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篇文章記得拉到文末點「在看」哦)
大部份的人都受CD s/n比大於90db、大於黑膠唱片的教導, 誤以為CD的音樂動態一片定優於黑膠唱片;但經過很多音響迷比較的結果,反而是黑膠唱片活生感較明顯,動態也優於CD!Why?CD的高s/n比,如100db僅表示在音樂高潮音壓達100db時,noise可低至0db。但這無法法代表音樂真正的動態。事實上我們聽音樂時,感受的是音樂各種頻率的相對動態, 相對動態越高,越活潑動聽。已經有人做過仔細比較 LP vs CD 的相對動態,結果顯示在2K~10KHz範圍, 黑膠唱片的相對動態優於CD!
另外在s/n比,也已有科學研究顯示在小於500 Hz時,CD s/n確實大於黑膠唱片;但大於500 Hz時, 黑膠唱片 s/n卻反而大於CD。此客觀科學數據正可以說明為何當聽CD時,中高頻粗糙,並有毛燥感,不耐久聽;而真正聆聽黑膠唱片中高頻不僅活潑,動態起伏大,真實,富衝擊性又細膩 ,平順延伸!
至於小於500 Hz時, CD s/n大於黑膠唱片的問題,因人耳對低頻較不敏感,因此聽音樂時,此低頻噪音通常被音樂訊號蓋住,較不影響聆聽質量。
比較之下, 黑膠唱片錄音雖然有RIAA等化的影響,但大致提供很接近母帶或原音的質量。消費者可視需要添加Loudness(如小音量)或增減某些頻率以符合特殊的環境。
再比較我門所熟悉的人聲。聽黑膠唱片時,可明顯聽到那種充滿臨場感,多音階,高密度,又柔軟,多表情的活生歌韻,能將你帶去TA唱歌的現場情境中 ;而CD一般人聲很生硬,聲音中間似乎是空心的,離你很遠,音調呆板沒有變化,有些像自唱自吟。另外有些宣傳是24bit或32 bit高數字規格母帶數位化的CD,很多人聲聽來更不自然,尤其過份強調子音,中低音也淡薄,給人一種假假的腔調,離真實,自然的情境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