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史蒂芬·史匹柏離不開約翰·威廉士,
克里斯多福·諾蘭離不開漢斯·季默,賽爾喬·萊昂內離不開恩尼奧·莫裡康內,
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遇到知音般的配樂師,可謂終生的良緣。
而在動畫電影界,也有這樣一對「天作之合」的藝術家,完美了無數人的童年、治癒了長大後失落的靈魂。人們相信,只要他倆還在繼續工作,這世上就還有那麼一片純淨的天地。
宮崎駿和久石讓,這兩個名字一同出現了幾十年,仿佛伯牙子期一般的至交,而他們能合作得如此長久,似乎是命中注定。
就像宮崎駿的動畫一樣,久石讓的音樂同樣純粹得沒有一絲塵土。
久石讓(ひさいし じょう)是著名日本音樂人、作曲家、鋼琴家。收穫日本乃至國際各種音樂獎。而他的原名其實是藤澤守,更名為久石讓則是因為偶像是音樂家昆西·瓊斯(Quincy Delight Jones),名字「讓」(じょう,Joe)來自Jones,姓氏「久石」(ひさいし,Hisaishi)則來自於Quincy,因為Quincy在日語中讀音類似Kuishi,而Ku(く)和Hisa(ひさ)都可以寫作「久」。加上讀音為ishi的「石」,便合成了「久石讓」的名字。
久石讓的音樂能讓你聽了又聽,一遍又一遍地循環。從日本動畫到華語電影,很多人不知不覺從童年開始聽了幾十年。他的作品眾多,是各類電視節目、視頻剪輯、有聲作品等廣泛運用的素材。
對於久石讓的樂迷,衝著大師的名字就會去聽原聲帶,甚至找電影看。電影配樂服務於劇情,作曲時少不了花心思了解電影本身,同時也要掌握觀眾的心理,從而在聽覺上烘託氣氛引發共鳴。優質配樂的前提是電影對音樂有追求,基礎是作曲家與電影主創理念相合,最理想的則是彼此相知互相成就。
從80年代的《風之谷》開始,宮崎駿和久石讓創作了一系列經典的動畫作品,包括《天空之城》、《千與千尋》、《龍貓》、《魔女宅急便》、《幽靈公主》、《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等等等等,由此久石讓被稱為宮崎駿的御用作曲家。
久石讓譜寫的動畫電影配樂充滿簡單溫暖的感染力。有童年的自由好奇、天真夢幻,有少年的恣意歡快、明媚憂傷;成年聽來不由浮想清澈愜意的時光,想來待到一把年紀了聽著還是會笑著感動。久石讓-宮崎駿電影配樂系列作品年年在音樂會奏響,交響樂團的演奏有著直擊心靈的壯麗恢宏,又是另一種感動。
比如,揭示了自然循環往復定律,因果報應等後果的令人深思的動畫巨製配樂《幽靈公主》,雖仍保持了久石讓一貫的純淨配樂風格,但此次配曲製作更加激蕩人心,與電影交相輝映。
除了搭檔宮崎駿,久石讓合作過的導演還有北野武。
從90年代起,久石讓為北野武的多部電影創作了配樂,比如《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菊次郎的夏天》、《花火》等。視覺影像的暴力美學+聽覺配樂的寧靜純粹,也是出奇地契合,也難怪能一同走向神壇。你可能沒看過北野武的電影,但很可能聽過這些電影的配樂。
比如《菊次郎的夏天》裡的summer:
久石讓近年來也為不少華語電影寫過配樂,比如劉鎮偉的《情癲大聖》、許鞍華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還有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
當年阿sa在湖邊的起舞片段,現在看還是那麼經典,多虧了久石讓的神曲。據說,姜文找久石讓為《太陽照常升起》配樂時,拿了莫扎特的作品作為參照,希望久石讓寫出比莫扎特更好的~~~導演的想像成功被滿足後,又有了之後《讓子彈飛》的合作。
疫情期間,久石讓還嘗試了奇幻電影,為最近上映的《赤狐書生》創作了配樂,用音樂敘述了一段奇幻友情。
而又有哪些友情,比宮崎駿和久石讓之間的情誼更純粹的呢?
環球派為你帶來來自全球的文化盤點,每周一個話題,如果你對我們的內容感興趣,請幫助分享給你的好友或點讚,你的支持是對環球派最大的鼓勵!
搜羅全球文化,體驗多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