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CD:武漢僅存的LP唱片CD實體店,16年的實體店經營不到下也有你的一份功勞和貢獻!同樣也希望全世界的唱片店不要倒下.

2021-02-06 小宋CD

小宋cd,平常也很少宣傳,都靠大家幫襯著活到現在,今天借用的朋友的信息,給大家介紹一下倫敦的淘碟藏寶圖。先來聽一首小宋推薦的音樂,開始淘碟的漫長旅途吧。


在過去五年裡,倫敦的唱片行無畏於 Amazon 等購物網站的影響,反倒是如雨後春筍般一間一間地在市中心開了起來。在倫敦逛實體唱片行的樂趣,就是你可以一邊在店內啜飲著咖啡,一邊享受好音樂;又或是不定期地可以來參加店內所舉辦的小型演唱會,而著名的 Record Store Day,其促銷活動常常也是讓人們進唱片行的好理由。不過儘管現代網絡十分發達,在倫敦仍有二手唱片行堅持不靠科技,依循傳統的方式經營;也有唱片行老闆絲毫不在乎店內生意起落,只管開門做生意讓樂迷進門掏寶。

雖然現今的黑膠唱片幾乎都是被拿來作為新專輯出版的噱頭,不過真正的黑膠收藏者認為,去逛黑膠唱片行的精華就在於可以在板條箱前翻遍一張又一張的唱片, 直到你發現了意想不到的音樂珍寶。當然,許多隨處可見的唱片行可能不太能滿足收藏者們這樣的喜好,靠的就是要不斷搜尋;繼而發現私藏景點的經驗。


而 The Vinyl Factory 特別選出八間在倫敦較鮮為人知的私藏唱片行景點,透過內部員工推薦以及相關人士的介紹所得出的選單。這些店家有些甚至是低調到不行,只為讓DJ們以及愛好收藏唱片的人能享受到優質的購買環境。The Vinyl Factory 也特別提到,雖然將這些地點公布出來,稍微有些違背「私藏」的宗旨!不過另一方面來看,如果能讓大家前往這些店家給予實際的支持,也算是種鼓勵的表現。不過有些店還真的不好找,大家要找的時候可得花時間摸索一下。


位置:帕爾摩斯格林

唱片行特色:貨真價實的黑膠唱片秘境

店內故事:這家唱片行你在Google地圖上找不到、在部落格上任何黑膠唱片的相關文章裡也沒有隻字片語留下;舉凡在網路上你都找不到這家店的任何蹤跡。就連親自想過去一探究竟也不太容易!你得先抵達倫敦北部最遠處的帕爾摩斯格林,再搭上往北行駛的地下鐵綠線後,留意左右兩側的店家,經過下一個轉角後,就會找到這間Record Detective Agency。


老闆Derek就坐在店內小房間裡的桌子後方,樓上樓下包含地板,全部都塞滿數不清的黑膠唱片。擁有25年資深唱片行經歷的Derek,常和經銷商與唱片愛好者互相交流私人專輯收藏,正因為這份音樂上的交流,讓他的店在極其平穩的狀態下始終屹立不搖。店內專輯的擺設相當隨興,例如78轉的唱片放左邊、爵士樂專輯放右邊;一下把民謠音樂放在那邊、一下將新上架的唱片放這邊,至於沒辦法分類的,則是通通都放在架上。儘管唱片陳列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但這裡的唱片就像健達出奇蛋一樣,處處都是驚奇!



