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的支持:兩大強國介入,火箭技術發展突飛猛進

2020-12-28 澎湃新聞

我們前面講到了幾位先驅者,從齊奧爾科夫斯基到奧博特都是所謂的先驅者,有的是只動嘴不動手的,像戈達德是自己悶頭動手做實驗的,但是他們都是小打小鬧,因此進展是很慢的。真正讓火箭技術突飛猛進的靠他們這種小打小鬧是不行的。火箭技術的發展,其實是有一大串的機緣巧合,主要是跟《凡爾賽和約》是有關係的。

日德蘭大海戰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是「炮戰」,雙方都是拿大炮轟來轟去,海上的戰艦也是拿大炮巨艦轟來轟去。日德蘭海戰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戰列艦的對轟,打出去的炮彈都是 300 多毫米的,粗的 381 毫米,細的也有 280 毫米。戰列艦的艦炮通常都要比地上的炮大,陸軍的炮有個 155 毫米的就夠可以了。更大的炮不是沒有,但是數量很稀少。能在陸地上走的超級大炮通常都是特種設備,一戰最大的炮就是所謂的「巴黎大炮」。

巴黎大炮其實並不粗,口徑 210 毫米,只是重巡洋艦的大炮口徑。但是炮管的長度太長了,足有 36 米長。炮管拉起來,根本無法靠自身的強度保持直線,因此這門大炮就像半個斜拉橋,只有靠鋼筋拽著才能保持炮管呈現一條直線。

巴黎大炮開火

炮管長,射程特別遠,能達到 130 公裡。炮彈威力不算大,跟普通重巡洋艦的艦炮差不多。而且大炮的精確度很差,說是要打巴黎市中心,其實多半打歪了。炮彈只有一百多公斤,這裡頭也裝不下多少炸藥。操作這門巨炮極其麻煩,要 80 多人跑上跑下折騰好久,一炮打出去,簡直是地動山搖,後坐力大的驚人,所以付出的代價和獲得的成果是不相稱的。但是對巴黎人的心理震撼是很大的。巴黎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挨上一炮。而且根本不知道炮彈是從哪兒飛來的。炮彈的彈道高度達到了 40 公裡,也就是 4 萬米,已經是平流層了。計算彈道需要考慮地轉偏向力,也就是科裡奧裡力。這些計算都為後來的飛彈彈道計算奠定了基礎。

後來德國打不下去了,美國已經參戰,因此他們沒有獲勝的希望,所以德國人果斷停戰,戰爭並沒有打到德國本土。這就引起了很多德國人的不滿,好多人不知道當時德國已經支撐不下去了,還以為德國正取得勝利,畢竟前線都在別人的領土上,都是國內的政客屈膝投降,葬送了大好的局面。很多德國人都認為是他們被人出賣了,其中就包括希特勒。這也就為後來納粹上臺,發動二戰埋下了種子。

一戰以後籤訂的《凡爾賽和約》是非常苛刻的,德國只能保留十萬陸軍,能維持國內的治安就夠了。很多軍事項目是不準開展的。你想再研究巨炮,門兒都沒有。化學武器、坦克裝甲車、軍用飛機以及潛艇統統不允許搞,說白了就是要拔掉德國的爪子和牙齒。但是,當時誰也不會注意到火箭在未來會有什麼軍事潛力,所以《凡爾賽和約》對於火箭一個字都沒提。

我們上次說到過,奧博特曾經是「太空飛行學會」的成員,其實馮·布勞恩也是。這個學會引起了德國軍方的注意。德國陸軍裝備委員會的貝克爾上校是工程學出身,他的導師克蘭茨是德國的彈道學教科書的編寫者,1926 年,貝克爾在修訂這本教科書的時候,在裡面寫了很多有關火箭的內容。

這位上校知道,大炮最多能做到巴黎大炮那種規模,再大已經很難了。海軍戰列艦的艦炮能把1噸重的炮彈打出去 40 公裡,但是後坐力大的驚人,巡洋艦都沒辦法裝這種炮,只有巨型戰列艦能裝,所以巨炮通常都笨重不堪,因為要對抗強大的後坐力。

大貝莎的前身

德國當時還有 5 門大貝莎炮,口徑 420 mm,射程 13 公裡,炮彈重 820 公斤,這樣的炮要裝 12 節火車車廂,裝好要 20 小時。等你想起來要用,人家還沒裝好,這多耽誤事兒啊!所以,貝克爾認識到,火箭有潛力飛的更高,打得更遠,而且更輕便,更容易部署。這是一種更有希望的新式武器。

