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究竟是什麼樣子?-地球,系外,行星,Kepler-186f...

2021-01-10 快科技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網站,藉助美國航空航天局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數據,天文學家們首次發現一顆地球大小,且位於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

所謂系外行星是指圍繞其他恆星(而不是太陽)運行的行星,而宜居帶則是指恆星周圍距離適中的位置,在這樣的距離範圍內行星的溫度能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從而允許水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於其地表。

此次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編號克卜勒-186f(Kepler-186f),這一發現證實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存在於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之中。

儘管此前便已經在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中發現了系外行星,但它們的大小都至少要比地球大出40%以上,並且要想了解它們的組成物質也將充滿挑戰。此次發現的克卜勒-186f則與我們生活的地球更加相似。

美國航空航天局華盛頓總部天體物理學分部主管保羅·赫茲(Paul Hertz)表示:「克卜勒-186f的發現是最終找到與地球相似的星球的重要一步。

他說:「未來的NASA探測項目,如掩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以及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JWST)等將會找到那些距離最近的巖石行星並確認其成分與大氣組成,從而延續人類對搜尋另一顆地球的不懈追求。」

儘管克卜勒-186f的大小已經知道,但它的質量和組成成分目前仍然未知,不過此前的研究已經暗示像克卜勒-186f這樣大小的系外行星應該是由巖石組成的

SETI(「搜尋地外智慧生命」)研究院的研究科學家、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有關論文的第一作者艾麗薩·奎因塔納(Elisa Quintana)表示:「我們目前只知道有一顆行星上存在生命,那就是地球,因此當我們在太陽系之外搜尋生命,我們就會特別關注那些在各項特徵上與地球相似的星球。找到一顆與地球大小相仿且位於宜居帶的行星正是在這一方向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克卜勒-186f位於克卜勒-186系統之中,距離地球約500光年,屬於天鵝座方向。這個系統中另外還包括4顆行星,它們圍繞運行的恆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一半。這顆恆星被歸類為M型,即紅矮星。這類恆星在銀河系的恆星當中大約佔到70%的數量。

奎因塔納表示:「M型紅矮星是數量最多的恆星。銀河系中最初的生命跡象很有可能就會來自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克卜勒-186f的公轉周期是130天,其接收到的熱量值大約是地球從太陽那裡接收到的相應值的1/3,這就使其位於宜居帶範圍的外側邊緣。

在克卜勒-186f的正午時分站在地表向上看,這裡天空中的「太陽」的亮度大約僅相當於我們地球上太陽即將落下時候的感覺。

美國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下屬灣區環境研究院的研究科學家,有關《科學》雜誌論文的合著者託馬斯·巴克萊(Thomas Barclay)表示:「這顆行星位於宜居帶這一事實並不代表我們確定這顆行星本身就是宜居的。這顆行星地表的實際溫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擁有何種大氣層。」

他說:「因此克卜勒-186f或許可以被視作是地球的堂兄弟,但不是雙胞胎。但它的確在很多方面都和地球很相似。」

克卜勒-186系統中的另外4顆成員是:Kepler-186b、Kepler-186c、Kepler-186d以及Kepler-186。圍繞它們的「太陽」的公轉周期分別是4天、7天、13天以及22天,這樣近的軌道距離讓它們的地表溫度太高,生命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存活。這4顆距離較近的行星的大小也都在地球的1.5倍以下。

接下來的工作將包括接著搜尋真正的「地球雙胞胎」,即那些地球大小,且在宜居帶中圍繞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並且要測出它的化學成分。

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是美國航空航天局首臺擁有觀測地球大小系外行星的探測設備,在其運行期間對超過15萬顆恆星周圍進行了搜尋。

美國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主要負責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地面系統的開發,任務操作以及科學數據分發。JPL則負責整個克卜勒項目的開發工作。科羅拉多州的鮑爾宇航技術公司開發了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飛行系統並與科羅拉多大學合作,對任務操作和控制提供支持。

 

