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藥企接連設立網際網路醫療部門,藥企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能產生怎樣...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郝翰 動脈網

前不久,具相關爆料,輝瑞普強調整了自己的業務結構,重新劃分為三個業務部門,分別是醫院銷售業務、零售業務和創新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業務,直接向大中華區總裁匯報。這也是繼阿斯利康的網際網路醫療戰略項目之後,今年又一家直接推動網際網路醫療項目的跨國藥企。

藥企巨頭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互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在藥企戰略布局中的地位,看起來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升級成了藥企重點主抓的業務條線之一。

那麼輝瑞普強的網際網路醫療部門究竟要做什麼?藥企為何持續關注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又如何賦能藥企?

輝瑞普強的劃分邏輯

輝瑞普強不是第一個單獨列出網際網路醫療部門的大藥企。有相關消息稱,阿斯利康在2020年新設立了網際網路醫院戰略項目小組。

從輝瑞普強的業務劃分上,我們基本可以判斷輝瑞普強在網際網路醫療上的布局邏輯。

與「創新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並列的是「醫院銷售」和「零售」兩部分。這兩個部分是傳統意義上的藥品銷售終端,分別對應院內和院外市場。創新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與這兩者並列,意味著在輝瑞的概念裡,中國的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已經成為或即將成為足以與院內和院外兩大終端市場相匹配的第三大藥品終端市場。

再進一步分析,我們就需要從輝瑞普強的業務上說起了。

輝瑞已經在全球藥企收入第一名的位置上保持了很多年。由於其布局廣泛的產品管線,輝瑞也常被業內外人士稱為「宇宙大藥廠」。

輝瑞普強是2019年初輝瑞業務結構調整中新成立的業務部門,與生物製藥和消費者健康業務並列,主要承接了輝瑞一系列已經超過專利保護期的產品,其中不乏樂瑞卡(普瑞巴林)、立普妥(阿託伐他汀鈣片)、偉哥(西地那非)等一系列曾經的重磅炸彈。其主要發展市場為除美國外的其他地區,中國是其主要戰場之一。

也正因如此,輝瑞普強的全球總部就落戶中國上海。

輝瑞近兩年發展中的關鍵詞是「聚焦」。2018年底,輝瑞和GSK宣布把各自旗下的消費者健康業務合併為一家合資公司,輝瑞持股32%;2019年7月,輝瑞又與美國第二大仿製藥企業邁蘭宣布,輝瑞普強將於邁蘭合併,輝瑞將持有合併後新公司57%的股份。剝離了兩大業務部門後,輝瑞將更加聚焦於自己的生物製藥業務。

超過專利保護期的產品勢必會承受比較大的市場競爭,輝瑞普強的營收在輝瑞總體營收中的佔比也確實在近幾年持續下滑,從2017年的25.6%,降低到了2019年的19.8%,2019年營收約102.3億美元。

輝瑞自己也很清楚輝瑞普強增長乏力。因此在2020年的財務預期中,輝瑞對輝瑞普強的業務保持消極態度,預期輝瑞普強的營收將在2020年進一步縮水到80-85億美元。

在宣布與邁蘭合併之後,輝瑞普強又經歷了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先是在9月,中國區總經理離任;然後在10月又有另外五位業務總經理相繼離任。同時在4+7帶量採購中,輝瑞普強也接連折戟,立普妥和絡活喜都未能入圍集採。

在這樣的情況下,輝瑞普強在2020年迅速做出調整,以更加清晰的業務結構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集中採購。對於未能入圍集採的產品,輝瑞普強也需要以穩定的心態繼續在自費藥品中推廣。網際網路醫療,可能正是自費藥品推廣的最佳途徑。

各大藥企紛紛合作網際網路醫療

自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在國內興起以來,各大藥企就持續積極的與網際網路醫療企業進行互動。

跨國藥企2019-2020年在國內的網際網路醫療合作

我們統計了2018年以來,各大跨國藥企在國內披露的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合作。大多數藥企對於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中的合作都表現的比較積極,選擇的合作對象,也大多是國內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頭部企業。

