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院、康泰醫學、聖湘生物

2020-12-19 騰訊網

導語

上周,創業板註冊制正式開閘,康泰醫學、維康藥業成為其中首批上市公司,同時,因疫情業績大漲的聖湘生物也登陸科創板。此外,復星醫藥、君實生物、華熙生物、邁瑞醫療等多家企業披露了半年報。

上周,針對後疫情時期,網際網路醫院、民營醫院如何發展,億歐大健康做了報導,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北京首家基於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的醫療器械CMO(合同加工外包,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平臺也於上周正式亮相。

專題上,醫藥創新、智慧醫療、醫療投資人3個專題均有更新,億歐大健康在近期內專訪了保諾科技生物部高級副總裁李翔、迪英加創始人兼CEO楊林、道彤投資合伙人黃寧。

企業動態上,上周,創業板註冊制正式開閘,康泰醫學、維康藥業成為其中首批上市公司,同時,因疫情業績大漲的聖湘生物也登陸科創板。此外,復星醫藥、君實生物、華熙生物、邁瑞醫療等多家企業在上周披露了半年報。

01

「聚焦:網際網路醫院、民營醫療、北京首家基於MAH醫療器械CMO平臺」

近400家公立醫院「跑步」入場後,網際網路醫院還有哪些堵點和空間?

億歐大健康經過多方採訪發現,疫情之下,公立醫院對網際網路醫院的態度正由審慎變得開放,各大醫院都急於搶抓這一風口,不過從現階段的具體實踐來看,他們對網際網路醫院這一業態的探索還均比較粗淺、倉促,有些醫院只是實現諮詢、複診、開藥等局部服務功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億歐大健康等媒體採訪時,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網際網路醫院分會會長文儉指出,隨著網際網路醫院發展,以公立網際網路醫院為主體、民營網際網路醫院為補充的網際網路醫療體系將繼續強化,而這也將有助於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從流量向質量轉變。

三大痛點掣肘社會辦醫,後疫情時期民營醫院如何度過「生死考」?

近年來,衛健委出臺各種鼓勵社會辦醫的政策猶如一陣春風,為行業帶來了一陣暖流,資本也開始追逐。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加持下,社會辦醫迎來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但好景不長,民營醫院因為本身存在的缺乏信任與安全等痛點變得舉步維艱。

而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則無疑是雪上加霜。一大批民營醫院因為現金流問題,抗風險能力大大減弱。與此同時,公立醫院在抗疫中的突出表現,也讓民營醫院相形見絀,並一度被指是「逃兵」。尚未得到發展的民營醫院是否該「背鍋」?後疫情時代,民營醫院又會面臨哪些挑戰?

北京首家基於MAH醫療器械CMO平臺落成,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

8月26日,北京首家基於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的醫療器械CMO(合同加工外包,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平臺正式亮相。

該平臺是基於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MAH),向註冊人提供上市許可全鏈條服務的合同生產組織,幫助註冊人合規、快速、低成本地推進醫療器械產品市場準入進程。

02

「醫藥創新:保諾科技」

發力產學研,臨床前CRO保諾科技攻堅NASH「硬骨頭」

前不久,在各大醫藥企業馳援抗疫之時,保諾科技推出了新冠病毒納米抗體療法項目。在眾多藥企專研傳統抗體研發之時,保諾科技選擇了差異化競爭,聚焦合成抗體中的納米抗體,以求實現更加穩定和更具組織穿透力的效果。

而在當下熱門且仍難以攻克的細胞免疫治療和NASH(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領域,保諾科技亦有所布局。5月底,保諾科技的兩個新NASH臨床前疾病模型已經走向市場。保諾科技生物部高級副總裁李翔在接受億歐大健康專訪時表示:「保諾科技的兩個模型包括小鼠和倉鼠兩個種屬,沒有用任何有毒化合物誘導,具有高度臨床可轉化性且能夠顯著縮短實驗周期,這是該領域藥物開發的重大進展。」

03

「智慧醫療:迪英加」

「AI+病理」仍是藍海,大規模癌症初篩是趨勢丨專訪迪英加CEO

「病人對應病理醫生的比例,中美之間的對比是20:1。」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迪英加」)創始人兼CEO楊林告訴億歐大健康,比如國內的病理醫生每天要看一兩百張切片,而美國的病理醫生只要看二三十張就夠了。

