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鄭州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2020-11-19 鳳凰河南站

原標題:上半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開展淨土保衛戰和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是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前提和保證。今年上半年,我市生態環境系統穩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強化建設用地準入聯動監管,科學統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啟動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落實汙染地塊風險管控

上半年,我市穩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強化建設用地再利用風險管控。累計完成25個疑似汙染地塊的初步調查,確認有5個地塊為汙染地塊。對5個汙染地塊,落實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要求,其中1個地塊已完成治理與修復,剩餘4個制定了相關風險管控措施。累計完成35個涉及土壤法規定的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地塊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均為未汙染。全市疑似汙染地塊、汙染地塊未發現有違規開發現象。

農村汙染防治紮實推進

根據《鄭州市2020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統籌推進2020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生活汙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工作,59家省定村莊整治已完成37個。排查出農村黑臭水體35個(條),面積約11萬平方米。

繼續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加強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開展廢棄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其中,中牟縣建立廢棄農膜歸集點208處,廢棄農膜回收覆蓋率達到100%,回收率達到82.6%。

黃河流域核心示範區

37個村莊完成整治

上半年,我市把黃河流域農村工作納入全市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累計對黃河流域核心示範區55個村莊開展了綜合整治,已完成37個。啟動黃河流域核心示範區80個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工作。(鄭報全媒體記者 裴其娟)

