霹靂布袋戲,3個神操偶片段
    我是看了霹靂布袋戲衍生篇《東離劍遊紀》才知道原來霹靂偶只有一米多一點,是操偶師舉著胳膊操控拍攝的。我原先一直以為偶的比例和真人差不多大小,從電視上看真的和真人沒多少區別。說到操偶,在這裡給大家介紹3個在我心裡最牛的神操偶片段。1、丹宮VS釵公的武戲。
  • 霹靂布袋戲搬運古詩的6首詩號,雖然是搬運的,卻讓道友印象深刻
    喜歡霹靂布袋戲的朋友,經常以道友自居。而霹靂布袋戲的詩號一直是一個特色,文採飛揚,底蘊深厚,很容易打動道友們的心。而在眾多詩號中,有大量詩號是搬運自古人的詩詞。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有時候自創一個詩號還是直接搬運古人名句來得更舒服,用得也更貼切。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霹靂布袋戲搬運古詩的6首詩號,雖然是搬運的詩號,卻讓道友印象深刻。
  • 霹靂布袋戲的傳播之路
    可以說布袋戲、木偶戲、皮影戲同出一源,皆是古代人對虛擬人物的一種真實刻畫,說其是「古代動畫片」也不為過。但若說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電視上的的布袋戲又年輕很多,只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三十年的歷史能發展出什麼,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其它傳統戲劇,布袋戲可謂是最潮、受眾面最廣泛的一支。布袋戲源頭筆者不想多談,針對大家熟知的電視劇形式的布袋戲絕大部分來自於臺灣地區。
  • 霹靂布袋戲讓人念念不忘的經典對白,令人反覆咀嚼回味的臺詞
    戲劇作品中角色通過臺詞來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點等要素,同時推動劇情的產生、發展、高潮和結局。經典的臺詞會給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會極大地增加作品的魅力與文化內涵。霹靂布袋戲中有大量詩情畫意的對白,也有不少霸氣威風的對白,令人印象深刻。這裡,盤點霹靂布袋戲中那些經典的、令人反覆咀嚼回味的臺詞,包括對白、獨白和旁白。
  • 霹靂布袋戲中最痴情的幾個角色,女生怕了
    南風不競南風不競可說是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的一名純粹角色,久遠前一次的走火入魔,讓南風不競與禳命女結下了不解之緣
  • 霹靂布袋戲三十年語言風格的變化
    從80年代到新世紀,可以說霹靂經歷了一個時代的變遷,而這樣的鴻篇巨製,經手過的編劇也不計其數。不同的時代特徵,不同的編劇的個人風格,也造成了霹靂布袋戲在語言風格的巨大變化——此即本文的主題。下面便以不同的時間區間分開來說。
  • 從布袋木偶戲到霹靂布袋戲
    關鍵詞:木偶戲 霹靂木偶戲 版權 衍生商品傳統的布袋木偶戲,又稱景戲、指花戲、掌中戲,其特點是戲偶小巧,將木偶的頭、手、腳用如同布袋的衣服相連,在手掌、指頭上操作表演。而如今,在臺灣這樣的場景幾乎已不復見,人們更少談論起霹靂布袋戲。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以布袋戲為起點,進軍各種娛樂消費領域。霹靂布袋戲不但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還不斷地立足時代推陳出新,將傳統藝術與現代文化相融合,使傳統布袋戲華麗轉身為現今最流行的文化創意產業。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原標題: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 霹靂布袋戲角色人物誌之魔魁
    大家好,這裡是2.5次元學人,專注特攝,布袋戲,小說改等關於二次元作品的一切,歡迎各位同好和在下一起研討這個領域的信息知識,葷素不拘。港漫中的魔魁和正劇完全不一樣魔王類型的反派向來在霹靂布袋戲的世界中數量佔多數,其中最有名的棄天帝等都是魔王類型的反派角色人物。
  • 道友說:我與霹靂布袋戲的愛恨情仇
    霹靂布袋戲經過多年的發展,獲得了一批喜歡且熱愛著布袋戲的粉絲,粉絲們自稱為「道友」,寓意為同道中人。時光荏苒,轉眼霹靂布袋戲已經走過了36個年頭,那群最初的道友也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那群年輕的道友們才正值青春年華…歲月在,那份伴隨著歲月而來的熱愛,從一代人傳承到另外一代人。
  • 人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小編今天想說說布袋戲也就是手控操作木偶拍攝的人偶動漫,嚴格意義上說布袋戲不屬於動漫了,可是播放器是放在動漫系列裡的,這樣的人偶動漫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知道這好片的人一般都是從小追到大了的。布袋戲起源福建廈漳現在被灣灣玩得很溜,臺灣省的一個布袋戲工作室,以布袋人偶為載體進行中原情節演變,充分展示了江湖冷暖,人情變故。也完美傳承布袋戲這個傳統文藝。這部霹靂戲系列人物最多,場景很多,臺詞最多,武打特效最多的一部片子。真的很佩服這些人,好多不帶重複的。
  • 布袋戲400年,一統江湖的霹靂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為掌中戲,明末清初在福建泉州一帶表演藝術漸趨成熟。
  • 真心錯付《霹靂布袋戲》
    今日繁忙之餘,翻看網絡資訊,最令編者震驚的是,各大網站平臺紛紛下架《霹靂布袋戲》相關作品。究其原因是因為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其他人員的臺獨言論!實實令編者驚詫與憤怒。編者喜歡霹靂布袋戲也將近十年了,此前也用這個帳號發表過很多霹靂布袋戲的內容和視頻,這讓編者有一種真心錯付的痛心與憤怒。
  • 文創 臺灣霹靂布袋戲,很炫酷!
    布袋戲又稱作傀儡戲、掌中戲。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早期許多的迎神廟會場合裡,布袋戲是最常看到的民間戲曲表演之一。布袋戲在臺灣的發展一直跟隨科技脈動,衍生出電視布袋戲這一新的藝術形式,從傳統的劇臺廟會走上螢屏。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  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
  • 《閃耀暖暖》X霹靂布袋戲聯動活動怎麼樣 霹靂布袋戲聯動活動介紹
    《閃耀暖暖》將與《霹靂布袋戲》聯動啦!那麼本次聯動都有哪些具體內容呢?下面,就跟隨玩遊戲網的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介紹吧! 什麼是霹靂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為「掌中戲」「木偶戲」... 好消息!《閃耀暖暖》將與《霹靂布袋戲》聯動啦!那麼本次聯動都有哪些具體內容呢?
  • 霹靂布袋戲30年在遊戲領域的中的佳作
    除了以上的這些嘗試外,霹靂布袋戲在遊戲領域也從未停止過自己的腳步,從1997年至今總共出品過21款不同類型的遊戲,清香白蓮素還真、刀狂劍痴葉小釵、百世經綸一頁書三大主角均有登場,喜歡霹靂布袋戲的道友們不妨領略一下遊戲不同於劇作的魅力。
  • 漫談霹靂布袋戲之清香白蓮素還真
    第一次開始觀看臺灣霹靂布袋戲是在1995年,那時候可以看見臺灣臺,很容易的就被霹靂布袋戲的劇情吸引了,因為霹靂裡面具有太多誘人深思的故事情節以及極其富有個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