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有趣的人生,一半是人間煙火,一半是山川湖海
不誇張地說,非洲之於中國,不僅過去、現在乃至未來,都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尤其是近十多年來,中非關係發展迅速,非洲對國人來說,地理上不再遙遠,關注度也有所上升。中國對非洲國家的發展援助已經有60多年了,這麼多年的援助當然取得了很多豐碩成果,推動了非洲國家的發展。
要知道當年中國能夠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聯合國會議上的投票,總共76張贊同票裡,非洲國家就給我們投了26票,所以才有了那句,我們能夠進聯合國,是靠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所以近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的幫助非洲發展,其中坦贊鐵路、麥洛維大壩、津佩託體育場、達喀爾國家大劇院等都是我國對非洲的基礎設施援助。
當然除了基礎設施的援助外,我國還會一定時間裡往非洲捐衣服。正因為非洲貧窮條件落後,所以不少中國慈善機構到非洲幫助他們,如中國助力非洲國家防疫能力建設,還有往非洲捐贈舊衣服。我們往非洲捐助舊衣服,以幫助那些窮得買不起衣服的貧困人家,但是我們捐贈給非洲的舊衣服,真的會落到非洲貧困人的手中嗎?
眾所周知,非洲是全世界最貧窮、最落後的地區,在這裡,二手衣服也成為了香餑餑,聯合國數據顯示,80%的非洲人在穿上二手衣服,事實上,從中國到非洲的二手衣服出口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鏈條。這些來自中國的衣服,在非洲市場上非常搶手,由於性價比高頻遭非洲人民的哄搶。但這只是一開始,慢慢的中國運往非洲的二手衣服就變味了。
根據一些非洲當地人的說法,中國捐贈的舊衣服被運送到非洲後,並不會直接被送到那些貧困人的手中,它們先會被消毒,然後加工成二次產品,打包分發到舊貨市場去售賣,所以很多非洲的貧困人家,沒有辦法直接獲得捐贈,反而是被那些人當成二手衣服賣給了商家,商家在精挑細選之後以各種價格賣出,所以一些窮人家還是買不起衣服穿。
如今在廣東有一套很完整的二手市場,但現在非洲已經終止了這樣的交易,二手的衣服根本就不乾淨,可能會帶有一些細菌,有害大家的健康,我國在知道這件事情後,向非洲推薦了一些人才,在當地開起了服裝廠,這讓沒有工作的非洲人找到了工作,不僅推動了非洲的經濟發展,也再次加深了雙方的友誼。
可能看到這些,會有網友表示這些人真聰明,為什麼我沒想到呢?但這些賺錢的方法是不正當的,是違法的,我們不要去做,我們捐獻衣服只是好心,但讓事實變了味,就與我們的初心背道而馳了。
而且現在已經有一些非洲國家開始限制進口二手服裝,原因就是價格低廉的進口二手衣服對當地的紡織業造成了影響,因此,在未來,國內龐大的舊衣服回收行業應當尋找其他出路,比如研究探索建立二手服裝市場等。那麼看到這,你還願意捐出你的舊衣服嗎?歡迎給小編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