相關焦點

  • 2019年重慶316天空氣品質優良 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新華網重慶6月3日電(陳雨)2019年,重慶生態環境保護效果如何?重慶市生態環境局3日發布的《2019年重慶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19年,長江幹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重慶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16天,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安全有效保障,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重慶發展「主旋律」。
  • 省級考核優秀,鄭州通報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最新進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2020 年是全面落實「土十條」和河南省清潔土壤行動計劃、鄭州市淨土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鄭州土壤環境管理工作目前進展如何?
  • 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十三五」以來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掠影
    肅州區花城湖「十三五」以來,我市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為主線,著力夯實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堅持把生態環保作為底線、紅線、高壓線,強化汙染防治和環境監管,實施生態修復和治理,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有力措施,加快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推動綠色轉型發展,讓碧水藍天長存。
  • 四川上半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0個出川斷面水質全部優良!
    川報觀察記者 殷鵬今年上半年,我省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持續好轉,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1-4月同比上升5.3個百分點,受臭氧汙染影響,上半年增幅收窄為0.3個百分點;10個出川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優良標準,全省地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斷面達標率為100%
  • 貴陽:聚焦環境治理 全力守好生態底線
    2020年,貴陽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8.9%,連續五年穩定在95%以上,環境空氣品質連續四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中心城區晝間區域聲環境平均等效聲級為三級,晝間道路交通聲環境平均等效聲級為二級,全市噪聲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且呈一定程度改善趨勢。
  • 打好淨土清廢攻堅戰:創建全域「無廢城市」 守護土壤環境安全
    為守護與水環境、大氣環境安全同樣重要的土壤環境安全,杭州市生態環境部門不斷推進淨土清廢保衛戰,推動城市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一路前行。詳查家底 守住土壤安全底線近年來,杭州市農業農村部門、生態環境部門一直在開展農用地土壤詳查和重點行業企業地塊土壤詳查工作,徹底摸清現狀,掌握真實情況。
  • 大連GDP在東北各市排名第一,那麼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如何?
    另外,雖然大連並不是遼寧省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但工業、製造業、消費市場、進出口貿易等主要產業相對發達,因此,GDP在東北各市排名第一,比如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7001.7億元,同比增長6.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個百分點,經濟總值比瀋陽、長春與哈爾濱省會城市均較高,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既然大連GDP在東北各市排名第一,那麼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如何?
  • 鄭州爆紅!9月三場「國字頭」盛會接力
    河南已經在「新基建」賽道加速起跑,「大基建」項目清單中,河南計劃總投資3.3萬億,其中2020年涉及數字經濟及智能產業的項目超100個,是新基建土壤上湧現的一匹黑馬。未來鄭州還將發揮直聯點綜合帶動作用,以信息技術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這場以網絡安全為主題的論壇無疑就是鄭州更高質量發展「新基建」的重要機遇。
  • 鄭州全市1490個二手房樓盤,什麼價買不虧?
    價格方面,2月份時,鄭州全市二手房均價為13600元/平,到4月初已下跌至13500元/平,一個多月時間,又降了100塊錢。 總體來看,鄭州二手房市場庫存天量、價格陰跌、成交疲軟的局面還將持續,而過去一年囤房惜售的人,正在為自己的貪婪付出代價。
  • 鄭州人才環境排名進入全國前十 近五年高校在校生數量持續增加
    創新創業環境,是創新創業賴以生長的土壤。在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上,啟迪創新研究院公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在2019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名的榜單上,鄭州位列全國第17名,較2017年榜單提升1名。其中,在人才環境排名中,鄭州進入全國前十。
  • 高質量完成全市汙染源普查 晉江生態環境局獲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
    「汙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晉江的普查量佔福建省的1/7、泉州的1/3,任務艱巨。」晉江普查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普查工作點源數量大、區域分布廣、行業類型多、專業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等特點,晉江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方法,明確「市領導指揮,普查辦牽頭,部門分工協作,鎮街組織實施,第三方服務保障,企業社會參與,分級協同保障」的總體思路,周密部署、全面發動、紮實推進,歷時三年圓滿完成了全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支撐。
  • 濰坊「十三五」巡禮:生態環境篇
    強化點源治理  在COD、氨氮等指標實現穩定達標的基礎上,加大了對總磷、總氮、氟化物、全鹽量等指標的監管力度,全市日排水100方以上的重點涉水企業全部實現了自動在線監控。  對汙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擴容  全市汙水日處理能力從「十二五」末的200萬噸提升到270萬噸,汙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
  • 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關於鄭州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建議的說明
    去年8月,市委召開了「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專題會議,圍繞鄭州發展面臨的重大任務、需要攻堅突破的重大問題,明確了規劃編制總體要求。專題會議後,市委及時成立了規劃《建議》起草專班,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建議》起草工作。
  • 哪裡創新創業環境好?《2020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 何心悅)鄭州創新創業環境在黃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中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國名列前茅,排名第十、十一位,這是大河網記者從12月15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的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鄭州)上獲得的消息。論壇上,由啟迪創新研究院完成的《2020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報告》正式發布。
  • 常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根據原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常德城市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正開展公眾參與活動,現將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初步結論進行第二次公示,歡迎和感謝您對規劃及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 汙染排放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 北京設定2020年空氣品質目標
    「行動計劃」設定的北京2020年空氣品質目標任務是,盡最大努力改善空氣品質,全市、各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三年滑動平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水環境質量目標任務是,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達到或優於Ⅲ類水體斷面比例穩定24%以上,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穩定下降到28%以內。土壤環境質量目標任務是,保障土壤環境安全,全市及各區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90%以上。
  • ...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將極大提升山東省土壤和農村生態環境管理能力和水平」。近年來,山東省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實推進土壤汙染治理,確定的46項淨土保衛戰重點任務已完成37項,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和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制定受汙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計劃,委託第三方機構對行政區域內各縣(市、區)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效果進行綜合評估。
  • 鄭州土壤修復技術設備型號【技術諮詢】
    (其中包含加藥氧化處理)等處理工序,達到對汙染土壤進行修復處理的目的。大家都知道我國施用氮肥較多,其中氨是較容易揮發的,那麼氨汙染重的土壤就會釋放出很多含氨物質。除了農田的氨排放以外,大量的飼養,以及人類聚居的排洩物處理系統也會產生大量的氨(有意思的一個事情就是我記得人為氮排放有組織做過評估。監測結果向社會公開。各縣市及園區環保局定期對重點監管企業和工業園區周邊開展土壤環境監測,數據及時上傳自治區土壤環境信息管理平臺,結果作為環境和風險預警的重要依據。
  • 鄭州獲評「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總體幸福度排名第7位
    鄭州在「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總體幸福度中排名第7位。一年一度,遇見幸福。11月18日,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與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在杭州舉行,鄭州獲評「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副省長、市長王新偉出席活動並作主旨演講,副市長陳宏偉參加頒獎儀式。
  • 佛山空氣品質首次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會議透露,2020年,佛山市空氣品質首次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據會議透露,2020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佛山大氣環境拐點效應明顯,全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35,優良天數比例為91.0%,空氣品質首次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濃度較「十二五」末期分別下降25.9%、43.6%、58.8%、24.4%、28.6%,均達自2012年頒布新監測標準以來的最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