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大別山下,惠風和暢,春茶吐綠。3月13日,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車雲山村安謐寧靜,這裡是信陽毛尖的發源地。遠處的茶山霧氣繚繞,讓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近處的茶樹長勢喜人,零星地冒出嫩嫩的芽葉。當地村民餘海群正在自家茶園剪枝、除草……
80後的餘海群是溮河區餘海群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他是土生土長的車雲山人,祖輩三代做茶為生。
「瞧,今年春茶長得多好呀!還有半個月左右就可以採摘了。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忙而充實。這次疫情阻擋不了春天的到來。對今年的春茶生產我充滿信心!」餘海群笑著說。
「淮南茶,信陽第一」。位於大別山革命老區的信陽,以茶葉種植為主導產業,信陽毛尖享譽國內外。每年3月下旬為春茶採摘關鍵期,信陽市1000多家茶企和100多萬茶農,靠著165萬畝的茶園致富增收。
作為河南「南大門」的信陽,疫情仍處在最吃緊的關鍵期,而春茶卻不能等人。「今年全市共需採茶工約150萬人,除了現有的100萬茶農,還需外請採茶工約50萬人。」信陽市林茶局局長肖國平說,每年全市通過多種固定渠道聯繫招聘的外地採茶工約30萬人,不確定性缺口超過20萬人。採茶工缺口在溮河區尤為突出。
「為了保證用工需求,我們早謀劃、早行動,提前對往年採茶工信息進行摸排,並由區人社部門牽頭,交通部門配合,林茶局和各鄉鎮提供前期數據信息,與周邊縣區、周邊地市聯繫對接,動員當地勞動力來溮河區採茶。」信陽市溮河區委副書記谷光亞說。
「前期準備工作差不多了,就等採茶工來了。銷售這一塊沒有問題,老客戶預約和朋友介紹,目前不會有茶葉壓庫現象。」31歲的茶農耿致遠告訴記者。
不遠處的文新萬畝茶園,滿目蒼翠、生機勃勃。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制茶師陳正軍正在修枝、除草。
「春茶開採即將到來,我們正在做茶園管理工作,確保茶葉產量。復工前期,我們已對生產車間全面消毒,生產設備進行了維修。」陳正軍告訴記者。
「每年我們公司需要採茶工5萬左右。目前,我們正通過多種途徑積極聯繫採茶工,對於有意向人員將免費開通直通車接送。」該公司副總經理黃運武說,「不過採茶工能否如期過來存在不確定性,我們也做好了進一步地打算。今年將調整採摘方式,主要採摘一芽一葉,這樣既節省勞動力,又不影響產量。」
為了減少人員聚集,該公司已做好了春茶收購預案,準備了6組人員前往各村,每組大約五六人,定點收購鮮葉或茶農炒好的幹茶,確保應收盡收。
採茶工招進來後,如何保證他們的安全至關重要。溮河區協調各相關部門統籌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茶農、茶企也各自做了充足的準備。
信陽市德茗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德軍對採茶工的防控工作已做了妥當安排。
他告訴記者,「對採茶工的居住場所,包括他們所用物品每天都進行消毒滅菌;採茶工每人每天要保證兩隻口罩;吃飯實行錯峰就餐制;督促採茶工注意個人衛生,做好個人防護。」
3月8日,剛接到新鄉一茶葉經紀人電話的大別山佳茗有限公司總經理華遠貴興奮地說,「這個經紀人已在新鄉找了100多名採茶工,目前採茶工缺口不大。除了公司宿舍,我們還準備了200多個帳篷,分散居住沒問題。」
一直以來,信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春茶生產工作,組織協調人社、金融、衛健委等各涉茶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實現全市春茶生產平穩有序進行,確保茶產業增產增收。
「我們要求各有關產茶縣區和茶企提前做好廠房、設備設施更新維護、環境清理、生產工具配備及疫情防控物資購置、工人招募、技術培訓等工作,指導茶企、茶農加強春茶開採前期茶園管理。」肖國平說。
