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鄉村產業 龍崗書寫高質量脫貧攻堅答卷

2020-12-22 深圳僑報

那坡縣同益新絲綢廠帶動當地桑蠶產業快速發展。龍崗融媒記者 張臻斐 攝

工人在海豐縣星際動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作。龍崗融媒通訊員 許能裕 攝

在一筆筆「真金實銀」的直接扶植下,在一位位龍崗區扶貧幹部的著力扶志下,海豐、靖西、那坡等地敲開致富之門。

位於廣東粵東地區的汕尾海豐,由龍崗區牽頭並出資建設的海龍投資大廈是當地地標性建築,20家入駐企業正在高速運轉,每年可產生收益近250萬元;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那坡縣,一間間紅磚房錯落有致,一座座蠶房盛滿蠶繭,在深圳龍崗區的對口幫扶下找到了新的致富路……龍崗區創造出一大批精準扶貧的典型案例,在扶貧路上展現出「萬紫千紅顏色好,百花齊放香滿春」的景象。

龍崗區堅持把對口幫扶工作作為政治任務,不斷創新機制、加大力度,聚焦精準、攻堅重點,全力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大幫扶工作格局。從汕尾海豐到廣西靖西、那坡等地,開始了從「輸血」到「造血」、從「單向扶貧」到「合作共贏」的轉變,全力打造對口幫扶的「龍崗樣板」。如今,龍崗區正以高質量的工作成果,交出一張精彩的「答卷」:4年來龍崗區累計投入7.04億元用於對口幫扶海豐縣,共實施332個幫扶項目,目前33個省定貧困村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當地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在龍崗區4年的幫扶下,廣西靖西市、那坡縣貧困村、貧困人口已經100%達到脫貧標準,各項幫扶成果已逐步顯現,群眾勤勞脫貧的士氣高漲、對黨委政府尤其是對深圳的感恩心態已全面樹立。

大手筆打造對口幫扶「龍崗樣板」

龍崗區充分發揮產業園的聚合作用,投入3億元共建海豐生態科技城,目前已經引入項目51個,帶動總投資220億元。位於海豐縣海豐生態科技城的海龍投資大廈儼然成為一座扶貧「蓄水池」,為海豐33個貧困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是當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引擎」。此外,龍崗企業威翔航空於2017年落戶於此,採取「前店後廠」模式,在龍崗建設全球總部和研發中心,在海豐打造航空產業城,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威翔航空項目已於2019年7月底下線首架海豐產FX-2型飛機,預計在正式投產後年產飛機約800架,工業產值可達20億元以上,並帶動超過千人就業。

海豐生態科技城引進威翔航空等龍頭企業,實施龍頭企業快速帶動當地相關產業鏈發展模式,是龍崗區從「單向扶貧」到「合作共贏」的轉變,全力打造對口幫扶「龍崗樣板」的典型。據介紹,自開啟對口幫扶工作以來,龍崗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重要講話精神,在「精準」上下功夫,在「造血」上謀長遠,以產業化發展為主導,深挖當地已有資源和地方特色,形成可滾動獲利的源頭活水和再生動力,同時通過協作共建,優勢互補,藉助深圳產業外溢能力,改造幫扶地區的產業生態,探索出一條富有龍崗特色的產業扶貧之路。

在對口幫扶廣西靖西、那坡方面,龍崗區堅持市場化思維,合力實施「園區帶動」戰略,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得到全面提升。龍崗區依託靖西市、那坡縣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與兩地積極對接,在靖西市謀劃建設深圳龍崗·百色靖西協作共建產業園、龍邦跨境合作產業園,在那坡建設那坡龍崗邊境貿易扶貧產業園、那坡龍崗生態產業園。當下,上述龍崗區共建產業已搭上深圳「快班車」,產業發展駛入良性運行軌道。

