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的回歸

2022-01-01 海外文摘雜誌社

長年以來,唱片業一直面臨著滅絕的威脅,而現在它們經歷了一次傳奇性的回歸。

在慕尼黑,華倫提諾·貝茨和馬爾文·舒曼經營著一家唱片店,名為「公共財產」。一眼望去,這家商店如同一家畫廊,裹在昂貴包裝中的一張張黑膠唱片掛在牆上。這裡半是銷售區、半是客廳,人們可以在放鬆的氛圍內聽幾張唱片。周六常有國際DJ 大咖在此表演。

除了這家唱片店,兩人還經營著一個小音樂廠牌。音樂廠牌是音樂專輯的出版公司,分為「大廠牌」和「獨立廠牌」。通常一家公司出版的音樂專輯風格相近,時間一長,一些知名廠牌就代表了某種音樂風格。儘管兩人在唱片早已被電子數據載體所取代的時代長大,但對他們來說,黑膠唱片仍是獨一無二的。「電子音樂聽起來都一樣,而對唱片來說,有很多影響音色的因素,例如指針、唱頭等等。」舒曼說。

長年以來,黑膠唱片業一直瀕臨滅亡邊緣,但從未完全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它在電子搖滾樂和獨立流行樂廠牌的小環境中安身立命,以此倖存於每次電子革命,例如CD、迷你光碟和MP3下載。目前它甚至是唯一的銷量還有所增長的物理聲音存儲介質,此外只有流媒體音樂服務的收益仍在增長。

去年,全德國共售出了1800萬張黑膠唱片專輯,與前年相比增加了27% ;自2005年以來黑膠唱片的銷量甚至增長了350%。披頭四和鮑勃·馬利的永恆經典音樂如同如今的流行明星拉娜·德雷(Lana Del Rey,美國歌手)、Deichkind(德國電聲樂隊)或北極猴子(Arctic Monkeys,英國搖滾樂隊)的專輯一樣銷量喜人。

「在一首歌曲可以被隨心所欲地多次複製、一鍵刪除的時代,黑膠唱片又贏得了新價值。」來自柏林工業大學的社會學家多米尼克·巴爾特曼斯基說。多年來,巴爾特曼斯基一直在研究黑膠唱片的回歸,是《黑膠唱片:數位化時代的模擬錄音》一書的合著者。

黑膠唱片的追隨者們甚至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節日。每年四月的第三個周六是「唱片商店日」,這個節日出現於2005年左右,目的是扶持處於風雨飄搖中的黑膠唱片店。如今它已獲得了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這一天來到位於慕尼黑市中心的黑膠唱片商店「最優唱片」(Optimal Records)的人,就會清楚地知道,黑膠唱片不再只引起古怪的收藏家和DJ們的興趣。門前排起了長隊,不管是頭髮微白的男人,還是剛剛脫離了少女稚氣的女人,都手拿方形包裝袋驕傲地走出商店。有些人是回頭客,有些則是第一次發現這個新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就連一些大廠牌也注意到,這種陳舊的聲音存儲介質又能盈利了。他們重新壓制經典歌曲,包裝精緻貴重,唱片富有厚重感,以便產生更好的聲音。有時它們還是彩色的,蝕以大理石花紋,或壓印上圖案。這樣,黑膠唱片突然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裝飾品。這可能是技術史上人們第一次主觀選擇一種完全過時的媒介。目前甚至已經出現了專門配置的底框,人們可以將唱片放在裡面掛在牆上。根據一次調研結果:15%的顧客從來不會將他們的黑膠唱片放上唱片機。他們並不想聽裡面的歌曲,而只是想擁有它們。

由於黑膠唱片大熱,少數度過了危機的黑膠唱片壓制工廠——在全歐洲一共也就3家規模較大,生產速度已經跟不上供貨需求。「我們這邊一天四班倒,全年全天24 小時工作,復活節和聖誕節不休。」位於德國梅前州的「最優」印製工廠(Optimal)生產經理皮特·隆格說。這裡每個月能生產150萬張唱片,儘管如此仍要不斷擴大生產規模。

這裡的黑膠唱片印製機器都已經30歲甚至更老了,在它們投入生產之時,如今的大部分黑膠唱片愛好者們都還沒有出生。隆格表示,要繼續研製它們,需要投入幾百萬資金。壓制工廠之間關於機器的競爭非常激烈,他在一個大倉庫裡囤滿了現在不再投入生產的零部件。如今在該公司運轉的30臺壓製機器是從芬蘭、俄羅斯和保加利亞等國收購來的。

而且,黑膠唱片的生產成本很高。到乙烯基顆粒材料在130度的高溫和50噸液壓壓製機的壓力下形成唱片雛形為止,需經歷無數無法自動化生產的製作環節。其製作工藝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基本保持不變,必要的技術知識由公司員工認真負責地傳遞下去。