位置:東芬治利

唱片行特色:可依據店內唱片分類找尋想要的唱片

店內故事:Alan’s Records緊鄰東芬治利地鐵站和倫敦北環狀公路,是個隱密又舒適的好去處。作為歡迎唱片老字號的一環,店門口放滿一箱又一箱的便宜黑膠唱片;而店內的牆上、地板,以及角落也都是用數以萬計的黑膠唱片作為裝飾品。


位置:東普特尼

唱片行特色:靈魂樂、爵士樂、麥加放克

店內故事:Pragnell兄弟檔在1991年搖身一變成為Soul Brothers,在還沒正式開店前,他們一開始是在定期舉辦的唱片市集裡,專門販賣二手的爵士樂以及靈魂樂唱片,並透過每個月向顧客發e-mail預告本月新貨,漸漸才有了現在唱片行的規模。而兄弟檔也常表達對獨立音樂人的支持,例如邀請歌手Jarrod Lawson在店內舉辦籤名會等,同時也為顧客提供獨特且高優質的購物體驗。


位置:沃爾瑟姆斯託

唱片行特色:身為舊市場,卻實為黑膠唱片天堂

店內故事:Wood Street Market對於愛好收藏古玩的人們來說,是相當好的一個去處。位於倫敦東區最深處的地方,這條狹窄的巷子裡可是開有許多手工藝店、小飾品店,以及收藏著珍貴黑膠唱片的店家。如果在前往時恰逢市集尚未開門,可以先到英國足球員Nobby Lawton所開的Olde Footy Shop,店內有許多骨董級的足球商品,包括西漢姆聯的旗幟;以及英國電視劇《Only Fools and Horses》的周邊商品。


而巷子裡再過去一點,可以找到一家名叫Mike’s Record Shop的唱片行,店內有許多便宜的二手黑膠唱片。不過你在找唱片的時候,得花點時間跳過Al Jarreau、Shalamar ,以及Now!系列的合輯唱片,但得到的成果絕對豐碩。早在Jake Holloway於霍斯頓開了Love Vinyl唱片行,老闆曾和他在對面的巷子合作開店。



位置:西諾伍德

唱片行特色:店內存有許多稀有的迷幻音樂專輯

店內故事:倫敦的西諾伍德區向來是各類型音樂人最愛來光顧的地方,The Book & Record Bar在2013年成立,裡面提供咖啡、啤酒;以及店內的重頭戲:黑膠唱片。顧客可以進入店內所陳列的黑膠唱片區,挑選來自英國各地的迷幻音樂、爵士音樂和民謠音樂專輯。如果你喜歡的是那種挖寶挖到滿手灰塵的話,別抱太多期望!因為這裡的每張唱片為了要保存原始狀態,大多都使用塑膠封套包裝。



位置:達爾斯頓區

唱片行特色:尋找二手稀有唱片的好去處

店內故事:要在網路上搜尋Eldica唱片行的相關資訊其實並不多,而這正是老闆Andy所希望的。店內放滿了一箱又一箱的二手好物,舉凡書、古董,甚至是電動猴子鼓手玩具,你在這個舒適的小空間裡都可以找得到;Eldica唱片行也是當地許多DJ、內行人愛去的地方。


位置:七姐妹區

唱片行特色: 唱片行鄰近區域容易被人們忽視

店內故事:在Zen Records的櫃檯後方待了15個年頭的店長Robert,見證了不少音樂界的歷史。儘管店內沒有擺滿板條箱讓顧客翻找,但是Zen Records可是收藏不少稀有的復古舞曲、放克、靈魂樂和雷鬼音樂專輯,由於顧客較少,店內始終都保持著原始唱片行的樣子。Zen Records店內的環境也是相當友善,在這裡你可以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挑選店內唱片;或是純粹和店長聊聊音樂,他總是能在店內放上一張讓你嘖嘖稱奇的黑膠唱片。如果向店長詢問,他也很樂意為你挑幾張絕佳的唱片!



位置:斯託紐因頓教堂街

唱片行特色:店內每一平方公尺所陳列的唱片價位,都比倫敦其他的唱片行要來得便宜!

