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將張國榮由華星挖角到新藝寶 陳少寶:哥哥這個決定好大膽

2020-09-06 閱港澳

香港樂壇全盛時期除了站在鎂光燈前的歌手明星外,其實有不少幕後推手一直在鏡頭背後默默帶動粵語流行曲的歷史進程。陳少寶,正是在香港樂壇中擔任這樣一個角色,早於70年代以DJ身份入行,由港臺再到商臺再到新城,香港當時最主流的媒體他幾乎都做過。其後他再轉投唱片行業,擔任新藝寶唱片高層,更一手發掘了王菲、Beyond、張敬軒等歌手,亦曾擔任哥哥張國榮的經理人,香港樂壇最光輝的年代,也是在他眼皮底下逐步演化。

陳少寶70年代入行做DJ,由音樂節目開始做起,幾乎整個人生也跟唱片結緣

身為商臺六啤半成員之一,入行初期他已經有一個叫「唱片蟲」的稱呼,之後過檔新城,音樂圈幾乎每個人皆以「Dr. Music」來稱呼陳少寶。無他,全因陳少寶熟悉全球的音樂產業,你跟他聊摩城唱片的故事,他能一字不漏地講出個中歷史,連他自己也自豪道:「我生出來就是做音樂的。」最初由知名樂評人左永然提攜入行,當年做電臺播歌特別單純:「年輕的時候我都好反叛,流行榜的歌我就當然留給其他人播,我就要播自己喜歡的歌。」這裡正好說出了一個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事實,在電臺播歌,其實是有歌單的,所謂的流行榜排行正是依據電臺當時打歌的歌單而定,當然每間電臺也有它訂立歌單的準則,當中亦牽涉了與唱片公司的關係,故此DJ播歌,並不是完全自由。

入行初期,陳少寶有一個稱號叫「唱片蟲」

加上後來香港樂壇百花齊放,歌手偶像之間的爭鬥,就連做DJ也要自己留神。打個比喻,當年張國榮、譚詠麟鬥個火紅火綠,粉絲也會看看DJ有沒有偏心,稍一不慎就招來投訴。陳少寶坦言當年在商臺工作時,也會受到流行榜的制肘:「在商臺多多少少都要播流行榜的歌,不過臺長俞琤對我很好,他說就算陳少寶播流行曲,也是播特別點的流行曲,不一定要Top 10,針對我的形象給我發揮,所以我算是很幸福的。這麼多年來我做節目,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列表要播放什麼。」反之,陳少寶透露,在六啤半出現前,其實電臺沒有所謂播放列表,這項指標其實是六啤半在電臺界開創,而他正是當時負責整合playlist的成員之一,他笑言:「大家可以想像到當年的廝殺場面有多精彩,走到房間裡,要播放什麼歌曲,大家聽你的,但是大家都會拿出各自的喜愛來討論。」

少寶哥表示,其實電臺的Playlist文化,是由商臺六啤半開創

電臺工作以外,陳少寶的職業生涯中,更大成就必定要數到他在唱片公司擔任高層的日子,將張國榮挖角到新藝寶唱片正是其中之一。他回想:「當年張國榮由華星轉過來新藝寶是一件很大膽的事,因為當時新藝寶是一間小公司,而華星是讓他紅起來的公司。當時他做這個決定,是因為他有他的音樂夢想,張國榮知道自己如果繼續在華星,公司只會給差不多一樣的歌曲他唱,所以他決定是時候換一個新環境,最後決定來新藝寶。」

陳少寶又透露,當年哥哥願意轉會有幾個因素,第一是因為他拍了新藝城的電影《英雄本色》,帶領他在電影上有更好發展,而新藝寶正是新藝城旗下的唱片公司;第二是因為陳少寶當年仍在電臺做DJ時,曾多次接觸哥哥,哥哥也知道陳少寶對音樂有所追求,結果一拍即合,初次合作便做了一首《無心睡眠》,至今仍然經典。

雖然現在已回歸DJ生涯,但陳少寶亦曾發掘了不少巨星

不過或許大家未必留意到,陳少寶回歸電臺行業以來,鮮有在節目中播放張國榮的音樂作品,即使現時在香港電臺主持星期日凌晨節目《Sunday任我行》,播放的歌曲也是以英文為主,對此他有兩個解釋:「第一,有好多人播中文歌,我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做類似的事情;第二,其實我做過唱片行業,對好多歌手都有很多不同的感覺,如果要我播張國榮的歌,我想大家未必明白,我不是多愁善感,但這件事對我來說的確不過癮,因為我好自然會想起當年跟他做歌的情景,甚至每首歌跟他都爭執過。」陳少寶坦白,自己並不是一個喜歡懷舊的人,即使目前在電臺擔任音樂節目,也會偏向選擇經典作品的重製版播放。