「脫貧攻堅最為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拔掉窮根。」談起扶貧工作經歷,龍崗區對口辦副主任胡澤準有感而發。多年來,除了為貧困地區帶去真金白銀,引進特色產業,帶動當地脫貧,龍崗區還將深圳市、龍崗區招商引資的先進做法和經驗傳授給當地政府,幫助當地改善營商招商環境,助力產業扶貧。比如,2016年以來,龍崗區共引進18家企業到靖西市、那坡縣投資,實際投資額達18.7億元,帶動貧困人口31463人。同時,龍崗區還主動配合當地的產業規劃,大力支持當地的農業產業園和村集體經濟項目建設,並投入1億元幫扶資金,支持166農業產業園和村集體經濟項目。目前,靖西市在龍崗區幫扶下,全市桑園總面積18.5萬畝,水果園總面積18.9萬畝,種植烤菸7萬畝,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3.51萬戶,產業覆蓋率達96.7%。

通過優勢產業實現「自我造血」

「感謝駐羅北村工作隊幫扶我們脫貧攻堅,現在我們種植袁隆平超級稻,黨員帶頭開展水產養殖、生豬養殖、生態旅遊發展,一大批擁有勞力的貧困戶加入了合作社,大家幹勁十足,共同奔上增收致富路。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每月收入平均3000元左右,現在差不多每月收入9000元,大家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改善。」汕尾市海豐縣可塘鎮羅北村黨支部書記林漢群與駐羅北村工作隊的幹部拉起家常,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羅北村通過產業幫扶既鼓了「米袋子」,又鼓了「錢袋子」,該做法是龍崗區通過產業建設帶動貧困村「自我造血」的一個生動縮影。產業扶貧是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之一,2016年至今,龍崗區立足海豐產糧大縣的優勢,搭建政策扶持、專業技術服務和「農戶+合作社+公司」產供銷一體化「三大」平臺,推廣種植袁隆平超級水稻,作為農業幫扶精準脫貧重點項目。如今,袁隆平超級水稻種植已推廣種植7季,種植面積達44372.7畝,涉及海豐11個鎮30個貧困村,累計輻射帶動貧困戶4093戶/次,每畝增產增收20%左右。「這一項目不但幫助當地脫貧致富,提高了海豐的造血能力,也幫助龍崗的科研機構及相關企業探索了特色農業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模式,促進新技術落地,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龍崗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是龍崗幫扶海豐產業亮點,被當地稱為「龍海模式」,被廣東省、深圳市和汕尾市稱為「對口幫扶優秀創新工作」。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為此親筆題寫了「發展雜交水稻,造福海豐人民」。

與之相似,2018年,在龍崗區幫扶下,廣西那坡縣口角村修建了39座公共蠶房,購買了大量蠶具,助力該村的桑蠶產業向前發展,為當地的桑蠶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作為產業大區的龍崗區帶著多年的產業發展經驗,2019年1月為當地引進同益新絲綢項目,並通過提供政策性融資支持企業在那坡建設繭絲綢加工完整產業鏈,填補那坡乃至廣西絲綢產業空白。那坡縣在深圳同益新等龍頭企業的帶頭下,桑蠶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全縣桑園面積達11.3萬畝,比2016年增長50%,覆蓋9個鄉鎮127個村,養蠶戶達15518戶,其中貧困戶5363戶,種桑養蠶產業發展成為全縣農業支柱產業。

因地制宜規劃產業,脫貧致富路更寬。除了汕尾海豐、廣西那坡之外,龍崗還在其他各對口扶貧地區開展實施特色產業幫扶工作,一個又一個「造血」工程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呈現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精彩紛呈態勢。

消費扶貧幫助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今年初,龍崗區主動對接,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全力推進消費扶貧工作。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龍崗區在全市率先舉辦農特產品推介會,集中展示、推介海豐縣、靖西市、那坡縣等地農特產品,現場採購籤約金額超過400萬元。同時,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如發動全區各級工會「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籤訂農產品採購合同金額超過2400萬元。此外,龍崗區建設扶貧產品展銷中心,為海豐縣、靖西市、那坡縣等地農產品搭建專屬銷售平臺,推動扶貧產品「五進一巡」,融入居民生活圈,助力當地農產品走進龍崗、走進深圳、走進大灣區市場。這些舉措不僅營造了「人人關心扶貧,人人支持扶貧、人人參與扶貧」的良好社會氛圍,還讓消費扶貧幫助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龍崗區協助靖西市、那坡縣進行扶貧產品認定申報工作,共有295個扶貧產品列入國家扶貧產品目錄。龍崗區消費扶貧取得了優異成績,僅今年共計協助靖西市銷售3500萬元消費扶貧產品、那坡縣銷售1.3億元消費扶貧產品。