當然其中也有特例,比如雅培和諾和諾德兩家跨國藥企合作搭建的糖尿病數位化管理方案。當然這也與諾和諾德長期以來在糖尿病數位化管理上的布局有關。

跨國藥企在與網際網路醫療合作中,主要的關注點集中在慢性病、腫瘤、心血管疾病、老年病等需要長期進行疾病管理的領域,為這些領域的患者提供相應的疾病管理服務。

我們當然可以認為健康管理體系本質上是藥企的新營銷方式。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講,這些健康管理產品對患者的疾病管理起到了切實的幫助作用,並且藥企在此過程中,輸出更多的是自己藥品的相關知識,讓醫患更加了解自己的產品,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這種健康管理體系的建立,正是「以患者中心」的思維方式。

國內藥企近兩年也開始向這一方向靠攏,比如2020年7月,瀚暉製藥與微醫就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推進「網際網路+慢病管理」聯合體建設「防管治」服務體系。

整體來看,藥企確實是越來越重視網際網路醫療這一新興渠道。這一現象的背後,除了網際網路醫療近幾年的繁盛之外,藥企自己也面臨了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

醫保體制內藥品盈利空間正迅速萎縮

正如輝瑞普強面臨的困境一樣,各大藥企紛紛開始重注網際網路醫療,其關鍵就在於,受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的影響,醫保體制內的藥品盈利空間正在迅速萎縮。

近期新一輪帶量採購牽動著各大藥企的動作。從流出的湖南省醫保局報送的名單上看,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B肝和HIV藥物拉米夫定、精神分裂症藥物阿立哌唑等多款重磅慢病藥物都在該名單上,阿莫西林、布洛芬顆粒劑等常用藥也位列其中。帶量採購的趨勢已經比較明顯,慢病用藥和常用藥未來大批量進入帶量採購流程。

在價格方面,院內市場已經被要求藥品零加成。而在零售藥店,對於實行帶量採購的藥品,各地醫保局也逐步推動政策,控制其在零售終端中的銷售價格。比如6月29日浙江省醫保局發布的相關方案就要求,定點公立醫療機構與民營醫療機構醫保藥品執行相同的支付標準。定點零售藥店醫保藥品支付標準統一按醫療機構支付標準上浮15%(不含國家和省談判藥品)執行。15%這個數字也與此前新疆醫保局的相關通知一致。

還有另一份流出的政策文件也與藥價息息相關。近期網上開始流傳一份或將於近期公開的《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中醫保資金結餘留用的指導意見》。文件中表述的重點在於「結餘留用」,帶量採購降價後的藥品費用與醫保支付預算之間的差額,將作為獎勵按比例返還給公立醫療機構。

通過集採的品牌,其價格自然會顯著低於未通過集採的其他品牌。因此院方如果更多的使用集採藥品,相應的藥品開支就會明顯降低,也就能節約更多的預算,從而獲取更多的醫保資金支持。

醫保局推出結餘留用政策,其目的就在於用資金激勵醫院更多的使用帶量採購藥品,減少醫藥營銷中的灰色地帶。藥品加成取消後,醫院缺失了一大塊收入來源。這筆資金對於目前缺乏收入來源的醫院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因此對於醫院來說,這筆資金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事實上,「總額管理,結餘留用」模式,早已廣泛的應用到各地區的醫保基金管理中,並且在多地效果拔群。如果這一政策最終得以推出,勢必會提高集採地區使用集採藥品的積極性。

幾項政策的組合拳打下來,未能通過集採的藥品銷售空間越來越小。而新興起的網際網路醫療+醫藥電商的全流程線上慢病管理閉環,由於還未大範圍接入醫保,可能會在未來成為各大藥企在仿製藥和專利過期產品上的最後一片主戰場。

因此院內和零售藥店兩大終端的藥品銷售利潤都已經被嚴格控制,藥企能夠繼續保持自己節奏進行銷售推廣的渠道,幾乎只剩下了網際網路醫療。

網際網路醫療如何賦能藥企

在傳統診療環境下,藥企對醫院和藥店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藥品銷售,主要通過醫院的藥房和零售藥店;其次是藥品推廣,主要依靠當地的醫藥代表與醫生之間的線下溝通實現;再次是數據採集,主要通過與醫院合作,獲取相關的患者隨訪數據。

