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程焦慮的「終結者」

2020-12-25 騰訊網

續航裡程始終是客戶購買電動汽車的首要考慮因素,因此對於工程師而言,這意味著要實現從電池到車輪的整個動力總成系統的最佳效率。如Jesse Crosse的報告所述,裡卡多創新的基於模型的集成開發框架非常適合高度複雜的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的開發。

如今的電動汽車買家對價格更為敏感,續航裡程的增加也不再是一味地增加更大、更重、更昂貴的電池包。為了滿足最終用戶的需求,電動汽車應該另闢蹊徑,最大程度地提高動力總成的效率,充分利用電池的每一度電。

整個xEV系統中高效的熱管理是關鍵。這裡的「x」代表所有類型的電動汽車:從純電池電動汽車到插電式混動汽車,再到增程式電動汽車。高效熱管理不僅可以提高續航裡程,還能顯著改善乘客舒適度,提高汽車充電性能、電池耐久性以及續航裡程的可預測性。最後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除了裡程焦慮之外,如何在不同路線和天氣條件下預測剩餘裡程也是許多潛在買家關心的問題。

裡卡多在xEV系統的設計中採用了綜合熱管理策略,不僅著眼於動力傳動系統,也注重整個車輛系統(包括乘客艙)。基於模型的集成開發框架(IMBD)是這一策略的關鍵。其考慮到了所有的車載系統及其作為一個整體對車輛能耗的影響。

電子視野緩解焦慮

電動汽車市場正迎來裡程與性價比並重的關鍵節點,長裡程電動汽車不再是高端購買者專有的。目前售價35,000英鎊左右的電動汽車基於WLTP循環的續航裡程已經達到約450公裡。此外,隨著電池成本持續下降,電動汽車與其同級別的內燃發動機(ICE)汽車之間的價格差異也在不斷縮小。

很顯然,如今高級的工程需求不僅是要充分利用電動汽車電池的能量,還要發掘動力系統零部件與電力電子元器件中殘留的潛在熱能。這又給汽車製造商帶來了真正的挑戰。

裡卡多熱系統全球技術專家Cedric Rouaud博士解釋說:「零部件需要在不同溫度下運行,導致了動力總成、加熱和冷卻系統的複雜度不斷提高。電池的工作溫度接近於人類體感最舒適的溫度,因此就像車內增加了一位乘客。但電力電子元器件和驅動電機的工作溫度更高,這顯著地增加了硬體和控制系統的複雜性。」

他還補充說:「我們必須找出耦合或分離冷卻與加熱迴路以及廢熱再利用的方法,還要根據環境溫度和駕駛條件對其進行控制。我們還在研究利用衛星導航系統預測路況,以減少車載輔助設備的能耗。」

這種預測技術通過衛星導航系統獲取道路類型、彎度和坡度等數據,再將其與雲端動態數據(如實時行駛速度、多變的限速要求和天氣)相結合,即可更詳細預知未來路況(也稱「電子視野),並據此來評估和減少能耗。

工作流程

在IMBD框架下,使用包括裡卡多IGNITE軟體在內的多種工具,首先將動力總成(電機、電力電子元器件和電池)與HVAC(乘客艙及加熱和冷卻系統)定義為模型子系統,並為其建立參數。

接下來創建熱系統模型的一維基礎模型,包括動力總成和整車在內。該模型也稱物理模型,由冷卻迴路、HVAC和乘客艙,以及電池和電氣系統組成。第三步是生成可管理的降階模型(ROM),用於駕駛情景的模擬和分析。

最後對ROM進行優化,使其與物理控制單元相集成時能夠達到或超過實時速度。

* 裡卡多用於動力總成熱系統優化的模塊化策略已經擴展到整車應用,可以為複雜的混動汽車開發熱系統控制模型,並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快速評估不同的選項

採用這種策略,我們可以對適用於特定的任務的多種不同技術方案進行評估。例如,電池的冷卻就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風冷是其中一種、帶水冷板的液冷是另一種,以及製冷或浸沒式冷卻其他方式。在浸沒式冷卻中,電子零部件 - 電芯/母排、MOSFET、IGBT、電機端部繞組或定子槽 - 將與電介質冷卻液直接接觸。

Rouaud說:「我們可以根據所有的評判標準來評估出某一特定場景下的最佳冷卻方法,這些評判標準包括成本、冷卻布置和加熱要求等,並且評估所需要的時間僅為此正常評估所需用時的四分之一。」

