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賀詩賀聯專輯
陳春和(1944-2019)
永遠懷念
《春和景明》紀念集簡介
「春和景明」一詞出自範仲淹《嶽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版)釋義:「春光溫煦,景物明麗」。我們以此來意喻陳春和老師的一生,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對待學生關懷愛護,對待親友真誠友愛,猶如蠟炬照亮他人,雖不能謂之春光,其義一也。「春和」亦為陳老師之名。故本紀念集取名《春和景明》。
紀念集力求全面概括陳春和老師一生的教育歷程,展示他的精神風貌,頌揚他獻身教育、為人師表的高尚品格,激勵和教育後人。廣泛收集相關資料,由歲月留影、生平簡介、緬懷文章、遺作選錄、輓聯悼詩和翰墨情緣六個部分編輯成書。二十餘篇緬懷文章由他的好友、同事、學生和家人提供。遺作選錄了陳春和老師生前撰寫的六篇論文和七幅書畫作品,其中論文分別選自《東北師大》學報、《中學作文例話》、《跨世紀語文》、《文學欣賞和語言趣談》等書。輓聯悼詩收錄五十五副(首),其中由書法家陳養綠、張金國等撰書。翰墨情緣選用了陳春和老師任校長時由啟功、劉炳森等書法家題寫的校名,以及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盧嘉錫等領導為少科院的題詞,還選錄了語言教育家劉徵、畫家鄭熹等二十餘幅書畫作品。書法家林峰欣然為紀念集題寫書名,作家張益老師拔冗為本書作序。領導、專家為陳春和老師任校長期間成立少年科學院題詞
感恩感謝
謝諸位前輩同仁賀《春和景明》付梓
陳 新
冷雨清明柳絲長,幽窗芸帙散箋香。
滿庭春色凝瓊樹,始是和風熙故鄉。
【注】「和」諧音「賀」。
賀詩賀聯
《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春色未隨人事改;
和風又共誦聲來。
——林 峰(北京)
敬賀《春和景明》一書付梓
郭 雲(北京)
春和燕舞悅人情,桃李花開綴景明。
溢卷流光皆片玉,翻香叢桂一枝英。
嚴霜沐浴梅貞潔,凌壁松濤壑谷鳴。
仁德千秋當詠唱,恢弘正義氣氛清。
祝賀《春和景明》付梓感佩陳春和
老前輩
郭星明 (杭州)
春到江南小鄒魯,和風吹暖百花開。
景中一得詩心點,明秀雙雙歸去來。
賀《春和景明》陳春和紀念集付梓
朱凌雲(溫州)
師恩難忘賦新詞,百感呈來俱是詩。
辛苦耕耘終不負,春風桃李滿丫枝。
陳春和老師任校長期間邀請全國書法名家題寫校名
祝賀《春和景明》付梓
陳其良
轉瞬星移歲月更,教人怎不憶前情。
可憐抗疫蝸居日,盼得春和見景明。
緬懷春和君
徐賢娒
哀思遙寄渺無涯,四十年前更可嘉。
教讀同心漁戶裡,文章指點話桑麻。
緬懷陳春和君兼賀《春和景明》
紀念集付梓
張朝法
長憶羅山共賞梅,幾番魂夢抱書來。
夜燈熱酒話難盡,暮雨寒窗吾獨回。
談吐經綸多壯志,揮毫磊落嘆奇才。
當年相契人何在?欣慰滿園桃李開。
庚子清明追思並賀紀念文集出版
張 益
(一)
昔日會商多歡歌,一別經年嘆蕭索!
使君仁愛世難忘,幾屆學生念春和?
(二)
雲江後浪推前波,鄉土研究費張羅。
共扯塘河七彩雲,奏響一曲景明歌!
