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一家人武漢回來就自我隔離!微信群裡發了個消息,萬萬想不到的...

2020-12-27 澎湃新聞

武漢停運前,有一些寧波市民或從武漢出差回來,或從湖北老家探親回來,還有些從武漢高校放假回來……為了防疫需要,他們在家實行自我隔離。

這幾天,他們的情況如何?大年初一,寧波晚報記者分頭採訪了他們中的幾個。

家門口的一籃子菜

有鄰居在方女士家門口放了一籃子青菜蘿蔔。

方女士已經在寧波住了10年,平時在北侖一家國企工作。每年都要回武漢陽邏去看公公婆婆的她,今年春節還是按老規矩回去看家人。

陽邏屬於武漢新洲區下轄,是武漢的「東大門」。

1月21日下午3點,關於疫情的消息還沒有這麼鋪天蓋地。丈夫開車,方女士一家人一起走上了自駕回老家的路。

回家的車程是12個小時。22日清晨5點,方女士一家走進了家門,與久違的親人團聚。

不過,就從當天開始,方女士的手機被各種消息刷屏,確診病例數字不斷增加,單位領導一天三個電話問候,手機上全都是同事發來的消息……

直到23日上午,傳來「停運」消息,想著年後要工作,孩子要讀書,到老家僅僅29個小時的一家人,在忐忑中走上返回寧波的路。

回到北侖後,方女士和家人沒有任何隱瞞,向公司報備行程。一到寧波,方女士就主動向社區、街道登記,並開始待在家裡,自我隔離,再也沒有出門。所有消息都通過手機傳送,向武漢親人報了平安。

24日除夕一早,有社區醫生上門,為方女士全家測體溫,做基礎檢查,並送來口罩,叮囑他們不要出門。

讓方女士尤其感到溫暖的是,樓道裡的鄰居獲知這個消息,沒有給他們家人任何壓力,發來的全是問候。

「好好休息,早睡早起。」

「重點區回來就得重點保護。」

「斷糧了我們支援你!」

「有狀況及時說,我電話不關機!」

「食物咋辦辦?我們可以幫你們送到電梯門口放著。」

「加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方女士感到被一股股暖流包圍著,來自「隔離」的恐懼開始退散,疫情面前,沒有孤單的人。

25日下午,丈夫陳先生看到家裡少了蔬菜,在超市訂的蔬菜要隔天送,方女士便在群裡問了一句,結果回復很快滿屏:「青菜我家有」「蘿蔔也有」……

話音未落,蔬菜就上門了。通過公共視頻,方女士看到16幢的阿姐提著一袋子滿滿當當的蔬菜給放在了家門口。

「這位阿姐身體也不好,冷天不能吹風,在家養病……」

「我爸拿了幾個西紅柿、青椒,我給你拿點兒餃子、熟食,放門口自己拿啊!」14幢的阿姨也上門了。

「群裡不能發(需求),一發,現在又一個阿姨給我送又是餃子又是菜的,還有肉,太不好意思了!」方女士說。

隔空的問候

「朱師傅,今天感覺如何?」

「放心,我今天一切正常!」

這是寧波人朱先生與鄞州東勝街道史家社區工作人員每天的日常對話。

1月18日,朱先生陪同妻子和兒子回湖北宜昌丈母娘家探親,妻子與兒子留在宜昌過春節。1月21日,他隻身一人從宜昌返回寧波,陪老父親過年。

得知自己被列入武漢返甬名單中,朱先生第一時間開始自我「居家隔離」,並婉拒親戚們的探望和走動。

「這種方式就是對家人最好的守護。」朱先生說,暫時的分離是為了更好的相聚,值得。

潛伏期內,史家社區工作人員與朱先生每天保持兩通電話,微信隨時聯繫,衛生院醫護人員發放口罩與體溫計,每日記錄體溫。遠在宜昌的妻子則與他每天微信聯繫,互相鼓勵打氣。他們說,雖然分隔兩地,但他們一定會合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村村尋訪的基層幹部