提起哥哥張國榮,少寶哥也會忍不住眼溼溼

相關焦點

  • 親手將張國榮由華星挖角到新藝寶 陳少寶:哥哥這個決定好大膽
    陳少寶,正是在香港樂壇中擔任這樣一個角色,早於70年代以DJ身份入行,由港臺再到商臺再到新城,香港當時最主流的媒體他幾乎都做過。其後他再轉投唱片行業,擔任新藝寶唱片高層,更一手發掘了王菲、Beyond、張敬軒等歌手,亦曾擔任哥哥張國榮的經理人,香港樂壇最光輝的年代,也是在他眼皮底下逐步演化。
  • 陳少寶:港樂背後的男人
    此後的18年時間裡,這個自稱「什麼都不懂」的電臺名嘴助推張國榮從高峰走上巔峰,挖掘了王菲、Beyond、張敬軒等香港樂壇舉足輕重的歌手/樂隊,成就了一段讓整個香港樂壇都為之洶湧的推星、造星旅程。近日,陳少寶的自傳《音樂狂人》在廣州出版,識廣也和陳少寶進行了一次深談。縱橫樂壇二十載,陳少寶既是香港樂壇黃金時代的締造者,也是千禧年後香港樂壇由盛轉衰的親歷者。
  • 王菲、張國榮背後「推手」親歷的香港樂壇20載 | 9·6陳少寶《音樂狂人》籤售分享會
    當然,陳少寶在新藝寶的成名戰是幫助張國榮走向事業巔峰。1986年張國榮離開TVB的華星,籤約新藝寶被視為香港樂壇史上轟動的一次跳槽。在陳少寶的策劃下,張國榮第二年出的大碟《Summer Romance 87》成為銷量冠軍。陳少寶去日本為張國榮量身定做的主打歌《無心睡眠》也拿下1987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的金獎。接著,《倩女幽魂》、《情難自控》、《沉默是金》……一首又一首經典歌曲在他們的默契配合下誕生。
  • 崩潰的陳淑芬:用衣服遮蓋張國榮遺體,保全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011981年,出道多年的張國榮始終不紅,於是被公司解約。而這個時候,張國榮則遇到了對自己一生事業起到最大幫助的人。這個人就是陳淑芬。彼時,陳淑芬正好加入了剛組建的華星唱片,正是用人之際。而此時,陳淑芬選擇離開華星,創立了自己的經紀公司。陳淑芬的離開,讓約滿的張國榮問也不問就跟著她走了。因為此時的陳淑芬,實際上就已經算是他的經紀人了。隨後,張國榮轉投到了新藝寶,陳淑芬說主要看中了這裡自由度大。
  • 陳少寶做客56網《音樂下午茶》談與鄧紫棋過往
    5月4日,由陳少寶發起的「開心約定好歌手」群星演唱會將在廣州國際演藝中心舉行,華語歌壇炙手可熱的鄧紫棋、周筆暢、林俊傑等屆時將一一登臺獻唱。近日,陳少寶在接受56網《音樂下午茶》專訪時,聊起了眾多與他合作過的巨星往事,以及與人氣飆升的小天后鄧紫棋的不解之緣。
  • ​報名|「音樂狂人」陳少寶與香港樂壇的二三事
    1985年,陳少寶進入新藝寶唱片任職,那個時候,還是許冠傑所代表的粵語歌曲剛起步的時代。但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陳少寶第一顆慧眼所識的「珠」,卻是「大陸妹」王菲。1987年前後,「97香港回歸」是許多香港人飯局上的談資,陳少寶隱約覺得,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契機。當時,好友戴思聰打電話給他,推薦了只有17歲的王菲,「一個小女孩,唱歌很好,但一句粵語都不會說。」
  • 陳淑芬:用衣服蓋住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後來陳少寶回憶說:「當時所有的人跟瘋了一樣,這張片子很黑暗,寫得好像有人快死了一樣,現在看是個巧合。」陳少寶說張國榮那個時候狀態已經不是太好了。2003年4月1日,陳淑芬和張國榮約好一起吃飯。途中,張國榮給陳淑芬打電話說:「我想趁這個機會看清楚一下香港。」陳淑芬聽完這句話,立馬察覺到不太對勁,就立刻搭車前往文華酒店門口。
  • 張國榮的故事(八)一怕緋聞,二怕阿倫
    雖然被人一噓再噓,但張國榮似乎已經適應並習以為常了,就像利智所說,「把噓聲當作歡呼聲,會令自己好過些」。這番話似乎有點阿Q,但仔細一想也不是沒有道理,要想在娛樂圈生存,心胸開闊是首要的心理條件,凡事較真,到最後只會讓自己更難做。
  • 張國榮、梅豔芳、陳奕迅、鄭秀文、楊千嬅…他們都來自「華星」
    上個世紀80、90年代香港出版的唱片幾乎三分之一都印有這個唱片標誌,它就是華星唱片。華星唱片,在香港樂壇歷史上,曾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輝煌:公司籤下的第一位男歌手是張國榮;「四大天王」中有三人在他家呆過,出身無線藝員訓練班的劉德華與郭富城,先後加盟華星,黎明則是通過「新秀歌唱大賽」奪得季軍拿下華星的合約。
  • 張國榮曾教王祖賢嘴塞火 "哥哥"稱呼最早是女方叫