迪英加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提供基於AI處理病理圖像(癌症診斷和分級)、輔助醫生病理診斷服務的公司。其總部在杭州,也在上海、美國設有分公司,業務範圍面向全球。今年6月,它剛獲得超億元的B輪融資。

04

「醫療投資人:道彤投資黃寧」

道彤投資黃寧:醫療服務仍有大機會,創新器械方興未艾

道彤投資成立於2015年,5年間投出了唯兒諾兒科、極橙兒童齒科、蘭丁醫學、大醫集團、術創手術機器人等一批優秀企業。

與大部分基金不同的是,道彤投資合伙人本身就是醫療行業的資深從業者,深諳醫療行業發展規律。道彤投資創始人黃寧出身醫學世家,曾擔任臨床醫生數年,是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創始總經理,聯合創建國賓體檢(後與愛康網合併成愛康國賓,成為連鎖體檢第一股),並曾任上海德達醫院董事,擁有三十年醫療服務產業經驗。

近期道彤投資合伙人黃寧接受億歐訪談邀請,暢聊了道彤在醫療行業的投資邏輯與方向。

05

「上市消息:聖湘生物、康泰醫學、維康生物」

抗疫先鋒「聖湘生物」登陸科創,開盤漲幅近200%

8月28日,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聖湘生物」)登陸科創板,證券代碼「688289.SH」。開盤當日,聖湘生物發行價為50.48元/股,開盤價為151元/股。截至發稿時股價為136.66元/股,上漲170.72%,總市值超過了500億元。

聖湘生物在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中表示,目標發行數量為4000萬股,發行價50.48元/股,擬募資5.57億。此次募資所得用於投資精準智能分子診斷系統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以此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市佔率不斷提高。

醫療器械公司康泰醫學首嘗創業板註冊制,上市首日大漲超400%居首

作為創業板註冊制首批上市的18家企業之一,8月24日,康泰醫學正式亮相資本市場,股票代碼為「300869」,發行價10.16元/股。上市首日,康泰醫學開盤價55元/股,截至發稿前,康泰醫學股價漲幅達到415.69%,總市值214.6億元。

康泰醫學成立於1996年7月,主要從事醫療診斷、監護設備等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產品涵蓋血氧類、心電類、超聲類、監護類、血壓類等多個大類,應用於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檢中心、養老機構、家庭個人、企事業單位等場所。

疫情之下,因疫情防控和治療需要,康泰醫學紅外體溫計、血氧類等產品的需求量激增,其上半年業績大漲——2020上半年,康泰醫學營業收入為7.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1.17%;淨利潤為3.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20.05%。

中藥企業今年第三股維康藥業上市,系創業板試行註冊制首批上市公司

8月24日,浙江維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康藥業」)赴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交易,股票代碼「300878」,發行價41.34元/股。上市首日,維康藥業開報77.00元/股。截止發稿前,股價漲幅73.88%,總市值達57.82億元。

維康藥業成立於2000年3月,其主營業務為現代中藥及西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銀黃滴丸、益母草軟膠囊、益母草分散片、骨刺膠囊、楓蓼腸胃康分散片、人參健脾片等中成藥,以及羅紅黴素軟膠囊等西藥。生產劑型覆蓋硬膠囊劑、片劑、顆粒劑、軟膠囊劑、丸劑(滴丸)。

06

「半年報:邁瑞醫療、復星醫藥、君實生物、華熙生物、國藥控股、康華生物、以嶺藥業、復旦張江、諾誠健華」

邁瑞2020上半年業績:首次營收破百億,淨利潤同比增長超45%

8月27日,邁瑞醫療(下稱:邁瑞)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營收105.64億元,同比增長28.75%,其中境外收入佔比47.45%;淨利潤34.54億元,同比增長45.78%。業績向好也帶來了股價的攀升。今年以來,截至8月27日,邁瑞的股價漲幅超80%。目前市值約為4100億元。

在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的背後,邁瑞醫療也在持續加碼研發投入。據其財報,今年上半年邁瑞的研發投入達到10.04億元,同比增長29.06%。過去三年,它的整體研發投入佔比始終維持在10%左右。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公司共計申請專利5714件,其中發明專利4038件;共計授權專利293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486件。

