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獨家專訪吉田ユニ、KIGI、三澤遙... 6位日本藝術指導的養成之路

2021-02-07 全球插畫家名作精選
藝術指導之於設計,正如導演之於電影。從理念構想到溝通策略、視覺表現、甚至企業品牌諮詢等,藝術指導開展工作既要具備美感和判斷力,又要善於組織協調和資源整合,常常需要跨領域工作。要成為這樣如「靈魂人物」一般的角色並不容易,尤其是在設計界中一直負有盛名的日本。那麼在日本,如何才能成為頂尖設計現場的藝術指導?這些藝術指導們日常工作又是怎樣展開的呢?

Design360°邀請了多位日本藝術指導分享他們乘風破浪的成長曆程,其中包括來自電通的八木義博、博報堂的小野勇介、日本設計中心的三澤遙、自由藝術指導吉田ユニ,以及KIGI的創始人植原亮輔與渡邊良重。從普通設計師到藝術指導,他們逐漸培養了鮮明的個人風格,亦對藝術指導與設計師之間的區別有了深刻的感悟。

博報堂藝術指導小野勇介作品,資生堂「be an Artist」全面更新活動

成為藝術指導有許多不同的路徑,但其養成必定都經過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努力,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本期內容整理了6位日本藝術指導的個人經驗分享,希望這篇藝術指導養成記能對設計師們有所幫助。

「藝術指導也要能夠採用與自己個性及風格不同的設計方向。」

從視覺識別到環境廣告,八木義博的跨媒介作品獲得了200多項國際榮譽。他曾擔任D&AD、坎城國際創意節和One Show等各種賽事的評委,同時還是JAGDA和東京ADC的成員,並作為客座教授供職於京都造形藝術大學。

我可能既是設計師又是藝術指導,這取決於項目的性質。在客戶的企業視覺形象的塑造過程中,我會與委託方的公司總裁和品牌經理進行反覆溝通,同時與電通的同事多次探討,以制定品牌傳播方案。此外,還會實地考察目標市場,這對設計產品本身至關重要。

基於以上信息,我會在不斷的嘗試和錯誤中會創作出設計草圖,為該品牌理念定型。這個過程就像拼拼圖——當我找到完成拼圖的關鍵碎片時,我能感受到強烈的成就感。

一個創作者的個人風格和個性能為品牌增添價值,並成為客戶產品的一部分,這非常有意義。然而,作為藝術指導,必須客觀地判斷自己的個性類型是否適合某品牌、以及是否有在運用自己獨特的個人才能來實現品牌目標。即使在兩者不匹配的情況下,藝術指導也要能夠採用與自己個性及風格不同的設計方向。這種客觀性也能讓你獲得普通消費者的視角,提高溝通的準確性。

去東北吧——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後的旅遊振興系列活動

在一家擁有約7000名員工的大型廣告公司(電通),每位員工都對手上的工作有獨到的想法,因此學會正確地理解彼此,確保各自在為相同的目標在努力很重要,在這種時候,學會與新認識的人不斷進行互動就變得很關鍵

在面對參與同個項目中的有才華共事者時,藝術指導需要思考自己如何做出反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並從中進步,勇於直面你所創造的圖像和設計。與此同時,享受過程也很重要。

「把它當作『乘風破浪』的行為來享受,才能真正樂在其中。」

品牌案例:資生堂、高絲、本田、日產汽車、優衣庫、環球唱片等

小野勇介畢業於金澤美術工藝大學,2002年入職博報堂,主要客戶包括資生堂、高絲、本田、日產汽車、三得利、朝日啤酒、優衣庫、環球唱片等。曾獲東京ADC獎、JAGDA新人獎、D&AD石墨鉛筆獎、Good Design Award等獎項。2017年,著作《小野勇介的工作——博報堂藝術指導的作品與風格》出版。

談及藝術指導與一般設計師的區別,可以想到很多種回答,我在這裡談談其中一個方面。假如說設計師是手,藝術指導就是大腦:人只有兩隻手,所以能做的事情有限,但大腦可以想出同時操縱一百隻手的方法——藝術指導就是這樣的角色。

樂隊RADWIMPS的單曲《Catharsist》CD封面設計

作為藝術指導,我從項目立案到製作、交付的整個過程都擔當著負責人的角色。這種情況下,各個領域之間的界限完全消失了:我一個人管理著所有的產出,無論是影像製作、平面廣告、數字廣告、社交網絡策劃、活動空間設計、店鋪概念開發,還是產品和出版物的企劃、包裝設計、時尚設計等都屬於我的工作範圍。除此之外,我也曾經負責過諮詢方面的工作,通過和企業的經營者多次開展會議,共同商討企業五年的發展計劃,從設計的視角引導出最佳經營方針。

