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

2021-02-25 豆鯊工作室

音樂在沒有載體傳播的年代只有現場版,隨著音樂載體的發明,世界留下了聲音

今天說的是一個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載體-黑膠唱片

1887年德國發明家愛米爾-貝利納(Emile Berliner)設計出了薄形錄音圓盤,取代了愛迪生十年前發明的管狀錄音圓筒,自此唱片誕生了

1945年英國臺卡公司使用新技術擴展高頻錄音範圍,有了78轉/分的粗紋唱片

1948年,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發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單面可錄音時間將近30分鐘。這種新唱片被稱為Long-Playing,現在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

其實,黑膠唱片正確的稱呼是Vinyl (乙烯基),這是各種規格唱片的總稱

早期壓制黑膠唱片的母盤是用蠟膜刻成的,發展早期的黑膠唱片因此被稱為Wax ,現在很少有人會這樣稱呼黑膠唱片

Records也是黑膠唱片的一種習慣稱呼。黑膠迷認為只有賣黑膠唱片的店才算是Record Store(唱片商店)

黑膠唱片的厚度為0.8毫米到2.2毫米;重量在80-220克

因為黑膠唱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Vinyl (乙烯基)而唱片的顏色通常為黑色,所以會得名「黑膠唱片」,不過也有較小一部分的黑膠唱片是彩色的

唱片發展初期,唱頭製作和唱片刻紋技術還不夠發達,只能以提高轉速增長音軌來保證頻率響應,所以最初的黑膠唱片轉速定為78轉/分鐘,這也成為了當時的標準,所以被叫做Standard-Playing,縮寫為「SP」。

78轉/分的高轉速,使得錄音時間受限,78轉的SP唱片每面只能記錄5分鐘左右的音頻信息

唱頭的製作和唱片刻紋技術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不斷提高

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轉/分的唱片記錄時間可達30分鐘左右,LP出世了!

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目前在整個黑膠唱片的發展史中持續時間最長,發行量最大,聲音品質最好。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可以說是黑膠唱片的發展頂峰

45轉的唱片通常用於灌錄流行歌曲,每面一曲。也有少數錄有古典小品的45轉唱片。唱片製造商給45轉唱片定義為 Extended Playing,縮寫為「EP」,意在相對於SP時間延長了

1977年,美國發射的「旅行者1號」太空船上搭載了一張銅質磁碟唱片,唱片內記錄了55種人類語言錄製的問候語和各類音樂。外徑為12英寸,鍍金表面,內藏金剛石留聲機針,這意味著即使是十億年之後,這張唱片的音質依然和新的一樣,這張唱片是世界上最耐用最長壽的唱片

黑膠唱片放唱的過程中是有磨損的,只要系統調校正確,磨損的程度是很小的

二十世紀唱片發展到巔峰,同時期的還有一批無與倫比的音樂演奏家。時光總是不等人的,傑出的音樂家也會逐漸消失。幸而有唱片能夠記錄那個時代輝煌而美妙的聲音

黑膠唱片留下的不只是音樂家精湛的技藝,還有那個時代的錄音技術、唱片生產技術、美學設計等專屬於那個時代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符號

一張黑膠唱片帶來的歷史感、儀式感或許就是現在人們再次喜歡上的原因吧

後臺留言你感興趣的博物話題或有趣提問,

我們會儘可能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微博關注 @D姑娘早安 @豆鯊工作室 與我們實時互動吧!

