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後感1500字

2021-02-23 優才先生

  篇一:《水滸傳》讀後感[1500]

  幾個月前,電視中曾經播出了《水滸傳》這部電視劇,我的外公每天都要看,我也跟著連續看了好多集,就對《水滸傳》有了好奇心。暑假裡,我就去圖書館讀了一本圖文並茂的《水滸傳》,感覺非常好看,裡面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都非常吸引我。

  《水滸傳》是講108位英雄好漢在奸臣、貪官當道的宋徽宗年間,揭竿而起,聚義梁山,懲貪官、除暴虐、懲惡霸的故事。這108個好漢每人都有自己的綽號,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各自的語言,看著書,好像所有人物都浮現在我的眼前。

  今天不知道幹嘛了,天氣陰沉沉的,地板溼溼的,讓人們感到不痛快,感到怪怪的,但是,每天的工作是一定要做的,這是任務。

  上回說道林衝和魯智深被陷害,可是他們在這一回那樣脫身呢,後路又是則樣的呢?《水滸傳》第九回是「柴進門招天下客,林衝棒打洪教頭」,開始一段寫魯智深救了林衝並一路護送林衝直到安全的地方,再次說明魯智深做事有始有終,看似魯莽,實則精細。

  接著柴大官人首次出場,我就覺得有點奇怪了,柴大官人結交江湖好漢、犯罪囚徒,他到底想幹什麼?僅僅是為了交朋友嗎,恐怕未必。柴進對林衝很熱情,但是你不要以為他真這麼好客,洪教頭按理來說應該也是柴大官人莊上的客人,只因為比武輸給了林衝,灰溜溜地離開,柴大官人竟然絲毫不作挽留,可想而知,如果輸的是人林衝,恐怕也是同樣結局,可見柴大官人看重的是有本事的人,而不是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再聯想到柴大官人是前朝皇室後裔,我很懷疑他的動機,不過他量才結交,不是個有度量的人,成就終究有限。另外比武時柴進把銀子扔在地上讓林衝和洪教頭搶,我不知道當時的習俗如何,在我看來根本就是對兩人的侮辱,洪教頭是個庸人就不說了,堂堂林教頭淪落到像街頭賣藝一樣,真夠可憐的,也可見柴進對這些人根本不是真心結交。

  一段情節把貪官汙吏的醜惡嘴臉描寫得活靈活現,可見當時大宋官場的黑暗,從中央到地方,沒有幾個是乾淨的,牢城營的貪官唯一的好處就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林衝也首次感覺到了錢的作用,有錢可以通神。不過看到一身本領的林衝這麼忍氣吞聲,委曲求全,實在讓人有些痛心。

  讀這一回我認為他們是有一定結果的,但我也學到了。凡事不要瞧不起別人,有些人雖然看起來落魄潦倒,但是可能身懷絕技;其次做人要謙虛,正如孔子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要盲目的自負;還有無論對什麼人都要好的態度,不能凡事都咄咄逼人,否則吃虧的只有自己。洪教頭就是沒有注意這以上三條,自視甚高,瞧不起林衝,結果自己丟醜!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景陽岡武松打猛虎」這一回。有一天,武松走到景陽岡下,不顧店家喝了很多酒,上了「三碗不過岡」的勸告,也不管店家說岡上有老虎傷人,喝了很多酒,上了景陽岡。他正要躺在大青石上休息,樹後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老虎。讀到這裡,我捏了一把汗,生怕武松被老虎吃了。武松拿起棒子打老虎,誰知哨棒斷了,他非常鎮定,空手打老虎,用盡平生力氣把老虎打死了。我太興奮了,武松竟然那麼厲害,真是令人佩服。他不僅英勇,而且為人忠厚、俠義,在「快活林醉打蔣門神」這一回中,他還幫助施恩把蔣門神搶走的快活林給要了回來。

  我覺得在作者筆下,「行者」武松就是勇敢和忠義的化身,這也是我心中的英雄偶像。我們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都要像武松一樣時刻保持冷靜,通過堅持和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好。也要學習他的仗義、行俠,遇到有困難的人我們要盡力幫助他們。

