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紀讀書:
1、在《全球商業經典》6月刊看了王大勇寫的「《武士會》,混久醉人長」,文章很精彩。讓我順藤摸瓜的找到了徐皓峰(下面有徐的介紹),以及徐皓峰的很多作品。
2、最近幾天一直看徐皓峰的作品,從《道士下山》、《國術館》、《大壇日城》到今天推薦的這本《武士會》,構成了有別於金庸、古龍的徐皓峰式的硬派武俠小說,也有了徐皓峰的武俠江湖和江湖地位。
3、大概是小學前(應該是5歲)我就喜歡看武俠小說,看的第1部武俠小說是在一個鄰居大哥家借的金庸先生《鹿鼎記》的第五本,從此開始了我的武俠小說之路,從金庸古龍到溫瑞安、黃易等等。
4、看了這麼多年武俠有幾個疑問一直沒有得到解答:大俠們不工作哪來的錢整天逍遙?大俠們似乎只有江湖沒有生活等等,相信你也有很多疑問,發給老紀看看?
5、過了30歲後我就遠離武俠,因為這個年齡似乎再看武俠有幼稚之感,直到徐皓峰的這些小說,讓我這一周又進入了武俠世界。徐皓峰的小說信息量大,想表達的多,看的是即爽又累,正如王大勇在文中所說,看了《武士會》如醉了混酒,暈的慢,醒的遲,醉的痛。
6、《武士會》用八國聯軍進京義和團落敗慈禧西逃為背景,以兩姐妹欲自殺躲避洋人強姦遇見李尊吾與沈方壺高手對決為起始,一路的逃亡和戰鬥,各路高手牛人一一登場,大背景歷史下的微觀野史交織,高手在功夫中僧儒道皆知,武人+士成為道。武士的命運是老棉花的黴味,越是高手越難善終,還是如李尊吾回終南山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7、形意門、八卦掌、太極拳,如何融匯?這本書的故事簡單,但武,加了士,加了會之後就複雜了。加了士就要有武有道,加了會就是有武有人。
8、《武士會》不是「武士道」,徐皓峰在書裡傳遞的信息很多,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祖宗的規矩,師徒,精氣神等等,這是中國人要有的要提倡的普世價值,可這些現在式微了,就如同《武士會》書裡所說,千萬別讓中國人的元氣大傷,別讓下輩孩子們不懂拳理,仇恨將刺激他們去學洋人的霸道。孩子們發憤圖強,卻會遭洋人利用,最終毀滅我們文明的,是我們的孩子。
9、這本書確實很好看,值得推薦給朋友們。
真實的「中華武士會」
中華武士會,又稱天津武士會、天津國術會,民國初年北方最大的民間武術團體,對於中國武術的推展有很大的貢獻。創立於1910年,於1928年後停止活動。
中華武士會原為同盟會的外圍團體,西元1910年,河北滄縣武術名家馬鳳圖與形意拳名家葉雲表,受同盟會燕京支部之命,在天津籌畫創立。1911年,在天津河北三條石自治研究所,召開第一次籌備大會,選出葉雲表為會長,馬鳳圖任副會長兼總教習,為號召武林同道加入,特別邀請李存義來主持教務,任教務主任,李瑞東任榮譽總教習。
1912年,由天津官方發起,設立中華武士會天津分會,又稱天津中華武術會、天津國術會,是當時第一個由官方主持的武術團體。以馮國璋任榮譽會長,李存義任總教習兼會長,張佔魁任副會長。因為李瑞東與李存義結拜,眾人尊他為首,也稱他為會長,但實際上的工作皆是由李存義負責。成立之時,在天津河北公園舉辦武術表演「天下英雄會」,轟動一時,與上海的精武體育會聲氣相通。在他們的帶領下,天津當時建立了二十多個武術團體。
成立之初,人才匯集,教練有李書文、張佔魁、閰道生、張景星、王中泉、霍殿閣、郝恩光等人,同心推廣武術,一時極盛。武士會所教授的拳術以形意拳、八卦掌、八極拳為主,但同時也教授許多北方武術,如彈腿等。雖然成員皆來自不同的武術流派,但在李存義的主持下,大家皆能夠齊心同力。李存義也經常率領其中的學員,與其他地方的武術團體進行交流。
1914年,郝恩光至日本東京成立分會,為武士會建立了海外分部。
在李存義死後,其門下選出薛顛繼任國術館館長,但因原先的各派系開始獨立活動,協會分崩離析,武士會也因此而衰微。1927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之後,張佔魁率領他門下積極投入,河北形意拳門下如尚雲祥,八極拳門下如馬鳳圖、馬英圖也都加入其中。1928年,中華武士會決定停止活動,但是天津國術館仍然繼續存在,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才被解散。
徐皓峰介紹
導演,編劇、作家,道教研究學者,民間武術整理者。
1973年生,高中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油畫專業,大學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文學作品──
紀實文學:《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
武學探佚:《逝去的武林-高術莫用》
長篇小說:《道士下山》、《國術館》、《大日壇城》、《武士會》
影評集:《刀與星辰》
導演作品──
話劇:《北京無冬天》、《這塊兒的黎明靜悄悄》
電影:《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1]
編劇作品——
電影:《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一代宗師》(王家衛)
《武士會》介紹
日本武士道1904年前後推廣,中國武士會1912年建立。至今,日本武士道是流行文化,中國武士會湮滅無聞。
本書描寫民間武人李尊吾謹守不成家、不守財、不授徒的師訓,苦修獨行道,卻遭逢八國聯軍洗劫北京之變,從一個人的抵抗開始,歷經十年人生創痛與變故,達到武學巔峰,成為一代武林宗師的傳奇,顯影有清一朝的民間結構、滿漢權變、佛教隱情。
小說對文化興衰的因果及國民性格的形態給出了令人意外的解釋。
目錄
自序 一生三事
鐵人鐵眼鐵鼻腮
獨行道
守洞人
白衣彌勒
往世之妻
風情漸老見春羞
現成詩韻誰人得
正氣
禪病悲魔
粘竿處
為因多退處 不敢問升沉
月白冰江暖 花紅燒身寒
始知舊人是兵家
劍為世寶 琴為天音
誤國
刀與星辰
已破之國不可補 已放之心不可收
中與渾圓
帝制
天地不知老 多情即長生
舊約
新約
劍齡長 天厭之
忘身之應
漢奸
尊宿
三重人世
爭大
抽心一爛
三玄三要
土豪劣紳
點穴
武士道
別有傷心人不識
購我頭顱十萬銀 真能罪我亦知音
世無成局人成廢
小巷流言 出門為患
太極拳
嘉慶刀
一日三百杯 醉把西風扇
後記 尋音斷句 順筆即真
——————————————————————————
老紀也是Wemedia成員,Wemedia是一個覆蓋100萬人群的自媒體聯盟
————————————————————————————
紀中展,讀書人,自媒體人。
新鮮傳媒(freshmedia.cn)創始人,微創新研究中心(chuangxinpai.com)聯合創始人,CMI校園營銷研究院(cmi.org.cn)董事。
「老紀讀書」是紀中展的一次自媒體嘗試,目前在《東方企業家》雜誌、微信公共平臺(加微信公眾號「紀中展」或「jixiaozhanv5」)、新浪微博(紀中展-Freshmedia)上落地實現。
「老紀讀書」的宗旨是做「知識二傳手,讀書看門人」,每天早7點推薦一本好書,讓書友們在上班路上花20分鐘就能快速閱讀快速掌握知識,提供工夫在詩外的多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