店內故事:別被這家唱片行所處的地段給騙了!就直覺認為它是一家中產階級式的精品店家。它其實就像是美國布魯克林的 The Thing 唱片行,差別在於它是倫敦版的!在這個巨大猶如兔子洞穴的設計裡,可是放滿著不少的黑膠唱片、書籍以及雜誌。


如果你有時間,一定要到店裡後方和樓下的打折區挖寶,通常專輯價格都是在1英鎊以下;不過挖寶的代價就是你的手會變得很髒。假如你真的沒時間,新上架的唱片都會聚集在店內前方,那裡擺滿了許多裝滿7吋黑膠的板條箱,供顧客逐一選購。


不過如果你對這樣安穩蓋在路邊的唱片行沒興趣的話,在倫敦也有流動式的船上唱片行。這家名為 The Record Deck 唱片行,將於今年開始於英國各地巡迴。

下面是小宋CD店公眾號二維碼,有興趣的就關注一下


好啦說了這久看著也累了吧,總該到我做做廣告了吧,上面的二維碼就是小宋cd店的公眾號有興趣的就關注一下萬分感謝,未來這裡將投放店鋪打折活動,以前店鋪全場5元隨便挑活動都是手機簡訊發送的,隨著移不動公司和電不到還有連不通公司的不停壯大,很多老顧客的手機都更新4G卡,電話本裡的號碼少說也有一大半是空號了,對於你來說一大半不多可能也就一百幾十個電話號碼,但對我來說那是600多個是空號啊!從這點也說明武漢當年還是有很多碟友的,怎麼說也是朋克之城啊。微信時代的到來讓我們還有可能再次連線上,不管你畢業到了那個城市工作,曾經的青春留下音樂的印記,估計這輩子很難抹掉啦!你唯一能幫到小宋cd的是把這條信息轉到朋友圈,也許你身邊的朋友還有聽碟收藏碟的。小宋感謝啦!