超快速充電器使電動汽車的充電功率達到350千瓦,電池的熱管理要求也隨之水漲船高。Rouaud補充說:「未來三到五年,電動汽車將在十分鐘內完成充電。因此我們必須開發新型的冷卻方法,例如浸沒式冷卻。」無論是特斯拉選擇的側面冷卻還是雪佛蘭Volt和保時捷Taycan選擇的底部冷卻技術,充電倍率都被限制為3-3.5C(C倍率用來衡量相對於電池容量的充電倍率)。根據電池包的大小,這種充電倍率水平將使充電時間達到20-30分鐘左右。

Rouaud說:「利用非導電的液體,冷卻液可以與電池連接片和母排直接接觸,極大提高冷卻性能,有可能以4.5-6C的充電倍率在8-10分鐘內完成充電。」

這種技術常用的液體包括變速箱使用的變速箱油或冷卻油,其導熱係數低於水基冷卻液,但整體冷卻效果遠遠高於使用乙二醇和水作為冷卻液的傳統水冷板技術。

市場上最新型的合成冷卻液具有不易燃的特點,因此安全係數更高,但其傳熱係數低於變速箱油和變壓器油,不過其粘度也更低,進而流速較高,因此冷卻液的相對性能的準確建模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創新英國」(Innovate UK)資助的I-CoBAT(浸沒式冷卻電池)項目的一部分,裡卡多正在與製造商M&I合作開發這種新型液體。該項目於2019年6月啟動,將於2020年底結束。

快充的準備工作

為了實現大功率快速充電,必須在汽車到達快速充電站之前優化電池溫度。電子視野(electronic horizon)的概念就在此時閃亮登場。

為了使汽車在插入充電樁後立即開始快速充電,電池溫度必須保持在25到30攝氏度範圍內。如果超出該範圍,系統將為了保護電池而降低充電速度,進而在充電過程中優化電池溫度,這將導致充電速度顯著減慢,延長充電時間。

如果在電池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過快充電,電池將遭到不可逆的損壞。如果溫度過高,電池可能不會受到損壞,但預期壽命將會縮短。此外,如果未能在開始充電前完全優化電池溫度,20分鐘的充電時間有可能延長到40分鐘。

乘客艙能源管理

乘客艙的舒適度是一個與能量管理和電動汽車裡程沒有明顯關聯但又非常重要的因素。使用模型預測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來預測系統的未來行為尤其有助於提升乘客艙舒適度。Rouaud解釋說:「我們還可以將能耗與乘客艙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聯繫起來。如果將加熱系統設置為再循環模式,可以加快乘客艙的升溫速度,不過為了乘客的健康著想,還需要監控乘客艙的空氣品質。」

在乘客艙的供暖與製冷應用中,為了降低總能耗,可以摒棄經通風口吹進熱氣或冷氣的方法。通風口的位置通常位於可以直接將空氣吹到乘客的雙腳、面部、上體和擋風玻璃處,不過即使是雙區或多區供暖系統,也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才能維持乘客的舒適感。多區溫度控制系統也並不是可以令所有人都滿意,因此我們的解決方案是針對個體乘客採用局部供暖和製冷方法,注重熱能管理,維持局部舒適感,而不是為整個乘客艙消耗能量。

在寒冷天氣下,散熱板、加熱座椅和加熱方向盤等局部供暖方案比通過通風口取暖的方法更為有效。Rouaud解釋到:「與開足馬力的傳統供暖系統相比,這種方法同樣使用電能,但消耗的能量卻少得多。」

如果利用傳動系統和電池的熱能為電力供暖提供補充,還可以將供暖能耗從幾千瓦降至幾百瓦。同樣,也可以將局部製冷策略從現有的風扇冷卻座椅或Peltier冷卻模塊(使用熱電材料)擴展到乘客艙的其他區域。

為做到這一點,可以按照與車輛系統建模相同的步驟對人體進行一維建模,再將輸出的結果與周圍複雜氣流的3D模型相結合。

考慮人的因素

人體建模應該考慮到多種複雜細節,包括乘員穿著的衣物、年齡和性別,以及在乘車前的活動水平等。還可以使用導航數據確定太陽的位置以及周邊的建築與樹木等的位置,這些信息有可能影響周邊的環境溫度以及與乘客艙的光照。實施四級或五級無人駕駛後,乘員可以將座椅移動到與HVAC通風口位置不相關的任意位置,屆時這種建模方法對於乘客艙舒適度和乘客健康將變得更為重要。

