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聲臨其境》到《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帶給我們不僅僅是她精湛的表演,不再是被大家定義成「酸酸甜甜」的乖巧女孩,而是充滿才華和智慧的漂亮姐姐;讓我們看到,她通過了自律和努力,走出了十多年的人生低谷。
那段因為紅得太早,而陷入的黑暗時期,讓張含韻變得謹小慎微,慶幸的是,她遇到了患難見真情的良師益友。
一次去參加訪談節目,張含韻提前看了很多記者易立競的採訪,通過小小的細節,觀察到她喜歡喝茶,所以受邀過去的時候,給她帶了點茶葉作為分享禮物。
看到這裡,很多人說,張含韻真有禮貌。
可在她禮貌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了她經歷多年的低谷和挫折,摸爬滾打,從一個懵懵懂懂、有些叛逆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懂得人情世故、處事圓滑的姐姐。
2004年的張含韻憑藉《超級女聲》一夜成名,當時她只有15歲,成名太早帶給她的並不全是好事,雖然收穫了很多愛她的粉絲,但也承受了無處辯解的污衊和揮之不去的網絡惡意。
15歲還是本該上學的年紀,張含韻卻因為太過受歡迎,被眾多家長舉報影響其他學生學習,被強制退學,無學校敢收;
網際網路興起,隨隨便便一個人都可以自稱「認識張含韻的朋友」,去惡意P她的大尺度寫真、造謠她是校妓小太妹,被網友罵是高考的「逃兵」......
名利背後所要付出的代價,是難以想像的。
對尚且年幼的張含韻來說,太過殘酷了。徹底改變了一個人的性格,讓大方開朗的張含韻變得謹小慎微。
好在這麼多的流言蜚語,張含韻都成功挺過來了。現在的她,不再像當年那樣脆弱,變得更加堅強,她坦言現在的自己可以承受非議,只要不觸及底線。
聽到這可能都好奇她的底線是什麼,沒想到竟是希望不要給別人惹麻煩,因為她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在給別人惹麻煩,看到有關於她的負面新聞時,第一時間不是委屈難過,而是擔心要麻煩團隊、同事幫她去處理了,擔心的是給公司團隊帶來的不利影響。
當時張含韻錄《酸酸甜甜就是我》的時候,張含韻對這首歌的歌詞不太理解,剛開始錄的時候不太情願,隨著就有很多關於她耍大牌、不敬業的傳聞出現。現在回想起來,那些評價都是把她放在成年的位置上去強硬指責罷了,試想一下,一個成年人憑什麼可以肆無忌憚的去苛責一個還在上中學的孩子,說她沒有做好工作、不敬業,說她不會交際、不懂人情世故。大多數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在父母的保護下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吧。
楊絳說過:「惟有身處卑微,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
張含韻在這十多年的低谷時期,是幸運的的,因為她遇到了生命中兩個重要的人,分別是「良師」和「益友」。
一個是劉德華,對她來說就像是教父一樣的存在,她親切的管他叫做「乾爸」。
張含韻與劉德華結識是因為她的老闆,她老闆自立門戶前,一直是劉德華的經紀人,兩人合作了近30年,看在前經紀人的面子上,劉德華對張含韻頗為照顧,張含韻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初戀未滿》就是劉德華推薦的。
劉德華算是張含韻的貴人,在她工作處於困境和迷茫的時期,拉了她一把。唱片行業衰退,劉德華建議她學習表演,轉型演員,為她的事業打開了新的道路,也支持她,給了她展示自己的機會。人生最難得的就是,當你需要幫助時,能遇到一個人,願意向你伸出援手。此時的張含韻是幸運的。
另一個是趙麗穎,十幾年不變的閨蜜情誼。
張含韻和趙麗穎是在2006年,陝西衛視的綜藝節目《周六樂翻天》上認識的,當時趙麗穎19歲剛出道,而張含韻在那個時候正值當紅。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人卻格外投緣,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這份閨蜜情誼陪伴著張含韻經過了巔峰,走出了低谷,保持至今。兩人相互欣賞,相互鼓勵。趙麗穎演《知否》時,把閨蜜張含韻也推薦了進去,飾演堂姐盛淑蘭。
用「陌路逢知己」來形容趙麗穎和張含韻再適合不過,這對「刀花」姐妹還有著非常相似的經歷:平民出身、都遭受了可怕的網絡暴力。
趙麗穎最開始被黑的原因也十分無釐頭,是她和《新還珠格格》劇組一起上快樂大本營時,她的喝水方式。
現如今,張含韻和趙麗穎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向大家證明了她們的實力。
流言止於智者,希望更多人看到的是她們給我們帶來的優秀作品和正能量。
就如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一句經典臺詞: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