1月25日上午一大早,象山縣新橋鎮東溪村書記錢勇臻一起床,先給村民勵先生等人打了個拜年的電話,問他們有沒有什麼需求,最好不要外出。

下午,錢勇臻和另外的幾個村幹部分別到他們家裡進行了查看,看到情況正常,才放心離開。

村幹部去看望「特殊村民」。

錢勇臻告訴記者,從1月22開始,掌握到流動人口回村的信息,他們便開始上門走訪,一一排查摸清情況。

村裡一共13位與武漢有關的村民:

一家五口住武漢辦企業;

兩位返鄉大學生,其中一位1月8日返鄉,另一位1月5日到象山爵溪,兩人均無發熱,無咳嗽;

一位1月20日在武漢外圍賓館住了一夜,23日到家馬上去醫院驗血,正常;

一位同樣是23日到象山,村裡通知他去衛生院驗血,也沒有什麼問題;

還有一對夫妻在武漢打工,1月16日回家,男的有點咳嗽,己去過醫院。

對於這些「特殊村民」,村幹部每天打兩次電話,叫他們不要出去串門,並和鎮領導上門走訪給他們送去口罩之類的防護用品,叫他們不要害怕,請他們每日量體溫上報。

錢勇臻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特殊村民」都沒有什麼異常,情緒穩定。

在餘姚低塘街道,歷山村村幹事張川的日常也是一樣。

歷山村村幹部在走訪武漢歸來人員。

根據街道登記的信息,全村一共5位武漢歸來人員,根據村裡的要求,都在家自我隔離。村裡已為他們送去口罩,並告知有情況一定要及時告知。

歷山村黨委第七支部黨員許武傑知道市面上口罩緊張,還特地訂購了6000隻口罩,送到村裡,分發給村民和隔壁村。

來源:寧波晚報

原標題:《寧波一家人武漢回來就自我隔離!微信群裡發了個消息,萬萬想不到的是......》

相關焦點

  • 「加油武漢人」的互助群,都在聊些什麼?
    帶著這樣的期望,身在武漢的湖南人孫熙,在疫情爆發後不久,發動身邊的朋友,陸續建起了「武漢互助群」。不到10天時間,孫熙和他的朋友們搭建起了超過20個武漢人互助群。按照地域劃分,漂流在各個省市甚至國外的武漢人,他們匯聚在群裡,或分享疫情信息、或推送當地定點隔離酒店、或接力尋找可能感染的人群。
  • 兩位武漢大學生來滬探親,自我隔離後生活必需品送至家門口
    李笑豔告訴記者,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正準備吃年夜飯的時候,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當聽到有武漢人員住在小區內,她立馬衝出家門,一邊通知街道相關科室幹部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一邊戴著口罩,冒著大雨趕往借租居民的家中,告知其居家隔離政策及需採取的防控措施事項、測量體溫。
  • 從武漢回來的湖南大四女生確診治癒後堅持自我隔離28天,沒有感染...
    2 月 26 日,邵陽洞口縣的大四女生許鹿(化名)安全度過出院後的 14 天隔離觀察期,回到了家中。"雖然回家了,但我還是想再自我隔離 14 天,這樣更安全一些,也不會給家人和周圍人帶去不必要的麻煩。"
  • 「叮叮叮」,佛山這些微信群,我愛了!
    風雪交加的日子裡,分隔廣東、湖北兩地孩子們在群裡天真無憂地聊了起來,分享新包的餃子、「棉花糖」般的雪和積雪上寫下的「武漢加油」……這個溫暖的群有一個溫暖的名字——我們在一起。湖北的師生給廣東孩子拍下雪的照片,在深深的積雪上寫下」武漢加油「。
  • Qing聽這一年武漢首位捐獻血漿的醫生講述:回歸平靜的「熱血群」
    如今的「四醫院COVID-19熱血群」已經埋在許德龍的微信信息裡,新冠疫情高峰過後,這個群結束了之前的「熱」,但卻也沒人退群。雖然心裡慌,但許德龍給妻子打電話告知檢查結果時,卻一直在寬慰妻子,讓她自己開車來醫院拍個CT。但因為醫院發熱門診的患者太多,拍個CT要排五六個小時,許德龍擔心交叉感染,於是就給妻子買了一周的抗病毒藥,讓妻子回家了。第二天,許德龍下夜班,醫院已經開始讓感染患者轉到隔離病房,因為隔離病房沒有床位,症狀並不嚴重的許德龍只能先回家自行隔離。