當時的德國軍方正在悄悄的發展軍備,這事兒沒辦法放到有檯面上來搞。火箭這東西又不受限制,因此就成了一個很不錯的寶貝。說實話,創新都是被逼出來的,德國人也是被逼的。

當時太空飛行學會裡一個叫內貝爾的傢伙,跟軍方合作開始研究液體火箭。奧博特給《月亮上的女士》這部電影當科學顧問的時候,不是要造一枚真火箭嘛,他總不能啥事兒都一個人幹,就招聘了這個內貝爾加入。軍方給他提供了場地,當然這都是民用項目的名義。試驗場地是在被遺棄的軍事供應站,租金很便宜,只要10馬克一年,這個價錢簡直是白送。

布勞恩當時還年輕

但是很快,這兩個人就產生分歧了,作為軍方的代表,貝克爾希望低調再低調,保密很重要,但是內貝爾是個段子手,語不驚人死不休。他特別會炒作,會誇大其詞,所以很快軍方就不支持他了。不過人家內貝爾真是能忽悠,去找鐵路部門要了一堆廢木條,用這些廢木條給車間鋪地板,冬天了,屋子還漏風,就用木頭條去堵窟窿眼兒。

他在當鋪買了個二手打字機,給有關部門列印了很多信件,是不是有點像《申肖克的救贖》裡邊的情景。只要你願意堅持,一封接一封的寄信,別人總會被打動的。他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給車間拉來了免費的照明用電,還有鋁合金材料以及液氧,這都是他到處化緣要來的。

內貝爾還讓消費部門減免了汽油稅,這一下就省了好多錢。從西門子公司要來大量優質的電焊條,又用電焊條換來了一個熟練的焊接工人。馮·布勞恩當時也給他打工,被他一頓操作弄得眼花繚亂。當時德國戰後經濟蕭條物價飛漲,很多人都失業了,內貝爾這兒就成了臨時避難所。雖然內貝爾不發工資,但是人家管住宿,還說服附近的西門子公司的食堂提供飯菜。所以好多人還是覺得這個內貝爾真的很有辦法。反正這個內貝爾頗有如今的創業明星的勁頭,有理想,有幹勁,而且人家有辦法,怎麼看著怎麼有本事。

當然,內貝爾最主要還是要研究液體火箭,這一幫小夥子都跟著他幹,三天兩頭髮射個火箭啥的,飛的都不高,但是逐漸有一些進展。他們花了 8 個月時間搞出來一個「驅逐者 1 號」火箭。第一次飛行就飛歪了,撞到了房簷改變了飛行方向,在空中一頓亂飛,好在落地之前燃料燒光了,沒引起爆炸。「驅逐者 2 號」就順利多了,飛了 600 米遠。「驅逐者 3 號」能帶降落傘,每次發射都能優雅的慢慢飄回地面。以後他們這個試驗場每隔幾天就發射一次火箭,進展還挺快。

翻回頭再說貝克爾,這傢伙是軍方人士,因為內貝爾嘴沒把門的,太能吹牛而跟他掰了。1930 年前後,他也在組建自己的班底,他從軍方要到了一筆經費。他時時刻刻在關注內貝爾他們的進展,內貝爾的很能忽悠,但是錢不是僅僅靠忽悠就能弄來的。慢慢的內貝爾的資金開始枯竭了。貝克爾就開始挖內貝爾的牆角,從他那兒挖人。內貝爾僅僅是包吃包住,但是貝克爾是可以給工資的。頭一個要挖的人就是內貝爾手下最得力的幹將沃爾納·馮·布勞恩。

年輕的沃爾納·馮·布勞恩

這個沃爾納·馮·布勞恩可不是一般人,德國人凡是名字裡有個」馮「字的,都是貴族。這個字其實是享有領地的意思,貴族嘛,都要有塊地盤兒。所以這個名字的含義就是」來自布勞恩的沃爾納「。古代中國也有類似情況,屈原、商鞅都是用封地作為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貴族嘛,就得把封地給突出一下。