復星醫藥上半年扣非淨利同比增長11.71%,醫療服務業務慘澹

8月25日,復星醫藥發布半年報。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實現營業收入140.28億元,較2019年同期略有1.02%的下降;但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7.1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3.04億元,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13.10%和 11.71%。

其中,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負壓救護車及呼吸機等抗疫產品、非布司他片(優立通)、匹伐他汀鈣片(邦之)、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啟程)等核心產品、人用狂犬疫苗、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漢利康)成為上半年利潤的主要增長點。除此之外,與復星醫藥合作的BioNTech,也為復星醫藥貢獻淨利潤3.34億元,佔其利潤總額的14.52%。

國產PD-1企業半年報競爭激烈,最先入局者君實生物卻奮起直追

28日,君實生物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君實生物營業收入為5.7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5.88%,主要原因在於報告期內新增的專利許可及技術服務收入。

另外,其核心產品之一拓益實現銷售收入4.26億元,毛利率高達89.84%。這款頂著首個國產PD-1名聲的產品,成為了君實生物上半年唯一的銷售來源。但在當下國產PD-1的激烈競爭中,透過各家半年報可以發現,拓益的表現似乎並不亮眼。

華熙生物上半年營收增長17%,疫情下功能性護膚品業務補位醫療終端

8月26日,透明質酸(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業收入9.47億元,同比增幅 17.0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7億元,同比增幅0.75%;管理費用同比下降27.18%,研發費用同比增長59.42%。

華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聚焦功能糖和胺基酸類物質,圍繞生物活性材料的原料、醫療終端產品和功能性護膚品組成其「三叉戟」產品結構,服務於全球的醫藥、化妝品、食品製造企業、醫療機構及終端用戶。2019年11月,華熙生物正式掛牌科創板。

國藥控股:上半年收入破2000億元,零售、器械業務增長均超20%

億歐大健康8月25日消息,國藥控股近日發布其2020年中期業績公告。上半年,國藥控股收入2037.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0.10億元,同比增長1.04%;溢利48.03億元,同比下降 3.32%;實現母公司持有者應佔溢利28.96億元,同比降低 2.67%。

國藥控股成立於2003年,2009年於港股上市。其主要業務包含醫藥分銷、醫藥零售、醫療器械和其他業務。今年上半年,除醫藥分銷業務同比有所下降之外,其他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凍幹人用狂犬疫苗獨一家康華生物,上半年淨利潤增長115.51%

8月25日,成都康華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華生物」)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根據半年報,康華生物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55億元,同比增長67.97%;實現歸母淨利潤1.83億元,同比增長115.51%。

康華生物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集綜合性研究、開發、經營於一體的疫苗生產企業。其於6月16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上市當日市值60.80億元,今日市值374.03億元。目前公司已上市銷售兩款產品,分別是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和ACYW135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造就上半年亮眼的業績的主要原因有3點:一是產能的爬升,二是營銷管線的拓寬,三是因缺乏競爭造就的產品高毛利。

以嶺藥業半年報:收入淨利潤雙增長,連花清瘟增收136.51%

8月28日,以嶺藥業公布了其2020年半年報。其上半年營業收入44.87億元,同比增長50.3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7.14億元,同比增長57.05%,扣費淨利潤6.92億元,同比增長61.47%。

以嶺藥業重點布局中醫藥板塊的研發管線,圍繞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呼吸、腫瘤、神經、泌尿這六類發病率高、市場用藥量的疾病,目前擁有專利新藥十餘個。

2020年上半年,以嶺藥業業績實現強勁增長。一季度由於新冠狀肺炎疫情在國內爆發,連花清瘟產品的市場需求急劇增加,第二季度,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心腦血管產品銷售收入實現微增長。

疫情下三款主營產品銷量受阻,復旦張江上半年淨利下降超6成

億歐大健康8月27日消息,近日,復旦張江公布了2020年中報,報告顯示,其營業收入2.36億元,同比下降39.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08萬元,同比下降68.3%。報告期內,復旦張江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公司醫藥產品的銷售收入,業績的下滑系受新冠疫情的影響。

報告中解釋到,受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影響,全國各個省市採取相應的緊急公共衛生措施以控制疫情之擴散。復旦張江於2月復工並恢復生產。但由於直至目前仍處於疫情管控期間,各地醫院及附屬科室仍處於逐步恢復過程中,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數量及就診頻率仍明顯低於正常水平。受患者就醫環境的整體影響,復旦張江上半年經營業績仍受到較大衝擊。

