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發掘者陳少寶的黑膠唱片音樂夢(圖)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提起陳少寶,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香港名嘴主持,或是發掘並籤約張國榮、許冠傑、王菲、Beyond等的「Dr.Music」(音樂博士),卻很少人知道,陳少寶原來是一名黑膠發燒友。早前,在北京路225概念會所的黑膠展上,就展示了由他專門收藏的、高達100多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搖滾音樂黑膠碟。

  另類黑膠玩家

  相對於追逐頂級音效,欣賞封面設計也是一種「玩黑膠」的方式

  不得不承認,收藏黑膠碟是種有門檻的愛好。正如陳少寶所言,「沒有頂級的硬體,聽不出黑膠的好處。」他說,現在中國的黑膠玩家,主要是上世紀90年代經濟起飛先富起來的一批「發燒友」。

  一隻普通的黑膠碟,生產成本要70元-80元,售價可達300元,絕版碟的炒價更是無法估量。「比起歌曲本身,黑膠玩家更樂於辨析其中的聲音,這就對音響硬體要求非常高,好的音響上百萬元,一點都不出奇。」一位專業黑膠玩家曾如此告訴記者。

  不過,這種追求高級音質的黑膠「發燒友」的高端大氣作風,似乎讓陳少寶這位黑膠收藏愛好者顯得有點另類。陳少寶說,自己並不是一個沉迷於追逐頂級音響聲效的「發燒友」,他認為,欣賞封面設計、感受創意和靈感也是一種「玩黑膠」的方式,因為,「從過去到現在,做人最重要是有夢想,實現夢想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創意。」

  黑膠碟的創意

  黑膠碟封面體現出時代的精神,完全是用做藝術品的創意去做的

  陳少寶說,對於黑膠玩家,一隻黑膠碟跟大戶人家的小姐一樣,不僅看長相,還要看出身。「現在生產黑膠碟的工廠全球只有幾間,主要集中在德國和日本」,玩家對哪個工廠的出品非常講究。

  在採訪中,他多次提到:「這麼多人來看黑膠碟展,很意外很驚喜」。面對黑膠碟受到眼下年輕人冷遇的」窘態「,他心態很是坦然,「任何事物都有式微的一天」,現在有CD、有網上直接下載的MP3、有手機,人們大多通過這些方式聽音樂,不需要再千辛萬苦地去弄來一張黑膠了。「可是,在那個充滿創意的年代(註:陳少寶指的是上世紀70年代)流傳下來的一隻黑膠碟,不僅僅只有音樂具有收藏價值,它上面的設計和包裝,都包含了那個時代的歷史和精神。」

  陳少寶指出,現在工業流水生產的CD碟片,為了大批量製作的成本和便利,大多都是平面設計,「黑膠碟封面不乏複雜的鏤空、多重摺疊、立體效果等,還有跟當時名家的合作,完全是用做藝術品的創意去做的。」

  他與他的音樂夢

  陳少寶告訴記者,在香港,很多愛好音樂的年輕人都會在某工業大廈裡,租下一個單位作工作室或者BAND房。而他,就租下了一個7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來存放著他珍藏的上萬隻黑膠碟。「這在香港愛好音樂的年輕人裡是很潮的事情。」

  他說,時代一直在變化,潮流也在變,「純粹隨著時間走的叫潮,有方向地走才叫做潮流。現在的音樂界,有很多有才華的年輕人,卻並沒有能夠像四大天王時代那樣製造出潮流的人」。他指出,廣州是一個粵語歌基礎很堅實的地方,所以,他正計劃在粵港發展新的年輕藝人組合,「我希望例如是兩三個廣州人,加一個香港人這樣的組合,看看有什麼新意思。」

