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發燒友必看:黑膠唱片音質就一定比CD好嗎?

2021-02-15 唱片搬運工

    

現在90%的樂迷都會認為黑膠音質要比CD好上N多倍,這個認知到底是對是錯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對比一下。

自 1980 年代 CD 開始變得隨處可得後,針對 CD 提供的音樂質量是否勝過被它取代的黑膠唱片這個議題,便有了一番激烈的爭論。大多數的論點集中在「模擬」和「數字」技術的差異上,因此我想在做更進一步的探討前,先說明這項差異為何。


                  模擬/數字之間的差異


為了讓解說單純些,我並不會直接針對音樂來談,而是用影像的複製和重製法來說明,這樣我就可以用畫的來舉例了。我們就先用「模擬法」和「數字法」分別來複製一條波浪線好了。

 

                      

                        模擬重製

       模擬錄音系統採取的方式,只是單純地照著形狀,直接將一條擺動的線複製出來。就跟單車手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騎往市區的做法很類似:單車手的路線有多準確,端視他的速度有多快、路徑有多曲折,以及中午花多少時間泡在酒吧裡等因素而定。

最典型例子就是你拿一張描圖紙和鉛筆,照著圖片描畫一樣,只要以等寬的線條很仔細地畫,很容易就能增加描圖的準確度。不過,有可能你所描畫的線條擺動的幅度太大,讓你很難精準地跟著畫出來。



                        數位重製


      但數字重製的做法則完全不同。「數字」這個字表示計算機必須將這項作業簡化成一串「是」或「否」的指令。它會先將那張畫有擺動線條的頁面分割成許多小方格,接著計算機會將相機對著圖片檢視:「這塊小方格裡有黑線嗎?」並一一在所有的小方格裡進行這樣的程序。然後計算機會將所有「是」或「否」的答案儲存起來。當我們要計算機重製這張圖片時,它就會將所有答「是」的小方格畫成黑色的;而所有答「否」的都留白。這種系統的好處是,計算機能以無比精準的方式,記憶龐大數量的「是」或「否」答案,並準確無誤地將這項數據隨時予以儲存和重製,且沒有機器移動準確度的問題。而缺點則是,它的曲線是由小方格所構成的,因此若一開始設定的小方格不夠精細的話,所複製出來的圖案就不會像原本的曲線那般圓滑。圖中,我將效果良好的數字複製圖跟方格太大的圖,兩者之間的差異做了個比對。



      數字複製技術的原理。這兩張圖都是由計算機將曲線分割成黑色小方格製作而成的數字影像,如果我們用的是數百萬個微小方格(如上方),就會看到一條圓滑的曲線;但如果方格設定得太大,就會像下方的線條一樣,圖片質量就會差很多,而曲線的形狀也只能被大致複製出來。現代高傳真設備採用的是極細微的「方格」,所以我們感覺不到數位化的存在。

在知道了用於黑膠唱片製作上的「模擬技術」, 和用在 CD 製作上的「 數字科技」 之間的差別後, 現在我們可以來回答當初的問題了:「黑膠唱片比 CD 好嗎?」而答案則是……能分辨兩者之間差異的人非常非常少。


這項比較基礎建立在黑膠唱片保持在完美的狀態,且兩者用的都是很好的設備。這一點是由兩位音樂心理學家(Klaus-Ernst Behne 和Johannes Barkowsky)在 1993 年所證實的。他們找了 160 位「音樂系統迷」以及對 CD 和黑膠唱片有強烈好惡的人,請他們聆聽這兩種音樂重製的類型。即使黑膠迷一開始都認為,相較於黑膠唱片的「溫度」,CD 聽起來是「刺耳又呆板」,但其中卻只有 4 位能分辨他們聽的是否是 CD。而且,別忘了這批人可不是一般聽眾,他們都是相當有定見的發燒友。至於在一般聽眾間,搞不好每 100 人中只有不到 1 人能分辨CD和黑膠唱片聲音的差異,而且這還是在 1993 年時期的實驗。爾後的技術改良必定會再使能明辨兩者差異的人數下降,讓這種比較變得毫無意義。

許多這類 CD、黑膠的爭論,是來自於人類對傳統技術的留戀,這種情懷甚至可追溯至山頂洞人對於青銅箭頭跟新發明的鑄鐵箭頭何者較優的激烈爭論。在 1930 年代時,由於新的錄音技術能妥善處理音量大和音量小的樂曲,因而樂迷們反而懷念以前舊唱片上出現在管弦樂曲高潮時,那種破音效果的刺激感。之後到了 1963 年時,在一篇針對當時最新 RCA Dynagroove 錄音技術的評論中,也指出某些聽眾發現這個新式的、更柔和的聲音太過乏味。我個人則認為,比較黑膠唱片跟 CD 之間的聲音差異,跟那些中央空調的滴答聲、交通噪音,以及從背後傳來幽幽地問這首爵士樂還要演奏多久的聲音……相較之下,就沒什麼意義了。