布勞恩他們家也是貴族。他出生在東普魯士,父親布勞恩男爵是一個銀行家,魏瑪共和國時期當過農業部長,總統是馮·興登堡,這位布勞恩男爵跟人家興登堡總統是很熟的哦!沃爾納哥兒仨,他是老二,弟弟後來跟著他一起搞火箭。哥哥後來當了外交官。這家人都挺有出息。

年輕的沃爾納·馮·布勞恩

一戰結束以後,根據凡爾賽和約,波蘭復國,本來波蘭被普魯士、奧地利和沙俄瓜分好多年了。現在又恢復獨立了。當然也就從這幾個國家吞下去的領土裡邊割出一塊湊成了一個波蘭。所以布勞恩他們家會被劃分到了波蘭的國境之內。他們家是正宗的普魯士貴族,當然不能變成波蘭人,馬上搬家到了柏林。

沃爾納的母親是個植物學家,而且是個天文愛好者,送了沃爾納一架望遠鏡,從此沃爾納就喜歡上了天文。後來他去了柏林工業大學學習,成了奧博特的學生,而且參加了內貝爾的火箭小組。當時這個年輕人就給軍方的人士留下深刻印象。當時他才 20 歲。貝克爾讓他以平民專家的身份加入了德國陸軍的火箭計劃。

那時候,布勞恩還在讀大學,他大學沒讀完,就跳級去了柏林洪堡大學讀博士,專業就是液體火箭。導師是舒曼,這個舒曼是聲學和爆炸的專家,布勞恩的博士論文主題是液體火箭推進,在當時都是要保密的。布勞恩還是挺適應軍方的保密習慣的,所以他跟軍方的人士合作非常默契,這點遠比內貝爾強多了。幾年之後,他就成了德國火箭計劃的主管。

等到 1933 年,納粹上了臺,那麼遵守《凡爾賽和約》已經沒有必要了。很多事兒不再需要遮遮掩掩,其實突破凡爾賽條約可不是從納粹時期開始的,而是從魏瑪共和國時期就已經斷斷續續在做。

德國人和蘇聯達成合作,坦克以拖拉機的名義運到蘇聯,在蘇聯的大平原上開展訓練。在這兒,你協約國的人總看不見吧。蘇聯人也是有樣學樣,甚至 1929 年蘇聯的諸兵種合成演習的大綱還是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親手制定的。

德國也不允許組建空軍,那打仗剩下的那些王牌飛行員豈不是沒飯吃了,全都到蘇聯去當教官,其實很多德國人也跑到蘇聯去訓練。後來的帝國元帥戈林當時也去了蘇聯,還差點愛上一位俄國姑娘。德國的空降兵專家斯圖登特經常在兩國來回跑,兩國空降兵的種子一開始都是在一起訓練的。

德國人還手把手的教蘇聯人造潛艇,德國不允許造潛艇,總不能讓工人師傅把技藝荒廢了。克虜伯的工程師在蘇聯的圖拉軍工城幫著蘇聯人造槍造炮。蘇聯出口大量的工業原料給德國,雙方倒是合作共贏,這種事兒偷偷摸摸的幹了 20 來年。

不過有些事兒,雙方顯然沒有開展合作,比如說火箭方面。蘇聯其實也在鼓搗自己的液體火箭。蘇聯也有一批對火箭和太空非常憧憬的年輕人。畢竟俄羅斯是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故鄉嘛。最開始這股風潮都是從民間開始刮起來的。民間開始小打小鬧的實驗液體火箭,但是也就只是個玩具的水平。蘇聯人在其他技術上都比較落後。,一時半會兒追不上。但是對於火箭這種全新的技術門類,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蘇聯人當然希望在這方面有所建樹。

科羅廖夫

在這批年輕人之中,有個長相敦厚的烏克蘭青年,他叫尤裡·科羅廖夫。和布勞恩這種貴族不一樣,科羅廖夫到是實打實的農民的孩子。他的父母是包辦婚姻,因此很快父母感情就破裂了,然後離了婚,沒多久科羅廖夫的父親就去世了,他被母親放在外公外婆家撫養。直到母親重新改嫁,才把他接回來,好在繼父對科羅廖夫還算不錯。

科羅廖夫在敖德薩上高中的時候,參加了當地一個航空俱樂部,設計了一架滑翔機,這東西效果還不錯。後來科羅廖夫去了首都基輔工學院空氣動力學專業上學。後來又轉學去了莫斯科,在鮑曼高等技術學校上學。科羅廖夫一邊在飛機工廠打工,一邊讀書。很快引起了當時蘇聯著名飛機設計師圖波列夫的注意。圖波列夫收他當了學生,同時,科羅廖夫還認識了另一位日後大大有名的飛機設計師伊留申。