下面是小宋淘寶店鋪二維碼

淘寶連結http://xiaosongcd.taobao.com

黑膠古典LP唱片http://wqgd.taobao.com

要複製到瀏覽器才能打開的噢


如果是武漢的朋友看到了,歡迎你到實體店來淘碟聊天淘情懷《中午12點到晚上九點》營業


下面是小宋cd微信二維碼


想找小宋CD 就百度一下

QQ:805924533

電話13657208383

相關焦點

  • 小宋CD:武漢僅存的LP唱片CD實體店
    在倫敦逛實體唱片行的樂趣,就是你可以一邊在店內啜飲著咖啡,一邊享受好音樂;又或是不定期地可以來參加店內所舉辦的小型演唱會,而著名的 Record Store Day,其促銷活動常常也是讓人們進唱片行的好理由。不過儘管現代網絡十分發達,在倫敦仍有二手唱片行堅持不靠科技,依循傳統的方式經營;也有唱片行老闆絲毫不在乎店內生意起落,只管開門做生意讓樂迷進門掏寶。
  • 「影音堂」閉店之後,武漢還有唱片實體店嗎?
    陪伴一代人青春的「影音堂」,不知何時從街頭巷尾消失……然而就在武漢,這幾家唱片店仍在「繼續播放」。令人心動的曲目,需要你親自來聽。冬季在江漢路口招搖,凌厲的風一吹,人就拐進了周邊的小巷裡。「他們不需要支持你的店鋪,有可能海報都不願意印給你。」數字唱片的便捷,方便了發行商和歌迷,卻讓實體店的宣傳產生了麻煩。潛移默化地,多數人接受了唱片的收藏意義大於實用意義這一事實。在店鋪進門處,成箱的地下樂隊唱片10元一張出售,在《樂隊的夏天》播出之前,五條人的唱片也在此列。
  • 唱片地圖(25)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唱片店嗎-濟南站
    恩長音像cd恩長音像cd的老闆姓文,這家唱片店營業至今已經差不多快三十年了,因為拆遷、房租等問題先後搬過兩次地方,「實體店房租太貴了,你也知道現在音像店生意怎麼樣。賺點錢都交房租了」老闆的話語中流露出了唱片店行業普遍的無奈。
  • 武漢最後一家黑膠唱片店,老闆是個傳奇
    隱藏在華師文化街角落僅有二三十平米的小宋CD,是大學時常去淘碟的秘密花園。突然回顧,才發現它已成了武漢唯一還能買到打口原版CD的實體店。小宋不愛熱情攬客,這裡是音樂愛好者尋寶的迷宮,他是迷宮主人,靜默不語。「進打口店的最好狀態就是不要打擾老闆,老闆也不要打擾顧客,自己安靜聽著,偶爾我給你推薦,你又剛好喜歡,也就值了。」「涅槃、大門、槍花、披頭四那樣經典的人人皆知,無需多說。對於小眾卻好聽的碟,我跟顧客聊天,推薦。這是在實體店淘碟才有的樂趣。」
  • 城市唱片地圖: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朋克
    老闆叫小宋,但是已經40多歲了。賣了將近20年的唱片,擺過地攤,也換過無數家店面,但唯一不變的就是賣唱片,「只怕武漢淘碟的人,沒一個是不認識宋一壯的」。現在,小宋將SONG Jr新開在了文化書城的三樓。
  • 我在武漢唱片店3個隱秘的角落,拍大片
    說到武漢唱片店,必提小宋唱片之名。20年前,老闆小宋,從廣東隻身一人來到武漢,開始了自己的唱片夢想。20年後,小宋變老宋,他非常實在地告訴我們:「進店的人很多,拍照的人也很多,買碟的人並不多。」對於變成網紅打卡點,宋老闆的態度是有原則地包容:願意進店拍照的人,即使不買碟,也是對日漸萎縮的唱片市場,給予了一份支持。便也成就了我們這一次的拍攝主題——還原電影《不能說的秘密》。
  • 這可能是武漢最後一家唱片店了,從武大到光谷,傳唱了一整代人的青春…
    在那個網易雲和QQ音樂還沒普及的年代,每條街必有的唱片店為我們青春時光,配置上了一首首BGM。幾百張懷舊港臺金曲磁帶整齊塞滿了角落裡的貨架,打聽得知,是老闆特意收藏不對外出售,主要是想給路過的00後知道曾經還有這種音樂傳播載體。
  • 全球唱片店的第一奇葩在香港
  • 黑膠迷去臺灣不可錯過的唱片行 - 小宋唱片
    」老闆宋偉倫說,他主要坐鎮在臺北萬華的店,這裡分門別類陳列多達6萬張左右的黑膠唱片,涵蓋古典音樂、爵士樂、流行音樂等,每個月平均吸引大約1,200人次上門,包含上百位國際觀光客,臺北店的來客數又是高雄店的約4倍。 現年55歲的宋偉倫,原是一個愛聽音樂的職業軍人,在30多歲告別軍旅、轉換跑道之際,毅然選擇最愛的音樂切入。
  • 都2018年了,為什麼東京人還越來越愛買老唱片?
    網際網路音樂服務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如火如荼,但今日東京,「唱片」這個概念,依然在音樂迷中佔取極高地位,東京甚至被稱為「唱片天國」,支撐著音樂市場不小的天地。BIG LOVE涉谷區神宮前2-31-3寶榮大樓3樓位於繁華街稍遠的幽靜一角的big love,是專門經營海外獨立音樂的店。還使用模擬唱片和磁帶,在地下製作新音樂。