藥品銷售、藥品推廣和診療數據,是藥企需要實現的三個核心需求。只要網際網路醫療能夠滿足藥企在這三方面的基本需求,就有機會作為獨立的業務單元與藥企之間產生合作。

網際網路醫療以網際網路醫院為核心連接患者和醫生,進而向下遊的藥品銷售終端進行導流。線上藥房可以滿足藥企在藥品銷售上的需求;網際網路醫院合作的大量醫生群體,可以幫助藥企承接藥品推廣方面的相關需求;在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上進行的診療服務則會被整理記錄,最終可以輸出給藥企。

因此網際網路醫療的整個流程,完全可以滿足藥企在藥品上的各方面需求,甚至在收據採集和溝通的效率上,可能還要優於醫療機構。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則可以通過與藥企的合作拓寬自己的盈利能力。本身C端對對於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付費意願目前就沒有特別強烈,因此高付費意願的B端已經逐漸成為了網際網路醫療產業的主要付費方。

網上購藥從體量上,與公立醫療機構和實體藥店之間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2019年的醫藥電商市場已經超過千億市場規模。但是其中大部分GMV,來自於其B2B業務,B2C業務只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根據米內網的測算,2019年網上藥店的市場規模達到138億元。雖然仍然保持著每年40%的增速增長,但是相較於超萬億的院內市場和4000多億的零售藥店終端,網上藥店作為藥品銷售終端,其市場規模還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

藥企與網際網路醫療合作的下一個關鍵節點,在於打通支付環節

藥企與網際網路醫療合作的下一步,關鍵就在於如何打通支付環節。

畢竟線下購藥可以使用醫保支付,自費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和線上購藥很難對C端產生足夠強的吸引力。因此嫁接保險才是網際網路醫療的最佳選擇,主要支付方無非有兩個,醫保和商保。

商保方面,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的融合已經是大勢所趨。從保險角度看,藉助高頻的健康管理服務,可以改善用戶的健康狀況,也可減少帶病人群的併發症風險,實現成本可控,降低出險率。商保並沒特定的目錄,醫保不報銷的藥品,都有機會成為商業保險的合作對象。而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則剛好充當了藥企和保險之間的橋梁作用。

舉例來說,作為國內最早布局健康管理的企業之一,妙健康打通的「健、醫、藥、保」服務閉環中,藥是其中的關鍵一環。其核心商業邏輯,一方面是依託於自身的健康管理能力,以數據為抓手,整合藥企、商業保險的資源,打造「藥品+服務+保險」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為藥企打通新的營銷渠道,也為保險促進產品銷售;另一方面,妙健康輸出健康管理、網際網路醫院、醫藥電商、健康科技的整體服務能力,搭建一個私有化處方流轉和患者服務平臺,幫助藥企去打造結合患者、醫生和保險的解決方案。

疫情期間,因疫情防控需要,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發文,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部分地區,如疫情最為緊張的武漢,也在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上上線了國家醫保電子憑證,實現「不出門、不拿卡」即可享受線上複診購藥、醫保結算的便捷服務。

雖然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在接入醫保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但是這樣的形勢是否會在疫情後延續,暫時可能還要畫一個問號。對於未來網上購藥是否納入醫保對藥企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合作的影響,我們可以從正反兩方面來分析。

如果網上購藥未來始終不納入醫保,那麼對於藥企來說,網上藥店將成為未能中標集採藥品的關鍵銷售途徑。由於沒有醫保在價格上施壓,大多數藥品在電商平臺將以零售價格銷售,也就意味著藥企有機會通過電商平臺繼續銷售藥品產生利潤。

如果網上購藥未來被納入醫保,患者使用線上平臺進行問診和購藥的積極性會顯著上升,勢必會刺激網際網路醫療需求大幅增長,成為醫保體制內新的主要銷售終端之一,其在藥企營銷布局中的重要性也會同樣上升。

