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10篇

2021-02-13 5068兒童作文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根據三國時期的故事編寫的小說。裡面的人物描寫得很生動,戰爭場面十分精彩。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一

  我成功地讀完了《三國演義》這一篇名著,因為自從買上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後,一直還沒有來認真、用心去讀這本好書,幸好有了這樣的寒假作業,才讓我讀到了這麼好的小說書。

  本篇小說是一步跨度進一個世紀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裡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裡面的諸葛亮。

  他知天文、曉地理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是《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兼虛謹慎、濟匯愛民的品格為後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最後病逝於北伐前線五丈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七擒孟獲、以木牛流馬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妙計,我們不僅要學習他的神機妙算,我們還要學習他的忠心,他認定了劉備做主公,就再也沒有投靠別人,這讓我很敬佩,想起當日本人向我們的國家進攻時,我們中國人可是出了不少漢奸,諸葛亮就像是當時跟著共產黨的將軍,不是小人,不會為了那個人的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放棄了自己的朋友或戰友,在那麼險惡的時期裡,他能那樣的忠義,真是不簡單!

  最後,我要說,《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了眼界,還告訴了我許多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舉三得呀!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長江岸邊,在神州大地上,在2000年前的中國,這片神聖的土地經歷了什麼呢?三國時期。雖然民不聊生,卻趣事連連;雖然連年戰亂,卻英雄輩出;雖然戰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長江、黃河,可是他們的事跡、這個年代的歷史卻永遠流淌在我們心中。

  看三國的時候,我的血液是沸騰的,它是一本詳盡而宏偉的歷史史書。它記載了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它以陳壽的《三國志》為模板,經過作者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成。讓一部高深難懂的正史以生動、有趣、切近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讓我這樣的小學生讀著也很喜歡。

  我印象最深的故事要數諸葛亮草船借箭,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早就知道3天之後會有大霧,借來了船隻和士兵後趁著大霧把草船開到了敵軍的陣營前,因此輕而易舉的得到了十五六萬支箭。

  其實在三國這個亂世中,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煮酒論英雄的曹操告訴我們做人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三顧茅廬的劉備說想成功就一定要有執著的信念和一顆充滿慈愛的心;舌戰群儒的諸葛亮告訴我們只有時刻謹慎、細心才能成大事;關羽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千萬不能心高氣傲,否則得不到什麼好的結局……呂布、趙雲、董卓,他們都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講述他們的人生。

  在這些英雄與歷史的身上,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讀歷史,讓人明智,讀國學,讓人明理。《三國演義》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我未來的人生之路。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三

  《四大名著》,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詞,其中有《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其中,《三國演義》是最吸引我的一本書,因為它的內容十分豐富。從這本書裡,我認識了許多人物,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一心為國的劉備,一身是膽的趙子龍,心狠手辣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草船借箭,劉玄德三顧茅廬,這幾個故事。草船借箭主要講了:周瑜叫文武百官前來商議作戰,他還叫上了諸葛亮,諸葛亮說:「水上交戰,最需要弓箭。」周瑜讓諸葛亮十天內造出10萬支箭,並且不許讓士兵給他材料,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因為他知道三天後有大霧,能派上用場。那天,他把十二隻船用繩子連在了一起,兩邊插上了稻草人,讓士兵在船上吶喊,然後架著草船,開到了曹操的營寨,曹兵立刻放箭,可是,全射在了稻草人的身上。這時,太陽出來了,曹操才發現中計了。

  三顧茅廬主要講了:劉備前兩次拜訪諸葛亮,但是都沒有成功,這次,他第三次拜訪諸葛亮。他們走到諸葛亮的家,童子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劉備自己等在草堂門口,過了半晌,又過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醒來,劉備走進草堂,與諸葛亮商量了各種戰略,劉備茅塞頓開,對關羽,張飛說:「我得到諸葛先生,簡直是如魚得水啊!」

  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智取漢中,七擒孟獲,建木牛流馬,最後病逝五丈原,人們一直以「鞠躬盡瘁,死而不已」來形容他,可見,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啊!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四