樂隊My Hair is Bad的專輯《mothers》CD封面設計

實際上,我每天都在與巨大的壓力戰鬥著。如果自己指示的失誤,可能會給客戶的企業造成損失,或者會輸掉60億日元的競標。既然作為項目負責人,就理應以保證項目的絕對成功為前提開展工作,但也不能只仰仗一個以「絕不失敗」方針指導的方案,必須做好兩手準備。當然,這還是在幾個項目同時進行的情況下。所以,藝術指導是對精神而言非常苛刻的工作。

然而,我並不是說要把這種來自外界的壓力當作精神上的重壓來看待,而是要像在衝浪一樣,把它當作「乘風破浪」的行為來享受,才能真正樂在其中。

對於藝術指導而言,能夠準確無誤地把必要的信息傳達給受眾的能力最為重要。然而,即使這個廣告能夠讓觀眾看一眼就理解其中的信息,但若是從一開始就無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的話,那麼這個廣告同樣是0分廣告。要用什麼樣的文案、搭配什麼字體、字號多少、如何配置信息才能讓目標受眾注意到並產生閱讀的欲望?要把這些全部考慮到,才是藝術指導的職責。

2011至2015年間,《WWD Japan》雜誌進行了「小野勇介的流行通信MASH」連載。小野用香水瓶創造了一個超現實的城市景觀。

除此之外,個人風格對於藝術指導而言也非常重要。沒有個性、什麼東西都可以做的藝術指導,是會慢慢被淘汰的。每年都有大量新的設計師和藝術指導進入這個行業,業界常年處於飽和狀態,而且目前越來越多的創作正轉向數字領域,與交互型創作者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如果想要得到工作或競標的委託,就必須把自己培養成一個風格鮮明的專家。

樂隊My Hair is Bad的專輯《mothers》CD封面設計

參閱和學習大量的新案例很重要,不過,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在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時常思考人的感情會受到什麼影響。因為無論有多少新技術和新產品誕生,它們所面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在乘坐電車的時候也不要只顧盯著手機,單是仔細觀察其它乘客就能有獨特的收穫。

「即使是以為自己已經懂了的東西,不實際動手嘗試終究只能是一知半解的程度。」

品牌案例:株式會社竹尾、DNP文化促進基金會、興福寺等

三澤遙生於1982年,曾就職於nendo設計工作室,2009年起進入日本設計中心原設計研究所,並於2014年創辦三澤設計研究室。她善於通過實驗性的方式觀察事物深處隱藏的原理,並對從其中引出的未知可能性進行視覺化的嘗試。

就我個人而言,並不會在藝術指導和設計師這兩種職業中劃分嚴密的界限。談及兩者的區別,可能可以說選擇或者決定要走哪條道路的人是藝術指導,而將其付諸實踐的人是設計師。現階段我正在為如何汲取眼前事物的本質價值而努力,希望能夠隱去最終成果中的「個人性」。對於藝術指導來說,能夠仔細觀察日常生活和身邊事物的能力、讓事物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具體化呈現的能力,以及引起共鳴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覺得開展實驗性的活動,有助於深刻理解那些對於設計而言必不可少的、根本性的價值。很多時候即使是以為自己已經懂了的東西,不實際動手嘗試終究只能是一知半解的程度。同時,設計師不應只局限於和設計界的同行交往,積極地與化學、科學、生物等不同領域建立聯繫也很重要。

 動紙——TAKEO PAPER SHOW 2018 「precision」展品

由於大部分自己構思的項目都需要一個中長期的時間規劃,現階段的我正在客戶委託的工作和個人實驗性項目間尋找平衡,希望能慢慢地增加實驗項目在工作中的佔比。此外,展覽作為一個能夠發表自己構思和想法的機會,對我而言也很重要。

在我看來 , 即使是在過去似乎跟設計沒有絲毫關係的領域 , 於現今而言 , 「設計」在其中的重要性也提高了。這絕不僅限於日本,而是世界範圍內的大趨勢。我既期待自己的工作能與那些想都沒想到的事物聯繫起來,也深刻感受到時代正在越來越要求設計師們抓住機遇,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推進設計力量的發展。