現代建築常用的抽取地源熱的熱泵也開始在量產電動汽車中找到用武之地。熱泵的工作方式從本質上說與製冷系統相反:從低溫區域吸收熱量,釋放到溫度較高的區域。一臺電加熱器使用1千瓦電量產生約1千瓦熱量,但熱泵的熱效率可能是電加熱器的兩倍甚至更多:每使用1千瓦能量可產生2千瓦以上的熱量。誠然,熱泵需要非常複雜的控制系統,但我們剛好利用IMBD和先進的控制方法,將熱泵與電動汽車或混動/插電混動汽車中的複雜的熱系統相集成。

裡卡多驅動系統控制技術主管Peter Fussey教授解釋說:「我們可以採取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為複雜的熱系統開發控制算法:將熱系統分解為核心控制問題,再使用優化控制理論(一種數學最小化方法)沿目標路線求解,在虛擬環境中確定最佳解決方案。接下來生成一種控制器,這種控制器利用車內相對有限的計算資源就能正常運行。

「熱系統由散熱器和熱源組成,帶有數個冷卻迴路,可以將熱量傳遞到車輛各處。」Fussey接著說,「我們的目標是儘可能高效地為車輛各處傳送熱量,廢熱再利用,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僅用於車輛熱管理的電池能量。」

* 動力總成電氣化增加了熱管理要求,但也為開發更具成本效益的綜合熱管理(ITM)解決方案帶來了機遇。

建模的藝術

建立用於系統設計和需求定位的詳細零部件模型是整個開發過程的起點。控制工程師使用多種模型降階技術,從這些複雜的模型中提取出面向控制的模型。Fussey解釋說:「這些簡化後的模型,運行很快,但精度較低。為控制器選擇模型是一門藝術,合適的模型能夠捕捉到我們在系統中尋找的元素,同時避開不需要的細節。」

有了合適的面向控制的模型,我們可以使用模型預測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等技術對模型進行編碼,將其集成於汽車控制系統,實現熱系統的實時優化。與傳統控制器相比,這種模型能夠減少標定時間,提高控制性能。

* 在乘客艙的供暖與製冷應用中,為了降低總能耗,可以摒棄經通風口吹進熱氣或冷氣的方法。可以按照與車輛系統建模相同的步驟對個體乘員進行一維建模,再將輸出結果與乘客艙周圍複雜氣流的3D模型相結合,以便於進行詳細分析。

前景

裡卡多IMBD方法早已久經考驗。與其他不成熟的技術相比,使用IMBD開發電動汽車熱系統時,可以對更多的備選方案進行評估,並幫助開發者直接確認最佳的系統設計。

將優化策略與最新車聯網技術相結合,能夠為控制器提供詳細的未來路況信息或者,電子視野,有助於更好地管理汽車系統和能量預算,從而緩解用戶的裡程焦慮。

在實現動力電池性能最大化方面,這種詳細的建模和熱系統優化技術比謹慎的局部改進更為有效。

考慮到動力總成以及乘客艙供暖和製冷系統的所有改進,裡卡多估計IMBD能夠使汽車的整體能源效率提升10%至15%。更重要的是,裡卡多的研究已經超越汽車領域,並擴展至船舶、鐵路和航空應用。

