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雪,圖片來自「億歐網」
上周,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文件提到,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將慢性病網際網路複診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專題方面,「智慧醫療」和「醫藥創新」等專題有更新。企業動態方面,藥明康德(603259,股吧)、阿里健康、先聲藥業、華大智造、一影醫療等均有新動作。
另外,「天府健談」大會相關的嘉賓主題演講實錄也於上周進行了整理,以饗讀者。
「聚焦:網際網路醫療」
國家發改委14部門發文:慢病網際網路複診費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方案》中提到,要完善「網際網路+」醫保支付政策。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將慢性病網際網路複診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醫藥創新:輝瑞製藥」
輝瑞「萬艾可」口崩片正式上市:老藥換新裝,流標之後重新出發?
10月25日,「萬艾可」老藥換新裝,其口崩片新劑型正式在中國上市。上市後,這款藥品還將入駐京東健康,在京東大藥房線上首發。
值得注意的是,輝瑞「萬艾可」曾在今年第三批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中出局。此次劑型的升級換代,或是其銷售壓力之下的求變之舉。
「智慧醫療:京東健康」
半年營收88億、日均問診量超12萬,京東健康發力全渠道和下沉市場
如果用數據來體現「疫情」對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影響,表現在京東健康身上是增長1640萬、6倍和超過12萬。
「對比去年,我們的用戶增長了1640萬,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數字仍在繼續擴大,我們的網際網路問診量也是去年同期的6倍,每天在京東網際網路上問診的用戶超過12萬。」在10月29日的2020京東健康合作夥伴大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CEO辛利軍指出。
「企業動態:藥明康德、阿里健康、先聲藥業、華大智造、一影醫療」
藥明康德三季報:三條業務線維持增長,營收淨利潤雙增34%以上
10月29日,藥明康德發布其2020年三季報。第三季度藥明康德營業收入增長35.4%至45.83億元,收入增速較第一、二季度顯著加快;淨利潤6.51億元,同比下降8.1%。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27.3%至118.15億元;淨利潤23.68億元,同比增長34.2%。
阿里健康公告扭虧為盈,前三季度利潤不少於2億元
10月26日,阿里健康發布正面盈利預告表示,預期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將錄得期內利潤不少於人民幣2億元。
對於取得扭虧為盈的原因,阿里健康在公告中主要提及了三個因素:得益於用戶網際網路+健康意識提升,導致本公司多個平臺用戶快速增長;本集團於2020年4月完成向Ali JK Nutritional Products Holding Limited收購藥品類目所產生的裨益;由平臺規模經濟推動的效率提升及成本優化。
先聲藥業上市破發,「王者歸來」的夢破滅了嗎?
10月27日,先聲藥業在港股掛牌上市,而這一時間,距離它上一次在美股中受挫已經有七年時間。而重新上市的開局,似乎並不理想。27日,先聲藥業上市後便破發,隨後大幅走低,股價更是一度觸及10.1元的最低點,跌幅超過25%。而在此前的暗盤交易時,其已經下跌15.77%。
總投資24億元!華大智造智能製造及研發基地在武漢開工
10月26日,今日上午,華大智造智能製造及研發基地項目開工活動在武漢光谷舉辦,該項目位於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神墩二路,基礎設施投資12.64億元,總投資預計達到24億元人民幣,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達8.6萬平方米,預計2022年完成一期建成投產。
滿足百萬級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華大智造發布基因組學新解決方案
10月29日,在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上,華大智造發布了「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解決方案」。該方案集樣本前處理、文庫製備、高通量測序、基因數據管理等模塊為一體,從樣本到報告全程自動化,目前可滿足每年五萬到百萬級規模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全流程均可按需定製。
首發丨一影醫療獲3500萬元A輪融資,邁進3D骨科手術成像時代
近日,專注於醫療三維成像設備的江蘇一影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影醫療)便獲得了3500萬元的A輪融資。2018年,一影醫療已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中科創星和藍灣資本。在本輪投資中,則由復星醫藥(600196,股吧)領投,廈門賽欣和老股東藍灣資本跟投。此輪融資主要用於骨科手術成像設備領域的新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