  除了武松,我還很喜歡武藝高強的「豹子頭」林衝、心粗膽大的「黑旋風」李逵、足智多謀的「智多星」吳用,讀完這本書,我都想去到他們的年代,和他們做朋友。

  東方朔說過,太平盛世,用之為虎,不用為鼠。

  趙佶當了皇帝用了高球。高球充其量也就是個宋朝的馬拉度納。他懂啥!還好宋朝還沒有女子為官的制度,不然李師師恐怕也會成為行政辦公室主任,併兼碩士導師學科帶頭人了。不過李師師搞公關應該很在行。

  金聖歎在評《水滸》第一回有,「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作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

  古今一理,我不知道中國人是不是有智慧,能在歷史中吸取教訓。

  金聖歎不愧是才子,這一番話,入木三分,發人深省。

  篇二:《水滸傳》讀後感[1500]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讀了《水滸傳》,我覺得朝廷的腐敗統制,就意味著人民的起義,意味著王朝的覆滅與另一個王朝的開始。

  《水滸傳》是一部以民間起義為主題的英雄傳奇。它主要講述了北宋末年朝廷腐敗的時候,一群有血性的好漢被迫反抗,替天行道,演繹了一段英雄傳奇。這群好漢,也就是108位梁山泊好漢,也是作者施耐庵在第一篇中提到的108位魔君,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水泊梁山,就像是一把利劍,狠狠地插在了腐敗的朝廷的軟肋上。灰暗的朝廷,使得多少英雄豪傑放下自己安寧的生活,家庭的幸福,忍心落草為寇。在朝廷的眼中,水泊梁山,無疑是一塊心病。但是,這塊心病是朝廷一手造成的。

  晁蓋梁山的壯大,在於善用人才。

  梁山泊自晁蓋奪手以來,不斷壯大,又收服了宋江——這塊金字招牌,竟成了有識之士人人嚮往的地方。梁山上的108好漢若單個來看,就像是一粒粒珍珠,只是漂亮,但若是緊密相連在一起,就發揮出難以想像的力量。108個好漢哪個不是身懷絕技,武將且不說,在梁山泊裡,善造炮的;善養馬的;善造兵器的;大軍師吳學究……就連什麼也不會的黑宋江也因其好名聲,而給梁山泊帶來了好名氣,有利於招兵買馬,梁山上的108將,至少有1/4是借了宋江的名聲來的。晁蓋那求賢若渴的態度,使梁山多人才。

  梁山泊的壯大主要就是者兩方面。一邊朝廷昏暗,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懷才不遇的好漢,都無處安生,一邊梁山以忠義二字為原則,又有宋江等人的吸引,一個驅趕,一個牽引,水泊梁山怎麼能不壯大呢?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就是梁山的原則,也成就了梁山與官府分庭抗禮的神話。

  我最喜歡其中的「花和尚倒拔垂楊柳」。這一回說了魯智深在菜園裡與潑皮們一起笑談時,潑皮們嫌樹上的烏鴉太過恬噪,於是魯智深趁著酒興,將整棵大樹連根拔起。我覺得這一章充分描寫了魯智深的彪悍,也是為了後面的寫作埋下伏筆:魯智深坐上了梁山泊的第十三把交椅。

  今天,我又讀了《水滸傳》第四十七回,其題曰:撲天雕雙修生死書,宋公明一打朱家莊。

  本回主要講述的是:杜興介紹祝、扈、李三莊誓盟共拒梁山以及李家莊莊主李應,李應修書去朱家莊取時遷,被朱氏三傑臭罵一頓,扯了書札。李應與祝彪在獨龍岡交鋒,被射中臂膀,楊雄、石秀回梁山搬救兵。宋江帶兩路人馬到獨龍山安寨,派石秀、楊林探路,石秀在酒店遇到鍾離老人,問了盤陀路,方知白楊樹便轉彎才是活路,否則都是死路。楊林不知盤陀路被捉。宋江不見石秀、楊林,急於救人,殺奔祝家莊中計被圍。

  雖然石秀綽號「拼命三郎」,可從本回中我們可以看出,石秀並不是一個只會用蠻力的人。他不僅武藝高強,且通曉人情世理,是個頭腦靈活,會運用智慧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人。他不像楊林一樣只知道自己琢磨路徑,卻因此露出了破綻,被人捉住。他懂得問知情人,問好人,能用最簡單的方法最快得到答案,既不傷害自己,又不破壞大局,這樣一個石秀,是不是很聰明很厲害呢?難怪連金聖歎都不禁讚嘆道:「石秀,機警之極。」其實,在現實的學習過程中,當自己苦思冥想一道難題卻始終不知方法,不曉答案時,不妨虛心地向身邊知情人士請教,再加以理解鞏固。這樣,不僅避免了錯誤的發生,還能在得到答案的同時,學會這種類型的題目,保證下一次的成功,何樂而不為呢?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只有一個字形容:義。這108位好漢從陌生人走到一起,一起起義,可謂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他們為兄弟兩肋插刀,我為他們身上的這種忠義精神而感動。

  反觀我們社會上,有多少個人能夠做到「義」這個字?

