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怎麼關注港片的小夥伴來說,對陳木勝可能不怎麼熟悉,相比起徐克、王家衛、王晶、杜琪峯等等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陳木勝甚至顯得有些許陌生
但是《天若有情》《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掃毒》等電影相信很多人肯定都看過,就算沒看過,《掃毒》裡面的這個表情包我猜99.99%的人都用過
說來也是厲害,非科班出生,沒有任何背景,陳木勝能有今天可以說是天賦異稟,1981年過檔到TVB之前,他甚至還是亞視的打雜小哥
過檔到TVB之後,陳木勝在杜琪峯身邊當助理導演,一起拍出了《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等經典電視劇
1980年代末杜琪峯籌拍《天若有情》,這部電影本來是杜琪峯、林嶺東、王晶送給王天林的退休禮物
下圖三人從左到右分別是港片大佬王天林,即王晶的老爸,王天林的徒弟杜琪峯,還有陳木勝
當時作為助理導演的陳木勝帶著他去西貢看飆車,並不斷給他講解賽車文化,說到最後杜琪峯竟然將導演之位讓給了他哈哈哈
誰能料到這部富家女愛上古惑仔的俗套電影竟然一炮而紅,票房口碑雙豐收
儘管杜琪峯是陳木勝的引路人,但實際上香港第一個不用劇本拍攝電影的導演是陳木勝,此後,王家衛杜琪峯等導演才開始不設劇本拍攝電影
《天若有情》的爆紅也讓初出茅廬的陳木勝被老怪徐克看中
徐克找到他並讓他執導了自己監製、編劇的古裝武俠片《新仙鶴神針》
之後,陳木勝拜師徐克的關門弟子陳嘉上,為他開啟警匪動作片之路奠定了基礎
在徒弟去世那天,陳嘉上還發文悼念了他
這些年,陳木勝拍過的警匪題材電影數不勝數,每一部都堪稱經典(P.S.:僅限警匪題材哈,為何強調這點往後看就知道了)
1996年陳木勝執導了《衝鋒隊怒火街頭》,正是這部影片讓陳木勝開啟了香港動作片專業戶的道路
他與成龍合作的警匪片三部曲《我是誰》《新警察故事》和《寶貝計劃》,更是代表了代表著香港電影從起步到巔峰直至衰落的三個不同時段
警匪動作片嘛,少不了快刀斬亂麻的槍戰戲,以及震耳欲聾的爆破場面,而這些元素幾乎都是陳木勝牌動作片的標配,每次看他導的電影,都是既膽戰心驚卻又非常痛快
他曾說希望觀眾看他的電影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可以進入一個驚險刺激的過程,「這是我作為(動作片)導演的責任。」
他確實做到了,在他的影片中,每一次鬥爭場面都非常壯觀
就是那種光看動圖你都會震驚到的壯觀,當年還沒有特效,基本全是實景拍攝,每一幀都能感受到劇組的經費在燃燒
可是電影好看歸好看,他離拿獎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運氣,傳說中鐵打的陳木勝,流水的最佳導演
後來陳木勝北上,更是展現出了「水土不服」的架勢,2010年上映的合拍片《全城戒備》,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部電影都是一部雷人之作
大雜燴的劇情,虛假的特效,即便是有郭富城舒淇吳京元華等人坐鎮,整體評價依舊慘不忍睹
感覺目前國人拍攝的有涉及科幻的東西,都是在瘋狂模仿好萊塢,例如《全城戒備》中的變種人,就缺乏了一絲想像力和創新精神
2011年陳木勝翻拍的電影《新少林寺》更是完敗經典老版《少林寺》,口碑依舊沒有什麼起色,差點將他那些年拍攝警匪片積贊下來的口碑毀於一旦
可是就在大家以為陳木勝已經不行,北上純粹是為了撈錢的時候,一部《掃毒》頓時感覺又有內味兒了,讓大家對他開始重拾信心
可是,結果誰又能想到,《掃毒》竟然成了陳木勝最後的巔峰之作,後來的《危城》和《喵星人》可以說是讓他成了北上較為失敗的導演之一
尤其是《喵星人》,實不相瞞,當初小主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真的是全程睡過去的!古仔也不能讓我提起精神可還行!!!!