中間露出半個腦袋的是科羅廖夫

你聽聽這名字,日後都會變成飛機型號的。科羅廖夫要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日後說不定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航空設計專家。但是剛好在 1927 年,他到莫斯科的時候,在一次活動之中見到了齊奧爾科夫斯基,從此他滿腦子都是上太空。你別說,這事兒日後他還真的幹成了。

1930 年,科羅廖夫畢業了,也是在一個民間的小組裡研究液體火箭。但是這個小組拿到的撥款太少了,根本沒辦法造出什麼像樣的東西,科羅廖夫開始尋求軍方的幫助。當時蘇聯紅軍總參謀長是圖哈切夫斯基,這位總參謀長可了不得,他也像德國人一樣感覺到了大炮的局限性,所以他對火箭特別感興趣。當時他已經給一個火箭研究小組提供了資金,這個小組有個特別厲害的年輕人叫格魯什科。沒多久,幾個小組就合併了,在一個舊柴油機廠裡安頓下來,大家開始在一起工作。

那時候蘇聯的液體火箭也是很簡陋的,能飛幾十米就不錯了。不過圖哈切夫斯基還是看到了火箭的潛力。但是很快圖哈切夫斯基就倒了黴,被冤殺。大清洗波及到了蘇聯紅軍,很多跟圖哈切夫斯基沾邊兒的人物都被牽連。科羅廖夫所在的火箭研究小組的組長克列伊梅諾夫,副組長朗格馬克都被處決了。提到朗格馬克這個名字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但是提起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喀秋莎的設計師就是朗格馬克,連這樣的人都殺了。

格魯什科

格魯什科也被內務人民委員部的人抓走了,格魯什科是蘇聯第一枚液體火箭發動機的設計師。反正被逼無奈就是一個個的亂咬嘛,結果格魯什科就咬出了科羅廖夫。1938 年 6 月,科羅廖夫也被抓起來了,他被判去科雷馬礦場服苦役。這個地方在遠東,堪察加半島北邊 800 公裡的地方,蘇聯太大,遠東也沒幾個出名的城市,不太好描述這個地方的位置,反正是個苦寒之地。不過他沒有被立刻送去,而是在新切爾卡斯克的監獄裡蹲了 8 個月。

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兒呢?主管蘇聯內務人民部的葉諾夫死了。這個葉諾夫是內務人民委員,也就是內務部的部長。後來史達林從老家喬治亞調來了貝利亞給他當副手。然後又讓他兼任水運人民委員,其實就是把他架空了,貝利亞實際負責內務部。沒幾個月,葉諾夫就被抓起來了,迅速被處決。葉諾夫的前任雅格達也是這麼個下場,基本上就是史達林卸磨殺驢。葉諾夫的死代表大清洗的濫捕濫殺階段過去了。

