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花淋草、清理枯葉、清掃垃圾……7月14日,一大早,北流市新圩鎮河村的楊繼勤就在村廣場忙開了。還沒到太陽最烈的時候,他後背的衣服已經全部溼透了。
楊繼勤在村廣場澆花。
「前幾天,鹿書記來到我們村,誇了我們的鄉村建設,讓我們深受鼓舞。」楊繼勤憨憨地笑道,今後我們會更加積極參與到鄉村建設中來,把家園打扮得更加美麗。
在玉林廣闊農村,像楊繼勤這樣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農民越來越多。
熱浪頻襲來,熱情更高漲。當前,玉林全市上下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萬眾一心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奮力爭當全區鄉村振興示範市和排頭兵。
有效銜接:
先行先試不等不靠
經初步核驗評估,截至5月31日,現行標準下玉林市剩餘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村已全部達到脫貧摘帽標準,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目標可如期實現。
脫貧攻堅勝利在望,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便成為玉林的一個著力點。
連日來,玉林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玉林市「三清三拆」百日攻堅迎小康大會戰動員部署會議等各種會議,玉林市主要領導到各縣(市、區)調研考察,都離不開一個重要內容: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先行先試,不等不靠。當前,在脫貧攻堅收官和深入推動鄉村振興的窗口期和機遇期,玉林全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結合農業大市的市情和「三農」工作的底蘊底色,玉林按照《關於當前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指導實施意見》的部署要求,從過渡時期的工作推進、工作規劃的設計融合、制度政策的統籌供給、鄉村產業的轉型升級、人才隊伍的有效銜接、數據信息平臺的建設等多個方面細化了工作指導,創新打好配套拳、組合拳的特色動作,結合實際情況先行先試,待中央、自治區關於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最新精神出臺後,再次進行融合推進,著力推進工作體系平穩轉型,實現脫貧攻堅鞏固提高與鄉村振興開局良好的雙重效應,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域推進:
鄉村振興找到突破口
「目前,我們河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已經從2018年的5萬元增加到500萬元,翻了100倍!那天,鹿書記對我們『河村模式』可是充分肯定的!」河村黨委書記陳家平自豪地說道。
從去年開始,河村以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促進土地整治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風貌提升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農民主體參與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河村模式」,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走出以土地綜合整治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河村村民家門口綠植茂盛。
河村村道乾淨整潔,村道兩旁綠樹掩映。
河村的成功「獨唱」,迅速在北流市進而在玉林市形成「大合唱」。
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北流市在不增加財政投入的情況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在2018年仍有29個3000元以下空心村的情況下,快速增加到2019年的平均每村11.09萬元。預計到2020年底,通過此項舉措,該市278個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將達3.5億元,平均每個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25.91萬元。
目前,玉林市以北流市為試點,積極開拓、探索創新自然資源領域土地整治項目服務鄉村振興的模式。通過「規劃設計全覆蓋、三清三拆全覆蓋、打違巡邏全覆蓋、保潔維護全覆蓋」等四個全覆蓋,為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強力保障,對增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農民脫貧增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風貌提升建設等起到積極作用,破解「地從哪裡出」「錢從哪裡來」難題。有力解決鄉村空間布局無序化、耕地碎片化、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環境退化等空間布局問題;解決耕地佔補難、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用地難問題;同時通過項目權限下放,將項目施工費用、項目利潤等轉化為鄉村兩級農民集體收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生態環境提升。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全域新農村建設、全域鄉村風貌改造……當下,玉林正鏗鏘有力地走在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規劃先行:
要經得起推敲得有根
北流市新圩鎮河村積極探索宅基地改革、汙水處理,引進社會資本經營民宿客棧,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空心村」變得旺起來、有人氣。
鵬垌村以鄉村田園風光和明清古村格局為依託,傾力將古村打造為自然、現代與歷史和諧共存的優秀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圖為該村的八音藝人在村口舞臺演奏八音曲目。(記者 陳偉平 攝)
玉州區仁東鎮鵬垌村注重歷史文化傳承及古村落保護,扶持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北流市新圩鎮新圩村群眾自發籌資建起司馬第民宿文化館。
北流市西埌鎮田心村出現首個農民參與、接地氣的美麗鄉村設計院。
……
這些鄉村建設井然有序,得益於規劃先行。
正如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所說:「鄉村規劃關鍵是要經得起推敲,得有根。」
「我們是目前國內第一個農民參與的鄉村設計院。」廣西美麗鄉村設計院建築設計師劉秀娟告訴記者,廣西美麗鄉村設計院在北流市西埌鎮田心村成立以來,一直都按照「把規劃還給鄉村,把設計還給農民」的理念,不斷把設計院打造成為集鄉村設計服務、鄉村建設體系研究、鄉村建設人才培訓、鄉村工匠、返鄉創業基地、鄉村文化展覽傳播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振興平臺。目前該設計院計劃招聘和培養一批鄉村規劃師,爭取北流市每個鎮都配備一名專職鄉村規劃師,方便鄉村規劃落地,推進全域鄉村振興。
「歷史文化就是鵬垌村的根。」玉州區仁東鎮黨委書記謝湛華說,玉州區仁東鎮鵬垌村建設尊重實際,不搞大拆大建,對過去有文化特色的不能拆,儘量修舊如舊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和民俗特色。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玉林將在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打好「特色牌」、念好「土地經」,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用匠心描繪出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建設整潔美麗和諧宜居鄉村。
【來源:玉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