雖然在陳木勝這麼多年的導演生涯中,他從未站上過食物鏈頂端,甚至後期還惹了不少爭議,但是放眼香港電影圈,應該不會有人小看陳木勝,甚至有很多網友說,陳木勝的離世也許是一個重大轉折,是香港警匪片沒落迷途中的坐標之一
誰也不能否認,陳木勝這三個字,就是香港警匪片、動作片的一塊金字招牌,況且對於拿不了獎這事,他自己也看得很開呢~
而除了陳木勝,這些年北上到內地發展的香港導演有很多,這甚至已經成為一種大勢了
在某種程度上,早期香港的娛樂業還影響了內地的電視劇行業,但是受內地政策影響,大多香港導演都無法盡情發揮
比如《英雄本色》裡小馬哥鈔票點菸這個經典鏡頭,在多年後的《無雙》裡導演本來想致敬經典,但是礙於某些原因,到了正片裡也把這個鏡頭給刪了
《使徒行者》第一部與合拍版的第二部之間也能看出些許差別(其實還有一點是,對比以前的港劇和現在的港劇,最大的差別還是現在的港劇少了以前的市井氣,變得更加假大空,沒那麼貼合觀眾心理了)
尤其像警匪劇這種類型的影片,受限制的地方更多
所以這些年大家可以明顯感覺到,能夠在內地佔有一席之地的香港導演拍的電影,大多都是與主旋律有關的影片
而更多的香港導演不是過來撈錢,就是沉浸在IP劇裡無法自拔,還有句話叫10年IP之路,流水的演員,鐵打的香港導演
其實相比早期內地導演專攻歷史、現實、涉案、諜戰等嚴肅題材,香港導演可以說是最早一批操作大IP的創作者,比如咱們現在各大IP輪番拍,就是受當年翻拍金庸小說影響
而香港導演來內地拍IP劇,也是曾有巔峰期的,香港內地第一部合拍IP劇《天地傳說之魚美人》就是香港導演李國立執導的,李國立還在內地創立了大名鼎鼎的唐人電影
2005年,《仙劍奇俠傳》更是奠定了內地仙俠劇巔峰的地位,甚至至今都沒有一部仙俠劇可以超越它,胡歌和劉亦菲等人更是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流量小生小花
而《仙劍1》作為內地最紅的仙俠劇之一,它的導演吳錦源也是香港人
但是IP的熱潮反而使得影視劇多元的題材和類型更加受限,再也無法像過去香港影片百花齊放,璀璨輝煌了
噗,看到這張圖突然想起了那些年買盜版光碟看劇的日子了哈哈哈
而且更巧的是,15年前胡歌在香港導演的打造下一炮而紅,15年後,沉寂了5年的他再度和香港導演合作,這一次合作的人是一代名導王家衛
雖然很多人對《繁花》這部劇都表示很期待,但是同樣的,也有很多人感慨萬分,曾經的一代知名大導如今也走下「神壇」來拍攝電視劇了
在大多數人眼裡,電影和電視劇之間是有壁存在的,拍電影的向來「看不起」拍電視劇的
對於「墨鏡王」,很多人是頂禮膜拜的,他不僅拍出了眾多封神之作,像《阿飛正傳》《花樣年華》《東邪西毒》《春光乍洩》等等經典電影
也是一個能把眾多歌手調教成一位出色演員的神級導演
剛開始北上的時候王家衛尚未「隨波逐流」,在市場浮躁的大環境下呈現出了《一代宗師》這樣的經典之作,當時還有影評說他讓內地電影從業者,看見了這群北上導演的態度
直到《擺渡人》的出現,大夥才感嘆:就這?也不過如此嘛(當然這部劇的導演不是墨鏡王,他只是參與了編劇)
如今王家衛涉足電視劇領域,更是在一定程度告訴我們,港片真的沒落了
其實近些年關於香港地區本土電影萎縮、香港地區電影新人斷層的說法不絕於耳
這還真不是空穴來風,康康這些年港片裡的演員,如今已經50多歲的張家輝和古天樂,依然是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近年來拿得出手的港片,男主陣容基本是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之間的排列組合
而很巧的是,這幾位曾經都是陳木勝最愛用的演員,不得不承認,香港電影真的老了...
很多劇集再怎麼翻拍,也只是在恰情懷飯,都不會再有當初內味兒了
而當初那個譚張爭霸、四大天王、雙周一成這樣的巨星盛世至今再也沒有出現,如今的香港青年演員,青黃不接,新生業務能力跟不上不說,各種桃色新聞比前輩更甚
在老人不斷出走,新人演員跟不上,人才流失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港片到底還能撐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