  義,可以說是正義。但這社會上還有多少正義的存在呢?許多的人眼睛都被金錢所蒙蔽。受賄賂的貪官,只是為了錢,正義在哪裡?自己跌在街道上的老人,被好心人扶一把卻誣賴對方推他,只是為了錢,正義在哪裡?

  如今,這個社會上的正義感真是太少太少,人情太過涼薄。

  現在的社會正義感太少了,我希望人們能把那僅存的正義感給守護好,並且能夠把這「義」一字給發揚光大。

  篇三:《水滸傳》讀後感[1500]

  《水滸傳》也許是中國第一部武俠經典小說。王朔罵金庸可以抄襲一百單八條好漢的性格特點,來塑造他書中的人物,也不完全是冤枉。《水滸傳》的作者描述了一個文字的《清明上河圖》,使今人能夠理解當時的綠林好漢和農民起義。至於它的思想性,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前文講到宋江歷史上確有其人。其實《水滸傳》中有很多歷史名人。《水滸傳》「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中提到好多人,的確是歷史上確有其人。

  比如說高球的發跡,先是由東京城裡金梁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仕推薦給小蘇學士,後又由小蘇學士推薦給小王都太尉,再由小王都太尉處遇到後來的徽宗趙佶,以致發跡。這裡提到的人物歷史上都有記載。這裡作者用了幾個「小」字,可見對這些人的鄙視和厭惡。

  南宋王明清的《揮麈後錄》說,「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史,草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帥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

  從這篇記載來看,高俅實為蘇東坡的書童,而且書法很好。蘇東坡被貶中山,把他送給了曾布,曾布以家裡的書童太多了為由沒要高俅。蘇東坡又把他送給了王晉卿,即駙馬王詵。蘇東坡對這位小書童挺負責,可見東坡很喜歡他,也說明高俅為人很乖巧。

  這裡提到的小蘇學士有的人說是蘇東坡;另有一小蘇學士,可能是蘇東坡的兒子蘇過。蘇過的詞和字都很好,有「小坡」之稱。北宋末年的宦官梁師成以及翰林學士孫覿,都自稱是蘇東坡送人之妾所生的蘇軾之子,據說蘇東坡被貶時送出去的小老婆都懷有身孕。好像是《三言》裡的一個故事,說蘇東坡曾經用小老婆換個一匹好馬,小老婆就自殺了,臨死前寫了首詩有一句「來生莫做婦人身」;還有一個故事是蘇東坡在杭州時,喜歡上一個妓女,但妓女要從良,不接客了,老蘇派了個船夫,在這個妓女去會情郎的渡船上,把她姦污了,她也吟了一首詩,老蘇以這首詩為要挾,終於如願以償了。

  但是小說畢竟不是歷史,這些故事我都不喜歡。林語堂《蘇東坡傳》裡都沒有提這些事,可能只是傳說。

  小王都太尉,即駙馬王詵。《宋史》裡記載這位駙馬爺比較拽。王詵娶英宗之女魏國大長公主,封為駙馬都尉。應該比徽宗趙佶的長一輩,王詵是趙佶的姑父。王詵有才華,長得應該不差,可惜人品太差。雖然公主溫柔賢淑,盡心侍奉公婆,而王詵卻偏偏寵愛小老婆。他的小老婆們很大膽,竟然給公主臉色看,還罵罵咧咧的。他的大舅子神宗為此曾兩次將王詵貶官,但他卻不思悔改。甚至在公主生病時,當著公主的面與小姘 do this。就是這麼個東西,但卻是趙佶的哥們。兩個人一起搞破鞋,一起逛窯子,一起寫詞畫畫。

  最有名的是徽宗趙佶,有人說是唐後主轉世。這小子書畫是一絕,瘦金書寫得很好,毛主席的字其實也有瘦金書的影子,東郭的字也有點像瘦金書,不過總是被朋友叫做受精書,討厭討厭!!

