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奇斌:「網際網路+醫療」不等同於「醫療+網際網路」

2021-01-17 網易科技

2015-10-15 16:45:14 來源: 網易科技報導

舉報


網易科技訊 10月15日消息,今天,第二屆網易未來科技峰會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齊雲科技創始人羅奇斌表示,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做醫療和一個醫療企業做網際網路是不一樣的,醫療企業做網際網路是加一個電商渠道,是從紅海到藍海的過程,它們導出的產品是不一樣的。解決網際網路醫療的產品化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到底是網際網路改變醫療還是醫療改變網際網路,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


以下是羅奇斌的發言實錄:

羅奇斌:非常感謝網易科技邀請我,我不是一個資深的專家,我今天才發現了一個問題,被邀請的嘉賓裡面我是年齡最小的,所以說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說這個標題不是網際網路在改變什麼嗎?怎麼突然間覺得我自己的年齡會是最年輕的呢?上組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們基因行業這一次的科技峰會裡面才邀請了兩位,這挺出乎意料的,因為在最初的時候我在想為什麼請我來講,後來發現我做的領域裡,因為我是一直做產品的,我在04年的時候一直在做基因這個領域的產品研發,後來我發現今天的論壇是移動醫療,我們做的跟移動醫療沒有關係,所以說後來想一想之後發現原來有一點,我們最近寫了一些書,寫了一些文章,我們也出版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書,後來我就想原來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些相關的知識。所以我在剛接到這個的時候就突然間告訴大家,我說我的PPT很多,我改了一個標題就是「網際網路如何擁抱基因行業」。因為今天的話題是什麼?是網際網路+醫療今天可能在座很多人不了解基因,我是很榮幸上午的時候王駿先生(音)給大家講了網際網路和基因的背景知識,我們昨天聊到了他說我要出來做一個企業,就是剛才我聽到的他要出來創業,我說了你講我下午的時候繼續講,所以我就開始說,我說我下午要講一些乾貨不多,26頁PPT。這一張圖我做了很多,後來我說不行,為了網易科技峰會要重新做一個PPT,所以做了這麼一個圖。我們注意的是38億,一直到現在變成了多少100億美金,上個星期的時候已經跌破了1000美金,我們6000塊錢人民幣少於1000美金也可以做人類基因組,到了2015年歐巴馬提出來要投資做精準醫療,我們一直在想為什麼精準醫療跟基因相關呢?我會詳細地講下去。

我們一直在想,在座很多人不了解基因行業,在今天我是晚輩所以我會給大家講一講在做基因行業裡非常多的一些體會。第一,大家都在說基因行業在不斷地崛起,這張表基本上是概括了目前所說所有的投資界以及市場裡面基因是在增長的,但是不是增長到足以讓我們馬上就跳進去的程度呢?大家可以看到,今天在這個會場裡面我猜想應該是比較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上午我發了一些微信發現很多的人都跑到了武漢去,我們做基因的人非常少,大家都不知道基因究竟是幹嗎的,不知道幹嗎我們來看一下。但大家為什麼都在提基因行業呢?因為現在出現了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成本急劇下降,現在大家都在炒大數據,因為我們一直在做數據各方面的產品研發我自己本人一直在做是做算法的,因為我們在做產品,我們慢慢地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第一個現象是,因為要了解一個行業首先要了解一個行業裡面的所有的格局,而彰彰這張圖我們的基因行業有沒有格局?我認為現在的基因未定,這張圖裡面同上遊到下遊到終端我做了一個總結髮現現在生物行業裡面、生物技術公司裡中國有多少家?可以說是5000家以上,現在第三方供應商超過了100家,可以看到從左到右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數據一直到最終形成了產品,今天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乾貨是,數據最終的走向在哪裡?還有數據的價值應該怎麼實現?土地間我發現要了解問題的答案必須要了解數據怎麼走、業務怎麼走錢怎麼滾起來我一直在梳理,梳理之後發現了這裡面最小的一個缺失是什麼在下遊的數據分析,我們現在的數據分析為什麼是一個瓶頸呢?

