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影迷們從看過的勵志電影中選幾部最令人感動的影片,我想威爾·史密斯和他兒子主演的《當幸福來敲門》,必定會是其中的一部。
有影迷曾這樣評價這部2007年上映的電影:「這是一部可以讓你感動流淚,可以代表你身上的某種願望,值得你無數次樂此不疲地拿出來細細品味,讓你無數次地找到某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的電影。假如我的電腦裡只珍藏一部電影的話,我會選擇這部父子情深的勵志電影。」
凡是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們,無一不拍手稱讚。勵志的個人奮鬥情節和父子情深的溫馨畫面,打動了太多人的心靈。關於這部影片的影評更是數不勝數。
我在翻看影迷們的評論時,意外發現了一些稍微有點消極的言論。這些評論說,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成人童話,在現實中少有寒門出貴子這種案例;主角的成功是很偶然的,其他人是無法複製的,因為他是個極具天賦且是一個擁有好運氣的人······。
出現這樣的評論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電影歸電影,感動過後我們還得回到現實中來。我想,討論類似「電影雖然很勵志,可是現實依舊很殘酷」,這樣的話題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當筆者得知,這部影片是根據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改編的,是克裡斯·加德納生平的真實寫照時,我就覺得很有必要深入地分析一下這個瀕臨破產的貧民窟底層黑人,白手起家成為華爾街商界傳奇的原因。
筆者認為克裡斯·加德納能夠鹹魚翻身成為一位商界傳奇,主要依靠3個秘訣:1、少埋怨,2、積極樂觀,3、為人真誠。就是這3個大家在平時可能聽過無數次的「雞湯」,讓克裡斯·加德納敲開了幸福之門,從窮苦的生活中解脫出來。
網上有很多人都贊同這樣一個觀點:「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就是不埋怨。越是成功的人越不埋怨,越是失敗的人越多埋怨。」
筆者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做到完全不埋怨,尤其是在面對不如意的生活時。對不如意的事情產生埋怨是正常的。可是埋怨一多,負面的情緒就會漸漸地控制自己。我們要做的是少埋怨,別往糟糕的事情上火上澆油。
克裡斯·加德納就是一個很少埋怨的人。他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一點呢?我認為他除了知道怨天尤人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外,還有下面幾個原因:
1、因為責任,少埋怨
能取得成功的人,往往責任心更強。責任心強的人,往往很少去怨東怨西。一心負起肩上的重擔的人,是沒有太多時間去埋怨的。
克裡斯·加德納直到28歲才見到父親一面。他很小的時候就下定決心,當他有了小孩,他一定要對孩子好好的負起責任。
正是這種從小樹立起來的責任心,使他沒有把自己的窮困潦倒歸咎於金融危機,沒有渾渾噩噩地度日。他每天為了推銷自己的醫療器械,疲於奔命。雖然賣掉一臺機器要花費他很長的時間,賺到的錢只能勉強度日。
在維特證券公司實習時,培訓他們的領導經常叫克裡斯·加德納幹些端茶倒水之類的小事。他沒去埋怨自己工作的時間被白白佔用,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充分利用時間。比如,上班時不喝水,好減少上廁所的次數;打電話時從不放下電話,只為節省出8分鐘的寶貴時間。
他努力就是為了扛起一個家,為了妻子和兒子。這就是他肩上擔著的責任。一個為了負起責任,每天嫌工作時間不夠用的男子漢,怎麼會浪費時間去怨天怨地呢?