  《宋史》裡記載元符三年正月,年僅25歲的哲宗駕崩,沒留下子嗣。神宗共有14子,當時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趙佶在內的五人。趙佶不是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並無資格繼承皇位。哲宗去世當天,向太后垂簾,哭著對執政大臣們說:「國家不幸,哲宗皇帝無子,天下事須早定。」宰相章惇當即提出,按照嫡庶禮法,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不料向太后不同意。章惇只好改口說,若論長幼,那麼當立年長的申王趙佖為帝。向太后還是不答應,「老身無子,所有的皇子都是神宗的庶子,不應再有區別,簡王排行十三,不可排在諸兄之前,而申王眼有疾病,不便為君,所以還是立端王為好!」 向太后喜歡端王趙佶。章惇是反對端王即位的,他認為「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雙方為此僵持不下,互不相讓。關鍵時刻,知樞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議,尚書左丞蔡卞、中書門下侍郎許將也相繼表示贊同。章惇勢單力薄,不再爭辯。趙佶就這樣被向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寶座,他就是徽宗。章惇的人品不咋地,但是他對端王趙佶確實非常正確的。向太后為啥喜歡趙佶,可能是老太婆也喜歡帥哥。趙佶也挺會來事兒的,把老太太侍候得挺好,老太太把他看為自己的親生兒子。

  王進要投奔的老種經略相公應該是種世衡的兒子種諤,而小種經略相公是種諤的兒子。我忘了是初中還是高中,讀過種世衡開清澗築城的故事。祖孫三代皆為宋之名將。

  《水滸傳》裡把王進和高球做了個對比,王進是個忠臣孝子;而「高俅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只在東京城裡城外幫閒。」被他爸爸告了忤逆,發配邊州。