相關焦點

  • 9顆令人驚豔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86f看起來非常像地球
    克卜勒-186f:這顆系外行星看起來非常像地球,但同時又與地球相差甚遠克卜勒-16b:這顆系外行星在它的兩顆母恆星面前,不禁黯然失色克卜勒-20e:它是一顆表面布滿活火山的系外行星,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它的表面溫度高達760攝氏度克卜勒-22b:它是科學家們發現的
  • 系外行星克卜勒-186f可能比預想更像地球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最新研究顯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186f可能比早先預想更像地球,因而可能適合某種形式的生命生存。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日報導,克卜勒-186f距太陽系500光年,得益於穩定的轉軸傾角,行星上可能有季節更替並出現某種氣候。
  • NASA發現最像地球、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Kepler-186f
    雖然渺小的人類仍然掌控不了浩瀚的宇宙,最遠的觸角也仍是在太陽系內折騰,但我們的觀察工作卻始終在推進,研究人員也不會忘記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第二個地球」,不管這樣的星球實際離我們有多遠。Kepler-186f位於天鵝座(Cygnus),離地球大約500光年的距離,應當算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真正與地球相似的行星了,其適於人類居住的各項指數在NASA的研究中都是最高的,結果自然是令科學家們大為歡欣鼓舞。由於Kepler-186f的大小與地球相似,與其恆星間的距離也恰到好處,這也就大大增加了地表存在液態水的可能性。
  • 最怪異系外行星:哥斯拉地球和「火山地獄」
    近似地球質量的氣態行星:這是藝術家描繪的KOI-314c,它是最輕的系外行星,令科學家驚奇的是,雖然這顆行星重量與地球相近,但是直徑卻大60%,意味著它擁有非常密集的氣態大氣層,它環繞一顆昏暗的紅矮星運行,距離地球大約200
  • 天文與太空:盤點可能適合居住的10個系外行星!
    天文與太空:盤點可能適合居住的10個系外行星!科學家利用幾個因素來確定系外行星(一顆繞太陽運行的恆星)是否被認為是適合居住的。主要因素是系外行星的半長軸(從系外行星到它的恆星的平均距離)與恆星的可居住區域的比較。可居住區域是一顆恆星周圍的區域,其中類似地球的行星表面可能有液態水。沒有這種能力,地球就不可能像我們所知的那樣擁有生命。
  • 行星獵手克卜勒·成功和遺憾
    來源:NASA[1]克卜勒探測器告訴我們,系外行星是普遍存在的,類地大小的行星也是普遍存在的;克卜勒探測器也告訴我們,行星系統可以有多麼豐富多彩,傳統的行星形成理論可能亟需修改——我們以為是典型的太陽系,只不過是其中一種情況罷了。
  • 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可能比此前估計的更像地球
    最近,一組國際研究人員證實了一顆距離太陽只有4.2光年的類地系外行星的存在。科學家們利用巖石系外行星的Echelle光譜儀和穩定光譜觀測(ESPRESSO)發現,系外行星Proxima b的質量約為1.17個地球的質量,位於比鄰星的可居住區域,每11.2天圍繞比鄰星運行一次。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宇宙中分布著無數的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星雲等等天體,我們抬頭仰望星空,除了月球,以及太陽系內的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外,滿眼所見的都是宇宙中的恆星,或者是遙遠的星系。
  • 什麼樣的星球才宜居?關於系外行星宜居性探討
    什麼樣的星球才是宜居的?宜居帶的精確定義究竟是什麼?  然而這種更加精確的方法目前並無法被應用到距離遙遠的系外類地行星上去,由於距離太過遙遠,我們無法了解那些系外行星上是否存在雲層或溫室氣體,我們甚至無法確定這些行星是否擁有大氣層!因此,至少在目前的階段,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斷言某顆系外行星是否就一定是符合這種「宜居」定義的。  什麼是系外行星?
  • 天文學家認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可能有季節變化
    克卜勒系外行星探索計劃發現了許多軌道位於星系適居帶內的「超級地球」,這些系外行星具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條件。天文學家近期發表新論文發現,認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的較穩定轉軸傾角使得這兩顆系外行星或者擁有常規性的季節變化以及穩定的氣候,這使得這兩顆此前被發現的宜居星球更有可能成為生命棲息地。
  • 被稱為「行星捕手」,它如何幫助我們找到新地球?