貝利亞擔任了內務人民委員,第一件事就下令把科羅廖夫給我押到莫斯科來。但是,手下報告,兩個禮拜前科羅廖夫已經上路了……

我們下回再說

相關焦點

  • 人類火箭發展簡史
    在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的入口,有兩幅巨大的壁畫,一幅名為《夫子思琴》、一幅名為《萬戶飛天》,其中萬戶飛天用寫意飄灑的技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中國古人利用火箭追尋太空夢想的故事。」不得不說戈達德是幸運的,在那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用火箭登陸月球」是瘋狂幻想的年代,他對火箭的研究得到了美國研究機構組織史密森學會與伍斯特理工學院的支持。
  • 平醫人的2020——醫療新技術突飛猛進
    2020年,也是平果市人民醫院醫療技術跨越年。抗擊疫情的英勇精神激勵醫療事業突飛猛進發展,平醫人用他們富有激情的創新精神攻克一個個醫療難題,造就一個個技術新高。  一、系列「硬核」技術釋放,患者獲得前所未有就醫體驗  4月,開展CT血管造影技術(CTA),為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血管狹窄閉塞等多種心血管疾病早期、精準、安全、無創的診斷提供了平臺,為臨床救治爭取了時間,為生命贏得更多「生機」。  6月12日,新冠核酸實驗室獲批運行,實現新冠病例確診 「大提速」,為疫情防控「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 薛寶君:持續支持體育強國西北區域乃至全國的發展
    明天,作為這兩個西北服務平臺的戰略合作單位,中能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在體育強國建設論壇運營和體育強國的深入建設中,持續支持體育強國西北區域乃至全國的發展,踐行我們的使命,貢獻我們的力量。 中能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所屬商業網點建設開發中心發起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全球經營的多元化發展的集團公司,公司始終肩負「匯聚力量,服務社會」的企業使命,積極踐行「誠信、務實、創新、共贏」的企業價值觀。已發展成集軍民融合、航天育種、中醫中藥產業、資產管理、跨境裝備、能源貿易、體醫康養、旅遊開發、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危化品儲運、高科技研發等產業為一體的多元化投資服務平臺。
  • 遙感技術的發展史,中國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現狀
    可以說這揭開了當今遙感技術的序幕。 隨著無線電電子技術、光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20世紀中期,遙感技術有了快速的發展。遙感器從第一代的航空攝影機,第二代的多光譜攝影機、掃描儀,很快發展到第三代固體掃描儀(CCD)。未來遙感技術還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並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 世界發展至今,公認的世界5大強國
    世界發展至今,公認的世界5大強國第1、美國第2、中國第3、俄羅斯第4、英國第5、日本從一戰開始,美國就因為遠離歐洲,所以遠離大型戰爭,在其他歐洲國家忙於戰爭,國家實力下降的時候,美國卻在默默發展自身經濟,而在一戰後期,美國看見歐洲列強瓜分世界,自己也眼饞,便宣布加入一戰,在戰爭結束之後,又大撈一筆,助長了經濟的發展!而二戰也是以歐洲和亞洲為主戰場的,遠離美洲大陸,美國的本土基本不受影響,而美國再次故技重施,在戰爭最後加入二戰,乘機獲取了對自己國家有利的權益。
  • 中國經濟和科技同時超過美國,就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嗎?
    而隨著中國的崛起,近年來,美國又對中國祭出了貿易和科技摩擦的大旗,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只不過美國這些手段始終拿中國沒辦法,同時這也反映出中國經濟和科技已有挑戰美國的實力。那麼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中國經濟科技都超過美國,就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嗎?
  • 作業幫入選人民日報「品牌強國計劃」 以科技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12月8日,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作為入選品牌企業代表受邀參加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品牌論壇,與來自政、企、學界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品牌的未來發展,並在品牌論壇企業家峰會做「科教強國:以科技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分享。
  • 緬甸內戰70多年沒能實現統一,是因為軍方太弱?恰恰相反
    自本世紀初開始,緬甸在諸多國家的支持下,通過購買他國二手退役艦艇、引進技術與自行生產建造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打造出了一支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都不容小覷的準現代化水面艦艇力量。緬甸是一個臨海國家,大部分國土與大海相接,所以海軍的發展,對於緬甸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一個國家的海權要是被其他國家控制的話,很多行動都會受到壓制,沒有辦法發展經濟,所以緬甸其實是具有自己建造隱形護衛艦的能力,軍事工業也相對完整,而且緬甸最強的戰艦,名列前茅的就要數兩艘「江喜陀」級的護衛艦了,一艘f12江喜陀號,一艘f14「辛驃信」號。
  • 交通強國試點!大滇西環線交旅融合發展迎來利好
    12月11日交通運輸部網站發布《關於雲南省開展大滇西環線交旅融合發展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交通運輸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就是要在重點領域、急需領域或關鍵環節實現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全面帶動交通強國建設。2019年底,雲南省被選定為交通強國第二批試點省份。
