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聞訊(記者/常州中心站湯琤、李愛)12月26日下午,「第三屆蘇南現代化理論研討會」在常州召開。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是我國第一個現代化示範區,研討會旨在為進一步推動蘇南現代化發展提供學術力量,30餘位領導專家學者共同擘畫了蘇南現代化建設的新藍圖。常州大學蘇南現代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江蘇省政府參事室原主任宋林飛在接受荔枝新聞採訪時表示,蘇南地區人均GDP的產出現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門檻,實現了規劃目標。
(常州大學蘇南現代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江蘇省政府參事室原主任宋林飛)
蘇南地區始終走在全國發展前列,曾以集體經濟和鄉鎮企業為核心,創造出了蘇南發展奇蹟。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蘇南模式已經形成升級版,宋林飛將其概括為「蘇南現代化模式」,即自主創新引領、高新產業集群、開放合作示範、城鄉一體表率、生態宜居導向、共同富裕追求。
他表示,蘇南已經成為全國創新生態最為良好、創新活動最為活躍、創新成果最為豐碩的區域之一,形成了一批現代產業集群,特別是具有先發優勢的特色戰略產業創新集群,成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同時,外向型經濟也是蘇南現代化模式的亮點,2019年,江蘇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43379.7億元,佔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3.8%;蘇南五市進出口5225億美元,佔江蘇全省83%,佔全國11.8%。
宋林飛同時強調,蘇南地區的發展不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而是城區與縣域經濟共同繁榮,協調發展成效顯著。蘇南地區是我國百強縣最密集的地區,在2020年全國「縣域經濟100強榜單」中,蘇南五市的崑山、江陰、張家港穩居前3,常熟、太倉列前10名,縣域經濟成為蘇南現代化模式的重要亮點。蘇南地區還形成了城鄉一體的養老、醫保、低保全覆蓋的基本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則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一體化發展。
新型工業化與生態文明建設使蘇南從農業社會的魚米之鄉轉變為工業社會的宜居之地,在江蘇1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中,蘇南地區擁有7個,接近半數。共同富裕是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目前,江蘇城鄉居民收入為全國省區第二,蘇南城鄉居民收入的區域差距較小。
(研討會現場)
然而也應看到,蘇南地區發展還存在諸如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夠強、產業鏈高端化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短板與挑戰。
對此,宋林飛指出了下一步蘇南現代化示範區建設的發力方向:首先應在引領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堅持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創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中心,建立以智能製造為重點的新型製造業體系。其次,以強化內生增長機制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外向型經濟與擴大內需相結合,培育強勁、健康、升溫的消費市場,發揮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槓桿作用,大力度擴內需。此外,蘇南地區需率先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的保障機制、構建緩解相對貧困長效機制,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宜居的建設。在共同富裕方面,以激發自主就業、政府給予相應扶持來著力解決相對貧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