賀陳春和兄之《春和景明》書籍出版
陳乃登
春光永駐育人篇,和靄可親師友憐。
景仰皆因文筆妙,明天桃李定更妍。
賀《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何國淼
裒成一集付艱辛,紀念春和事跡陳。
敬業愛生風範在,長存厚德澤新人。
賀《春和景明》紀念集出版
項寶權
春雨潤花開,和風惠客來。
景芳蜂蝶舞,明出莫徘徊。
賀《春和景明》付梓
池體榮
新華筆意撒勤行,學捲成書得拙藏。
春立金言詞體頌,和詩土嵌素榮揚。
賀《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蔡愛黎
(一)
一生粉筆樂耕耘,瀝血嘔心桃李芬。
最是師生情誼重,精編細選集詩文。
(二)
甌越教壇赫赫名,莘莘學子頌精英。
前功後績和春景,遺作讀來敬意生!
清明節緬懷陳君春和校長
周再權
路人低唱北邙行,思念更從寒節生。
舊育菁莪新茂盛,親栽桃李遍寰瀛。
論文璀璨傳薪火,金石鏗鏘留正聲。
堪嘆君騎黃鶴去,鵑啼阡陌聽悲鳴。
緬懷陳春和先生暨賀《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蔡 柱
欽崇先哲杏壇功,嘆息無緣識社翁。
滿院禾苗傷化雨,一門桃李哭春風。
賀陳老師《春和景明》付梓
朱愛琴
鶴歸仙界自悠悠,德藝雙馨譽九州。
又是一年春似海,風和景麗水長流。
緬懷陳春和先生暨賀《春和景明》付梓
池仁豐
噩耗陳公晴劈靂,塘河兩岸萬民驚。
經年教授李桃滿,處世栽培樑棟生。
每與故鄉謀福祉,時將梓裡攬才英。
先賢已上天堂住,德紀人間讓筆耕。
賀《陳公春和景明》紀念集出版
竺勝忠
平生敬仰慕陳公,剛直不阿如勁松。
禮義善行龔勝潔,歷來少有一慈翁。
追憶厚德春和君
徐存式
厚樸無華人敬仰,德高望重譽家鄉。
春耕志在秋豐碩,和易平生譜錦章。
紀念陳春和先生逝世一周年兼祝《春和景明》付梓
劉光松
春與繁華浮夢滅,和顏不見徒悲切。
景星麟鳳墨留痕,明德流芳堪慰結。
賀陳耕先生《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周松崗
春雨春山黛,和風和景明。
一書窺半壁,一世杏壇情。
清明緬懷陳春和先生
周松崗
陳故離塵周歲至,春華香雨踏青時。
和風折柳捎追憶,慰藉先人桃李期。
《春和景明》付梓有感
巫高清
鴻儒傷逝水雲東,隱約蓬瀛半夢中。
一卷深宵何忍讀,行行清淚灑西風。
賀《春和景明》紀念集出版
陳康華
師恩難忘憶年年,又見滿山花欲燃。
絳帳傳經足堪慰,長留天地有瑤編。
賀《春和景明》紀念集出版
池萬松
魄力才華集一身,不隨流俗貫求真。
教推素質多功德,園育新苗足苦辛。
芳桂香騰安有意?善緣廣結豈無因。
成書恰好春時節,更待遺篇啟後人。
有感《春和景明》付梓
戴頂昌
春播芳菲孕德馨,和風容與育新青。
景框璀璨書餘跡,明日長空照眾靈。
讀紀念陳春和先生
之《春和景明》稿有懷
王安仁
夢過西州一歲餘,昔人乘鶴造浮圖。
家山黯黯風不止,絲雨綿綿草復甦。
燈下疾書思若昨,閣中尋舊覺回孺。
清明又見先生字,淚眼依稀辨學廬。
緬懷陳春和先生暨賀《春和景明》付梓
黃衛東
春華秋實此生榮,和藹可親蔚學風。
景致滿園香四海,明珠閃爍耀星空。
賀《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黃金土
千載蒼榕瓊樹枝,畫橋流水漾清漪。
杏壇化雨留蹤跡,桃李滿園懷導師。
憶陳春和先生
黃勤榮
清明節近坐三更,憶得趨庭同筆耕。
太息幽冥延教席,無時解惑少先生。
緬懷陳春和先生
趙芙蓉
一片仁心百卉妍,啟蒙科技育童年。
痛哉羽化成追憶,悲咽雲江欲問天。
賀《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張月娥
遙望翠微千嶂秀,杜鵑紅映鮑川驚。
萬重濃綠染修竹,道是春和至景明。
賀《春和景明》紀念集付梓
鄒長峰
握筆提槧盼才子,兢兢業業守初心。
春風化雨潤桃李,歲月安然恩最深。
生平簡介
陳春和老師生平簡介
陳春和老師,筆名陳耕,1944年6月4日出生於瑞安市塘下鎮,1961年畢業於塘下中學,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