  • 青島西站出站口,男子主動求隔離:「我從武漢監獄釋放回來!」結局...
    就在全國各地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時候有人就非要整事而且理由讓人哭笑不得1月26日18時許,在青島西站出站口,一名中年男子出站時突然對檢查人員稱,他剛從武漢監獄釋放回來,尋求隔離。由於事關疫情防控,高某還是被按照規定進行隔離。隨後的幾天裡,黃島警方及相關部門圍繞高某的行蹤進行大量的外圍調查,一直沒有發現他到過武漢的軌跡。另外,直到2月10日隔離期結束,高某一直也沒有任何發病的症狀。黃島公安分局小口子邊防派出所依法傳喚高某,高某此時才承認謊稱從武漢返回的違法事實。
  • 三個武漢人的外地隔離日記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 被隔離的Punch在賓館房間拍下1月30日至2月2日窗外所見我沒有症狀,心裡是不情願去的,因為它相當於把所有武漢停留史的人聚在一起,萬一真有攜帶者的話,我覺得挺危險。但當時,他說是市裡大晚上緊急開會決定的,感覺確實是有政策。而我又確實是從武漢回來的。另外,如果不去,警方介入,就太沒必要了。
  • 武漢隔離病房裡,看不見的戰役
    她轉過院、轉過病房,病房裡最多五六人,最少時只有自己一人。她並非武漢人,不會說本地話,只有小學文化,也不會說普通話,無法和病友交流。她覺得孤單,兒子遠在廣東,丈夫在另一樓層住院,她不會用微信,只能偶爾和丈夫通個電話;她覺得害怕,住院之後,她才知道自己染上了新冠肺炎,她並不了解這個病,只是不停聽聞身邊有病友死亡。
  • 常州人建了個「心疼武漢」群,和135個武漢社區結對「抗疫」
    因抗疫物資緊缺,近日武漢市青山區工作人員張軍麗在一個團幹部微信群裡發出求援。很快,675公裡外的常州民間人士給出了愛的回應。我在武漢,急需!」2月3日下午,這條短消息在「青春不散場 創新不掉線」全國團幹部團建微信群裡格外醒目。可在「一罩難求」的當下,別說是N95口罩,就是一次性醫用口罩都很緊缺。回應者寥寥,看著手機上的這行字,江蘇理工學院團委書記朱書陽的心弦卻被撥動了。
  • 「微信群」裡過春節/陳思雅
    所有在武漢的親人都回到孝感,在家族群報了平安,所有人都鬆了口氣,紛紛發「平安福」。1月23日(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真正的恐慌蔓延,家族群裡開始籌備口罩酒精等,大量囤生活物資。1月24日(臘月三十日,除夕)。孝感封城,所有人焦慮起來。媽媽的同學群裡,有人開始連夜離開老家回到各自工作的城市。
  • 微信群裡結情誼——探訪南昌縣塘南鎮封閉區
    我們塘南鎮的三個封閉區今天都要解除疫區封閉管理了,我們這沒有病情,大家可以安心了!」,「解封了!解封了!剛剛鎮裡來人廣播了,真要感謝政府這麼多天的照顧啊」……2月13日,在南昌縣塘南鎮封閉疫區的微信群裡,人們開始討論著「解封」的各種。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 去武漢支援的兄弟,你要活著回來
    然後我坐著警車,被送到醫院做了個VIP中P的全身檢查,拍了胸部CT,確定我不是感染者後,這才把我放回家,還要求在家裡自我隔離兩周。」我放下心來:「你沒被感染就好,老實擱家待著過年吧,別瞎跑了……還有,這次疫情這麼嚴重,你個癟犢子玩意兒咋不告訴我?!」老王呵呵一樂:「我跟你說了啊,只不過你沒信。
  • 馳援武漢,是送給爸爸最好的生日禮物