相關焦點

  • 我們採訪了三位特斯拉新老車主,發現裡程焦慮可能是偽命題
    近日,TechWeb帶著大家的關心問題採訪了三位特斯拉車主,問了問他們關於為什麼選擇油換電、是否真的有裡程焦慮、自動駕駛是否可靠等一些問題。魏先生:超充額度攢了6000公裡計劃全家自駕去三亞魏先生一直從事汽車行業,對於傳統油車的優缺點算得上是了如指掌。
  • MG:你只管買,裡程焦慮的事我負責,9萬元的牌照歸你
    給你們講個「鬼故事」:小編開著MG領航PHEV從上海到蘇州(70KM+)後,儀錶盤上的續航裡程不降反升!? 最近,上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很是火爆。但消費者也很糾結:續航裡程給力的純電動車型,價格普遍較高;價格便宜的純電動車型,續航裡程又是短板。而混動車型又大多存在駕駛體驗不佳等問題。
  • 嵐圖free發布,比沒有裡程焦慮更重要的是成功的信心
    其實相比充電樁的問題,續航問題更直接,這些年續航裡程一天天擴大,一般5、600公裡已經不成問題。嵐圖free更進一步,純電版續航500公裡,增程版達到860公裡,目前來看,已經是最長續航的車型。而且,你得知道的是,它是增程式,隨時可以加到汽油,所以聲稱自己是沒有裡程焦慮的車型。
  • 科幻電影《終結者:黑暗命運》:施瓦辛格的回歸,共同對抗命運
    終結者系列磕磕絆絆已經走過了35個年頭,雖然只有區區的6部影片,但承載著作為80後的我三分之一的生命裡程,它的到來也必將彌補很多影迷的遺憾。沒錯,它就是《終結者:黑暗命運》。《終結者:黑暗命運》由提姆·米勒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製作,阿諾德·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回歸,麥肯茲·戴維斯、娜塔莉婭·雷耶斯、加布裡埃爾·魯納主演完成的新作,作為28年前《終結者:審判日》的真正意義上的續作,但也承接終結者系列中老套的故事情節:穿越、追殺、保護,可謂情懷滿載,當該系列的靈魂人物施阿諾德·施瓦辛格和琳達·漢密爾頓頂著滿頭的白髮
  • 化身電量焦慮終結者!iQOO 5 Pro續航有多能「打」?
    前不久,iQOO推出的iQOO 5 Pro就展現出了十分強悍的續航能力,它化身電量焦慮終結者,徹底解決了我們的電量煩惱。#iQOO 5#120W 超快閃充,「滿血」就在此刻iQOO 5 Pro此次為我們帶來了一項全新的充電黑科技——120W 超快閃充。而120W 超快閃充的問世,也標誌著智慧型手機進入了百瓦快充時代。
  • 《終結者:黑暗命運》,告別的終結者,新意的終結者
    也就是說,這是施州長最後一部終結者電影。對於很多七零後到九零後而言,一代銀幕記憶將就此終結。除了這個原因,《終結者:黑暗命運》最大的看點,其實來自「終結者之父」——詹姆斯·卡梅隆。這是他自《終結者2》之後,第一部正式參與的終結者電影,他不僅擔任了製片人一角,還參與了編劇,對劇本和導演表示了認可。
  • CF-終結者2:地獄終結者與歷代終結者盤點誰更勝一籌
    穿越火線終結者2新版本更新後,大家肯定都玩過這個版本的主要更新內容,終結者2生化模式了,這次更新出現了新的終結者,地獄終結者,擁有強力的遠程輸出能力並擁有強力的遠程技能(單手螺旋丸)。大惡魔終結者大惡魔終結者惡魔終結者的進化形態,在屬性上大大加強,但是出現的條件比較苛刻,只有當惡魔劍客在場,並且殭屍到達滿級以後,才可以出現並只能出現一位,是終結者裡逼格最高的存在,外觀也是終結者顏值的巔峰,不過可遇不可求,難得才能玩到一次。
  • 我要裡程飛 之 日本航空JAL 裡程銀行JMB 2015最好外航裡程 2016最普及外航裡程計劃(每年免費送6w英裡裡程)
    就在前天,瓦力介紹了國泰/港龍航空的積分計劃《我要裡程飛 之 亞洲萬裡通AM(亞洲最好的裡程計劃)  140000裡程懸賞》,其中提到亞洲萬裡通是亞洲最好的裡程計劃,因為換票性價比高,裡程可以方便的從廣發銀行(回復 廣發)、招商銀行(回復 招商)、上海農商行和平安銀行(回復 平安)的信用卡中獲取。對此,gofly不能贊同更多。
  • 真正的終結者3,終結者:黑暗命運
    終結者:黑暗命運是卡梅隆時隔35年拿回終結者這一IP拍攝的影片,可惜這次沒有作為導演,但是自己寫了劇本同時作為製片人參與到了這個電影的各個方面。顯然卡梅隆對不是自己導演的中間三部終結者非常不滿,直接無視掉了他們存在,這部故事直接與終結者2銜接,生生把中間三部變成了外傳作品,也是任性~~以下有輕微劇透,慎看。
  • 全日空裡程指南
    作為五星航空的ANA不僅乘坐體驗上佳,裡程使用也有頗多亮點。直接搬運一篇熱熱身。而新夥伴的上線必然有活動,各種送裡程。可以直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ANA裡程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更加划算呢?>艙只能累積70%的裡程,這個比例確實不怎麼吸引人哈。