相關焦點

  • 【談黑膠】黑膠唱片的「顏值」
    黑膠唱片的尺寸黑膠唱片直徑常見10英寸和12英寸兩種規格,前者大量用於錄製流行音樂,錄音時間較短,一面一般只能容納一首歌曲,早期飛利浦、德律風根 (Telefunken)等廠牌出版的單聲道LP也有採用此尺寸。
  • 中國唱片重啟黑膠唱片生產線 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
    據新華網上海消息,5月9日,剛剛完成從中國唱片總公司整體改制更名的「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在滬宣布,推出中國唱片黑膠復興計劃,時隔20年後在上海重建黑膠唱片生產線,正式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中唱集團總經理樊國賓介紹說,在上海市文創資金的支持之下,中唱集團從德國引進了一條由全自動黑膠唱片壓片機、刻紋聲學系統及母版製版系統組成的生產線。5月9日,這條黑膠生產線在上海虹漕路421號正式投入生產運行。中國黑膠復興計劃也隨之啟動。
  • 黑膠唱片的歷史
  • 黑膠唱片發音原理|黑膠唱片,怎麼把聲音留住的呢?
    黑膠唱片的發音原理(來源:科普中國)黑膠唱片,屬於純物理髮聲,發聲時主要依靠唱針磨擦唱片的片紋:唱片片紋在唱片內成45度,一邊左一邊右,唱針就磨擦這些片紋而發聲。黑膠唱片的實質是用磁記錄聲信息的過程。用磁來記錄信息是一種常見的信息記錄方式,比如磁帶、磁卡、磁碟。
  • 黑膠唱片也是藝術品!
    黑膠唱片「從裡到外」都散發著藝術的氣息,如果你想收藏一些有格調的藝術品,不妨先從一張黑膠唱片開始。黑膠唱片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從錄音剪輯到製作母盤,最後壓膜批量生產而成。正是由於黑膠這種模擬記錄的形式,使製作出來的唱片與母盤記錄的內容一致,所以有了高保真的特性。聽過黑膠唱片的人都是這樣評價它的:溫暖、細膩、豐富、無可取代。所以黑膠的好音質是人們迷戀它的原因之一。
  • 黑膠唱片咖啡廳復活
    記者 張瑜杭州和睦路2號元谷創意園內有家咖啡店,咖啡口味不好說,但二樓一間40多平方米的小房間卻非常獨特——一套專業的黑膠唱片播放器、2000多張黑膠唱片,是一間地道的黑膠唱片聽音室。黑膠唱片是在20世紀風靡全球的音樂格式,但唱片不易保存、攜帶,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慢慢消失。
  • 認識、了解黑膠唱片
    (LP) 黑膠唱片是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格式。從你78歲的祖母到45歲的獨身者,黑膠因為聽覺上感覺更保真而且更便宜所以完美的涵蓋了所有年齡段的人。儘管黑膠仍被DJ們和電臺所使用,但是它們已經降級為了車庫裡的處理品。黑膠又稱LP,long play, 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
  • 「黑膠唱片」到底是啥?
    上一期入門三十三問,我們講述了黑膠唱片是不是有錢人的遊戲。在後臺留言中,我們發現不少朋友對黑膠唱片有著極其模糊的認知,比如把膠木唱片與乙烯基唱片、SP與LP混為一談。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黑膠唱片」到底指的什麼?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今年是歌手周杰倫出道20年,他將於11月6日推出經典專輯黑膠唱片,供樂迷珍藏。14張黑膠唱片,預售價格超7000元,仍然有不少粉絲忍不住「剁手」。潮流總是在輪迴,數字時代的年輕人,扔掉了MP3和iPod,習慣了在網上聽音樂,如今為何又愛上了父輩們聆聽的黑膠唱片?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原標題: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今年是歌手周杰倫出道20年,他將於11月6日推出經典專輯黑膠唱片,供樂迷珍藏。14張黑膠唱片,預售價格超7000元,仍然有不少粉絲忍不住「剁手」。
  • 黑膠唱片收藏回歸潮流
    原標題:黑膠唱片收藏回歸潮流  這是一個懷舊的年代!漸漸淡出人們生活的黑膠唱片再度回歸潮流,煥發出經久不衰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發燒友加入收藏隊伍。  由於黑膠唱片生產的技術、設備、原料等都已經極為稀有,因此市場上不存在出現黑膠唱片的仿品、贗品的情況,在購買時也免去了識別真假的程序。
  • 淺談黑膠唱片 Vs CD唱片的差異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拉到文末點「在看」哦)大部份的人都受CD s/n比大於90db、大於黑膠唱片的教導, 誤以為CD的音樂動態一片定優於黑膠唱片
  • 為何黑膠唱片長久不衰?
    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又稱密紋唱片或LP唱片,多為不透明的黑色,也有一些呈現半透明的茶褐色、黃色、螢光、白色、綠色等。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最早的黑膠唱片為每分鐘78轉的單聲道唱片,上世紀60年代後發展為每分鐘33轉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
  • 黑膠唱片的工作原理
    黑膠唱片現在玩的人越來越多,聲音確實很好聽,它是理想的音樂重播介質。我們首先簡單說一下黑膠唱片是如何刻出來的,音樂是如何附著在唱片的溝槽中的。可見,製作黑膠唱片沒有任何添油加醋,音質是否還原度高直接和母帶有關,當然和刻片的角度也會有一定的關係,越精準的刻片聲音也是越好的。而在重播黑膠唱片時,其實是儘可能還原了刻片的過程,例如唱頭的唱針在溝槽中循軌摩擦,模仿刻片頭讀取音樂信息,經過唱頭轉換成電壓電流的形態,然後通過後端唱放、升壓牛和功放進行信號放大,最後使得音箱單元震動發出聲音,這就是我們聽到的音樂了。
  • 關於黑膠唱片的一些問答
    我國的情況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我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目前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
  • CITYSPY:黑膠唱片之魅
    北京,798藝術區,七星西街的巷道最深處,扭頭會看見放著巨大留聲機的櫥窗,背景牆上的黑膠唱片用相框裝裱好,推開用黑膠唱片貼著的沉重的門
  • 黑膠唱片|古典名盤
    天使唱片 美版 立體聲黑膠LP 35686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與管弦樂協奏曲 作品35】 內森·米爾斯坦:小提琴 威廉姆·斯坦伯格:指揮 匹茲堡交響樂團   品相9成新 360Capitol唱片 美版 單聲道 黑膠LP8313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與管弦樂隊協奏曲/內森·米爾斯坦:小提琴 威廉姆·斯坦伯格:指揮   匹茲堡交響樂團 品相9成新 390
  • 分享 黑膠唱片復興回潮
    此外,黑膠還給人一種參與感,它不是點擊播放按鈕就萬事大吉了,而是由淘碟、挑片、打開包裝、放上點唱機、播放、翻面、收片、清潔…整個過程有一種神聖的儀式感,這種優雅的賞樂方式,讓人沉醉。黑膠文藝復興風潮是世界性的,也就是說,它不僅發生在美國、英國,它還發生在中國。黑膠復興在英國:隨著唱機與黑膠唱片銷量再起,英國正在重新回歸那個屬於實體唱片的年代。
  • LP黑膠唱片入門——一個黑膠人的自白
    回想開始之時,有一日,無意中經過一個黑膠唱片店,播的是張國榮先生「童年時」SALUTE專集。我自己收藏了一張這專集的CD,但一聽之下,驚覺效果完全不同。這黑膠唱片的聲音溫軟纏綿,聲聲切切,讓人難捨難離,兼唱片包裝精美,封套31釐米見方,視覺效果不同CD之小巧,內裡之大本歌書,哥哥風採躍然眼前,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 黑膠薈 | 重磅黑膠唱片音質比較好嗎?
    黑膠唱片(這裡僅指大密紋黑膠,也就是LP)的重量,從其誕生開始一直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