2、因為理解,少埋怨
由於推銷產品十分的艱難,克裡斯·加德納已經兩三個月沒繳房租了,還有一大堆的稅款、罰金等著他繳。在這種窘迫的環境下,他的妻子受不了了。妻子向他抱怨:「每天都是一樣的破事。」
當克裡斯·加德納去維特證券公司實習時,妻子徹底對他失去了信任。她認為,丈夫從推銷員到實習生是一種退步。妻子感受不到幸福,選擇了離開。
面對拋下父子倆的妻子,克裡斯·加德納並沒有埋怨什麼。他理解妻子的痛苦。妻子已經連續4個月,每天工作16個小時了,還要接孩子放學,以及做家務。家庭的負擔太重了,早已壓得妻子喘不過氣來。
他能埋怨妻子什麼呢?不負責任、貪圖享樂、愛慕虛榮,都不是。家庭的重擔、工作的艱辛,妻子承擔得不比他少。因為理解,克裡斯·加德納才會尊重妻子看似殘酷的選擇。
埋怨會讓人更加失落,嚴重時還會讓人失去志向,進而導致生活和事業上的失敗。埋怨多了,煩惱、憂愁、痛苦,這些負面的情緒會把你包圍得喘不過氣來。而快樂、幸福、成功,這些美好的東西會漸漸地離你而去。
正是因為克裡斯·加德納做到了少埋怨。他才可以在經歷無數次的困境後,始終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一點無疑是他未來成功的一大關鍵。
克裡斯·加德納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了數不清的困難。面對這些困難,他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並一一戰勝它們。
樂觀的心態,使得克裡斯·加德納無論處在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內心都沒有被悲觀的思想所縈繞。樂觀的心態,讓克裡斯·加德納始終嚮往著美好生活,並且勇於去追求美好生活。樂觀就像一盞希望的明燈,指引著他敲開了成功和幸福的大門。
1、因為樂觀,他才有膽量去嚮往和追求美好生活
樂觀,使克裡斯·加德納在面對困難時,尚有嚮往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膽量。金融危機爆發後,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過得異常艱苦,很多人甚至對於未來一片迷茫。
克裡斯·加德納在這種社會經濟蕭條的情況下,居然敢把全部的積蓄投資在一款他認為是革命性的醫療器械上,並成了舊金山港灣地區唯一的合法販賣人。
出乎他意料的是,醫生們認為這機器是又貴又沒用的東西。他失策了,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
有一天,他提著沉重的機器路過維特證券公司門口,遇見一位從豪車上下來的白領。他主動上去搭訕,問了白領兩個問題:「你是做什麼的?你是怎麼做到的?」
他從白領口中得知做證券並不需要高學歷,只要對數字敏感和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就可以了。克裡斯·加德納看見從證券公司門口進進出出的員工,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他問自己:「為什麼我就不行呢?」他嚮往著這樣的工作,決定參加維特證券公司的面試。
克裡斯·加德納就是這樣一個樂觀的人,敢在金融危機時放手一搏,敢挑戰高難度的工作。這兩件事情都是成功率很低的。儘管醫療器械是革命性的,但醫生們還沒普遍認可;證券公司只在20個實習生裡錄取一個,而且在長達半年的實習期裡是沒有薪水的。
克裡斯·加德納敢於嘗試挑戰,是因為他內心嚮往美好生活。樂觀則給了他追求美好生活的膽量。
2、因為樂觀,他才不會被眼前的苟且擋住前進的腳步
妻子離開後,家庭重擔一下就落在了克裡斯·加德納身上。往後遇到的種種困難,只能靠他一個人默默的扛起。
被房東趕出門、強制繳納罰款導致破產、被迫在公共廁所過夜,住救濟站、賣血換錢。這些困難沒有打敗樂觀的他。眼前的苟且沒有遮住他望向美好未來的目光,沒有阻擋住他不斷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他咬著牙奮力前行。
我們可以從他教導兒子的一番話中看出來,他是一個樂觀的人。「別讓人家跟你說,你成不了大器,即使我也不行。你有夢想的話,你就得保護它。那些自己沒有成才的人會說,你也不能成才。你想要什麼的話,就得去努力得到。」
這種勵志萬分的話語是不可能從一個悲觀者口中說出來的。它從來只誕生於樂觀者口中。
詩人汪國真說過:「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
樂觀的人是不會被眼前的苟且蒙住雙眼的,他能清晰地看見遠方美好的生活,嚮往它,勇於去追求它,任何艱難挫折都無法阻擋他前進的腳步。
克裡斯·加德納是個非常聰明且善於學習的人。由於家境貧寒,他只有高中學歷。他能進入維特證券公司上班,除了他的聰明和勤奮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為人真誠。如果沒有這個閃閃發光的優良品質,他可能連維特證券公司的門都進不了。
1、因為真誠,他打動了負責人,獲得了面試的資格
在維特證券公司的簡歷表上,教育背景這一欄的「高中」之後,還有三行線要填。高中學歷的克裡斯·加德納只能留空白。這樣的簡歷,肯定會被淹沒在一堆的簡歷表裡。克裡斯·加德納卻憑著一顆真誠的心打動了招聘負責人,獲得了寶貴的面試機會。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克裡斯·加德納純粹是靠聰明給招聘負責人留下深刻印象,才獲得面試資格的。我認為光憑在負責人面前還原一個當時的新玩具——魔方,還不能打動他的心。最關鍵的一點是負責人看到了克裡斯·加德納為人真誠的一面。
克裡斯·加德納知道自己學歷低,於是他連續一個月在公司樓下等負責人,就是為了能和他見上一面,希望有機會能和他討論一下履歷表上看起來比較不足的幾點。