  【做信守諾言的人】

  小時候,我去放孔明燈,覺得孔明燈真是很神奇,從爸爸口中知道了孔明燈的發明人是諸葛亮,還知道他的好多故事,我對他也充滿了好奇。今年,我在爸爸指導下終於讀完了原版《三國演義》,這小說的故事非常精彩,我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的忠義守信也深深感動了我,其中印象深刻的是「白帝城託孤」的故事。

  故事講的是劉備大戰東吳失敗後,一病不起,他召來諸葛亮,對諸葛亮說:「我死後,你輔佐阿鬥吧,如果實在不行,你可以廢了他,自己做王」。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有中興大漢,為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刻」 。雖然後來阿鬥什麼也不懂,國家大小事都是靠諸葛亮,但諸葛亮還是盡心輔佐,為阿鬥寫出了千古名篇《出師表》,而從沒有動過廢阿鬥的心,真正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國家操勞到了死那一刻,用行動履行自己的諾言。這讓我想起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詩,真讓人感慨。

  我敬佩諸葛亮,心裡暗暗告訴自己:要像諸葛亮那樣做信守諾言的人。我很高興,自己從小事中做到了。有一次,我向同學借了一本書,我答應兩天後就還她,可是兩天後的晚上,那本書還有好多沒看呢!我當時便想遲點再還給同學,一想又覺得不對,當我糾結拿不定主意時,諸葛亮忠義守信的故事出現在我腦海中,最終,我如期把書還給了同學。雖然遺憾沒看完,但我守信了承諾,我覺得這樣做是值得的。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葛亮的忠義守信也讓他成為後世景仰的楷模,我們要學習諸葛亮信守承諾的精神,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五

  在一次兒童節,我收到了一本我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書——《三國演義》。這是我的媽媽當做兒童節禮物送給我的,收到這一件禮物時,我開心得手舞足蹈。剛回到我的房間,好奇心就驅使著我趕快翻開書看。

  一打開書,我就沉迷在了書的海洋中。我花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看完了《三國演義》。在其中最吸引我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了。

  其中將周瑜的心胸狹窄、富有心機描寫得淋漓盡致,如周瑜因為妒忌諸葛亮的才華而以軍事為理由,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還故意讓軍匠們延遲造箭的材料供應和造箭速度。而我們在生活中絕對不能學習像周瑜,不能做像他那樣因為妒忌別人的才能而想方設法去陷害別人的人,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提醒周圍的人也不要做這種人。而諸葛亮則截然不同,他不僅不怕周瑜的陰謀詭計,還裝作不知道周瑜的計謀,讓周瑜認為諸葛亮已經上了他的圈套,並且巧妙地了周瑜的各種計謀。我不禁佩服諸葛亮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而在後面諸葛亮巧妙地利用了曹操多疑的性格來「借箭」更是令我佩服地五體投地,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才智超群啊!我們在生活中就是要學習諸葛亮做事認真仔細,多觀察思考,有計謀策略,不能馬大哈,粗心大意。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不要像周瑜那樣心胸狹窄,高傲自大,而要像諸葛亮那樣專心鑽研、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刻苦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樣胸懷寬闊,用自己的智慧證實自己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材,將來為祖國作出貢獻。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六

  《三國演義》這個名詞大家都熟悉吧,它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書的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後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為盟主,徵討董卓。董卓後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群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佔益州(今四川),曹操佔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佔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其中有三個經典的故事是諸葛亮的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每次針對的敵人都是曹操,雖然曹操擁有百萬雄師,但對於才華橫溢的諸葛亮來說,幾把火就可以將這些兵士燒的片甲不留。下面來走進這三把火了解了解它們吧!