皮特·隆格認為黑膠唱片還會繼續繁榮下去。對此,他說:「黑膠唱片既沒有快進也沒有慢放功能,聽的時候不能亂走亂動,否則指針會跳動。黑膠唱片強迫人們全神貫注於音樂。」


以下這些為黑膠唱片愛好者配置的裝備可以讓老唱片煥發出新活力。

1 奢侈的聲音

願意為自己的黑膠唱片熱情多支出些銀子的人,可以購買德國施瓦本地區手工生產的Acoustic Solid Royal 高端唱片機(價格13000歐元,重量50公斤起)。

acoustic-solid.com

2 美妙的祝福

給予黑膠唱片發燒友的完美生日禮物:Recards 是一種迷你留聲機形式的賀卡,唱片可以用手指轉動(價格5.5歐元包郵)。

www.recards.co.uk

3 唱片清洗機

Clearaudio 牌的這款Double Matrix Professional Sonic 專業唱片清洗機(價格3500歐元)能用震動刷和清洗劑清潔出唱片凹槽中的微塵,在一分鐘內清潔唱片兩面。

clearaudio.de

4 致入門者

Dual DTJ 301.1 黑膠唱片機(價格150 歐元)可以連通任何擴音器(不需要專門用來連接黑膠唱片機和揚聲器的Phono 接口),通過USB接口可以將唱片在電腦上數據化(附送軟體)。

www.dual.de

5 極簡主義

多能士Thorens TD 209經典黑膠唱片機(價格1000 歐元)的聲音能讓每一雙挑剔的耳朵滿意,卻不需要為此支付高端產品的價錢。它的唱頭臂必須手動放置。

www.thorens.com

6 整齊擺放

最具性價比的Quadra牆架由結實的櫻桃木、鋁管和3塊玻璃板組成(價格205歐元包郵)。可以放置250張專輯。

woodandmore.de

[譯自德國《焦點》]