我們在看整個的過程裡,先來定性一下,上一個環節主持人讓大家站隊,讓大家告訴我們公司是什麼性質,給自己的公司定型有一個辦法是公司的類型,今天我們講到了移動醫療移動和醫療本身並沒有存在,我們看網際網路的醫療以前也不存在是兩個結合的,反過來說網際網路+基因也沒有,現在有沒有我不知道,網際網路公司、生物信息公司、基因公司以及生物公司這四個問題我希望給大家講一講,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拋出四個問題,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思考,我們現在提到了這麼多的時候,我們的公司其實有幾個不同的組合,應該是5個多少次方,而且有排列的順序的關係,像基因加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基因是不太一樣的。我們看醫療+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醫療,一個電商做網際網路和一個網際網路做電商是不是一樣的?肯定是不一樣的,是有順序的。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給自己的定位是什麼?是網際網路+  基因而不是基因+網際網路,你是一個基因公司現在開始做網際網路了,這個網際網路的第一步最簡單的切入是做一個電商。所以說我從這一點去看你會看到很多的布局,在藥企裡面的第一步先做什麼?先做電商,因為是最好切入的平臺。接著做完了電商之後做什麼,按照我的思路就可以預測接下去的10到20年,知道這個思路之後不停地寫文章,我估計網易科技邀請我是因為看到了我寫的大量的文章。這個瓶頸是什麼?產品化速度太慢,這個圖非常有意思,我們現在發現在這個過程裡面要完成什麼?從信息出發到產品化是一個從紅海切入到藍海的過程,我們現在從一個技術上去切入的話,我們可以進入到一個這樣子的過程,這個圖非常有意思,這個圖基本上是我想給大家表達的信息,所有的信息庫要變成知識庫,提倡的大數據要變成小數據,小數據要變成一個信息怎麼做?我們發現生命要開始數據化下一步是什麼?我們要把它信息化,於是出現了生物信息化。生物信息要開始知識化,要出現產品化,所以我們做了這樣的一個事情,資料庫到信息苦到知識庫,我們希望把數據變成信息這一步誰來做?我相信今天王駿說的就是這一步,所有的數據線收集變成信息,把信息開始重新定義場景化,重新定義多維化,每一個人可以通過搜尋引擎變成每一個人在數據信息種產品化。我們現在幹的事情是如何幫助基因公司,如何幫助一個藥企變成這麼一個過程,產品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可以看到這個圖會演變成一個案例,這個案例裡面是藥物研發,這個過程中我們構建了一個搜尋引擎,裡面可以幫助我們多維度地實現所有數據的情景化應用,在這個情景化應用下,我們做了一個事情,開始把大健康數據分成四塊,這四塊可以看到在很多的書裡面會被引用,同時我們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產品化的問題,在這個產品化的問題中開始想,能不能把整個的過程實現我們開始做了幾個事情:

第一,我們開始做了一系列的產品,第二開始寫書。這是我個人的微信號,我們個人的微信號,我們在12月份之前會出另外一本網際網路+醫療,我們把中國的網際網路醫療的企業2000多家做了一個梳理,為什麼說今天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呢?特別是做網際網路醫療的一些創始人或者是曾經的一些創業公司的CEO,他們其實在我們的書裡面也被不斷地提到。在這個過程中開始在思考我們要開始進入網際網路+基因,年底的時候我會出另外一本書叫《網際網路+基因空間》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網際網路能改變什麼?是網際網路改變基因還是基因改變網際網路?這永遠是一個問題沒有答案,可是我們看到了第三種力量的崛起就是基因行業。今天跟大家分享這麼一個簡單的主題,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羅奇斌:醫療大數據市場價值非常大
    在下午移動醫療圓桌討論環節,齊雲科技創始人羅奇斌表示,基因測序是得到政府財政撥款支持的項目,是醫療大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投入幾百億去發掘這些醫療數據,反映出整個醫療大數據市場價值非常大。以下是網際網路醫療論壇第二個圓桌討論環節的討論實錄:主持人:醫療大數據的本質和未來是什麼?
  • WOT2015羅奇斌:網際網路和基因行業的融合是未來大趨勢
    WOT2015羅奇斌:網際網路和基因行業的融合是未來大趨勢 2015.12.01 16:30:26來源:techweb作者:techweb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健康成為人們尤為關注的話題。而基因作為解密人體健康的鑰匙,其中存在了大量的奧秘。如何揭開這些秘密呢?
  • 跨國藥企接連設立網際網路醫療部門,藥企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能產生怎樣...
    藥企巨頭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互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在藥企戰略布局中的地位,看起來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升級成了藥企重點主抓的業務條線之一。那麼輝瑞普強的網際網路醫療部門究竟要做什麼?藥企為何持續關注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又如何賦能藥企?
  • 網際網路醫療逆勢上揚 在線醫生卻頻頻「掉線」?
    據此前中國大數據機構易觀發布的《疫情下的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觀察:網際網路醫療三大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獨立APP日活最高峰達到了862.4萬人,同比最大漲幅已達144萬人。而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達到520.8億元,移動醫療用戶規模達到6.35億人,網際網路醫療開始真正迎來爆發元年。
  • 奇雲諾德CEO羅奇斌:解讀測序密碼與基因大數據
    基精準醫療裡面最關鍵的是精準,而不是醫療。現在提倡的精準醫療中醫療是傳統行業,精準是大數據行業。羅奇斌表示,通過對基因數據的研究,可以不通過影像學,僅僅通過一滴血就可以判斷你是否得了腫瘤。當前已有基金數據,未來就不需要去存儲這些影像學,也許每天抽一滴血就可以來做預防,而不是診斷。診斷是出現症狀去看病。但是從現在開始,一個人一出生就可以做預防,做健康管理。
  • 好醫友網際網路醫院正式獲批,構建網際網路醫療新生態
    「網際網路醫院能讓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網際網路+醫療』帶來的紅利,不僅能紓解線下診療壓力,提升患者就醫體驗,也有利於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現實矛盾,讓基層、偏遠地區百姓也能便利地享受優質醫療資源。」好醫友醫療科技集團董事長黃亨利說。在國家政策支持和需求驅動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
  • 網際網路醫療運營(六):醫生運營
    編輯導語:由於年初的疫情,網際網路+醫療逐漸被大眾所接受,也在減少接觸、減輕線下門診機構壓力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國家接連出臺重磅政策鼓勵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本篇文章中,作者針對網際網路醫療運營中的醫生運營展開了分析。毫無疑問,醫生資源是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最寶貴的資源。
  • 各大藥企紛紛合作網際網路醫療
    這也是繼阿斯利康的網際網路醫療戰略項目之後,今年又一家直接推動網際網路醫療項目的跨國藥企。藥企巨頭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互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在藥企戰略布局中的地位,看起來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升級成了藥企重點主抓的業務條線之一。那麼輝瑞普強的網際網路醫療部門究竟要做什麼?
  • 「網際網路+金融」下新醫療服務模式
    □ 本報記者 李 穎  ■創新啟示錄  形容當前的「網際網路+」局勢只能用異常火熱這個詞彙。各行各業都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新生態,促進新的發展,記錄新的生態,創造新的發展機會。在「網際網路+」的熱潮中,「網際網路+醫療」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話題。
  • 布局網際網路醫療專科,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成立
    2020年11月8日,「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暨「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儀式在上海金茂大廈舉行,這是平安好醫生旗下的首個網際網路醫療專科中心。網際網路眼科中心邀請全國各地近五十名知名眼科專家成立「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王寧利教授成為首屆主任委員。
  •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診後行業白皮書
    網際網路醫療丨研究報告前言:我國醫療診後的現狀並不樂觀。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療、輝瑞、京東健康、先聲藥業
    「聚焦:網際網路醫療」國家發改委14部門發文:慢病網際網路複診費納入醫保支付範圍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方案》中提到,要完善「網際網路+」醫保支付政策。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將慢性病網際網路複診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 ...認為網際網路醫療在「醫患溝通」「信息安全」「隱私保護」還不成熟
    研究分析新冠疫情對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發展影響的重磅報告——《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的現實與未來》今天(1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年度論壇上發布。
  • 健康江蘇系列訪談之一: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思考
    我們旨在請到業內專家,就時下最新最熱的醫藥話題進行解讀,並對醫療的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我是主持人蕭瀟。今天我們探討的主題是「新形勢下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思考」。我們今天請到的嘉賓是江蘇省醫院協會網際網路 醫療服務專委會主委、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季國忠。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新冠疫苗、網際網路醫療、數坤科技
    上周,針對醫學影像AI、網際網路醫療、阿達木單抗和突破性治療品種等話題,億歐大健康予以關注,並進行報導。專題方面,「科技醫療」和「醫藥創新」專題進行了更新,億歐大健康分別採訪報導了新氧和艾偉孚兩家企業。企業動態方面,翰森製藥、美年健康、貝瑞基因等上市企業半年報發布,數坤科技、華龕生物、優聖康等企業發生最新融資進展。
  • 公立醫院入局網際網路醫療,如何跑出「速度與激情」?
    此外,電子病歷系統數據質量不高,採集的數據完整度、準確度還有待提高;部分醫院對電子病歷信息安全性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專門負責信息安全的管理人員,相關制度不健全,存在安全隱患。對此,葉全富建議,首先要提高數據質量。尤其是近幾年來電子病歷普遍存在數據質量不高的問題,對數據採集源頭質量沒有做到高標準、嚴要求,無法保證後期數據使用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加強信息的安全性。
  • 拆解平安好醫生 | 談談網際網路醫療的真面目
    ,而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目前正處於成長期。2020年2月國家衛建委發布了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提到:「要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優勢,大力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特別是對發熱患者的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進一步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功能,包括但不限於線上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宣教、就診指導、慢病複診、心理疏導等,推動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 連雲港市攜手騰訊打造「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昨日,市衛健委與騰訊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開展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未來,雙方將基於電子健康卡進一步開展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創新合作探索,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活動現場,「健康連雲港服務號」小程序正式發布。
  • 聚焦「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未來有哪些可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 張尼)15日,由新華社半月談雜誌舉辦的「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醫療健康管理體系、數字醫療、精準醫療、慢性病管理等內容,就「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新思路進行深入探討。
  • 萱郎中:探索藥膏行業如何在網際網路醫療中分得一杯羹
    在網際網路醫療機構遍地開花、形態日趨豐富的背景下,如何為網際網路醫療鬆綁、指路,已成為推進醫改、解決看病難問題的重要途徑。近期,從中央到地方,涉及網際網路醫療政策指導和規範頻出,釋放出中國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積極信號。 經歷了快速成長的繁榮和陣痛,網際網路醫療正在步入規範發展的成熟期。