    到銀河系去「歷險」我們在太陽系裡面可以用探測器發射到這個星球上面,去看一看它的地表是什麼樣子。可是太陽系以外的星星離我們那麼遠,我們怎麼來知道一顆行星是不是在那裡呢?這個發現在科學上非常重要,但它對我們尋找地外的文明和生命來說,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我們來走近看一看,這個行星的個頭好像挺大的,它大概有半個木星那麼大,所以它比地球大很多,而且它距離太陽非常近,這就表明它表面的溫度是很高的。
  • 獲得諾獎的系外行星研究:系外行星的今生來世
    答案究竟在哪裡,肯定不能指望佔星術,也不能靠所謂的UFO和外星人的造訪;SETI計劃向深空發射了很多年的信號也沒有什麼收穫。目前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人類需要隱匿自己,不應該大肆向太陽系外發射各種訊息,以免暴露自己被有敵意的比我們人類先進若干年的智慧生物所發現,造成滅頂之災。我們最終還是得依靠尋找太陽系之外的其他恆星周圍的行星來篩選可能的適應外星生物的星球。
  • 地球表兄弟克卜勒-186f行星 或有生命存在
    【科技訊】5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國際天文組織在最新公布發現一個最新的星球,體積與地球大致相同,溫度適宜,行星表面很有可能存在液態水。在已經發現的行星中,是目前已知的最適合人類所知的生命生存條件的星球,很有可能有生命跡象。
  • 天文學家探測到來自系外行星的無線電輻射信號,距地球約51光年
    Turner說:「我們提供了在無線電領域發現系外行星的第一個線索。」「信號來自Tau Bootes系統,該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我們的理由是地球本身的排放。從無線電信號的強度和極化以及地球磁場來看,這與理論預測是一致的。」
  • 20光年內的類地行星
    -95-chance-of-an-earth-like-planet-within-20-light-years/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系外行星的研究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科學家們在3188個系統中確認發現了4296個系外行星,此外還有5634個有待確認。
  • 地球表兄弟克卜勒186f行星引關注 因跟地球差不多大
    這顆名叫克卜勒-186f的行星圍繞一個恆星運行,距地球500光年,跟地球差不多大。就像天文學家解釋的,它圍繞它的恆星運行,距離正好可以使行星表面有液態水。我們知道,這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地球表兄弟與地球高度相似 克卜勒186f行星引關注  但是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家昆塔納通過網絡電話說,它與地球並不完全相同。
  • NASA發布系外類地行星藝術圖:有液態水、溫度大小跟地球相當
    對於不少天文學家來說,大家都在忙著尋找第二個地球,這項工作繁瑣且艱巨。據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宇航局(NASA)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尋找可能適合居住的類地系外行星,現在他們公布了其中一顆這樣的系外行星是Kepler-1649c,它圍繞著紅矮星 Kepler-1649運行,其距離我們的星球約300光年。
  • 580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人類怎麼樣才能飛過去?
    2018年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服役的最後一年,據了解它在服役的三十多年間一直為人類探索太陽系之外的行星世界,數據顯示僅是克卜勒這一架太空望遠鏡就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3000顆行星,並且在其中發現了不少類似木星和地球的星球。
  • 地球的「柔雨」和系外行星的「鐵雨」更喜歡哪一個?
    在浩瀚的宇宙仍有許多有待了解的東西,就比如這期講的系外行星的「奇異性質」。系外行星WASP-76b的表面溫度4350華氏度(2400攝氏度),足以蒸發金屬。其表面溫度,就可以將鐵化為鐵水,甚至下「鐵雨」。
  • 地球的親戚——克卜勒-452b
    克卜勒452b到恆星的距離,跟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相同。NASA稱,由於缺乏關鍵數據,現在不能說Kepler-452b究竟是不是''另外一個地球'',只能說它是''迄今最接近另外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  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它的直徑比地球大60%  克卜勒-452b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行星,它在宜居帶中發現了一顆和太陽類似的G2型恆星(黃色矮星),它圍繞著一顆恆星的表面,這顆行星的表面上聚集著大量的液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