來源:金羊網

相關焦點

  • 王菲、張國榮背後「推手」親歷的香港樂壇20載 | 9·6陳少寶《音樂狂人》籤售分享會
    當然,陳少寶在新藝寶的成名戰是幫助張國榮走向事業巔峰。1986年張國榮離開TVB的華星,籤約新藝寶被視為香港樂壇史上轟動的一次跳槽。在陳少寶的策劃下,張國榮第二年出的大碟《Summer Romance 87》成為銷量冠軍。陳少寶去日本為張國榮量身定做的主打歌《無心睡眠》也拿下1987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的金獎。接著,《倩女幽魂》、《情難自控》、《沉默是金》……一首又一首經典歌曲在他們的默契配合下誕生。
  • 文藝 | 張國榮 黑膠唱片珍藏展
    ,作為個時代的印記,在香港流行樂壇裡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黑膠唱片裡記錄的聲音,在一定程度上高度還原了本聲,近乎於未經處理過的錄音原聲,期失真率非常低。優質的黑膠唱片機,播放出來的聲音更加近乎於原聲。張國榮留下了非常多有些的黑膠唱片,在廣州別野展出了近百件哥哥的黑膠唱片,其中包含電臺版和親筆籤名唱片,非常珍貴。
  • ​報名|「音樂狂人」陳少寶與香港樂壇的二三事
    而這些樂壇大咖的成名之路上,都無一例外的有一個人的身影,他就是被稱為「金牌伯樂」的陳少寶。 曾捧紅張國榮、王菲、Beyond等大咖。他曾擔任寶麗金、環球等大唱片公司的高管,也是公認的「香港最會賺錢的經紀人」。 有人說,只要給陳少寶一杯咖啡,關於香港流行音樂和歌手的那些事,他可以給你講三天三夜。
  • 親手將張國榮由華星挖角到新藝寶 陳少寶:哥哥這個決定好大膽
    Music」來稱呼陳少寶。無他,全因陳少寶熟悉全球的音樂產業,你跟他聊摩城唱片的故事,他能一字不漏地講出個中歷史,連他自己也自豪道:「我生出來就是做音樂的。」最初由知名樂評人左永然提攜入行,當年做電臺播歌特別單純:「年輕的時候我都好反叛,流行榜的歌我就當然留給其他人播,我就要播自己喜歡的歌。」
  • 親手將張國榮由華星挖角到新藝寶 陳少寶:哥哥這個決定好大膽
    陳少寶,正是在香港樂壇中擔任這樣一個角色,早於70年代以DJ身份入行,由港臺再到商臺再到新城,香港當時最主流的媒體他幾乎都做過。其後他再轉投唱片行業,擔任新藝寶唱片高層,更一手發掘了王菲、Beyond、張敬軒等歌手,亦曾擔任哥哥張國榮的經理人,香港樂壇最光輝的年代,也是在他眼皮底下逐步演化。
  • 陳少寶:港樂背後的男人
    此後的18年時間裡,這個自稱「什麼都不懂」的電臺名嘴助推張國榮從高峰走上巔峰,挖掘了王菲、Beyond、張敬軒等香港樂壇舉足輕重的歌手/樂隊,成就了一段讓整個香港樂壇都為之洶湧的推星、造星旅程。近日,陳少寶的自傳《音樂狂人》在廣州出版,識廣也和陳少寶進行了一次深談。縱橫樂壇二十載,陳少寶既是香港樂壇黃金時代的締造者,也是千禧年後香港樂壇由盛轉衰的親歷者。
  • 陳少寶借《音樂狂人》再現粵語樂壇流金歲月
    金羊網訊 記者甘韻儀、實習生李華詩報導:「大家好,我是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的陳少寶……」5月28日,香港資深音樂人陳少寶個人自傳《音樂狂人》新書發布會在廣州開發區舉行,現場釋放一個信息,《音樂狂人》網臺劇拍攝基地落戶中新知識城,以中新知識城為拍攝地,還原當年香港加利大廈大火前寶麗金公司的錄音棚,把人們熟悉的香港歌星當年錄歌的場景再現,並以此為平臺打造文化
  • 陳少寶做客56網《音樂下午茶》談與鄧紫棋過往
    陳少寶做客56網《音樂下午茶》談與鄧紫棋過往   他是一個對流行音樂充滿熱忱的智者,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為香港樂壇開啟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成功推展及發掘許冠傑、張國榮、王菲、Beyond、李克勤及張敬軒等歌手
  • 資深音樂人陳少寶講述王菲往事
    資深音樂人陳少寶講述王菲往事金羊網  作者:龔衛鋒  2019-07-21 曾一手捧紅王菲、張國榮等歌手,並推出「左麟右李」的香港資深音樂人陳少寶,前晚攜自傳《陳少寶樂壇故事——音樂狂人》來到廣州...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海口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老陸珍藏的張國榮專輯老陸珍藏的蔡琴專輯老陸展示黑膠唱片滿牆都是黑膠唱片本報訊 前不久,偶像天王周杰倫宣布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黑膠唱片套裝發行,不少音樂評論稱,這位偶像天王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潮。