如今,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階段。儘管脫貧的任務將要完成,但絕不代表龍崗的對口幫扶工作就會告一段落。未來,龍崗區將繼續紮實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做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推動脫貧摘帽地區走向全面振興、共同富裕。

策劃/統籌:江澤挺 餘嘉鳳 文:張秀雲 肖整南 圖:龍崗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提供

相關焦點

  • 烏當區「十三五」發展成就巡禮 |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的時代答卷
    新的歷史徵程上,烏當區將準確把握時代要求,順應人民願望,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帶領全區人民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目標闊步邁進,在這片熱土上書寫新的歷史篇章!上下一心 精準施策「脫真貧」「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是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
  • 決勝脫貧攻堅 推動鄉村振興 ——專訪甘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迭部...
    ,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壯大文化旅遊產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南。近年來,迭部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最大發展機遇,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緊盯「鄉村振興」重大機遇,堅持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產業培育、兜底保障等多種措施協同聯動,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紮實開展。
  • 夢想在決戰決勝中照進現實 「十三五」日照交出高質量脫貧攻堅答卷
    原標題:夢想,在決戰決勝中照進現實 ——「十三五」日照交出高質量脫貧攻堅答卷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這是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絕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以攻城拔寨的姿態、嚴謹細緻的作風,勠力同心斬窮根,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縮小城鄉發展勢差是核心之舉
    站在承上啟下的時間節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扶貧之路長效持續的方向:「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城鄉發展尚不協調,城鄉之間的發展勢差是實現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大阻礙。如何縮小城鄉發展勢差,成為扶貧戰略轉折之年政府、社會和市場共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 【脫貧攻堅】五營鎮:打造「產業+旅遊+生態」新格局 實現鄉村振興...
    一系列舉措讓五營鎮打造出了「產業+旅遊+生態」的鄉村振興新格局,真正實現了讓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生態增值的高質量發展。        五營鎮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三山一河」流域綜合治理的總體安排,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結合脫貧攻堅和龍頭山流域實際、以及群眾發展果椒產業需求,提出了「流域治理引鳳築巢,小花椒做成大產業
  • 當好「先飛鳥」 爭做「排頭兵」,玉林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當前,玉林全市上下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萬眾一心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奮力爭當全區鄉村振興示範市和排頭兵。當前,在脫貧攻堅收官和深入推動鄉村振興的窗口期和機遇期,玉林全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跑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接力賽
    「十三五」期間,我州自覺踐行「三個最大、一個提前」要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盡銳出戰、精細「繡花」,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和定力啃下了深度貧困這個「硬骨頭」,創造了我州脫貧速度最快、質量最高、成色最足的奇蹟。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一場接力賽,越是決戰決勝的最後關頭,越需要不斷蓄勢、接力而上。今年州兩會上,州政協委員們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序銜接鄉村振興」積極建言獻策。
  • 吳英傑:持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確保經得起考核組...
    本報拉薩11月30日訊(記者 蔣翠蓮)近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吳英傑就做好脫貧攻堅成效省際間交叉考核工作作出批示。吳英傑在批示中指出,脫貧攻堅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心裡最牽掛、花的精力最多的一件大事。
  • 柳州市人民醫院古衛平、韋凌雲、成文虎獲市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柳州市人民醫院古衛平、韋凌雲、成文虎獲市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榮譽發布時間: 2020-10-30 15:53:03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近日,為激勵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在脫貧攻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勇擔當善作為,進一步凝聚決戰決勝的強大正能量,市委組織部決定通報表揚797名全市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柳州市人民醫院古衛平、韋凌雲、成文虎榜上有名。
  • ...鞏固拓展來之不易脫貧攻堅成果 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