興福寺的中金堂落成慶祝法事上所用的散花——「MAWARI」花

「我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呈現出一定程度的『違和感』。」

品牌案例:渡邊直美×植村秀、Laforet原宿購物中心、星野源專輯等

吉田畢業於女子美術大學後進入入大貫設計事務所,2007年起作為自由設計師活躍至今。她的作品涉及廣告、影像、CD及書籍裝幀等多個領域,主要作品包括Laforet原宿購物中心宣傳廣告;野田秀樹的「THE BEE」和「盛開的櫻花林下」舞臺劇宣傳;CHARA、木村カエラ及星野源的CD設計;渡邊直美×植村秀廣告藝術指導等,並在《裝苑》雜誌上進行連載。她於2016年獲得東京ADC獎。

對我而言,藝術指導是一個像總導演一樣的角色。平時我一般需要同時進行好幾個項目,進行諮詢、創意策劃、提案、設計、攝影及拍攝前期準備等方面的內容,而每個項目中,從萌芽階段到著手設計,並一步步貫徹執行直到項目完成,我都會涉及。可以說,藝術指導也是一個能夠經常有機會從客觀的角度接觸作品的職業。

這是一項需要在一定的約束下去思考能夠將信息傳達到什麼程度的工作,因為我覺得設計如果不能將信息傳達到人身上就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創作的首要任務應該是要創造能夠吸引受眾眼球的契機。這點對於製作廣告尤為重要,因為廣告首先要吸引到消費者的關注, 然後才有可能讓他們感受到商品的優點, 最後促成購買。

從某種程度上,為這一系列行為創造機會才是創作的重點,因此對於藝術指導而言,最重要也最基礎的能力,應該是恰如其分地傳遞出商品的魅力、使其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並連接起商品購買的流通過程

我時常會圍繞這一點來思考要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將作品呈現出來。對我而言,我希望能夠通過實體製作來傳達作品的溫度和深度,因為自己是一個比起科幻小說要更喜歡紀實文學的人,所以更偏愛現實中邂逅到的奇妙幻想。正因如此,我在創作時更會想追求實際可行之事當中的趣味性選擇親自動手操作,在不斷的試錯中進行調整,呈現出自己想要的視覺效果,而這樣的過程中也時常會有靈感閃現。

當下是一個即使人們不主動去搜尋信息,也會有大量內容湧來的時代,所以我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呈現出一定程度的「違和感」。這種「違和」 的感覺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要取得那種恰到好處的平衡是極為困難的。就個人而言,其實我覺得過度展現自己的個性並不是很好,用只有自己能做到的表現方式來展現作品就夠了

「平面設計師並不一定是藝術指導,但是大部分情況下,藝術指導都會是平面設計師。」

品牌案例:原創品牌「KIKOF」、時尚品牌「CACUMA」、產品品牌「D-BROS」等

KIGI於2012年由植原亮輔和渡邊良重兩人設立,兩人皆為東京 ADC、JAGDA、AGI 成員。他們不僅為企業、品牌、產品擔當藝術指導,還與日本匠人共同推出了原創品牌「KIKOF」、參與開發了產品品牌「D-BROS」、時尚品牌 「CACUMA」等。此外,KIGI也以個人的名義製作和發表作品,以自在的構思和表現力橫跨各種風格流派,探索創作的新形式。

KIGI每天的工作大體是從會議開始的,白天的會議比較多,所以真正製作的時間基本都在晚上。不過因為其它設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都在白天進行,所以我們會在會議的間隙對他們進行一些指導。除了設計之外,我們還會負責一些原創畫廊、「OUR FAVOURITE SHOP」商店或者自有品牌「KIKOF」的工作,同時也會進行一些作品製作,或是參加展覽。

在KIGI,我們既有兩個人一起進行的藝術指導工作,也有各自開展的工作。需要兩個人一起負責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在摻雜著玩笑的談話中展開對工作的想像。首先會儘可能地想出所有的構思,在此基礎上再討論項目能實現到什麼地步。決定了工作展開的方向後,再向其它工作人員傳達我們的想法。而當我們各自作為藝術指導時,一般會先想好幾個方案再去徵求意見,有時也會讓工作人員來負責想點子,培養他們的「idea力」

平面設計師並不一定是藝術指導,但是大部分情況下,藝術指導都會是平面設計師。藝術指導在工作內容涉及多個人的時候,往往是作為領導者或是人群中心一樣的存在。這個角色需要向設計師們傳達思考方式或具體工作方法等內容,並作出指示。對藝術指導而言,最重要的應該是領導能力。極端一點而言,就算設計做得不好的人也可以做藝術指導。