  • 《終結者6:黑暗命運》:何日再見「終結者」?
    正如《終結者6:黑暗命運》(下文稱《終結者6》)一樣,幾乎是對1991年前作《終結者2:審判日》的完全復刻,卻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有賦予經典更廣闊外延的意圖。這種做法,往往意味著安全或者求穩,但某種意義上,這恰是「無聊」的同義詞。
  • 《終結者:黑暗命運》終結者:黑暗命運
    時代巨作,圓滿完成《終結者:黑暗時代9》終於上映了! ! !還記得小時候看《終結者q》系列的電影,對於影片裡的設定簡直不可思議,那是我最初接觸到天馬行空的科幻片,也讓我深深熱愛上了這類片子。沒想到,9102年了, 又等來了終結者的電影!依舊是原班人馬,我的童年圓滿了!看完這部電影,不禁感嘆施瓦辛格的確廉頗老矣,在他說出「1 won't back"的時刻,我的眼淚不禁流下。
  • 《終結者:黑暗命運》,可能是近年來最好的終結者電影
    大家好,我是熱愛科幻的幾何君,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終結者系列的最新作品——《終結者:黑暗命運》。州長老阿諾再次回歸,然而這次主角一樣不是T-800——《終結者:黑暗命運》是近年來流行的女性主角,畢竟這是如今電影界的「主流趨勢」,哪怕是終結者這種傳統「硬派角色」。
  • 《終結者 黑暗命運》就是對終結者系列電影的終結!
    施瓦辛格於1984年在《終結者》中許下了諾言,幾乎沒有意識到「我會回來」將成為他最著名的對話路線,或者他扮演的兇殘的電子人將成為他的決定性角色。忠於他的話語,他與1984年的原著電影導演卡梅隆及其聯合主演琳達一起參加了《終結者2:審判日》。此後,每部終結者幾乎都有施瓦辛格的身影。但他們自1984年經典電影之後,便走得距經典越來越遠。現在他又回到了終結者黑暗命運。
  • 《終結者:黑暗命運》全面升級的終結者
    反派新終結者Rev 9對施瓦辛格飾演的賽博坦系統101型「終結者"等人展開追殺。REV-9的機體性能獲了全面升級,可以骨肉分身。這次守護陣營不光派出了賽博坦系統101型終結者和莎拉·康納,還加入了新的女守護者格蕾絲。從高速公路打到空中對撞的「銀河C5」運輸機,再到水壩的渦輪大廳。打鬥場面依舊激烈!值得一看。
  • 看看終結者系列!《終結者1、2》已經成為經典
    電影科技的突破讓科幻系列電影煥然一新,而《終結者》系列電影則將人工的智慧機器人展現得淋漓盡致。到2020年,已經發布了6個《終結者》系列,從《終結者2》到第6個。《終結者:黑暗命運》於2019年11月1日發行至今已有28年,這是《終結者2》的續集和《終結者》的最後一章。回顧《終結者》的前五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經典作品,而《黑暗命運》豆瓣評分是6.9分,但沒有新的想法。
  • 一言難盡的「飛凡裡程」- 達美航空(Delta Skymiles)裡程指南
    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美國三大航中的兩大航美國航空還有美聯航裡程了,剩下一家達美(Delta)總得給大家介紹一下,即使他們家的裡程Delta Skymiles(中文翻譯是飛凡裡程常客計劃)天天被大家吐槽成「空中冥幣」,但是還是有一些亮點可以挖掘的。
  • 從《終結者1》到《終結者6》誰是最強機器人?
    來源:揚子晚報從《終結者1》到《終結者6》 這麼多款機器人,誰是最強者?很難想像在大家打著投幣公用電話的1984年,《終結者》第一部就相當超前地探討起人工智慧毀滅人類的科幻「神話」。守護者T-800在35年間進化出情緒和意識《終結者》IP系列作品都以震撼驚豔的特效動作場面、發人深思的末世危機主題獲得全球幾代觀眾喜愛。其中施瓦辛格飾演的正是第一代機器人T-800,這個角色貫穿整個系列,看過全系列的粉絲會發現,「它」有變化,或者說是在自我升級。1984年第一部《終結者》堪稱「機械美學之緣起」。
  • 終結者2百萬終結者活動題目正確答案匯總
    終結者2手遊百萬終結者活動都有那些題目呢?終結者2手遊百萬終結者活動是終結者手遊推出的一個全新的答題活動,玩家可以通過回答正確全部的題目從而活動獎金,但是很多玩家還不是特別了解在終結者2百萬終結者中都會有那些題目,今天小編便給大家帶來之前終結者2和花椒直播聯合推出的花椒百萬作戰的題目大全,相信和這次的活動題庫應該是一致的,一起來看看吧。
  • 上綠牌、零焦慮,雷凌雙擎E+解決用車痛點|續航裡程|雷凌雙擎e+|...
    具體到參數層面,先從最影響日常使用的續航問題來說,雷凌雙擎E+總續航裡程高達985km。其中,EV純電動駕駛模式下,雷凌雙擎E+續航裡程55km;如採用HEV混動駕駛模式,百公裡綜合工況油耗僅為4.3L,續航裡程為930km。經過調研,55km純電續航裡程能夠滿足大部分人日常上下班通勤,即使不插電使用,也能實現優勝於傳統汽油車的用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