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代電影風光蓬勃的時代,共八百多間戲院如雨後春筍般的崛起,無論都會、鄉鎮幾乎都有它們的存在,憶起老戲院們,有的於日治時期落成、有的於光復時代興建,各有各的建築風格,承攬著不同年代豢養下的文化價值。更重要的是,老戲院是地方的娛樂中心、很真實的座落人心。
見證風華時代的人們,望著如今已傾廢的戲院建築,提及過往仍回味無窮,心裡多是緬懷。某種程度上,如同錄影帶、黑膠唱片、隨身聽的光榮退場,幾十年下來,它們並非被取而代之,而是改變姿態繼續在生活周遭努力維繫著今昔彼端,這般永不失傳的魅力,在藝術家 Cavis 心湖泛起漣漪,於是以畫筆描繪出它們的身影。
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只有在非常重要的日子才會走進戲院,欣賞一部期待已久的電影。或許看不出其中苦澀、讀不懂男女情愫,但可以自在的投入黑幕世界,與劇中角色伴隨歡笑與淚水,那是多麼貼近生活的踏實感受,也是一場華麗青春的揮霍。
圖片來源:Beh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