藝術指導大致上分為兩類人:一種是極為重視概念的人,另一種是將重心放在新表現形式上的人。然而,不管是對哪一種人而言,「新鮮感」都是關鍵要素。所謂的自我風格或者個性其實是結果論的說法,藝術指導首先要追求的是新鮮感,並且要能勇於直面創作。然而,在進行一些重視調性和行為的品牌塑造工作時,比起新鮮感,有時也需要更加注重作品的連續性。


想申請世界著名藝術學院插畫專業,最重要的條件是你必須有一個非常厲害的作品集。你需要參考國外名校的作品集案例,以了解自己的差距和學校的喜好及風格,這樣你才能建立和打造你自己的作品風格。多看全球TOP10藝術學院插畫專業作品集,希望可以幫助你完成你的名校夢想。
想了解藝術留學插畫專業有哪些名校,你需要一個全面的歐美名校選校表,這個表囊括了歐美主要藝術學院的錄取要求、作品集要求、學費、申請要求等關鍵信息,如果你需要,可以留言或私信。謝謝看完點讚,歡迎關注"全球插畫家名作精選」並給我留言哦。


已修改 0/20

還未開始修改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吉田ユニ、KIGI、三澤遙... 6位日本藝術指導的養成之路
    藝術指導之於設計,正如導演之於電影。從理念構想到溝通策略、視覺表現、甚至企業品牌諮詢等,藝術指導開展工作既要具備美感和判斷力,又要善於組織協調和資源整合,常常需要跨領域工作。要成為這樣如「靈魂人物」一般的角色並不容易,尤其是在設計界中一直負有盛名的日本。那麼在日本,如何才能成為頂尖設計現場的藝術指導?這些藝術指導們日常工作又是怎樣展開的呢?
  • 吉田ユニ + 渡邊直美 = ?
    平面設計師和藝術指導吉田ユニ(Yuni Yoshida)之手吉田ユニ,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大膽的構圖,極具撞擊力的色彩,在超現實之中卻又精準的抓住了立意表現。在渡邊直美個人展的企劃中渡邊告訴吉田自己最喜歡的兩樣東西是「食物」和「時尚」因此吉田將這兩個元素都放進了海報中給人們呈現出一個熟悉卻又不太一樣充滿了吉田ユニ風格的渡邊直美
  • 近年最紅的日本新銳設計師——吉田ユニ,每個設計都是一齣戲
    吉田ユニ個人展中設計的渡邊直美海報吉田ユニ(Yuni Yoshida)是眼下日本設計界炙手可熱的平面設計師和藝術指導
  • 日本藝術留學:腦洞大開卻毫無PS痕跡!?吉田ユニ和她的作品們
    吉田 ユニ(Yuni)吉田ユニ出生於1980年,畢業於女子美術大學。她以鮮活的色彩和具有強烈視覺衝擊的作品而聞名,是日本最受矚目的年輕女性設計師之一。她的創作活動涉及廣告、影像、裝幀等廣泛方面。她為星野源、Chara等人氣歌手設計唱片封面,在雜誌『裝苑』上進行連載,還受到KIRIN、LOWRYS FARM等日本國內外企業和品牌的青睞,為他們製作廣告設計。
  • 大設計家 | 顛覆想像的平面設計師吉田ユニ
    「對於設計,我習慣了從一而終」吉田ユニ(Yuni Yoshida)是眼下日本設計界
  • 日本爆紅設計師吉田ユニ 與 Uniqlo 聯手,打造你沒見過的 Hello Kitty!
    剛於去年12月結束在東京原宿的第二次個展「Dinalog」,日本當紅設計師吉田ユニ(Yuni
  • 顛覆想像的平面設計師——吉田ユニ
    今天,小編向大家安利一位眼下在日本設計界炙手可熱的平面設計師和藝術指導——吉田ユニ(Yuni Yoshida)。
  • 吉田ユニ和她的作品們
    吉田ユニ出生於1980年,畢業於女子美術大學。她以鮮活的色彩和具有強烈視覺衝擊的作品而聞名,是日本最受矚目的年輕女性設計師之一。她的創作活動涉及廣告、影像、裝幀等廣泛方面。她為星野源、Chara等人氣歌手設計唱片封面,在雜誌『裝苑』上進行連載,還受到KIRIN、LOWRYS FARM等日本國內外企業和品牌的青睞,為他們製作廣告設計。
  • 日本新一代設計明星 吉田 ユニ(Yuni Yoshida)大型個展現場
    她不僅與 星野源、渡邊直美 等多位重量級藝人合作,也是著名企業愛用的平面設計師,華麗又不失創意的暢想每每抓住眾人的目光。吉田 ユニ(Yuni Yoshida),1980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女子美術大學,畢業後在日本最出色的創意大師之一 大貫卓也(另一位設計明星 佐藤可士和 的師傅)工作室工作,2007年辭職後創立個人工作室,正式成為獨立設計師,服務客戶包括 AKB48、奔馳、西武百貨 等。