因此無論是否被納入醫保,網際網路醫療都將會成為未來藥企營銷布局中的關鍵一環,甚至可能會成為未中標藥品的第二戰場。

文 | 郝翰

原標題:《跨國藥企接連設立網際網路醫療部門,藥企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能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各大藥企紛紛合作網際網路醫療
    這也是繼阿斯利康的網際網路醫療戰略項目之後,今年又一家直接推動網際網路醫療項目的跨國藥企。藥企巨頭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互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在藥企戰略布局中的地位,看起來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升級成了藥企重點主抓的業務條線之一。那麼輝瑞普強的網際網路醫療部門究竟要做什麼?
  • 焦點分析|多家藥企高管人事地震,醫藥風口的洗牌時刻來臨
    近期,輝瑞普強又來了一次巨大的架構調整,直接拿掉了原有體系中營運長的位置,原來下轄的部門直接向大中華區總裁苗天祥匯報。可以看出,輝瑞普強的新動作意在讓組織架構扁平化,精兵簡政,提高組織效率。不僅僅是輝瑞,跨國藥企輪番開始謀求變革。
  • 阿斯利康要建網際網路醫院?數據洞察國際大藥企的中國創新
    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通過引導患者線上就醫,避免線下到醫院造成交叉感染,同時對慢病患者的複診、用藥提供保障。國內多個省市的實體醫院都開通了網際網路醫院,並在疫情期間緊急開通了網際網路醫療醫保支付,使在線問診、開方、結算、藥品配送這一閉環更加完整。
  • 羅奇斌:「網際網路+醫療」不等同於「醫療+網際網路」
    齊雲科技創始人羅奇斌表示,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做醫療和一個醫療企業做網際網路是不一樣的,醫療企業做網際網路是加一個電商渠道,是從紅海到藍海的過程,它們導出的產品是不一樣的。解決網際網路醫療的產品化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到底是網際網路改變醫療還是醫療改變網際網路,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
  • ...打造創新網際網路醫療「新標杆」_快訊_宏觀_經濟網_國家一類新聞...
    據悉,雙方將在產品供銷、品牌推廣營銷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匯聚「中華老字號」藥企產品研發實力、網際網路醫院、大健康平臺等全產業鏈優勢資源,進行醫藥健康領域的商業化和數位化探索,通過加快渠道下沉,建立閉環,全面觸達和服務潛在消費者群體。後疫情時代,全民健康消費需求升級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影響。
  • 最新| 10大跨國藥企業績公布|賽諾菲|默沙東|藥企|業績|-健康界
    其中,製藥部門銷售額為42億英鎊,以實質匯率計同比降7%;疫苗銷售額為20億英鎊,以實質匯率計同比降12%,消費者保健部門銷售額為24億英鎊,以實質匯率計同比降4%。諾華執行長Vas Narasimhan表示:「儘管COVID-19對醫療系統產生了影響,諾華公司會保持穩健的業績,核心運營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利潤率不斷擴大。我們的關鍵增長動力和產品發布表現良好。諾華基礎業務的實力使我們能夠提升2020年全年核心運營收入指引。」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143家藥企半年報、醫保目錄、拼多多
    獨家丨拼多多持續加碼處方藥銷售,一個月內成立兩家健康科技公司不賣藥的電商巨頭是不存在的,一個月內拼多多接連成立兩家健康科技公司,試圖完善其在處方藥電商方面的閉環布局。曾顛覆過綜合電商市場的「黑馬」拼多多,又將如何重構醫藥電商市場呢?
  • 跨國藥企上半年收入曝光,強生輝瑞滑坡,前三排名又變了
    近期,跨國藥企上半年財報陸續發布。強生、羅氏、輝瑞暫居前三。從金額上看,與2019年同期相比,多數企業營收下滑或增長乏力。 從近年來,跨國藥企的年報情況看,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其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阿斯利康等企業的逆勢增長都與其戰略部署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密不可分。
  • 網際網路醫療運營(六):醫生運營
    編輯導語:由於年初的疫情,網際網路+醫療逐漸被大眾所接受,也在減少接觸、減輕線下門診機構壓力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國家接連出臺重磅政策鼓勵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本篇文章中,作者針對網際網路醫療運營中的醫生運營展開了分析。毫無疑問,醫生資源是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最寶貴的資源。
  • 網際網路醫療合作頻傳 政策東風加持,行業加速走向成熟化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王夢雅)訊,12月25日,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康希諾」)與北京京東健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健康」)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網際網路+疾病預防」數位化解決方案,共建專科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大眾疾病教育、疫苗教育、預約疫苗接種等方面的數位化平臺與服務