相關焦點

  • 黑膠唱片收藏回歸潮流
    原標題:黑膠唱片收藏回歸潮流  這是一個懷舊的年代!漸漸淡出人們生活的黑膠唱片再度回歸潮流,煥發出經久不衰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發燒友加入收藏隊伍。  由於黑膠唱片生產的技術、設備、原料等都已經極為稀有,因此市場上不存在出現黑膠唱片的仿品、贗品的情況,在購買時也免去了識別真假的程序。
  • 黑膠唱片
    這種新唱片被稱為Long-Playing,現在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其實,黑膠唱片正確的稱呼是Vinyl (乙烯基),這是各種規格唱片的總稱早期壓制黑膠唱片的母盤是用蠟膜刻成的,發展早期的黑膠唱片因此被稱為Wax ,現在很少有人會這樣稱呼黑膠唱片Records也是黑膠唱片的一種習慣稱呼。
  • CITYSPY:黑膠唱片之魅
    ,於是來到了一家風格獨到的唱片店——萊蒎黑膠唱片店。7年前,他放棄了工程師的工作,帶著5箱黑膠唱片,到798藝術區租了一個24平方米的空間,開起了這家店。白駒過隙的時光裡,這家黑膠唱片店現已有300多平方米,成了京城裡最大的黑膠唱片店。這90%的唱片是由他從各國尋覓而得。在他的店裡,人們不僅能找到120年前愛迪生製作的黑膠唱片,也能找到類似 Maroon 5等現代音樂人的唱片。
  • 【談黑膠】黑膠唱片的「顏值」
    黑膠唱片的尺寸黑膠唱片直徑常見10英寸和12英寸兩種規格,前者大量用於錄製流行音樂,錄音時間較短,一面一般只能容納一首歌曲,早期飛利浦、德律風根 (Telefunken)等廠牌出版的單聲道LP也有採用此尺寸。
  • 認識、了解黑膠唱片
    (LP) 黑膠唱片是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格式。從你78歲的祖母到45歲的獨身者,黑膠因為聽覺上感覺更保真而且更便宜所以完美的涵蓋了所有年齡段的人。儘管黑膠仍被DJ們和電臺所使用,但是它們已經降級為了車庫裡的處理品。黑膠又稱LP,long play, 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
  • 數位音樂一統天下時代黑膠唱片涅槃重生:回歸的背後並非只有「懷舊」
    在CD一統天下期間,黑膠唱片的地位一落千丈。我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目前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隨著網絡的興起,收聽音樂就成了一件十分方便快捷的事情。
  • 關於黑膠唱片的一些問答
    我國的情況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我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目前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
  • 中國唱片重啟黑膠唱片生產線 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
    據新華網上海消息,5月9日,剛剛完成從中國唱片總公司整體改制更名的「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在滬宣布,推出中國唱片黑膠復興計劃,時隔20年後在上海重建黑膠唱片生產線,正式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中唱集團總經理樊國賓介紹說,在上海市文創資金的支持之下,中唱集團從德國引進了一條由全自動黑膠唱片壓片機、刻紋聲學系統及母版製版系統組成的生產線。5月9日,這條黑膠生產線在上海虹漕路421號正式投入生產運行。中國黑膠復興計劃也隨之啟動。
  • LP黑膠唱片入門——一個黑膠人的自白
    回想開始之時,有一日,無意中經過一個黑膠唱片店,播的是張國榮先生「童年時」SALUTE專集。我自己收藏了一張這專集的CD,但一聽之下,驚覺效果完全不同。這黑膠唱片的聲音溫軟纏綿,聲聲切切,讓人難捨難離,兼唱片包裝精美,封套31釐米見方,視覺效果不同CD之小巧,內裡之大本歌書,哥哥風採躍然眼前,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 為何黑膠唱片長久不衰?
    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又稱密紋唱片或LP唱片,多為不透明的黑色,也有一些呈現半透明的茶褐色、黃色、螢光、白色、綠色等。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最早的黑膠唱片為每分鐘78轉的單聲道唱片,上世紀60年代後發展為每分鐘33轉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
  • 黑膠唱片的歷史
  • 分享 黑膠唱片復興回潮
    此外,黑膠還給人一種參與感,它不是點擊播放按鈕就萬事大吉了,而是由淘碟、挑片、打開包裝、放上點唱機、播放、翻面、收片、清潔…整個過程有一種神聖的儀式感,這種優雅的賞樂方式,讓人沉醉。黑膠文藝復興風潮是世界性的,也就是說,它不僅發生在美國、英國,它還發生在中國。黑膠復興在英國:隨著唱機與黑膠唱片銷量再起,英國正在重新回歸那個屬於實體唱片的年代。
  • 文藝 | 張國榮 黑膠唱片珍藏展
    黑膠唱片,作為個時代的印記,在香港流行樂壇裡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黑膠唱片裡記錄的聲音,在一定程度上高度還原了本聲,近乎於未經處理過的錄音原聲,期失真率非常低。優質的黑膠唱片機,播放出來的聲音更加近乎於原聲。張國榮留下了非常多有些的黑膠唱片,在廣州別野展出了近百件哥哥的黑膠唱片,其中包含電臺版和親筆籤名唱片,非常珍貴。
  • 黑膠唱片發音原理|黑膠唱片,怎麼把聲音留住的呢?
    1931年,也就是現在發燒友們口中的LP唱片的誕生之年,在這之後,黑膠唱片作為一種音樂載體,開始獨領風騷風靡了整個20世紀,即使21世紀被數碼電子產品
  • 黑膠唱片也是藝術品!
    黑膠唱片「從裡到外」都散發著藝術的氣息,如果你想收藏一些有格調的藝術品,不妨先從一張黑膠唱片開始。黑膠唱片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從錄音剪輯到製作母盤,最後壓膜批量生產而成。正是由於黑膠這種模擬記錄的形式,使製作出來的唱片與母盤記錄的內容一致,所以有了高保真的特性。聽過黑膠唱片的人都是這樣評價它的:溫暖、細膩、豐富、無可取代。所以黑膠的好音質是人們迷戀它的原因之一。
  • 黑膠唱片咖啡廳復活
    記者 張瑜杭州和睦路2號元谷創意園內有家咖啡店,咖啡口味不好說,但二樓一間40多平方米的小房間卻非常獨特——一套專業的黑膠唱片播放器、2000多張黑膠唱片,是一間地道的黑膠唱片聽音室。黑膠唱片是在20世紀風靡全球的音樂格式,但唱片不易保存、攜帶,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慢慢消失。
  • 這些是魔都黑膠唱片的秘密基地!
    一張「古老」的黑膠唱片會給我們帶來滿滿的儀式感不知道去哪裡淘黑膠唱片?經典黑膠唱片、每日試聽推薦...與普通書籍相比設計、排版和印刷藝術的雜誌是一種 " 可持續的性感 "不僅為我們的生活提供靈感 更帶我們回歸閱讀的傳統
  • 「黑膠唱片」到底是啥?
    上一期入門三十三問,我們講述了黑膠唱片是不是有錢人的遊戲。在後臺留言中,我們發現不少朋友對黑膠唱片有著極其模糊的認知,比如把膠木唱片與乙烯基唱片、SP與LP混為一談。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黑膠唱片」到底指的什麼?
  • LP黑膠唱片製造揭秘 第二輯
    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近幾年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今年是歌手周杰倫出道20年,他將於11月6日推出經典專輯黑膠唱片,供樂迷珍藏。14張黑膠唱片,預售價格超7000元,仍然有不少粉絲忍不住「剁手」。潮流總是在輪迴,數字時代的年輕人,扔掉了MP3和iPod,習慣了在網上聽音樂,如今為何又愛上了父輩們聆聽的黑膠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