  第一把火。火燒博望坡三國前期,曹操為了統一全國,而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新野設下埋伏,令趙雲去誘敵深入,然後火攻。夏侯敦一時輕敵,大敗而歸。

  第二把火,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不甘心,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兩名大將率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覺得新野不能久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的東西。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再次大敗而歸。

  最後一把火,火燒赤壁,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矗

  三國給了我許多啟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後行!!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每當聽到這首詞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三國演義》這本書。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歷史回體小說。它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大概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

  在書中,三國,是一個英雄薈萃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誕生了關羽、諸葛亮、劉備等英雄人物。他們雖性格各異,卻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在這些英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諸葛亮。

  草船借箭,表現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七擒七縱,表現出了諸葛亮的大仁大義;六出祁山,表現出了諸葛亮的忠心耿耿;三氣周瑜,表現出了諸葛亮的識人透闢;舌戰群儒,表現出了諸葛亮的不卑不亢。諸葛亮在西城的時候,司馬懿率領五十萬大軍前去進攻,當時諸葛亮手裡只剩下一班文官,士兵也少得連敵方的一半都沒有,可是諸葛亮不慌不忙,冷靜應對,最終用空城計擊退了司馬懿。諸葛亮遇到困難從不放棄,而是思考解決的辦法。可是,我只要一遇到困難或難題,就不肯認真思考,直接選擇放棄,從不去思考解決的辦法。所以,在生活、學習中,我要像諸葛亮一樣,面對困難,勇往直前;面對挫折,毫不退縮;面對失敗,毫不氣餒。

  我真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它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受益無窮。我以後一定要好好讀書,做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八

  早就慕名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次,我想和大家一起煮酒論英雄。

  三國時期,有魏蜀吳三分天下。其中也肯定有當世的真英雄。

  就說說蜀國的漢昭烈帝劉備,他雙耳過肩,雙臂過膝,雖說樣貌平平,卻有著高尚的品德和義氣。就在劉備得知關羽被殘害時,他為失去了這個曾在桃源裡結過兄弟而哭到在地,那一刻,他的面龐上在也看不見平日裡嚴肅,正經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兄弟手足之間的情誼。他的二弟關雲長也非常重情誼,竟因曹操有恩在華容道放過他,要知道,他可是做了軍法保證的。

  在我看來,這當之無愧的智多星就是諸葛亮。他為劉備做過的豐功偉績簡直數不勝數,這都是靠他的智慧來慢慢積累的。三國中的許多計謀也都是他去想出來的,如將計就計使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他的錦囊妙計也讓劉備在危急時刻得意脫救,他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又是讓周瑜一敗塗地。由此可知,諸葛孔明可不是什麼好惹的人。

  再來說的就是眾人皆知的『奸雄』——曹操。有的人認為他是一個完全奸詐的小人,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在我眼中,曹操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一生親自指揮戰場大大小小30一次,卻沒有幾次敗仗,可見他在軍事方面可謂是一個天才。最著名的赤壁之戰就是因為曹操的陸軍不習慣水戰,從而使用連環計,最終,被諸葛亮從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也從此成了諸葛孔明的一大成就。說他奸詐卑鄙也不恰當,因為他畢竟也有想過除暴安良啊。想當年曹操刺殺董卓的事不也被人們千古流傳嗎?那為什麼現在人們就不能把他的奸詐當作是計謀呢?

  三國中這麼多英雄好漢,怎麼能一聊而盡呢?我這笨筆也是寫不出來的,如果你們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看法,可以與我交流哦。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九

  這個寒假,我讀了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部書的確是堪稱神來之作,不僅將歷史上的很多真實事件寫進了著作中,增強了真實感,而且同時有杜撰了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讓著作讀起來更加有趣味。

  如果說我對哪個人印象深刻,那麼我最想寫的人物就是諸葛亮。諸葛亮,號臥龍,曾躬耕於南陽,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襄陽,滿腹詩書,書中說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歷史上的諸葛亮真的是這樣的嗎?未必如此。

  雖然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但根據一些史學家的研究,覺得《三國志》是比較尊重史實的著作,著作中介紹的諸葛亮是一個善於治國的人才,但其軍事才能並不是像三國演義中寫得那樣厲害!