「天府健談:金小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張學高、四川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助理尹隆、中國藥理學會副理事長杜冠華、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長徵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科主任劉士遠、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恆鵬、北信源(300352,股吧)董事長林皓、香雪精準總裁兼CSO李懿、馴鹿醫療CSO鄭彪」
金小桃:構建大健康生態,分布式創新的合縱連橫
在10月10日的「高峰論壇」上,原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發表了演講,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沒有自主創新,任何想依靠別人的力量或者投機取巧的創新,都是註定不會成功的。
2、分布式創新打破了空間、地域、領域、時間等方面的限制,創造了一種新的創新模式。
3、加強融合實現突破,這是戰略性、新型未來科學技術、前沿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健康醫療大數據如何助力疫情防控
在10月10日的「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發表了《疫情之下,AI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的演講,她的主要觀點如下:
1、人工智慧、大數據支撐疫情防控在疫情監測、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每個人都應要建立個人健康檔案,最終數據要到國家、省、市、縣三級數據中心,數據為管理部門、藥物部門、醫保部門所應用,更為專家做科研所應用。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大健康產業還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在10月10日的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發表了「萬億級的市場容量,大健康產業還有哪些機遇和挑戰?」的演講,其主要觀點如下:
1.中國人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健康大數據顯示,2019年70%的中國人有過勞死危險,76%的白領是亞健康狀態,20%的人有慢性病。慢性病和惡性腫瘤是威脅中國人健康的致命因素。
2. 我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大關,人民生活水平從小康向富裕過渡,消費結構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排在了首位。
張學高:後疫情時代健康行業數位化升級的五個關鍵點
在10月10日的高峰論壇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張學高發表了題為「後疫情時代的數字健康思考」的演講,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社會力量在信息化抗疫方面百花齊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醫院信息化保證新冠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治,疫情防控中,「網際網路+」體現出了突破時空的優勢,各地組織開展遠程會診、網上諮詢等等,拓展了線上服務空間。
2.需求驅動和問題導向是數位化建設道路上非常重要的關鍵詞。疫情促進衛生健康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共分為5個方面,一是支撐衛生健康行業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支撐衛生健康服務模式的創新;三是促進醫療運營管理的效率提升;四是促進衛生健康新舊動能轉換;五是加快衛生健康的信息化建設。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助理尹隆:健康事業與健康產業雙輪驅動
在10月10日的高峰論壇上,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主任助理尹隆發表了致辭。他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搶抓新冠疫情後健康需求增長和健康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聚焦智慧醫療、細胞產業、社會辦醫、醫療旅遊等重點領域。
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管仲軍:統籌醫保與公衛基金使用,有助大健康發展
在高峰論壇演講時,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副院長管仲軍從醫保統籌與公衛基金使用談及了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 醫療醫藥公共衛生協同發展,不光是三醫聯動,應該是三醫+公共衛生,甚至是和患者、健康群體的整個聯動。
2. 如果能統籌基本醫保基金和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話,必將有助於人群和個體的健康管理和服務,對大健康產業也有促進作用。
中國藥理學會副理事長杜冠華:創新藥物研發戰略方向