陳春和老師1964年加入教師隊伍, 先後在上馬小學、上潘小學、新華小學、羅山附中、穗豐小學、場橋中學、新華中學(鮑田二中)等學校任教,擔任語文教師、班主任、教研組長、校負責人等職務,1985年起任新華中學校長兼書記,2004年退休。2013年起直至去世,任瑞安市退教協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塘下分會會長,併兼任瑞安市教育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關工委)講師團副團長。2019年3月13日因病在北京去世。
陳春和老師四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育大講臺上,取得了教育及科研的累累碩果。他的任教足跡遍布塘河兩岸、羅山南北,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他在《東北師大》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其中《開展科技教育活動,促進學校文明建設》獲得浙江省論文評比二等獎。他還兼任瑞安市語文學會理事、瑞安市學校管理研究會會員等職務,為社會學術團體發展貢獻了力量。
自擔任新華中學校長以來,他積極設法改善學校極端簡陋的辦學條件,得到了巴西華僑潘方崇先生的大力捐助,建成了設計新穎、具有現代氣息的新教學大樓。他重視德育工作,以擁軍愛民為切入點與武警新華邊防派出所建立「警校共建」關係,開全市之先河,為全市學校推動德育工作「做出了榜樣」(市教委評語)。他是素質教育的先行者,踐行「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克服困難,長期堅持開展人文、科技等教育活動。他成立了全省領先、溫州市首家少年科學院,以文學、書畫、氣象、體育等20多個興趣班為載體,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整體素質,結出了豐碩成果。十多年來學校共有150餘次學生的「三小」(小製作、小發明、小論文)作品在省、市發明比賽中獲獎,並輸送了2位全國體育冠軍。市教委評估認為學校少科院的第二課堂活動「為全市推進素質教育提供了成功的範例」。他致力做提攜後學的「鋪路石」和領路人,言傳身教,培養了一大批教學骨幹。
在他帶領下,學校獲得了浙江省首批百所文明學校(瑞安市僅此一所)、浙江省首個「學校科技園」、溫州市先進(文明)學校、溫州市科技教育先進集體、瑞安市文明單位等榮譽。陳春和老師個人也獲得了各類榮譽稱號,如浙江省第七屆「春蠶」獎(優秀教師)、溫州市勞動模範、瑞安市優秀共產黨員等。省、市報刊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多次對學校和陳春和老師予以專題報導宣傳。
陳春和老師退休後,仍然心系教育事業,關心青少年成長,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塘下學區有多所學校被評為溫州市五好關工委先進集體。他關心關愛退休老教師,組織各項文體活動,豐富了他們的生活。他是瑞安市塘下鄉土文化研究會籌委會的主要召集人之一,積極推動鄉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護工作。他還積極參與《瑞安市地名志》編輯、鄉村文化禮堂建設等工作,為家鄉的文化建設添磚加瓦,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在人生的最後旅途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陳春和老師嚴於律己、愛崗敬業的個人品德, 獎掖後學、行為世範的師風師德,善待他人、無私奉獻的社會公德,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陳春和老師參與塘下鄉土文化研究會籌備工作合影
陳春和老師參加《瑞安市地方志》評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