    一天沒有帶手機,回來微信消息提醒已經是「99+」,和組織、家人、愛人、朋友、親人報個平安,開始了這一天的日記,我想這大概是每個抗戰隊員的日常吧。因為今天工作接觸了病人,所以自覺在房間內做自我隔離,從酒店向外看,武漢很美,就像18年前我們代表三院來武漢參加針刺傷全國大賽一樣,還是讓人覺得這是個充滿生命力的城市。
  • 武漢,我們在一起!隔離疫情,不隔離愛!
    杭州機長對境外來杭武漢旅客:say welcome home1月27日,在首爾飛杭州的CA140航班上,機長對乘客廣播:機長:「你們應該承受了更大的壓力,也許還有家人在武漢抵達武漢後,飛機不過夜,直接空機返回上海,等著他們的是14天醫學觀察。消息傳來,朋友圈裡紛紛為他們點讚。他們真的很了不起!
  • 你最近被微信小遊戲連結騷擾了嗎?微信小遊戲轟炸微信群
    剛剛結束的小長假,小編沒有淪陷在景點的人山人海裡,卻被各種微信群裡的小遊戲分享狂轟濫炸了下面這些內容相信你都不會陌生
  • 寧波一消防員的妻子在急診室發了條朋友圈,感動又心酸…6月暖心...
    原來老何即將離崗,消息一公布,業主微信群裡頓時熱鬧了起來。有一條信息寫的特別長:「自我們入住春曉,老何就在身邊。無論事情大小,他都熱情而為。零六年至今,風雨同舟!一家人驚魂初定,便迫切想通過媒體找到救命恩人,那個不肯透露姓名便離開的男子:「讓我們當面道一聲『感謝』!」06「謝謝你們夫妻倆,救了我一命!」
  • 「疫情」前後到武漢: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閒事?
    我是幸運的,但在這半個月的居家自我隔離觀察期,內心很複雜,有恐慌,有焦慮,有自責……恐慌1月18日從武漢回來,看到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病例62個,還記得我1月14日去武漢的時候看到是41個感染者,並且在之前一周都沒有新增病例,武漢甚至國家也還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回來後,發現新增病例一天天增多甚至以倍數在增加,121、198、291……心裡有點不安。
  • 隔離病房裡的堅守!這群人註定無法與家人團聚,與愛人相守
    錯過了除夕,錯過了元宵,即使走出了隔離病房,2月14日這天也註定無法與家人團聚,與愛人相守。可是為了抗擊疫情,她早在大年三十就主動申請進入醫院的隔離病房。  她說,1月24日醫科大附一院正式設立隔離病房。醫院首批15個醫生隨即入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開展病患收治工作。1月30日,隔離病房裡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關注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狀態,組織大家學習新冠肺炎的知識,發現病房裡的感人故事。陳迎曉被選為臨時黨支部書記。
  • 實用l 居家隔離易現的16個心理反應、6個問題和6種解決方法
    想把手機放下,可是還是睡不著,就打開再看群裡的各種信息。明知道這些行為不能再這樣持續下去了,但是自己控制不了,可是這麼做了之後,就越發的自責,越發的慌亂。 9、擔心和焦慮 擔心自己的家裡的老人、孩子不戴口罩,或者說出門去超市買了個東西回來,覺得心裡特別的擔心他會不會染上病毒?會產生過多的擔心和焦慮。
  • ...這些天】武漢出差回滬解除隔離後,我把自己「關」在園區忙了十天
    然而,作為一名曾經的武警、目前的園區物業大管家,這些經歷又再次讓我堅信:嚴守紀律、顧全大局,永遠是必須尊重的基本準則,只有牢記這八個字,才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從而守護好這座城市、這個國家。一切就從我1月17日去武漢出差說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