  • 【幕後智作】-電影《科洛弗悖論》獨家藝術指導專訪
    《科洛弗悖論》藝術指導代表作品《金剛:骷髏島》《侏羅紀世界》《科洛弗檔案》《縮小人生》《十三羅漢》《德國好人》《世界大戰》獨家專訪:設計師有時需要踏上一個未知模糊的設計旅程:與一群有創意的人在迂迴的道路上前行,前往一個不確定的終點
  • 日本「馬賽克」不只存於 「明日花」馬賽克是隱藏還是為了展露更多
    潮流文化藝術在如今的日本娛樂圈可以說非常風靡,不會太難發現很多大牌明星全是發燒級Sneakerhead。在他們的生活中,萬物皆可潮。伴隨著時代變遷,各個領域都開始玩起潮流。不管時尚文化藝術是不是令記憶裡的他們早就時過境遷,但曾經的某一深夜仍停留在硬碟的某一角落裡,變成了年幼記憶裡「不可磨滅的番號」。從成名開始便對自身著作力求完美,跨行業的成功在業界也是獨樹一幟。近期明日花也是上手了「權志龍2.0」,權志龍x明日花的夢幻聯動「極具特點」。
  • 日本人物-澀澤榮一
    最近NHK熱播的大河劇-直衝青天,就是講述澀澤榮一生平的。澀澤榮一出生於1840年,是日本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實業家,在明治維新後日本經濟迅速崛起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清末張謇(出生於1853年)是同一時代人物,家庭環境也比較類似,但是相比張謇對清朝的影響,澀澤榮一對日本的影響要大得多。
  • 小悠帶你「混色會」丨想像力炸裂的吉田Yuni,配色更是好看到犯規!!
    今天小悠就借日本天才設計師吉田Yuni的作品,來跟大家聊聊,撞色到底怎麼撞,才高級又有氣質。吉田ユニ(Yuni Yoshida)是眼下日本設計界炙手可熱的平面設計師和藝術指導,就算你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一定看過她的作品——
  • 專訪莫言作品日文版翻譯吉田富夫:願莫言獲獎後多多保重
    只是學生不一定那麼多,我同一年級中只有3位,我算是一個,還有一位是山本先生,他後來研究古典詩詞,一直是研究蘇東坡的專家,另外一位就是我的夫人。 人民網:您在京都大學求學時接觸過什麼樣的中國文學作品呢,當時有什麼樣的感想呢? 吉田富夫:當然最感興趣的是魯迅,還有五四以後的民國時期的文學,也包括新中國成立之後像趙樹理這樣的作家的作品。
  • 日本最有強設計黑馬!告訴你什麼叫腦洞!
    ———— 吉田ユニ日本設計等於性冷淡?大錯特錯,今天要介紹的這位80後新銳設計師——吉田ユニ(Yuni Yoshida),她的作品既不極簡,也不性冷淡,還充滿著新奇的腦洞,和不可思議的想像!‍除此之外,還有在Yuni初次擔任藝術指導的香港品牌 b+ab的海報裡,因為海報要以俯視視角描繪一個女孩子的房間。
  • NMB48成員吉田朱裡將在畢業歌曲中首次擔任C位 備受矚目
    吉田朱裡 人民網東京10月12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報導,日本女子偶像團體NMB48於9日舉行「組合成立10周年特別公演」,現場宣布將在11月18日發售第24張單曲《戀愛No
  • 性冷淡,不是日本設計的全部
    腦洞設計師 吉田ユニ的海報作品 02 畫風突變的高田唯 他的作品同樣如此,極其詭異的腦迴路、帶有衝擊力但傳統的日本色彩,融合浮世繪的構圖、畫面,再拼接上彼時流行的波普藝術,「大和波普」可謂極具辨識度。
  • 藝術授權是藝術作品的平價美學呈現 | 獨家專訪臺灣貿易中心
    Q   目前臺灣的授權市場發展狀況如何?A:根據LIMA(國際授權業協會)的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臺灣市場品牌授權商品零售額達5.94億美元,較2016年5.81億美元成長2.23%,全球排名37名,在亞洲地區排名第9,主要授權商品類別包含角色娛樂、企業品牌、時尚、體育、名人、音樂、藝術及出版,佔比前三名分別為角色娛樂71.21%、企業品牌11.11%,和時尚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