「溮河區是信陽毛尖的原產地和主產區,全區茶園面積60萬畝。現春茶開採在即,急需招聘採茶用工9.71萬人……」3月8日,溮河區人社局在《今日溮河》等官方媒體平臺發布春茶生產用工招工啟事。
「我們保證對茶農的鮮葉應收盡收,工資會每天結清。目前公司面臨300萬的資金缺口。」大別山佳茗有限公司總經理華遠貴說,「對此,政府部門會拿出一部分擔保資金,有幾家金融機構為我們提供貸款支持,目前正在對接中。」
「經統計,全市目前有201家茶葉生產加工企業存在資金需求,需求總金額近6.07億元。下一步,我們將牽頭駐信17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對接茶企,及時解決企業資金困難問題。」市金融局副局長張豔華告訴記者。
「針對2020年春茶生產集中的溮河港、董家河、譚家河等鄉鎮,信陽供電公司累計投入1.03億元,新開工10千伏項目154項,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12.24千米,新建改造配變容量3.518萬千伏安。」信陽供電公司溮河供電服務部配網專責李曉港告訴記者。
「跟父親一起種茶的姑娘,堅持信陽毛尖的傳統炒制工藝,與車雲的山為伴,只為一杯好茶……」3月10日中午,溮河區車雲頂峰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伍德軍的女兒伍溫馨正通過抖音直播。
1992年出生的伍溫馨大學畢業後和父親一起做茶葉生意,父親負責線下銷售,她負責線上銷售。
「以往此時正是車雲山遊客比較多的時候,欣賞山裡美景的同時品品茶,那時候茶葉都是這樣銷售出去的。」伍溫馨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我每天都會進行抖音直播,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茶鄉美景,關注我的人還挺多。今年的線上銷售我有信心!」
與伍溫馨一樣準備通過直播轉型銷售方式的還有信陽市德茗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德軍。目前,他正在和信陽一家網絡直播公司進行洽談合作,準備將春茶開採整個流程直播出去。
「目前,我們每天網上銷售量200單以上。線下我們也在積極佔領快消市場,機場、高鐵站等網點由28個增加到50個,推出了年輕人喜歡的『多喝』速溶茶。」豫信茶業負責人程繼東如是說。
作為信陽市茶葉的龍頭企業,信陽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主要採取門店銷售和線上銷售相結合。
「疫情期間,線上銷售有了新突破。各大門店的店長通過抖音等平臺直播,目前效果不錯。」公司副總經理黃運武說,「這次疫情也使我們有了新的想法,公司準備繼續將產品細化,推出線上產品和線下產品。」
對於售賣處於劣勢的茶農與合作社,林茶部門對銷售也制定了方案。信陽市林茶局副局長宋世奇告訴記者,「今年我們要求茶企去各個片區一對一定點收購茶葉,原則上不允許進行集貿市場聚集交易。」
能不能打好「銷售戰」,銷售平臺固然重要,產品質量也不容忽視。
信陽農林學院茶學院院長郭桂義教授認為,不管是線上銷售還是線下銷售,茶葉品質是保障。只有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原則,樹立良好的口碑,才能促使信陽毛尖銷量持續提升。
「2019年底,我們推出新產品——茶樹花茶,並建成了年加工能力達12萬公斤的茶樹花加工車間,預計年產茶樹花代用茶及原粉1000噸,產值達6000萬元,年利潤1800萬元。」華遠貴告訴記者,「今年春茶開採後,公司將通過京東、淘寶、抖音等多平臺,繼續拓寬銷售渠道。同時還將繼續研發多種品種,延長信陽毛尖的產業鏈,進一步擴大企業產值。」
3月14日上午11時許,信陽市最後一位確診患者治癒出院,至此全市實現住院患者、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留觀人員4項清零,這讓老區人民看到了新的曙光。
信陽市大別山佳茗有限公司負責人正在展示新產品茶樹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