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翼風力發電機 | Youtube/ TYER WIND
這隻萌萌噠的「小兔子」,居然也能發電?沒錯!它隨風搖動「翅膀」的同時,正在源源不斷地輸出電力。
提起「風力發電機」,你的腦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現出「三葉片白色大風車」?
除了這經典的造型之外,真實的風力機還有著各種魔性的造型。
風車作為風電機的「鼻祖」,在荷蘭發揮了巨大的排水作用,從而聞名世界。四葉片荷蘭風車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美國西部的多葉片提水風車曾經也廣為流行。多支葉片可以使整個風輪產生較大的功率,提供更充足的動力。
四葉片甚至多葉片風車已經成型,為什麼到風力發電機上,變成了三葉片呢?
葉片數目不會直接影響能量利用率,相反,葉片數目過多會干擾空氣流動,降低風能的利用率。風能利用設備最多只能捕獲風中59.3%的動能,並加以利用。這麼說來,風力機哪怕只有一支葉片,也可以產生同樣多的電。
不過,單葉片風電機並沒有成為主流。單只葉片會使風輪極度不平衡,嚴重威脅整個風電機組的安全性。想像一下,一大團衣服纏繞在一起甩幹時的樣子……整個洗衣機會劇烈振動,甚至直接罷工。
對稱的兩支葉片可以改善這種受力不平衡的狀況,但依然不夠穩定,在更理想的載荷控制技術出現之前,雙葉片風電機的應用依然會受到限制。
雙葉片風力機示意圖 | Youtube/DOB-Academy studio
三葉片風力機因其最佳的布局形式解決了平衡的問題,但「重」也成為「痛點」之一。單個風電葉片重達20噸,三支葉片組成的風輪就超過了60噸,真就是一個沉甸甸的大傢伙。地面上的基礎一旦存在有質量問題,整個機組都有可能傾覆倒塌。
倒塌的風力機 | Youtube/ DailyTop20s
有的廠家將風力機「化整為零」,使用多支小葉片,變身為四頭十二臂。2016年,風電龍頭企業維斯塔斯(Vestas)在丹麥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安裝了一臺有四個風輪的風力機,機組在悄無聲息地運轉了兩年之後被完全拆除。由於機型的稀缺性導致相關數據異常寶貴,兩家機構至今也幾乎從未對外公開過任何數據。
四風輪風力機 | Power-Technology
瘋狂的科學家並不甘心接受平庸的葉片,從而提出了「無葉片」方案。傳奇的電學巨匠特斯拉(Nikola Tesla)就曾經申請過一款無葉片渦輪機的專利,但由於缺少合適的製造材料,最終不了了之。
特斯拉無葉片渦輪機原理圖 | Homeconstructor.de
基於這個思路,人們研發出了蝸殼外形的無葉片風力機。風推動內部的圓盤旋轉,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然而,這種「小豬佩奇」般的風電機,需要嚴格保證各個部件加工製造的精度,同時要求風必須對準進風口,這樣苛刻的條件制約了它的發展。
無葉片風力機的原型機 | endalldisease.com
為了利用各個方向的來風,人們開發出「倒置大喇叭」造型的無葉片風力機。這個在衡水市安裝使用的風力發電機,能夠全方位捕捉風能,並充分利用微風,待氣流進入內部後,隨著沿途緩慢收縮的管道,氣流速度被逐漸增大,最後推動位於截面最窄處的發電機進行發電。
藍色線表示空氣流速低,紅色線表示空氣流速高 | Powermag
除了通過把風「騙」到自身內部進行發電,有的企業更進一步,回歸到最簡單的柱狀結構,推出了「如意金箍棒」——無葉片渦振器(Vortex Bladeless)。
它利用了「卡門渦街」現象:空氣流過時,會產生「漩渦」,誘發柱子產生往復振動。簡單地說就是柱子搖一搖,電就發出來。但該機型的效率極為有限,長期的振動會加劇材料的磨損,目前尚不具備商業化應用價值。
無葉片渦振器原理 | Vortexbladeless
同樣藉助「渦旋脫落效應」的,還有另外一款無葉片風力發電機「薩芬尼亞」(Saphonian bladeless)。相比「金箍棒」風力機,「薩芬尼亞」的頂部安裝了一個活動的圓盤和一隻尾舵(豎起來的梯形板)。
「薩芬尼亞」 | endalldisease.com
2016年,冰島國家音樂中心附近的風電公交車站投入運營,車亭上方奇怪造型的的垂直軸風力機為照明和電子產品提供電力。這臺機組不僅能夠適應低風速環境(2米/秒),在颶風等級(超過50米/秒)的寒風中同樣可以正常工作。
垂直軸風力機的旋轉軸垂直於氣流方向,一般也垂直於地平面。傳統的水平軸風力機需要面朝大風,而垂直軸風力機對任意風向的風都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垂直軸發電機的結構承載力也大大增強,從而可以應對更強的風級。這些特性使得垂軸發電機在廣袤的海洋煥發生機。
漂浮式V形垂直軸風力機 | theguardian.com
荷蘭建築師設計的「艾維康」(EWICON)是一張靜態的網,矩形的鋼架外網中放置有多根水平的絕緣管,每根絕緣管上密集排布著噴嘴,通過電極產生帶電的水霧,風吹動水霧形成電流,從而產生電能。
「艾維康」風力機 | WonderfulEngineering
電影《超能陸戰隊》中,高空裡漂浮著很多的汽艇發電機為城市供電,其實這一技術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實現了。高空的平均風速遠遠大於地表,並且風速波動更加平穩,多家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具有巨大潛在價值的高空風電,製造出商品化的「汽艇發電機」。
現實中的高空發電機 | everythinginflatables
雖然這些「腦洞大開」的風電機看似美好,但如何高效、穩定地傳輸電力依然是個大問題,阻礙了更大規模的應用。
當今,成熟的三葉片風力機技術已經大規模投入使用,但科學家們依然在探索著新型發電機。千奇百怪的外形只是表面現象,無限接近風能利用極限是風能研究的永恆目標。這些藝術外表下的極致追求,正是科學家的浪漫所在。
[1]Wobbling in the wind: a bladeless a... - Information Centre - Research & Innovation - 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a.eu)
[2]VortexBladeless官網. https://vortexbladeless.com/
[3]No blades! A pole-shaped wind turbine, Vortex Bladeless, generates power by shaking. https://www.bridgestone.com/
[4]Invelox wind turbine, does it work? - betterworldsolutions.eu
[5]Alphabet winds down energy kite division - The Verge
[6]Watson, S., Moro, A., Reis, V., Baniotopoulos, C., Barth, S., Bartoli, G., ... & Croce, A. (2019). Future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the wind power sector: A European perspective.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113, 109270.
[7]衡水INVELOX風電機組景縣廣川動工
http://jingxian.hebei.com.cn/system/2016/07/18/011052501.shtml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