諾誠健華半年報:1類新藥奧布替尼片即將上市

億歐大健康8月26日消息,近日,諾誠健華公布了半年報。報告中披露,上半年,公司收入74.8萬元,同比增長26%。收益增加主要歸因於由南京諾誠健華向第三方提供的研發服務。

另外,諾誠健華預期在研候選藥物(包括奧布替尼)於不久將來在獲批後出市場後,諾誠健華的收益來源將更為多元化。研發成本上,由上年同期的9480萬元增加144%至2.31億元,該增加主要是由於諾誠健華擴展臨床試驗及股份支付增加所致。

07

「企業動態:美的、愛爾眼科、益普生中國、榮昌生物、康乃德、瑞光康泰」

家電巨頭「美的」百億跨界建醫院,醫療行業迎「新兵」?

醫療領域又迎來一個跨界巨頭。日前,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與美的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美的控股」)籤約,宣布由美的控股投資百億元,新建一所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水平非營利性醫院。

該醫院位處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總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規劃床位總數1500張。目前,和祐國際醫院項目正加緊推進,預計首期項目將在今年9月土地摘牌,11月開工奠基,2021年3月全面動工,2024年上半年竣工並運營。

持續拓展眼健康生態圈,愛爾眼科跨界合作藥品零售巨頭

在邁過2000億市值這一關口後,愛爾眼科再有新動作進展。昨日,愛爾眼科與益豐大藥房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為以藥房為核心的輻射區群體提供專業的眼健康服務、眼健康科普,提升基層社區百姓的眼健康意識。

一邊是連鎖眼科醫療服務巨頭,坐擁600餘家專業眼科醫療機構和6000餘名專業醫生;一邊則是國內領先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在湖南、湖北、上海等九省市擁有5000餘家連鎖藥店——兩大巨頭的攜手,讓市場不禁浮想聯翩。

益普生中國多層次布局,聯手百洋開拓國內市場

8月24日,益普生中國(下稱「益普生」)與百洋醫藥集團旗下的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洋」)在北京舉行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就益普生的福靜清(複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III))、達納康(銀杏葉片)籤訂了相關合作協議。

其中,福靜清(腸道準備)將被廣泛推廣至基層醫院,以滿足中國在腸道準備領域的醫療需求;對於達納康(老年認知障礙)則開展全渠道的合作。

榮昌生物布局ADC賽道:HER2抗體偶聯藥物擬納入優先審評

8月26日,根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榮昌生物的注射用緯迪西妥單抗被納入擬優先審評品種名單,納入理由為「符合附條件批准的藥品」。根據榮昌官網披露的在研產品進展情況,推測緯迪西妥單抗可能為其核心候選藥物——靶向HER2的抗體偶聯藥物RC48(Disitamab Vedotin)。

Disitamab Vedotin是該公司開發的一款抗HER2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榮昌生物正在開發該候選藥用於治療目前尚缺乏治療手段的常見HER2表達適應症,包括乳腺癌以外的HER2表達的胃癌、尿路上皮癌、膽道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以及HER2低及不表達尿路上皮癌適應症。其中,針對的適應症包括胃癌、尿路上皮癌、HER2低表達的乳腺癌正在進行註冊行臨床試驗。

首發丨康乃德完成1.15億美元C輪融資,推進臨床開發並啟動新研究

8月24日,康乃德生物醫藥宣布完成1.15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RA Capital Management領投,Lilly Asia Ventures(禮來亞洲基金)、Boxer Capital和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參與投資,以及現有投資股東Qiming Venture Partners(啟明創投)繼續跟投共同完成。隨著本輪融資的到位,RA Capital Management的執行董事Derek DiRocco將作為新董事加入康乃德董事會。

據悉,本輪融資的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康乃德創新藥CBP-201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AD)的Ⅱ期臨床試驗和加速另一款創新藥CBP-307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的Ⅱ期臨床試驗,以及治療中重度克羅恩病(CD)的臨床開發。

首發丨瑞光康泰斬獲5500萬B+輪融資,加速血壓管理全生態布局

近日,深圳瑞光康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完成5500萬B+輪融資,由東方富海領投。瑞光康泰CEO周威表示,此次融資將用於加大投入線上運營、線下營銷、國際貿易布局、網際網路+血壓管理系統四大板塊,全面打造醫療健康生態。