  • 在華跨國藥企掌門人寄語兩會
    在華跨國藥企掌門人寄語兩會  隨著5月28日全國兩會的勝利閉幕,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委員們的建言等熱點話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其中,擴大對外開放無疑是今年兩會的一大亮點。
  • 搶灘網際網路醫療3.0時代萬億市場 1藥網構築全渠道藥品商業化...
    業內人士指出,在網際網路醫療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這意味著盈利對於1藥網而言,只是一個時間問題。02.「網際網路+」醫療開啟3.0時代 布局「醫+藥+支付」生態融合機遇2019年以來,網際網路醫藥健康領域密集發布利好政策,包括帶量採購(導致落標藥企尋找觸達患者新渠道),鼓勵網際網路醫院及在線診療發展,在線診療的醫保覆蓋、容許網售處方藥等。
  • 知名藥企重磅業務,停了!|藥企|重磅|知名|輝瑞|股權|諾華|山德士|...
    此前,諾華就以13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與葛蘭素史克的消費者醫療保健合資公司的股份,並將愛爾康眼部護理部門拆分為一家獨立公司,此次又計劃與Aurobindo籤訂協議。2019全年諾華全球銷售額達474.5億美元,增長9%,營業利潤也增長14%到90.9億美元。其創新藥業務同比增長28%、主要增長動力還是全年收入達35億美元的蘇金單抗,以及同比增長71%的纈沙坦。
  • 65%上市藥企布局醫療器械 藥、械轉化新風口來了!
    南方網訊(記者/李勝美 通訊員/許佳銳)近年來,醫療器械行業成為我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2020年疫情的爆發,更是加快了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速度。今年以來,國內醫藥企業頻頻投資布局醫療器械產業,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 「吃下」藥企,藥京採、順豐、好藥師們「打了起來」
    據了解,以前大多藥企用的都是自家物流,進行周邊城市卡車陸運送貨。直到這次疫情打擊之後,藥企突然開始接觸第三方配送平臺。而這,給了「渴望醫療行業久矣」的網際網路醫療們一個再難以重現的絕佳良機。一、敢讓順豐當「備胎」,醫療物流憑什麼在業務員離開後,「智能相對論」採訪到被送貨的診所老闆沈醫生。
  • 「網際網路+金融」下新醫療服務模式
    □ 本報記者 李 穎  ■創新啟示錄  形容當前的「網際網路+」局勢只能用異常火熱這個詞彙。各行各業都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新生態,促進新的發展,記錄新的生態,創造新的發展機會。在「網際網路+」的熱潮中,「網際網路+醫療」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話題。
  •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診後行業白皮書
    艾瑞認為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賦能醫療診後,改善醫療資源配置已是刻不容緩。市場規模:2019年網際網路醫療診後醫療供給端市場規模達到310億元,需求端市場規模達到2,840億元。主要原因是過去幾年整體醫療大環境仍較為保守,醫保支付、醫藥處方線上購買等政策尚不明確。但隨著大環境及政策逐漸明晰,至2022年網際網路醫療診後供給端規模預計將提升至需求端規模的1/4左右。
  • 蒙眼狂奔的藥企-虎嗅網
    2019年科創板開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為,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毫無疑問的是,第五套上市標準的目標企業為生物科技企業,臨床試驗等標準更是指向了創新藥企業。
  • 企鵝杏仁集團副總裁聶忠波:以「城市醫療矩陣」助推醫療新基建
    2020年10月31日,企鵝杏仁集團副總裁聶忠波出席浙江國際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數字健康大會,並發表題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實踐與探索」的主題演講,闡述了「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與線下實體機構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以及企鵝杏仁集團打造「城市醫療矩陣」,為居民提供線上線下相融合、全科專科相貫通醫療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
  • 貴州百靈與大醫生醫療達成合作 探索「線上+線下」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此次與大醫生醫療合作,實際上是在探索擴大糖寧通絡線下醫療機構使用範圍的同時,有望建立糖寧通絡線上推廣渠道,打破糖寧通絡作為醫院製劑的地域和平臺限制,加速全國推廣。管理平臺,業務涉及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管理、高端體檢等領域,大醫生醫療旗下明醫明診海南網際網路醫院已取得網際網路醫院牌照,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