    張慶偉:鞏固拓展來之不易脫貧攻堅成果 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 2020-12-24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發展書寫逐夢小康新傳奇
    老姆登村是雲南書寫築夢小康新傳奇的一個縮影!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雲南乃至全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非常重要的任務。如何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光靠堅守顯然不夠,只有在高質量發展上拓展空間,築夢小康才更加前進可期,脫貧群眾端在手中的「金飯碗」才更加穩穩噹噹。用發展的辦法書寫逐夢小康新傳奇,是鞏固脫貧攻堅的好辦法。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縮小城鄉發展勢差是核心之舉 _中國經濟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扶貧戰略的轉折之年。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做好鄉村振興文章——論深入學習貫徹州委八屆八...
    州委八屆八次全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提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認真總結運用好脫貧攻堅經驗做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切實增強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著力夯實農業農村基礎,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全面改善農村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讓脫貧群眾和摘帽地區在鄉村振興中趕上來,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做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要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話脫貧 感黨恩 謀振興,辰溪孝坪鎮開展脫貧攻堅感恩暖心懇談活動
    近日,辰溪孝坪鎮16個村分別舉辦脫貧攻堅感恩暖心懇談活動,村「四支隊伍」與群眾面對面宣傳政策、聽取民意,脫貧攻堅答卷由群眾把關評判,鄉村振興發展與群眾共同譜寫謀劃,獲得群眾一致好評。「我不怎麼會說話,我最想說的是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村幹部、工作隊這麼多年對我的照顧和關心,現在我一家人已經穩定脫貧,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在古寨村懇談活動上,62歲的貧困戶代表胡菊蓮動情地說道。古寨村座談會現場「希望家鄉的父老鄉親在村幹部的領導下,創建一個欣欣向榮的新農村好家園!」
  • 雙橋鎮脫貧攻堅成色足 鄉村振興底色亮
    回首雙橋鎮脫貧攻堅歷程,該鎮始終堅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同步實施,努力推進有機結合、良性互動,從「有保障」到「更完善」,從「解決溫飽」到「產業發展」,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如今,雙橋鎮百姓的腰包鼓了、人心暖了,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勾勒出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譜寫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絢麗畫卷。
  • 袁超洪到延平區調研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24日,市長袁超洪到延平區洋後鎮調研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並走訪慰問掛鈎幫扶貧困戶。在察看坑門村無花果及百香果種植情況後,袁超洪強調,要突出產業扶貧,立足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綠色食品,打響「武夷山水」品牌,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促進農民增收,鞏固脫貧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同時,要進一步轉變思路,創新機制,拓寬村財增收和群眾致富渠道,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脫貧成果。
  • 劉非到雙峰調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婁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非到雙峰縣調研,並主持召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長效機制,以壯大扶貧產業為抓手,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市委副書記華學健參加。
  • 責任踐行者年會圓桌對話|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同時年會還邀請參與公益事業的業界學界資深人士,共同探討如何提升公益效能,塑造美好商業,開展「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藝術介入城市微更新和社區營建」「踐行ESG理念」等議題探討。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明年是鄉村振興和「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發展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
  • 為脫貧攻堅收官、鄉村振興起航插上「東航之翼」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 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面對脫貧攻堅的壓軸大題,東航集團牢記黨 中央、國 務院囑託,高質量、高水平、可持續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 山東青州:廟子鎮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齊步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臻 通訊員 魏奉禎 濰坊報導近年來,青州市廟子鎮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現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齊步走」,帶領廣大群眾在小康大道上闊步前行。今年,通過「一事一議」鄉村振興補短板,全村又進行了戶戶通水泥路提升,基本形成內暢外聯的交通網絡。環境好了,怎樣才能讓集體有收入,困難群眾有錢花?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過去,村裡由於交通和自然條件差,全村無特色支柱產業。群眾靠傳統種養業掙不了錢,紛紛外出打工,很多坡地因此成了雜草叢生的撂荒地。」高雲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