瑞光康泰2008年成立於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是一家醫療硬體生產商,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同時提供慢病健康管理等業務,公司主打產品為脈搏波血壓計。此輪融資前,其分別於2014年8月、2017年3月拿到唯實投資領投的A輪融資和陽普醫療領投的B輪融資。

作者丨漆葉青

編輯丨劉聰

請尊重原創,轉載需獲得許可

相關焦點

  • 愛美客、聖湘生物2020中國市值500強中的醫械新面孔
    新晉中國市值500強企業(醫療器械)醫療器械領域新上市企業獨當一面,與市值上升公司數量各佔一半。新上市企業包括:萬泰生物、愛美客、穩健醫療、康泰醫學、聖湘生物。已上市企業包括:英科醫療、金域醫學、華大基因、歐普康視。
  • 弘暉Family|「聖湘生物」科創板IPO註冊生效
    7月28日晚,證監會公告稱,按法定程序同意「聖湘生物」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本次科創板IPO,聖湘生物擬募資5.57億元繼續夯實主業,用於投資精準智能分子診斷系統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以此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聖湘生物是一家集診斷試劑、儀器、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為一體的體外診斷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內分子診斷領域龍頭、國際分子診斷行業技術標杆。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新冠疫苗、網際網路醫療、數坤科技
    另外,羅氏、阿斯利康、華東醫藥、天境生物和苑東生物等企業在上周也有新動作。上周,針對醫學影像AI、網際網路醫療、阿達木單抗和突破性治療品種等話題,億歐大健康予以關注,並進行報導。專題方面,「科技醫療」和「醫藥創新」專題進行了更新,億歐大健康分別採訪報導了新氧和艾偉孚兩家企業。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醫藥O2O、藥明康德、君實生物
    「聚焦:網際網路診療、直播面診、醫藥O2O、慢病患者斷藥、AI影像」 武漢、上海紛紛發文,將網際網路診療納入醫保為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遠程醫療優勢,上海市、武漢市將具備網際網路診療服務方式的定點醫療機構,為常見病和慢性病參保患者複診提供的
  • 中國醫院網際網路影響力排行榜發布,上海一婦嬰名列婦產科全國第二
    中國醫院網際網路影響力排行榜發布,上海一婦嬰名列婦產科全國第二 2020-11-04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新冠藥物研發、強生、京東健康
    企業動態方面,強生、藥明康德(603259,股吧)、康泰生物、君實生物、諾誠健華等均有新動作。與此同時,億歐大健康還跟進了京東健康、再鼎醫藥和愛美客的上市消息,以及太美醫療科技、益方生物和晶泰科技的融資動態。
  • 聖湘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產品服務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分子診斷尤其是核酸檢測等精準醫療深入人心,未來分子診斷將會普遍運用到更多疾病診療中。」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立忠表示,從長期來看,千億元核酸檢測市場空間已經開啟,聖湘生物也借勢向平臺型公司轉變,努力打造高創新能力、高產業轉化效率的分子診斷科技平臺型企業。
  • 弘暉Family|2020年第6家IPO——「聖湘生物」上交所掛牌
    8月28日,聖湘生物(股票代碼688289),正式在上交所掛牌。其發行價每股50.48元,截止發稿時,漲幅151.58%,總市值超過500億元。左起: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聖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弘暉資本創始人&總經理王暉、弘暉資本合伙人陳兵回顧聖湘的「趕考」歷程,感受就一個字「快」。3月4日,上交所正式受理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5月6日,上交所披露公司首輪問詢函答覆;6月23日,成功過會。7月2日,公司提交註冊,7月28日即註冊生效。
  • 十二月底,2020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召開:大咖雲集,共襄醫學盛舉
    與此同時,中國醫院協會精準醫療分會委員、各省聯盟主席、副主席、各專業委員會主委將出席會議,堪稱是我國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醫學盛會。   大會亮點一 國家衛健委領導 兩院院士蒞臨現場參觀指導,分享政策及最新研究成果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療、輝瑞、京東健康、先聲藥業
    「天府健談:金小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張學高、四川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助理尹隆、中國藥理學會副理事長杜冠華、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長徵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科主任劉士遠、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恆鵬、北信源(300352,股吧)董事長林皓、香雪精準總裁兼CSO李懿、馴鹿醫療CSO鄭彪