在10月10日的「高峰論壇」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院副院長、藥物篩選中心主任、中國藥理學會副理事長杜冠華發表了《創新藥物研發戰略和關鍵技術探討》的演講,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醫療領域尚待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束手無策換個角度就是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2、FDA批准的藥物的立項時間至少在10年之前,如果將其當做風向標,在起步的時候就已經落後了十年。
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與展望
在10月11日上午的智慧醫療產業論壇上,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髮表了「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與展望」的演講,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早期的網際網路醫療是以經濟運行業務來往為紐帶的HIS,建立網際網路都是為了醫院的收費體系統一,後來網際網路醫院不斷完善,到現在幾乎囊括了醫院所有業務,在數位化的同時也引申出很多新的功能。
2.今年的疫情促進了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但仍需要進一步完善、提升,制定規範、標準,以及技術創新和突破,此外,網際網路醫院更需要做的是資源共享和信息流通,而這需要制度和體制的保障。
劉士遠:疫情推動產品落地,但醫療AI仍面臨商業化、臨床驗證等痛點
在10月11日的智慧醫療產業論壇上,長徵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科主任劉士遠發表了題為「中國影像AI研發應用現狀及趨勢」的演講。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未來人工智慧企業要想發展,真正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是臨床問題,只有解決臨床問題的企業才能獲得未來資金的關注、醫生的關注,從而獲得良好的發展。
2.未來人工智慧在基層的應用空間更大,但人工智慧尤其醫療環節的人工智慧需要在標準化和結構化的前提下進行,而目前基層存在的問題是,人員參差不齊,質控難以標準化——因此基層人員的培訓、質量的提高非常關鍵。
3.醫學影像AI目前在肺結節、冠脈等臨床使用場景都有很好的應用體驗,未來我們希望人工智慧能以患者為中心,融合多模態的技術,覆蓋臨床全流程,包括早期篩查診斷、治療的決策以及隨訪等各環節,來支持醫生的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恆鵬:從四大看點觀醫藥行業變局
在高峰論壇演講時,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恆鵬發表了《醫保改革趨勢與醫藥行業變局》的演講。
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 公立三級醫院已成為醫保基金最大的消耗者,醫保部門控制其所佔用醫保額度的比重相當困難。
2. 當前醫療行業三大趨勢是:慢病成為主要疾病、醫院服務比重持續減少、醫療績效測度日趨標準化。
北信源董事長林皓:等保2.0時代的健康醫療信息安全防護
在10月10日的高峰論壇上,北信源董事長林皓髮表了題為「等保2.0時代的健康醫療信息安全防護」的演講,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現在的醫療健康生態是一個全產業鏈的信息體系,除了醫療技術,也融合了很多的IT技術、雲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等,而應用的IT技術越多、越複雜,產生的安全問題一定越多。
2.面對這樣多方面安全問題,僅用某一個廠家的技術或某一個產品很難解決,要依靠行業學會來共築產業生態安全,此外,還有三點建議:高度重視工作秘密及個人隱私保護;提高突發事件追蹤溯源能力;加強日常事件處置與應急系統平臺建設。
香雪精準總裁兼CSO李懿:全球未上市的TCR-T產品應用前景廣闊
作為本屆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藥產業論壇」於10月11日上午舉行。在本次大會上,香雪精準總裁兼CSO李懿發表了《TCR精準介導T細胞免疫治療實體瘤》的演講。
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 TCR-T在治療腫瘤的研究中表現確切的療效,尤其對無藥可治的實體腫瘤表現突出的療效。在治療黑色素瘤和滑膜肉瘤的過程中,治療有效率能夠達到50-60%。」
2. 第三代TCR-T大幅度提升了拮抗腫瘤微環境中免疫抑制的能力,有著優越的應用前景。接下來,香雪精準的TCR-T項目也將在臺灣申請臨床。
馴鹿醫療CSO鄭彪:CAR-T治療火爆的背後,產業化之路卻仍艱難
作為本屆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藥產業論壇」於10月11日上午舉行。馴鹿醫療CSO鄭彪在大會上發表了《CAR-T and Cancer Immunotherapy》的主題演講。
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CAR-T雖然現在非常熱門且有前途,但產業化、商業化的路途仍是比較艱難的。
2.CAR-T經歷過三代以上的迭代後,現在非常熱門。當下,中國在這個領域已有超過美國的趨勢。從臨床試驗數量上來看,中國的臨床CAR-T數目可能已經要比美國多一倍。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