    【《倩女幽魂》】 二十四載路隨人茫茫    2011年4月22日,由葉偉信執導,古天樂、劉亦菲、餘少群主演的新版《倩女幽魂》在國內上映,相比由徐克監製、程小東執導,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87版《倩女幽魂》,葉偉信選擇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將老版中由午馬飾演的「燕赤霞」一角作為主角,並讓「燕赤霞」與「聶小倩」上演了一段刻骨之戀,餘少群飾演的
  • 張國榮事業低潮時曾問自己,不會到28歲才紅吧,誰知道奇蹟發生了
    對於張國榮來說,黎小田是他前半生最重要的音樂人之一,他即是張國榮的老闆,又是張國榮的老師和乾爹。當年他針對張國榮音域開闊的特點,建議他採用陰鬱的低音唱歌,於是有了那首真正令他大紅大紫的《風繼續吹》,很多內地歌迷也是由此認識他。
  • 張國榮身後留下遺產4億 唐唐獲贈2億元
    1977年張國榮在麗的電視(亞視前身)主辦亞洲業餘歌手大賽上取得第二名後,與麗的電視籤下5年合約,成為一個綜合性節目的主持人。1982年,張國榮轉投無線電視,加盟華星娛樂唱片公司,開始他的歌唱事業。1983年,張國榮首張個人唱片《風繼續吹》由此成為偶像級歌手;1984年,《MONCIA》唱片銷量逾20萬張;1987年,他離開華星轉投新藝寶唱片公司。
  • 陳淑芬:最終守護著張國榮遺體,維護哥哥最後的尊嚴,為她點個讚
    張國榮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拜託陳淑芬去「接」他,最終就是這個哥哥背後的女人守護了他的遺體,維護了張國榮永恆的星光。然而,巨星隕落給陳淑芬帶了無盡的自責,她拒絕粉絲的讚譽,至今都在希望能重回當年那一刻。金字招牌的娛樂圈伯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期。陳淑芬三個字是代表能聚集所有一線流量的象徵。
  • 陳少寶:離開你的小房間,來到我的大舞臺吧!
    這個世界不缺少千裡馬,少的只是伯樂而已。
  • 張國榮發掘者陳少寶的黑膠唱片音樂夢(圖)
    提起陳少寶,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香港名嘴主持,或是發掘並籤約張國榮、許冠傑、王菲、Beyond等的「Dr.Music」(音樂博士),卻很少人知道,陳少寶原來是一名黑膠發燒友。早前,在北京路225概念會所的黑膠展上,就展示了由他專門收藏的、高達100多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搖滾音樂黑膠碟。  另類黑膠玩家  相對於追逐頂級音效,欣賞封面設計也是一種「玩黑膠」的方式  不得不承認,收藏黑膠碟是種有門檻的愛好。正如陳少寶所言,「沒有頂級的硬體,聽不出黑膠的好處。」
  • 帶你三十秒了解"哥哥"張國榮的一生!
    在這個時候,他還出演過一些影視作品,可在劇中也都是跑龍套的角色。出道幾年還是不溫不火,所以公司就與他解約了。在1981年,陳淑芬加入華星唱片公司,公司剛成立正是用人之際。而陳淑芬在聽過張國榮的唱片之後,發現他是個可造之材。
  • 張國榮從未曝光作品《飛機師的風衣》
    《飛機師的風衣》也曾收錄在張學友1986年《相愛》專輯中,但張國榮唱的應該只是為華星唱的 Demo版,準備發行,恰好適逢當時張國榮與華星約滿,由於受譚張爭霸的風波的影響,張國榮並沒有選擇與華星續約,而跳槽籤約新藝寶,此歌就封存沒有正式發表。
  • 張國榮冥壽這天發新歌!這種重製,你喜歡嗎?
    例如,今年環球唱片就打的一手好算盤,打算把哥哥在環球年代的經典名作進行重製,並推出全新重置專輯 《REVISIT》。,試圖用新老音樂人的合作來讓張國榮的歌曲具有不同色彩。據梁榮駿所說,他在過往的錄音聲帶中,意外發現了當年張國榮錄製《春夏秋冬》時,有另一個版本未有選用,於是新版《春夏秋冬A Balloon’s Journey》用上這個從未曝光的聲帶。
  • 41年前,那個蹦蹦跳跳唱著《美國派》的張國榮
    音樂上,轉投華星唱片,後加入新藝寶。《風繼續吹》、《Monica》推出即紅,一首《有誰共鳴》拿到十大勁歌金曲金獎,開啟「譚張爭霸」的局面。八十年代的張國榮,是守得雲開見月明。星光終於閃耀,財富聲名一樣不落,光輝倍增,盛名之下,煩惱也倍增。歌迷之間爭鬥不斷,媒體捕風捉影式的報導,個人生活的缺失,對名利場的厭倦,讓他決定離開。90年代,風再起時。《阿飛正傳》拿到金像獎影帝,《霸王別姬》更是享譽國際,一舉拿下金棕櫚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