寶貴的幾次見面,給負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沒有一個應聘者像克裡斯·加德納那樣,為了一份在實習期沒有薪水的工作,這麼地不厭其煩,這麼地上心。他在計程車上還原了負責人玩不好的新玩具,證明了自己的智力,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2、因為真誠,他打動了領導,獲得了實習的資格
在接到招聘負責人的電話面試通知後,克裡斯·加德納卻在面試前夕因為未繳納停車罰款,被警察拘留了。當時,他正在粉刷房子,以延長被房東趕出門的期限。
拘留結束後,離面試結束還剩一個多鐘頭。克裡斯·加德納根本來不及梳洗打扮一番。他直接奔向維特證券公司。
輪到他面試時,面試官們被他蓬頭垢面、衣衫不整的糟糕形象給驚呆了。招聘負責人更是尷尬萬分。因為他無法向老闆解釋自己選出來的人會以這個形象來面試。
克裡斯·加德納先向面試官坦白,說:「我在外面等了半個多小時,一直想編出個故事來解釋。」然後,他如實講述了自己這個樣子來面試的原因。好在招聘負責人向老闆證明了克裡斯·加德納平時都是西裝革履的。不過,老闆對他的教育程度不太滿意。
就在老闆想否決他的時候,克裡斯·加德納急忙講了一番發自肺腑的話:「我是這樣一個人,你向我提問,如果我不能答上來,我就會告訴你『我不知道』。但我可以保證,我清楚我能找到答案的,我會找到答案的。」
真誠的品質又一次發揮出了重要作用。老闆被克裡斯·加德納這掏心窩子的話給打動了,錄取了他。
3、因為真誠,他從20個實習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正式員工
實習階段,負責培訓的領導總是額外地「照顧」克裡斯·加德納,叫他端茶倒水,甚至讓他幫忙找車位停車。
這對克裡斯·加德納是不公平的,少一份工作時間,就意味著可能少一份業績。哪怕他比別人勤奮,也無法彌補時間上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克裡斯·加德納身上真誠的品質,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一天,克裡斯·加德納撥通了一位CEO的電話。這位CEO要求他20分鐘內到訪。結果加德納未能如約而至。
事後,加德納帶著兒子登門拜訪,向他表示了最真誠的道歉。CEO被他的真誠打動到了,並邀請他一起去看球賽。比賽結束後,加德納認識了CEO的很多朋友。他意外地獲得了寶貴的潛在客戶資源。
就這樣,克裡斯·加德納的業績一下就提了上來。長達6個月的實習期結束後,他從20個實習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維特證券公司的正式員工。他的人生從此走上了正軌。1987年,他更是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成為華爾街的一位商業傳奇。
那位間接改變克裡斯·加德納命運的CEO,之所以會邀請他一起去看球賽,完全是被他的真誠所打動。否則,一位成功人士怎麼會浪費寶貴而且愉快的周末,在一位陌生的業務員身上呢?
如果不是克裡斯·加德納為人真誠,他不可能獲得面試的資格,就別提什麼實習機會了,更別提在激烈的競爭中轉正了。
三毛曾說過:「一個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質,莫過於真誠,而且要出自內心的真誠。真誠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裡都應該帶著它。」克裡斯·加德納靠真誠這把利劍,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少埋怨、積極樂觀,為人真誠,是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克裡斯·加德納憑藉這3個秘訣,「經歷了多少次山窮水盡,多少次無家可歸,最終修成了正果」。他完美地詮釋了永不放棄夢想,為夢想奮力前行的精神。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電影的名稱——「當幸福來敲門」。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一開始感覺這個名稱有點怪怪的。幸福怎麼可能自動自覺地跑來敲門呢?
當然不會,如果一個人無所事事、悲觀消極、成天怨對,盼著幸福來敲門,那麼他絕對是在做白日夢,在幻想。
《獨立宣言》中有這麼兩句話:「幸福自己會來敲門,生活也能得到解脫。」前提是,我們要不斷地追求幸福,就像克裡斯·加德納一樣不停地追求。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苦,默默地擦去臉上的汗水和淚水,少去埋怨。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身上一定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影片中克裡斯·加德納的兒子給他講的一個笑話,我認為非常切合整部電影的主題。我把它放在文章的結尾,希望讀者朋友們都能從這部偉大的勵志電影中獲得滿滿的正能量,努力去追求自己嚮往的美好生活。要堅信總有一天幸福會來敲門的。
有一天,一位神父在水裡快要淹死了。這時一條船來到他身邊,上面的人說:「要幫忙嗎?」
他說:「不,謝謝!上帝會救我的。」
不久,又有一條船到他身邊,船裡的人說:「要幫忙嗎?」
他說:「不,謝謝,上帝會救我的。」
後來,他被淹死了,去了天堂。
他對上帝說:「上帝啊,你為什麼不救我?」
上帝說:「我那時派了兩條船。」
通往幸福的大門,只能由內向外打開。除了你自己,任何人包括上帝都無法敲開這扇門。我們不要做笑話裡的神父,消極等待只會讓幸福白白地溜走;我們要以克裡斯·加德納為榜樣,主動打開幸福之門,迎接幸福的到來。
作者簡介:金針菜上的蜻蛉。用手中的筆寫下質樸、美麗的文字。願人生像停在金針菜上的蜻蛉般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