  • 他們為什麼要做中國唱片店地圖?
    所以乾脆就尋找周圍的朋友,一一聯繫,儘量尋找每個城市現有的唱片店,當然也如文內所說,這個地圖並不完全。堅果:重慶現在有名字的就是文內提到的「門唱片」。以前其他的很多打口都找不到了,但是還是有些朋友我們私下會相互說說看看買買。堅果:這個得問唱片店主,具體我並不知道。但是從現在要麼大家做線上,要麼實體店一定還有咖啡或者酒類經營就知道單純靠唱片是很難的。
  • 唱片銷售舉步維艱 HMV香港中環店關門
    晚報記者 韓壘 報導唱片發燒友心目中的聖地HMV位於香港中環中建大廈的分店於今日起正式結業。經過此地的人們都能看到一則結業招牌,如果你視唱片為心頭之好,順便還會留下一聲嘆息。雖然英國老牌HMV並不打算終止在香港的經營,但其在港幾家分店的慘澹經營,和為求生存而開拓新業務,都為這家百年老店蒙上一層悲劇色彩。
  • 走出CD唱片高光的世紀名團——班得瑞
    究其原因,在於他們追求唯美,講究配器,現場的音樂和CD相比呈現有一定差距。在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後,對班得瑞來說已經走到了平臺期,尤其在移動互聯時代,下一步的定位對這個卓越的音樂團體將是一個難解的課題。終於可以身臨其境近距離欣賞喜歡的音樂了,而不只在唱片CD中欣賞。巡演曲目精選了來自於他們的十幾個音樂專輯中的非常有代表性的曲目,有《安妮的仙境》《你的笑容》《雪》《初雪》等。這次巡演演出的20首曲目,都是班得瑞在中國的首演。其中,《雪》又譯為《靜靜的雪》,這首曲目將是第一次在現場進行演出,是全球首演。
  • 五次搬遷,二十年堅守,這家開在漢街的唱片店,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到如今,距離這首「因為愛情」發行已經過去七年了。你的家裡,還留著過去的CD嗎?懷著激動和敬仰的心情,我們來到了「小宋唱片店」。這家二十年如一日的唱片店,見證了黑膠唱片與CD由興轉衰的歷史。
  • 周董《Mojito》霸屏的今天,你還記得那張過去的CD和唱片店嗎?
    而那些年我們省下零花錢在學校門口音像店買的專輯,已經成了網友們懷舊專用的收藏曬照。今年42歲的阿坤是一名音樂愛好者,他回憶起年少時逛唱片店的日子,甚至說:「那時候賣盜版的店比正版的還多,我買的幾乎都是盜版。」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魚龍混雜的市場——正版、盜版、打口碟共存,才成就了當時唱片店遍布的盛況。
  • 滿大街都是「旺鋪轉讓」,實體店出路在哪?馬雲:50%店鋪會倒下
    滿大街都是」旺鋪轉讓「,實體店出路在哪?馬雲:50%店鋪會倒下!這些年,大家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由於房租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實體店生意很慘澹,開店的結果的一個月的收入,都被拿來交鋪租和員工工資了,現在只要你出去逛街,滿大街都是店鋪「轉讓」,在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下,實體店還有出路嗎?
  • 【談黑膠】全世界最好的古典音樂黑膠唱片店
    以我這些年走遍萬水千山的淘碟經歷來判斷,全世界最好的古典音樂黑膠唱片店可能是位於柏林Fechner大街3號的霍倫斯坦唱片店和音樂咖啡館(Horenstein
  • 買cd就是一種儀式感
    >順便買了一張木推瓜的《孔雀》一張海鵬森的《成長小說》拿到家沒有馬上去聽感覺對於我來說買cd就是一種儀式感對於自己還是喜歡音樂這件事的一種尊重的儀式感其實我有很多沒有拆封的專輯可能都是我在音樂app上聽過很多遍的專輯在唱片店裡人認真欣賞每一張cd的封面就可以度過一個美好的下午尤其是現在的福聲唱片
  • 在「盜版時代」倖存下來的唱片店,被「白嫖時代」殺死了
    而那些曾在音像店買的專輯,也終究落灰的落灰,丟失的丟失。直到我再也想不起來我買過的那一張SHE的盜版碟,到底是借給了哪一年的同桌後失蹤。盜版碟遍地開花都沒能殺死的唱片實體店,終於還是倒在了網際網路的石榴裙下。如今你在街頭再看到一家音像店,可能走進去才發現它只是一家「音像店主題裝修」的麻辣燙。
  • 再不買碟,廣州唱片店都要倒閉了...
    今日BGM:日落大道-梁博「 你多久沒去過唱片店了?」上一次逛唱片店是什麼時候,你還記得嗎?仔細想想,小編距離上一次逛唱片店,已經是兩年前了.因為那次情況比較特殊,所以印象還挺深刻的,為了買一張喜歡的歌手的專輯,就是今天BGM的歌手——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