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蕭蕭木下 · 主播 | 六哥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一白
今天是2020年4月4日,庚子年三月十二,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吟著杜牧這句耳熟能詳的詩句,看著一樹一樹的杏花兒開,吃著散發著艾草香氣的青團,我們又迎來了一年的清明日。
清明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今天,不但是處於仲春和暮春之交、春和景明的節氣清明,還是掃墓祭祀、緬懷祖先的節日清明。把祭祖與踏青結合在一起,把生命與死亡交融在一起,把天、地、人合而為一,大概這是獨屬於中國人的一份浪漫情懷了。
清明,吐故納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清明,叄月節。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叄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到了清明時節,陰氣衰退,陽氣漸盛,氣溫越來越高,東風越來越暖,萬物潔淨,到處都是一片「清明氣象」。
這時候的天空是純淨的,河水是清澈的,山川是青翠的,花兒是清香的,空氣是清新的,正是萬物吐故納新的時候。
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該吐出一口濁氣,放下心上的重擔,以爽朗、愉悅、輕鬆的心態,走進即將到來的暮春時節呢?
清明,放歌逐春
清明有三候:「桐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清明時節,也是山黛水清、萬物清朗明淨的好時候。今天,山坡上的桐樹開始盛放,一朵朵淡紫色的花朵清雅無雙;喜陰的田鼠為了躲避陽光,藏在地底終日不出,喜陽的鵪鶉歡快地叫鬧著;天清地明,雨後天空澄澈,日照雨滴,陰陽交匯處,生出了斑斕的彩虹。
這樣美好的春日,正適合放歌逐春。古時候有孔子帶著弟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有王羲之組織文人墨客們飲酒賦詩,蘭亭絲竹中曲水流觴——既是風雅韻事,也是祛除汙垢、祓除不祥的儀式。
清明已至,不若我們縱情放歌;暮春將來,不若我們盡情逐春。
清明,慎終追遠
清明節,還是一個思念和追遠的日子。今天,家家戶戶都要掃墓祭祖,把心裡的話和一直思念著,卻又無法相見的人說一說,又或是恭恭敬敬地向祖先點一支香,緬懷過去的同時,也祈求祖先保佑全家人這一年都順順利利的。
清明掃墓,既是一種對天地的恭敬姿態,也是一種生命的傳承禮儀。我們通過這樣的儀式,一代又一代傳承著華夏民族的記憶,生生不息;也通過這樣的姿態仰觀宇宙、遊目騁懷,把思念和懷想寄宿在東風和春雨裡。
是啊,生命就是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輪迴,見過了那麼多的生離死別,我們在今天該做的就是為故去的人們致敬,把他們的故事銘記在心,然後用力地擁抱現在,珍惜和把握住仍陪伴在身邊的所有人。
今日清明,桃紅柳綠,春和景明。不管你身在何處,不管你是否能掃墓踏青,願所有人在今日同享春日,願天涯海角的思念都可以到達世界的另一邊,願你我牽掛著的人都平安、健康、幸福。
-作者-
蕭蕭木下,熱愛中國文化,也愛西方文學;喜歡詩歌,也喜歡戲劇。對跟文化有關的事兒,永遠充滿好奇心。微信公眾號:晨起讀詩(ID:bcy-cqds)
-主播-
六哥,用聲音陪伴成長,全網音頻APP搜索【懂你直播間】,一起聆聽這個世界的精彩,六哥微信號:TZH825
-攝影-
從看見到發現,插畫師,擅長繪畫小件物品,喜歡用灰色調繪製插畫,微信號:ckjd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