往期推薦:

店鋪試聽唱片推薦一

店鋪唱片試聽推薦(二)

店鋪唱片試聽推薦(三)-聽搖滾的中老年心裡都住著一個少年

店鋪唱片試聽推薦 (四) - 原來賣碟的才是泡妞高手

唱片試聽推薦(五)別讓八卦佔據你的生活,聽點好音樂吧

相關焦點

  • 發燒友必看:黑膠唱片音質就一定比CD好嗎?
    現在90%的樂迷都會認為黑膠音質要比CD好上N多倍,這個認知到底是對是錯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對比一下。
  • 黑膠薈 | 重磅黑膠唱片音質比較好嗎?
    到上世紀80年代模擬時代晚期,一般黑膠唱片的標準重量是120克左右,普遍比50~60年代立體聲黃金時期的碟片重量要輕。受此影響,一般黑膠愛好者都認為重磅黑膠唱片的音質一定比較好些。所以在如今黑膠復興時代,以音質為最高訴求的再版發燒黑膠唱片紛紛把再版黑膠的重量提高到180克、200克左右,更加強了重磅黑膠=高音質的一般印象。
  • 黑膠唱片的音質和CD相比究竟差在哪裡?差多少?
    所以我們不妨從黑膠唱片和CD的一些屬性上去分析:黑膠唱片的信噪比遠低於CD黑膠唱片的底噪很大,全新的黑膠唱片也不過65dB左右的信噪比,而CD的信噪比很容易達到90dB以上。兩者相差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黑膠獨有的炒豆聲更會影響信噪比。越高的信噪比越有利於音色的還原,音質越好。
  • 關於黑膠丨第一版黑膠唱片一定是最好的嗎?
    」非常好。事實上那位刻片師每個月所刻出的黑膠唱片不下幾十張,也不是張張都是發燒片,應該有很多沒有刻好。我們不要忘了,當年黑膠唱片全盛時期,出版的黑膠唱片數量何其多,而在黑膠迷心目中的發燒片恐怕不及萬中之一或百萬中之一,所以我才會說能夠成為發燒片其實並非刻意的,而是碰巧的。
  • 為什麼說聽黑膠唱片和CD完全是兩種感覺?
    而要達到Hi-End,離不開它:黑膠唱片(又稱LP)。與國外相比,我國居民事實上沒有經歷過LP大規模普及的階段,對LP獨特的音樂質感的感受缺乏基礎,這造成LP在國內一度斷層。這主要是由於上世紀80年代以前,溫飽問題尚不能解決,人們沒有能力花大錢購買好設備,若沒有好的唱機和音響設備,黑膠就無法展現它的美。
  • 黑膠唱片發音原理|黑膠唱片,怎麼把聲音留住的呢?
    1931年,也就是現在發燒友們口中的LP唱片的誕生之年,在這之後,黑膠唱片作為一種音樂載體,開始獨領風騷風靡了整個20世紀,即使21世紀被數碼電子產品
  • 關於黑膠唱片的一些問答
    拋開各種技術參數不談,在發展至今的各種音樂記錄材質———唱片、磁帶、CD———中,LP的音質最接近原聲,是愛樂者所追求之境界。眾多重量級演奏家、指揮家、大樂隊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數均以黑膠唱片作為首次發行。SP只要保存得當,壽命長久。目前,黑膠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數十年前的名盤,更是珍品。
  • 周杰倫的黑膠唱片到底值得買嗎?
    隨後就有歌迷問小編黑膠唱片與CD哪個好?其實在小編看來,CD是個載體本質來說和硬碟沒有區別當然CD的音質肯定是更好甚至是超過了普通人耳的聽力但是重要的是黑膠唱片不僅音質俱佳而且它滿足的不止是耳朵所以,這就引發出了個問題黑膠唱片到底值得購買嗎?
  • 廣州5家黑膠唱片店盤點!復古氛圍爆棚,發燒友們必逛!
    黑膠唱片逐漸重現在大眾視野~  但能買到黑膠的店越來越少了  今天帶大家盤點7家黑膠唱片店  重回20世紀古典文藝風潮~    圖片公眾號@楊航黑膠  樸素的店面裝修,滿滿當當的黑膠唱片  小小的店面承載著  店主希望將更多物美價廉的黑膠唱片  分享給更多的黑膠愛好者的願望~
  • 認識、了解黑膠唱片
    拋開各種技術參數不談,在發展至今的各種音樂記錄材質———唱片、磁帶、CD———中,LP的音質最接近原聲,是愛樂者所追求之境界。眾多重量級演奏家、指揮家、大樂隊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數均以黑膠唱片作為首次發行。SP只要保存得當,壽命長久。目前,黑膠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數十年前的名盤,更是珍品。
