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石讓生日剛過,70歲的他又給我們送上了一份好聽的禮物——周五剛剛上映的電影《赤狐書生》,配樂就是他老先生的最新創作~~~
文章源自:世界音樂 | 圖:網絡
轉載編輯 | 田藝苗的田
在這之前,久石讓也有參與製作幾部華語電影:《讓子彈飛》《太陽照常升起》《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明月幾時有》,但這是他第一次為中國奇幻類電影製作配樂,不僅我們期待,連久石讓自己都很激動呢。為此,他還專門組建了39人的交響樂團,用帶有欲斷不斷的連接感的音樂,配合豐富的特效畫面,來展現妖鬼世界裡的趣味色彩。裡面還加入了帶有中國元素的樂器——哨笛,大家可以聽聽,是不是很溫暖動人:其實這次的合作並不容易,畢竟是疫情期間完成的作品,久石讓和電影團隊只能一直在線上溝通。不過老爺子自己說了,雖然現實困難重重,但開始創作之後特別順利。因為電影裡面的音樂比重很大,能看到音畫配合的完美效果,自然是非常開心的~談及為什麼要為這部電影配樂,久石讓給出的原因很簡單:小狐妖和書生之間那種純粹真摯的友情把他感動到了。果然,久石讓還是那個久石讓,他所追求的,以及表達的,從來都是那種世間難求的「純真」與「清澈」。「我只是想做出簡單易懂、受人喜歡的曲子,作曲並非為了討人歡心,聽眾如何詮釋是他們的自由」久石讓的音樂裡,一直秉承「簡約主義」的風格,很少出現複雜花哨的旋律和炫技,但依舊能讓人感受到其中那些豐富的情感。1、《天空之城》
經典動畫電影《天空之城》的主題曲,因以其讓人落淚的優美曲調和動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聞名全球,被改編成多種版本,成為流傳的影視名曲。
2、《風之甬道》
「風之甬道」是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主要代表作——《龍貓》裡面的插曲。電影描寫的是日本在經濟高度發展前存在的美麗自然,那個只有孩子才能看見的不可思議世界和豐富的想像,因為喚起觀眾的鄉愁而廣受大眾歡迎。影片中的配樂與插曲也被人們所喜愛,並廣受推崇。
3、幽靈公主
《幽靈公主》主題曲,這首曲子時不時地被一些電視劇和電視欄目作為背景音樂運用過,其中多次出現在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中渲染蕭峰的背景音樂中,《百家講壇》也曾運用過。這首樂曲,大氣磅礴,有史詩般的震撼力,又極富感染力和誘惑力。
4、《娜烏西卡安魂曲》
本曲為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風之谷》中,在王蟲的幫助下娜烏西卡復活時的插曲,由久石讓譜曲,久石讓女兒藤澤麻衣(時年4歲)獻唱。因動人的場景配合著優美的音樂,電影中這一感人肺腑的片段令許多影迷為之淚下。
5、《The Rain》
《菊次郎的夏天》裡的電影配樂,可以說是一曲"先抑後揚"的音樂:開始的一段鋼琴把人帶入一個雨夜的世界,隨後憂傷的小提琴聲響起,如同一個思緒重重的人陷在哀傷的記憶中……短暫的雨聲後,有著相同旋律的大提琴音漸漸響起,似乎是被前者感染喚起了相同的感情一般,只是聲音更加低沉,最後也漸消於無……世界似乎陷入了無邊的雨夜中……然而也並不是真的無邊,隨著音調的走高,一段歡快的旋律出現了,像是主人公經過昨夜的洗禮,收拾好了心情,重新振起精神,邁著輕鬆堅定的步子重新上路了。
6、《人生的旋轉木馬》
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的主題配樂,音樂一響起,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哈兒和蘇菲在天空中漫步的那一段,經典!
7、《千與千尋》
2001年,久石讓為《千與千尋》創作配樂,並獲得日本第56屆每日映書大賞音樂賞,新世紀東京國際動畫大賞音樂獎及美國國際電影動畫學會「最佳原著音樂獎」。
8、《世界的約定》
宮崎駿於2004年創作的動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的主題曲,演唱者倍賞千惠子。其實是久石讓再編曲,作曲是木村弓,也是動漫千與千尋主題歌《永遠同在》的演唱者...