  • 中東又一強國出兵力挺,直接介入克什米爾地區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 克什米爾地區一直是南亞地區的火藥桶,印度和巴基斯坦圍繞該地區不斷發生衝突,從某種程度上說印度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最近有一個國家準備介入其中印度一直錯打算盤長期以來,法國、美國等國家都是印度的武器供應商,美國還在輿論方面支持印度,從而導致印度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不斷發起挑釁。然而這些國家並不是真心的要幫助印度,只是為了向印度銷售自己的武器,以賺取經濟利潤。
  • 傳祺GS4號」火箭成功升空
    與之相契合的是,廣汽傳祺自2008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成為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樣板,併入選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榮獲「十大年度新銳品牌」。在創新與研發上的堅持與執著,促成了廣汽傳祺與航天科工的合作。這枚擁有致敬醫護工作者塗裝的「快舟· 傳祺GS4號」火箭是一型成熟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此前已成功完成了8次商業發射。
  • 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強國,中國排名出人意料,俄羅斯卻開始抱怨
    毫無疑問,美國排名第一,中國排名出人意料,但世界公認,上升到了第二的位置,傳統強國俄羅斯卻坐不住了,開始抱怨,因為他們的排名下滑了,那俄羅斯為什麼會如此看重這份榜單?從蘇聯解體開始,俄羅斯的軍事建設出於憂患意識,就一直走在經濟建設前面,這樣就造成了俄羅斯的輕重工業發展嚴重失衡,加之俄羅斯本身就是一個工業國,其重要經濟設施和肥沃的農墾用地都集中在靠歐洲的西部,而東部則是靠近北極圈和一望無際的西伯利亞凍土,這樣進一步制約了其輕工業和農牧業的發展,俄羅斯的經濟在蘇聯解體後發展緩慢,盧布的國際地位與日俱減,與之對應的是國內物價飆升
  • 照片一曝出,瞬間引起軒然大波,軍方怒了
    圖為沙特裝備的彩虹4無人機  為了打擊邊境的胡塞武裝,中東強國沙特早在幾年前就從中國進口了上百架彩虹四無人機,最近沙特突然傳來噩耗,一架彩虹無人機被擊落了,而擊落它的胡塞武裝一張照片一爆出,就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照片顯示它是被胡塞武裝裝備的一款神秘防空飛彈擊落的,而這款飛彈很可能來自伊朗,這讓沙特軍方怒了,立刻下令發起更多空襲,有軍迷也產生了疑問,沙特空軍的彩虹無人機被擊落,是伊朗在背後支持嗎?
  •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中國鐵路通信信號創新發展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中國鐵路通信信號創新發展論壇在京成功舉辦!,助力「交通強國、鐵路先行」,10月24日,由中國鐵道學會通信信號分會、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軌道交通智能化發展-通信信號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豐臺區成功召開。
  • 「CHC 2020」潘湘斌:國產原創瓣膜介入技術已取得長足進步
    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調研190餘家醫院的11 873例瓣膜病患者數據,其中7000多例中重度心臟瓣膜病患者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僅10%左右的患者得以入院接受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為了避免外科手術的創傷,介入技術在經導管二尖瓣修復和置換領域都取得了蓬勃的發展,國際上產生了包括MitraClip、PASCAL、Neochord、Tendyne等在內的一系列優秀的介入治療器械。
  • 露營看"探月"火箭發射是什麼體驗?康師傅:謝邀!
    小朋友們開心地參與康師傅航天夢想體驗營大咖助陣 航天"新生代"見證輝煌時刻月亮高掛在蒼穹之上,夜風輕撫著海浪,伴隨著陣陣潮聲,孩子們早早從夢鄉中醒來,興奮地期待著即將到來的火箭發射在航天STEAM課上,孩子們發現高大上的航天技術早已經落入尋常百姓家,像康師傅方便麵就應用了航天的"FD凍幹技術",可以鎖住營養味美,而不需要添加防腐劑。
  • 半月談 | 在新發展階段續寫兩大奇蹟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兩大奇蹟」既是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團結奮鬥近百年的最高褒獎,又是實現「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堅實基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國家的最高利益所在,我們必須排除一切幹擾,辦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件根本大事。 我們要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特徵新要求。
  • 重慶三峽擔保集團大力支持成渝地區大健康產業發展
    新華網重慶7月8日電 支持成渝地區中小微實體企業發展,對於加快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重慶三峽擔保集團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積極在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醫療健康類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中做貢獻。
  •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長五遙三火箭打造最強中國芯
    長五遙三,這枚舉世關注的中國大火箭,經過兩年半時間的浴火重生,迎來了鳳凰涅槃之旅,王者歸來之旅。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把擁有「金牌動力美譽」的液體動力事業推向了風口浪尖。芯一級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出現的故障,使六院火箭發動機研製隊伍承受了異常巨大的壓力與考驗。社會各界在關注,各級領導在關注,全國人民在關注。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17年由中國國家航天局批覆研製立項並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運載火箭系統。火箭採用芯級捆綁2枚助推器構型,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起飛推力約480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低於4.5噸。攝影:宿東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