  • 張國榮身後留下遺產4億 唐唐獲贈2億元
    另外,因為好朋友林青霞送了Esprit的貴賓卡,張國榮近年來也成了Esprit的常客,並因在Esprit揀選服裝而認識緋聞男友Kenneth。  哥哥的身後事  張國榮驟然殞落,惹起歌迷無限哀思,只有從熒幕片段中寄情於他生前的音樂、電影。幾天來,香港無論大小唱片公司,都出現搶購張國榮的唱片及電影,一些影音公司宣布脫銷。
  • 香港流行歌曲黑膠唱片 的價值與版本初探 (中)
    例如關正杰形象正面、歌藝正氣,許冠傑形象鬼馬、生性灑脫,如果關正杰唱許冠傑的歌,或者許冠傑唱羅文的歌,顯而易見不太合適。當然,張國榮《Salute》專輯的翻唱得到廣泛認同,其中主打歌《滴汗》被演繹得恰到好處,賦予該歌新的性格與氣質,使其重新煥發生命力,該唱片的價值得到重新發現,價格也從幾十元一直炒到目前的幾千元,可以認定張國榮的演繹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同。
  • 黑膠唱片是數位音樂時代的「文藝復興」嗎?
    從12月11日到12月17日,共售出了144.5萬張黑膠唱片,這是自1991年Nielsen Music / MRC Data開始統計音樂銷售以來黑膠唱片的最高點。英國2020年的黑膠唱片銷售額達到1億英鎊,是1990年以來的最好成績。數位音樂盛行的當下,黑膠唱片是否真的迎來了「文藝復興」?同時,當黑膠作為一門生意,它又該如何在情懷與商業間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 關於黑膠唱片的一些問答
    黑膠唱片黑膠唱片是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格式。
  • LP黑膠唱片入門——一個黑膠人的自白
    回想開始之時,有一日,無意中經過一個黑膠唱片店,播的是張國榮先生「童年時」SALUTE專集。我自己收藏了一張這專集的CD,但一聽之下,驚覺效果完全不同。這黑膠唱片的聲音溫軟纏綿,聲聲切切,讓人難捨難離,兼唱片包裝精美,封套31釐米見方,視覺效果不同CD之小巧,內裡之大本歌書,哥哥風採躍然眼前,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 預訂許巍黑膠唱片,需要知道的事
    什麼是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是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格式。 33又三分之一轉:LP密紋唱片,每面大約可錄6首歌 45轉:EP細碟,每面只能錄一首歌 78轉:SP粗紋唱片,每面可錄約4分鐘 拋開各種技術參數不談,在發展至今的各種音樂記錄材質唱片、磁帶、CD中,LP的音質最接近原聲,是愛樂者所追求之境界。
  • 7張唱片緬懷張國榮|斯人已逝,音樂長流
    當時的張國榮正處在事業的起步階段 , 正在忍耐著默默向上遊 ,雖然充滿鬥志 , 但也散發出淡淡的無奈 。 奮鬥中的人生無疑是最值得紀念的 , 更何況是張國榮? 這張唱片的封套設計實在出色。張國榮是一個天生的演員,做這些動作時,他的表現很『放』」;相片以不正統的擺法,打斜對角,加強舞臺動感;為方便樂迷不打開封套也能分辨得出唱片的顏色,封套還特意設計用筆觸挖空一撇。
  • 黑膠唱片
    音樂在沒有載體傳播的年代只有現場版,隨著音樂載體的發明,世界留下了聲音今天說的是一個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載體-黑膠唱片1887年德國發明家愛米爾-貝利納(Emile Berliner)設計出了薄形錄音圓盤,取代了愛迪生十年前發明的管狀錄音圓筒,自此唱片誕生了1945年英國臺卡公司使用新技術擴展高頻錄音範圍,有了78轉/分的粗紋唱片
  • 香港資深音樂人陳少寶自傳《音樂狂人》在廣州首發
    祝賀 攝   中新網廣州5月28日電 (記者 索有為)香港資深音樂人陳少寶個人自傳《音樂狂人》新書發布會,5月28日在廣州市黃埔區勵弘文創旗艦園報告廳舉行。  發布會由廣東人民出版社、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拷貝威智慧財產權運營(廣東)有限公司等機構聯合主辦。《音樂狂人》發布會現場。
  • 黑膠唱片發音原理|黑膠唱片,怎麼把聲音留住的呢?
    1931年,也就是現在發燒友們口中的LP唱片的誕生之年,在這之後,黑膠唱片作為一種音樂載體,開始獨領風騷風靡了整個20世紀,即使21世紀被數碼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