很多人都喜歡古典樂,但是也有很多人說想聽但是聽不懂,就像看抽象畫,欣賞不來不如不看。田老師的《十分鐘讀懂名曲密碼》將會讓你對古今中外的150首世界經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鑑和了解,同時了解每首經典背後的故事和傳頌理由。
這套古典樂鑑賞課程,是由青年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韓紅、李健等眾多明星公認的古典樂評論家田藝苗親自發聲, 共150節音頻課程,每節約10分鐘。
田老師將站在聽眾的角度去品鑑,不會過多強調音樂技法和理論,而是結合作家的生平經歷、和大量相關知識,通過自身專業角度耐心教授,生動地通過150節課,帶你欣賞150首世界經典名曲,一步一步將你領進「古典音樂」的門來。
我是一個古典音樂迷,也非常喜歡試著去創作一些古典音樂,跟著田藝苗聽古典,沒錯的。
人們對古典音樂的誤解來自於不夠了解,這樣的節目會逐漸消除這種誤解。田藝苗讓人們知道,很多古典音樂也是當時的流行音樂,在今天,依然存在被廣泛接受和傳播的可能。
古典音樂很難嗎?你聽田藝苗就知道真諦了。我非常欣賞田藝苗的評論,無論她的論文、談吐,還是她的廣播節目。
古典音樂最初源自於宗教,所以跟著田藝苗老師的腳步,用心聆聽,循聲而去,我們或許可以溜進上帝的後花園。
聽古典音樂並不難,讓我們一起,跟著田藝苗輕鬆地聆聽古典音樂吧。
田藝苗老師是一個非常有藝術感的人,會作曲的人心中都很有力量。
演奏巴赫的田老師
在《十分鐘讀懂名曲密碼》的課程中,田藝苗會精選一些接地氣又不失格調的古典音樂作為案例,跟大家講解何為古典音樂,以及如何鑑賞。
因此,在「挑歌」這門學問上,田老師下了大量功夫:要經典、要好聽、要有裡程碑意義,還要循序漸進,照顧聽眾的品味。最後選出這150首精華,一點一點品給你聽。
在「講解」方面,田老師也試圖將知識性、趣味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
比如《卡農》,它為什麼好聽?
如果你網上搜索答案,你只會了解到摻雜一兩個雞湯的假故事。而田老師及其背後的智囊團隊,做了大量的信息把關、化繁為簡的工作,為你還原最真實的故事和最貼切的解讀。
不過,田老師的教學中,最精彩的部分還不止這些。在田老師的描述裡,你甚至能聽到「音樂大師」的心跳。
她講的蕭邦,不是180年前巴黎的那位才子,而是一個瘦削單薄、體質敏感、有輕度妄想症的脆弱的孤獨的男孩;
當她講到貝多芬,也不再是1804年那位扼住命運咽喉的「英雄」,而是一位脾氣暴躁、生性多疑、還會耍點小聰明,搬了25趟家的搬家癖患者。
在田老師口中,他們不是一個個黑白相框,反而像你的左鄰右裡,他們的聲音、脾氣,能透過門縫,呈現在你眼前,而這就是她獨特的教學方法。
這套課程採用線上音頻授課形式,每節課約10分鐘,共150節課(每節課只要0.44元),可以反覆收聽、欣賞150首世界名曲解析。
這樣就可以不只是到音樂廳才能聽到古典樂;也有最專業的人帶你一起品鑑,真正做到「聽得懂」。
通過老師精挑細選的150首知名度高、流傳較廣的音樂作品,最高效學習古典樂的精華。
從歐洲歷史,講到作曲家的小故事,穿插電影與個人感悟,娓娓道來。古典音樂不再是高高在上標榜身份的奢侈品,真正融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為什麼是這些名曲能夠長久流傳?田藝苗老師講分析特別的音樂技巧,與大家探討那些年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音樂。
經典的古典音樂,就像陪伴你成長的大山大海,振奮人心的力量和靜默綿長的撫慰將會流進你的靈魂深處,陪伴你一生。
現已開放微信服務號訂閱
♫ 田老師的節目,在微信就可以直接聽哦 ♫
藝苗聽音樂
田藝苗官方微信服務號
言語盡頭,音樂響起。
訂閱方式:
1 關注「藝苗聽音樂」微信服務號
2 在服務號自定義菜單點擊「名曲密碼」
3 點擊任意一期節目或專輯連結,
按指示完成付費
(★特別福利:訂閱者將有機會獲得田老師贈送的書籍、音樂會和音樂講座的門票等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