  • 給您煥然一新的唱片 | 圖文試用歐博RCM-C黑膠唱片線洗機.
    新唱片聽久了會有灰塵,二手唱片更就需要清洗了,所以,以黑膠唱片為主的燒友家,都會備有黑膠洗碟機。目前黑膠洗碟機主要有兩大陣型,一個是超聲波清洗,一個是手洗後真空吸。超聲波洗碟機有個尷尬的地方是:如果超聲波功率調小了,清洗效果不好;超聲波功率調大了,會對唱片的高頻刻紋有損壞。所以,一般現在比較保險的就是真空洗碟機。
  • 閒聊CD唱片的完美複製 如何刻錄CD音質好
    個人條件下,一般是不可能達到太高標準,否則發燒唱片、RR公司這些,就不需要存在了……    有網友說:「用一系列的監聽設備測試了一下,也聽取了片場製作人的意見,確定普通刻錄是肯定和原版有出入的,他們用的設備能檢查到正版碟的問題重新校正相位偏移。但很貴哦!!!在這個基礎上他們都說不能說刻錄的東西跟原版能一樣。」
  • 成都· 復古日記|黑膠唱片,不只是音樂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復古翻新的潮流,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傾慕,在快節奏的數字媒體下,罕見的帶著記憶的溫度。它承載著音樂和情感,溫暖、細膩、感性。黑膠·「厚度」「溫度」在你的舊時光當中,一定會有一首黑膠音樂,讓你難以忘記。那記憶中的聲音可能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也可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 轉角的邂逅,優雅的黑膠唱片店——HMV
    ↑HMV 經典形象這幅畫名為:「His Master『s Voice」,被英國一家唱片公司購買了下來,作為自己的Logo,並取名為HMV。全球頗具盛名的HMV唱片店也就此展開了它的神奇旅程,近百年來,為音樂發燒友們創造了唱片天堂。
  • ADMS才是真的發燒,這不是一種唱片制式,而是一個發燒體系
    由LEO運用ADMS製作的林子祥精選發燒黑膠唱片這是音緣際會第80期發燒音響視頻。本期,LEO親自介紹他積數十年音樂監製、錄音和發燒研究之功,開發出來的一套系統——ADMS,它不是一個唱片格式,而是以發燒效果出發的母盤製作技術。
  • 淺談黑膠唱片 Vs CD唱片的差異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拉到文末點「在看」哦)大部份的人都受CD s/n比大於90db、大於黑膠唱片的教導, 誤以為CD的音樂動態一片定優於黑膠唱片
  • DIY黑膠唱片不是夢 kickstarter上眾籌的黑膠製作機
    2014年對於黑膠來說真的是不可思議的一年,英國黑膠銷量居然達到了18年來的新高,黑膠的價格也急劇攀升,一些只做黑膠的唱片廠牌的地位也有一定的爬升,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近些年的黑膠銷量。那麼對於一些黑膠愛好者來說,如果能在家製作自己的黑膠唱片,那麼將是一件非常理想的事情。
  • 黑膠發燒友們必來!杭城這家隱蔽的黑膠唱片館,居然收藏了數萬張絕版唱片!
    起初找到這裡同樣是一位杭州本地的黑膠唱片愛好者推薦。說是杭州有這麼一家傳奇小店,裡面收藏著數量巨大的黑膠唱片,各種分類的都有,絕版的也有,尤其適合想找唱片的人前來淘貨。店內所有的黑膠唱片,都是聆翔文化的店長——金老師的心血收藏,從流行樂到古典樂再到搖滾樂爵士樂,只要是那個年代流行的唱片,基本在這裡都可以找到。
  • 黑膠唱片:永不過時的經典,最好的音樂適合慢慢聆聽
    ▲喜歡這個音樂嗎?
  • 還在發愁怎麼挑黑膠?怎麼選唱片?怎麼調音?三本書全搞定!
    眾所周知的是,一張黑膠LP會因在不同時期、不同唱片公司發行導致市面上會出現同內容卻有不同版本的現象,而這些版本之間,也會存在音質、價格、收藏價值上的差異。此書的作用主要是引導我們在選購LP時,可以在琳琅滿目的各種版本中,挑選出自己最需要的一版,也可用作辨識版本真偽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