  個人認為:諸葛亮的才能主要表現在戰略規劃和治國方面,在軍事上並沒有特別大的建樹。有史實為證:諸葛亮在襄陽時,已經頗有名氣,因此劉備慕名而去,而知名的隆中對其實表現的是諸葛亮的戰略才能,他知道怎樣逐鹿中原,政治智慧和戰略才能卓著,但諸葛亮出山後,並非書中所講的直接指揮將士打仗,譬如知名的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等故事都屬於杜撰。再舉一例:例如劉備取得西川以後,最信任的人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而法正正是與老將黃忠在定軍山戰役中大破曹操,斬殺魏國名將夏侯淵的軍事參謀。

  再者,即便是夷陵之戰中,劉備親徵,也沒有帶諸葛亮隨軍,如果諸葛亮的軍事草能真如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那般深不可測,劉備斷然是不會不委以重任的,畢竟正如孫子兵法所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以上就是我寫的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即便是天縱英才,也不能阻擋歷史的浪潮,一切自有天命!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十

  《三國演義》中群雄匯集,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多英雄薈萃。他們都形象豐滿,有血有肉,是錚錚男兒。但給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奸詐的曹操。

  曹操出身於一個官宦家庭,從小聰明伶俐。曾隻身刺殺董卓,但失敗。當時我看到這一段時,覺得曹操是一個大英雄,敢刺殺當時隻手遮天的董卓,為民除害。雖然失敗了,但他沉著冷靜,及時想辦法脫身。

  後來,他與陳宮一起逃命,在呂伯奢家中借宿,可曹操疑心太重了,竟以為呂要殺他,結果殺光呂伯奢全家,還說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以至於陳宮認為他不是良人,分道揚鑣。

  他和劉備青梅煮酒,曹操很霸氣地說:「天下英雄只你我二人。」劉備嚇得筷子都掉了,而曹操卻是笑,面色如常。試問天下有幾人能有曹操這樣的胸襟和氣魄呢。

  在關羽執意要離開時,他並沒有追殺,而是放走了他;當袁紹認為獻帝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廢物時,曹操早就想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計策,成功拿下漢獻帝;他還割發代首嚴格遵守軍紀, 取信於軍 ;還有殺糧官、戰袁紹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南徵北戰,最後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因奸詐獲得一次次的勝利,也因狡詐遭到世人唾棄,為人不齒。但我認為,在那樣的亂世之中,有多少能幹志士都死於非命,曹操用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聰明才智,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並且一步步、一點點爬上高位。

  他坦率,不比那些打著真人君子旗號卻野心勃勃的人;他狡詐,不比那些自已為聰明目中無人的人;他狠毒,不比那些暗地裡暗算別人的人。

  我欣賞曹操的性格,雖然猜忌奸詐,但他很聰明懂得審視時度、很直率不像劉備裝仁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做作,這樣的他更顯真實。