相關焦點

  • 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500字優秀作文10篇
    讀了《水滸傳》,我才知道古典名著的魅力。一部《水滸傳》顯出英雄信念——替天行道;一部《水滸傳》展示英雄氣慨——俠肝義膽;一部《水滸傳》現出英雄本色——同甘共苦。一部《水滸傳》寫出英雄精神——勇往直前!  《水滸傳》讀後感範文三  《水滸傳》是一本反映農民起義的古代長篇小說。
  • 水滸傳讀後感600字 讀水滸傳有感500字 水滸傳讀後感400字
    水滸傳讀後感  在這個寒假裡,我在老師的推薦下,讀了《水滸傳》一書。讀後深有感觸。  在《水滸傳》中,我認識了一百單八將。他們個個神勇威武,卻又不失計謀。如吳用,在「吳用智取生辰綱」一篇中,他的計謀起到了大作用。  又比如魯智深,是個俠肝義膽的英雄。他為人正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堪稱豪傑。
  • 《水滸傳》讀後感1
    一個義字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幾筆,但要實現這個字所包含的意思,相信這個世界上能做到的人也沒幾個。因為大多數人們的「義」已經被內心的自私、貪婪等邪惡的品質吞噬掉了。  在我的眼裡,書中的貪官都是一條條貪婪又邪惡的大肥蟲,我一直在想,梁山好漢的結局不是這樣該多好,結局如果是好漢們因為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打抱不平的思想,替天和百姓行道,除去了大多數貪官,使百姓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 水滸傳讀後感2000字
    除卻初中時,白話本有刪減版小說讀完過,其他並無多大涉及,今番來讀原著,頗有感受,以此來寫些讀後感。只可惜未讀通透,只能略發感悟。  水滸傳的楔子,略帶神話色彩,說是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大官一時矯情,犯孩子習性,洪信掘了「遇洪而開」的石碑。天理命數放出了三十六天罡,六十二地煞。雖說如此,看似神話,實是作者不滿當時朝政,一時諷之。
  • 「媽媽,讀後感怎麼寫?」愁壞孩子的讀後感,解決辦法在這裡
    寫讀後感,名著讀後感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同步作文,優秀範文很多孩子一寫讀後感就發愁,今天的文章末尾附上讀後感寫法講解,寫法講解得很細,建議孩子們保存。現在,我正在寫這篇讀後感,隱隱約約,耳邊又傳來了他媽媽的吼聲:「讀,大聲地讀。這個字你竟然不認識?老師講課,你聽什麼了?」不一會兒,又傳來孩子的哭泣聲,以及磕磕絆絆地讀書聲。我想,開發商提前知道這樣的情況,肯定會加強牆體隔音。
  •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1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 古代名著:《水滸傳》讀後感
    金聖歎評論《水滸傳》「無美不歸綠林,無惡不歸朝廷。」不管金聖歎主觀動機如何,這句話卻確實說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傾向和《水滸傳》的深刻社會意義。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中國的農民富有武裝鬥爭的傳統和經驗,但用文學形式來歌頌農民戰爭,並且真實生動地作全面的藝術再現的,只有《水滸傳》。
  •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10篇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長江岸邊,在神州大地上,在2000年前的中國,這片神聖的土地經歷了什麼呢?三國時期。
  • 西遊記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精選5篇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精選1  《西遊記》是我最愛看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講的是唐朝時期,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經的艱難險阻。  他的三個徒弟有:豬八戒.孫悟空和沙僧。和大家一樣,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火眼金睛,樂於助人。每次都是孫悟空把唐僧從險境中就,救出來。
  • 李宏偉談(水滸傳)讀後感
    去年春節期間,中央一套上演了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為了更多的了解《水滸傳》,我特別到書店買來了原著,並且對其反覆研讀了多遍。在梁山的10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讀完這本《水滸傳》後,我的感想很深。如果宋江不去謀什麼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起反抗昏帝,那麼我相信,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在方臘與兒子方天定入刑場時,
  •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範文一  我最喜歡讀的書是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剛開始的時候,爸爸帶領我一起讀,遇到生字,我們就一起查字典,讀過後,爸爸還讓我簡要的複述故事梗概。有時候,爸爸也給我講「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後來,我感覺裡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乾脆就自己慢慢的讀起來。
  •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5篇精選】
    一起來看看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5篇精選】,歡迎查閱!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1三國演義資料豐富,成語眾多,雖然看起來比較麻煩,可是能讓我們真正領會作者的藝術才華。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2今日,媽媽去圖書館幫我借了一本《三國演義》。封面上是兩個高大魁梧的人在搏鬥,我想:他們是誰呢?於是我迫不及待的翻開了這本書。閱讀了這本書後,我感受到了古代英雄的叱吒風雲、俠肝義膽的過人氣概。
  • 附800字-1500字範文
    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繫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繫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繫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
  •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作文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作文【篇一】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的傑作,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情節曲折動人,看著就會入迷,把神情融入到書裡。其中,我欣賞的人物有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黃忠、馬超、曹操……但是,最令我賞心悅目的人就是少年將軍趙雲了。
  • 《三國演義》讀後感作文4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一  今年寒假,我在書架中看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但書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幾位。  首先是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個隱士,後來經過劉備的真誠邀請,才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的。
  • 耀慶讀《水滸傳》有感
    《水滸傳》讀後感                六三班 阮耀慶
  • 語文老師要求家長寫2000字以上讀後感,這樣的親子閱讀,令人反感
    「姐夫,幫我寫一篇讀後感吧,我實在是寫不出來了。」林老師頗感詫異,小舅子是個貨車司機,誰會給他布置讀後感啊?又是叮咚一響,小舅子的第二條信息說明了原因。原來這是孩子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布置的任務,親子閱讀必須完成的「家長作業」。要求家長陪孩子共讀一本書,然後提交不少於2000字的讀後感。
  • 《小王子》讀後感及賞析1000字
    《小王子》讀後感及賞析1000字:看完小王子,感覺自己在童話故事裡看到了現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裡面用一個個小小的且寓意深刻的故事
  • 《水滸傳》閱讀心得(一)
    【閱讀心得四】《水滸傳》前六回讀後感張旭一本厚厚的《水滸傳》裡,裝著一百單八個人。 【閱讀心得七】《水滸傳》 讀後感之前六回寇夢迪                       【閱讀心得八】《水滸傳》 1到6回讀後感
  • 線上「溪山書會」|作家王劍平講述一本《水滸傳》如何從少年讀到中年
    我看「水滸」四十年《水滸傳》,是我此生看的第一部「字書」。「字書」?這個叫法有點怪,是書都有字,但工地上的孩子都這麼叫。「字書」是「娃娃書」的生造。稍大,我才知道,「娃娃書」的約定俗稱叫連環畫,專給娃娃看的。「字書」系成人讀本。那陣,我上小學。年齡相仿的孩子,或多或少,每人都有幾本「娃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