  • 在家即可檢測,金域醫學聯合泓華醫療推出「網際網路+醫檢」服務
    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和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提出要持續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為響應行動號召,15日,國內第三方醫檢行業領導者金域醫學和國內領先的綜合性醫療科技集團泓華醫療宣布,將發揮各自優勢,面向線上消費者提供上門採血、專業醫檢服務,打造首個貫穿線上問診下單、護士上門採樣、冷鏈醫學物流、實驗室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全環節的一體化「網際網路+醫檢」模式,以完善網際網路醫療閉環,推動網際網路醫療縱深發展。
  • 公立醫院入局網際網路醫療,如何跑出「速度與激情」?
    有數據顯示,2016-2019年,中國數位化醫療市場的用戶滲透率由38%增長到了70%,數位化浪潮已然到來。在這種新形勢下,國內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成效如何?如何打通醫院各科室之間以及各醫院之間的信息壁壘?醫院網際網路建設如何實現共贏?成為目前各大醫院及企業關注的焦點。
  • 京東健康牽手全景醫學影像 深化網際網路醫療布局
    此外,多位影像醫學及核醫學領域知名專家就高端影像設備的臨床應用、核醫學影像思維等話題,在現場發表主旨演講。該論壇旨在積極踐行國家「健康中國」發展戰略,持續探索臨床醫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融合發展,進一步推廣精準醫學診斷及相關新技術。京東健康消費醫療總經理王宇方,全景醫學聯合創始人、集團總裁居培明,西門子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副總裁孔令琦等領導出席論壇現場。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企鵝杏仁、凱萊英、吉貝爾
    專題方面,醫藥新勢力、智慧醫療100+以及健康管理100+均有更新。凱萊英發布2019年年報,億歐大健康對此進行了解析。此外,億歐大健康對金蝶醫療和智雲健康進行了專訪。企業動態方面,吉貝爾藥業即將登陸科創板,斯坦德利獲數千萬融資,億歐大健康均做出跟進與分析。
  • 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先天性心臟病防治專家委員會在京成立
    12月13日,由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中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先天性心臟病防治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安貞醫院舉行。
  • 創業板註冊制迎來IPO第一審 康泰醫學首發申請7月13日上會
    此次審議發行人共有4家,包括3家企業首發和1家企業再融資,康泰醫學位列其中,為首發上會。深圳中金華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第一審對於證券市場和企業意義重大。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對企業帶來直接利好,提高上市效率,有效解決中國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的直接融資問題。」
  • 在家即可檢測,泓華醫療聯合金域醫學推出「網際網路+醫檢」服務
    在家即可檢測,泓華醫療聯合金域醫學推出「網際網路+醫檢」服務12月10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和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提出要持續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
  • 非公醫療發展論壇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成功舉辦
    12月19日,由美國美敦力公司和國際醫學集團共同主辦的「非公醫療發展論壇」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融媒體中心成功舉辦,美敦力中華區副總裁於威,和睦家醫療集團創始人李碧菁,新裡程醫療集團首席醫療官王愛亮,前海人壽南寧醫院院長林輝,國際醫學總裁劉瑞軒,副總裁、董事會秘書丁震等嘉賓、領導出席論壇,來自全國數十家非公醫院負責人代表等參加會議
  • 「首發」景傑生物完成5.3億元B輪融資 聚焦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
    B輪領頭方IDG資本合伙人楊飛表示:「蛋白質是生命活動中的核心分子,對生物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的分析是了解、診斷、治療疾病的核心,是精準醫學的真正「精準」所在。景傑生物擁有國際一流的研發平臺和研發隊伍,在基於高性能生物質譜的蛋白質組學分析、高質量抗體開發等多個領域走在國際前列。
  • 2019中國最具公眾影響力醫院及院長100強等揭曉
    遵循公益評選、公平公正、自由提名、公開透明等原則, 2019中國醫療健康影響力排行榜暨十大、100強評選之微信公眾投票階段,2019年11月3日0:00落下帷幕,醫學院、醫院、醫療集團、醫藥集團、醫生集團、大健康創業投資等六個領域的最具公眾影響力100強機構和人物獲獎名單全部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