  曹操,是成功的政治家,是奸詐的梟雄。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2  最近,我讀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本書,不禁有許多感慨。  《三國演義》是寫劉備、孫權、曹操所統領蜀國、吳國和魏國爭權的故事,從桃園三結義到蜀、吳兩國落敗有一段非常長的過程。
  •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作文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作文【篇一】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的傑作,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情節曲折動人,看著就會入迷,把神情融入到書裡。其中,我欣賞的人物有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黃忠、馬超、曹操……但是,最令我賞心悅目的人就是少年將軍趙雲了。
  • 《三國演義》讀後感600字作文精選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一  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不禁感慨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不僅使我了解當時的歷史,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三國演義》的開頭就介紹了當時的政治背景——黃巾起義,民不聊生,國家支離破碎。
  • 《三國演義》讀後感作文400字10篇
    《三國演義》為我們塑造了很多經典形象,使我們從中領悟了人生哲理。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三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國文學歷史上燦爛的一頁,每次讀到這本書,我都會被書中的人物深深的吸引著,打動著,讓我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範文一  我最喜歡讀的書是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剛開始的時候,爸爸帶領我一起讀,遇到生字,我們就一起查字典,讀過後,爸爸還讓我簡要的複述故事梗概。有時候,爸爸也給我講「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後來,我感覺裡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乾脆就自己慢慢的讀起來。
  • 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500字優秀作文10篇
    《水滸傳》讀後感範文七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本文學價值很高的好書——《水滸傳》。  《水滸傳》是第一篇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與《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並稱「四大名著」。作者施耐庵,生於元末明初。  這一本書在文壇中佔有很高的地位。
  •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5篇精選】
    三國演義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要學習其中的好處,為將來打下基礎。一起來看看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5篇精選】,歡迎查閱!
  • 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作文600字精選10篇
    《紅樓夢》讀後感範文一  《紅樓夢》,一部流傳於世的名著,帶著悲傷的愛戀來到我們身邊。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  《紅樓夢》的文學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曹雪芹用了10年的心血凝結成這本書,文中的一切一切似乎都有關聯,即便是開頭再小不過的東西,文末都有清楚的交代。作者曹雪芹自己用一幅對聯概括了《紅樓夢》:原應嘆息春風晚,差忒情慾巧妙雲;橫批:情不情。  《紅樓夢》還是一個謎,有誰能夠解開它呢?
  • 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讀完三國演義,心中激動不已,對於書中每個角色都充滿好奇,於是又去查尋了許多相關書籍,之後了解到書中每個著名人物都有其特點、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孔明、曹操、周瑜,孔明一足智多謀、穩重沉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一猜疑心重、為人機警又有謀略,奸雄且多疑。
  •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小學作文400字範文一  讀了這本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讓我獲益匪淺,《三國演義》是說東漢末年,由於漢獻帝無能,使吳、蜀、魏三國鼎立,其中我最欽佩趙雲和張飛,最瞧不起袁紹。  趙雲長坂坡單騎救主,連戰幾十員曹將,救出糜竺等將。他武藝高強,在千軍萬馬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勢不可擋。
  •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800字7篇
    《紅樓夢》600字讀後感一  紅樓,多麼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  《紅樓夢》600字讀後感二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一部懷金悼玉的紅樓夢,一首暗示著興敗繁衰的荒唐詩,在這白玉為堂金做馬的賈府中,在這光鮮的浮華後,又暗藏著什麼呢?
  •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優秀作文範文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二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在讀一年級的時候,我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  讀完《三國演義》,我明白了一段歷史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為它蘊含著不朽的精神傳奇!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四  《三國演義》是一部名著,講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這段時間的歷史。
  • 《三國演義》讀後感個人心得5篇【精選大全】
    《三國演義》裡的故事十分精彩,家喻戶曉,是一本值得去看的書。一起來看看《三國演義》讀後感個人心得5篇【精選大全】,歡迎查閱!
  •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10篇
    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紅樓夢》讀後感800字,希望會對大家的工 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曾經,我一直認為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溫柔的女兒鄉,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在重讀紅樓夢 的我知道自己錯了。
  • 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 讀三國演義有感600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  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我就對它痴迷不已,它像一個知心朋友,與我一起成長。  翻開《三國演義》,我像回到了東漢末年,我與關公一起過關斬將,與孔明一起神機妙算,與趙子龍一起勇鬥長坂坡。
  •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範文5篇
    小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範文一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想起了諸葛亮、曹操、孫權、劉備、關羽
  • 《西遊記》2021讀後感700字範文7篇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西遊記》2021讀後感700字範文7篇最新。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西遊記》2021讀後感700字篇一《西遊記》與《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並稱我國四大古典。《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用他的妙筆生花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個神奇的神話故事,讓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瑰麗無比的藝術殿堂。
  • 水滸傳讀後感600字 讀水滸傳有感500字 水滸傳讀後感400字
    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只有兩 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 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 這就是忠;林衝的妻子在林衝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 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 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一個「義」字。
  •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2篇)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3  這幾周,我看完了小學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的《三國演義》,這本書原著是明朝羅貫中的作品,我看的是黃江琴改編的適合小學生看的版本。  對《三國演義》感興趣,是因為媽媽在上學路上,給我講了很多三國裡的故事。完整的書看過後,我更加喜歡這本書。
  • 西遊記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精選5篇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精選1  《西遊記》是我最愛看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講的是唐朝時期,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經的艱難險阻。  他的三個徒弟有:豬八戒.孫悟空和沙僧。和大家一樣,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火眼金睛,樂於助人。每次都是孫悟空把唐僧從險境中就,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